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餐饮拿什么抓住新生代消费者?

 任万胜 2016-03-11

传统餐饮拿什么抓住新生代消费者?纵观当前的餐饮市场,传统餐饮的前景着实令人揪心,尽管大部分餐饮企业都已经努力进行“转型”,而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都是适应能力强大的行业佼佼者。但对于以线下门店为主体的传统餐饮企业来说,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实际上大大瓜分了线下传统门店的客流,让无数老板叫苦连天。

传统餐饮企业正处于进退维谷的阶段,玩不转互联网,搞不定年轻的新生代消费者,只能靠吃老本老客户过日子,如果再没有足以决胜的产品力,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品牌都终将黯淡。很多企业寄希望于频繁加入各种互联网在线平台,搞团购、优惠、搞外卖、搞自媒体,但最终还是面临着层层利润瓜分后的微利困局,进退两难成为当前传统餐饮的痛中之痛。

事实上,盲目追求互联网 的潮流终归是舍本逐末,餐饮行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所以抓住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生代消费者的心才是餐饮企业应该去考虑的事情。那么新生代消费群体具备哪些特征?作为餐饮企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些特征?

第一个特征,个性化的需求

“我不奢求最好,我只要专属于我。”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年轻群体接受信息广泛多元,每个人都能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各自的意识存在,这导致新生代消费者接收新鲜事物能力极强,而对传统文化与品牌的忠诚度日益减弱。意识直接决定行为,落到现实生活就很容易形成圈子、不同的行为类别。

早在中国移动推出“动感地带”并在校园间盛行的时候,这一代消费者的偏好就已经初现端倪,而现在这批拥有强烈个性化需求的人走出了校园,成为社会新生代消费主力军。作为餐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菜品、个性化服务,甚至个性化的风格特点,去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是每一位老板都必须去考虑的事情。

传统餐饮拿什么抓住新生代消费者?第二个特征,追求体验

“我不考虑最后的结果,只希望无怨无悔地活着。”类似这样的言论在当今年轻消费者之间经常出现,人们因为接收到的各类信息让严密的阶层消费正在已经崩塌,消费进入大众化时代,消费者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对现有的消费体验要求同步提高,对餐厅的服务、体验、感受等诸多服务、消费体验自然攀升。老一辈人信奉美好的结果,而现代消费者则注重结果之前的美妙体验。所以很多消费者对用餐环境、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麦当劳试行的“DIY汉堡”为例,也许顾客使用机器点出的汉堡味道并没有官方调配的那么好,但是却人满为患,因为消费者更加注重DIY自己汉堡的过程,这体现出了当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与体验的双重需求。

第三个特征,需要互动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生活在钢铁森林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明显,“寂寞”已经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所以他们渴望互动与交流,每一个主动进行互动的企业都能够轻易获得他们的好感,而拒绝沟通的企业哪怕地位超然,他们也一点好感都欠奉。

传统的餐厅只是满足人们吃的需求,但是各种餐厅兴起之后,主流的餐饮形式就几种,如何在竞争中差异化夺人眼球,最好下功夫的地方就是人和场馆。人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场馆则能更快的突出眼球。新生代群体的社交属性、休闲娱乐、崇尚自由快乐的消费理念直接倒逼商家的互动配套。

第四个特征,要够“吸睛”

“吸睛”,“劲爆”,“噱头”,是当今餐饮行业必不可少的几个词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已经被摒弃,消费者已经腻味了静态的东西,对互动、更深层次的东西表现出更强的兴趣。除了基本的互动之外,还需要各种独特的服务、活动来吸引他们从不停留的眼睛。

造成这种情况的还是这几个字——“信息大爆炸”,从计算机具备联网提供信息的功能开始,每一位电脑的使用者每天都要面对足以把爱因斯坦淹没无数回的庞大信息量。而其中能和餐厅的目标顾客发生亲密接触的除了是用户本身长期关注的信息,就只剩下那些劲爆的“病毒信息”,它们无处不在且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能够快速抢占顾客关注的焦点。

 来自:SZ_美味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