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四君子之梅花 从明代黄凤池的《梅兰竹菊四谱》之后,梅花、兰花、翠竹、菊花四物始被称为“四君子”。不仅“四君子”清雅淡泊的品质,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而且随着历代文人书画家的赏识推崇,“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国画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在国画四君子中,国画梅花常被画家用来表现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我们知道,梅花较耐寒,在早春即可怒放,梅花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那么,梅花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国画中的呢?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时期,画梅花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仲仁和尚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从梅影中得到了启示,创作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 仲仁和尚之后,南宋另一位画梅高手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 后来元代的王冕继承了传统画梅花的方法,又有所创造,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梅大师,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位画梅高手,除了元代的王冕以外,还有明代的刘世儒、清代的石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和汪士慎、近代的画家朱宣咸、关山月等。
![]() 元代王冕 梅花图
![]() 明代刘世儒 梅花图
![]() 清代 石涛 梅花图
![]() 清代 金农 梅花图
![]() 汪士慎 梅花图
![]() 朱宣咸 国画梅花
![]() 关山月
国画梅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