分享

这种死亡率30%的疾病,你一定听过,但没几个人见过

 yfpy1234 2016-03-11

  王呆福 不神医堂

有一种病,我敢拍胸脯保证,你肯定听过,但绝大多数人没见过。

它就是——破伤风。

它总是出现在电视剧里——一有人手被钉子扎破了,就有大妈出现叫道:“哎呀赶紧去医院打针,不然要得破伤风的!”有过割破手去医院经历的人,大多也打过破伤风针。

但是,真的见过破伤风患者的人,少之又少。

我作为肝胆外科医生,之前对破伤风也是听说过没见过。直到去年底在普外科学习的时候,才见到了第一例。

患者是一位农来看门诊的时候脸上比较僵硬,苦笑面容。老公说她最近几天觉得嘴巴越来越紧,现在张不开嘴了,没有办法吃饭,还有点喘不上气。

详细询问病史发现,一年前不小心摔倒,一根锈钉子扎到了腿上,没有处理,后来伤口感染,扛过去了。

听完我就来精神了,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破伤风了。

什么是破伤风?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以芽孢形式的破伤风杆菌,经由伤口侵入人体,这种细菌有个特点——厌氧,通俗地说就是只有在缺氧环境下,才能被“激活”为破伤风杆菌,然后生长繁殖释放毒素。

该患者被细钉子扎伤,表面的皮肤愈合,细而深的伤道就成为了一个缺氧的微环境,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破伤风杆菌不断增长繁殖最后侵入了神经,开始释放毒素。

破伤风的症状

最开始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伪装得很像感冒(这就是为什么在早期容易误诊误治);之后就是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

肌肉痉挛还有先后顺序——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张不开嘴、牙关紧闭),随后为面部表情肌(苦笑面容)、颈、背、腹、四肢肌(在医学上叫做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最后为膈肌。到了膈肌,就表现为无法呼吸,最终窒息而亡,破伤风患者死亡率比较高(约30%),就是这个原因。

破伤风如何治疗

赶紧收下患者,不敢怠慢。

科里首先给她腾了一个环境优雅的房间,破伤风患者怕风怕水,因为声、光等这些轻微的刺激都有可能诱发肌痉挛发作。连医生每次进去查房,都一改风风火火的作风,变得蹑手蹑脚,跟贼上门偷东西似的。

接下来,给患者抽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她有轻度呼吸衰竭的表现,原因有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同时呼吸肌紧张。于是在床旁进行了气管切开,以备万一呼吸肌痉挛的时候可以直接上呼吸机。

第三,因为不能张嘴,所以每天都输注2000多毫升的液体肠外营养。

第四,使用大剂量的破伤风抗毒素来中和释放入血的毒素。

三天后,患者能张嘴一个指头了,说明抗毒素发挥了作用。到第五天,张嘴已经到三指,于是鼓励她开始吃点软和易消化的东西。到一周的时候张嘴基本自如,吃饭没有大碍。

最后尝试把气管切开处的临时金属套管堵塞,发现患者依然可以自如呼吸,咳嗽咳痰都没问题,于是予以拔管缝合。

顺利出院的时候嘱咐患者,如果再有类似症状发作,赶紧返回医院继续治疗。因为破伤风抗毒素对于已经和神经结合的破伤风杆菌是无能为力的,不排除一种可能——某天抵抗力下降后,破伤风杆菌再次释放毒素入血造成肌痉挛。

我问主任,这个人进来只是输输液,为什么要收到外科呢?他告诉我,有些人原发病灶还存在,需要外科清创,把感染源直接去除后治疗效果才好,所以要普外科收治。这家四线城市三甲医院普外科,每年都能收治十几例破伤风患者。

如何预防破伤风

80年代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在婴儿期都打过“百白破”疫苗,这是一种三联疫苗,“破”就是指破伤风。

但是破伤风疫苗并非终身管用,如果职业特点是容易受皮外伤(比如军人、警察、建筑工人),还是建议每5-10年打一次破伤风疫苗来加强。

如果遭遇外伤,第一要及时清创,只要不形成缺氧的密闭环境,破伤风杆菌是不会滋生的;第二要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这会大大降低破伤风杆菌和神经结合的风险,不要偷懒也不要侥幸。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