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反馈让你爽,负面反馈让你成长

 培训Jacky 2016-03-12


乔布斯说:A级人才不需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即文中所言:self-esteem=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告诉我哪里还不够好”,我继续把事情做好。借用NLP(神经语言程式学)中的观点:对成长的个体而言,任何事情,没有成败,只有反馈。


文  | 李峰

来源 | 领教工坊(ID:ClecChina


当然,负面反馈也可能是错误的、攻击的“噪音”,它可能不是真实的你,但或许是“别人眼中真实的你”,也可能是人际关系的反馈。

剥离“噪音”的能力,取决于我们从应激情绪中抽离的能力。抽离的能力,取决于明白“我的完美”为什么在此时此地此事中不再重要。


对于良好行为的塑造,正面反馈(表扬)的效果优于负面反馈(“批评”)。的确,正面反馈让你爽,塑造你有效的工作行为,你的业绩会更好。但是,负面反馈更能让你成长。
 
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收到负面反馈,一般会历经四个心路里程碑:震惊、防卫、反思、行为改变(自我升级)。
 
举个例子,有人告诉你,你有口臭。无论他的语言多么委婉,他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白:你有口臭。
 
(一)
震惊

震惊,这是因为负面信息与自我概念有冲撞。这种冲撞,是自我发现的前兆。

忠言逆耳,此刻典型的内心独白是:“我靠,我有这么差?”

(二)
防卫

自我发现并不会立即发生,自我防卫机制却几乎不加思索地出击,以捍卫自尊(自尊=self-esteem=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概念,在我看来,是心理分析对人类自我认识的最大贡献。心理防卫机制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女儿深化并完善,强烈推荐!恶魔化提供负面反馈的人,是自我防卫机制的低级形式,这种机制是最不成熟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自我防卫机制,是升华,就是俗话所说的“化悲痛为力量”。
 
此刻,你用手罩住嘴呼气,用鼻子吸气,内心独白:“没啥气味啊!他造谣!以后少跟他见面,远离负能量!”

(三)
反思

心理防卫机制,由于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往往不会停滞于此。过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两个小时,也许是一两年,在情绪渐渐消退,特别是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人们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负面反馈信息。这时候,自我发现才会真正发生。
 
此刻,你的内心独白:“也许我真的有口臭,只是我习惯了自己的气味所以闻不到。”

(四)
行为改变

有人把学习成长定义为行为改变,有道理。反思的结果是自我发现,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这两个概念,是Karl Rogers提出的)的落差再次显现,产生心理上的张力,或者说认知上的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于是,美好的事情发生了:一方面,人会调整自我概念,另一方面,人会改变做事方式。
 
从此,你升级了你的自我,从3.0到了4.0。你开始注意口腔保健,你去看牙医看内科,然后你知道是龋齿造成的口臭,你修补了龋齿,你开始使用牙线,你变成了口气清新的人。更可贵的是,你开始主动寻求反馈,你问你的闺蜜:“我的香水味儿好闻吗?会不会太浓?”
 
一个人成长的速度,取决于第二阶段,即“防卫”:采用多少心理防卫,采用何种方式的心理防卫,防卫持续多久是关键。对负面反馈的归因方式因人而异。负面反馈有些是误差或者噪音,有些是偏见,有些是真金白银的有用信息、自我提升的催化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多么违背人性!因为,判断哪些是“有”,哪些是“莫须有”,哪些是“无”,决定一个人是接受、反思、还是付之一笑。

这世界上口臭的人不少,这世界上敢于告诉他们有口臭的人不多。人格缺陷就像口臭,别人不说,自己不知道。
 
给你负面反馈的人,不是特别恨你的人,就是特别爱你的人,或者是情商特别低的人。珍惜并寻求负面反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