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和曹操一起注释兵法,他若成功,曹魏不亡,三国演义里没他

 宏图藏经阁 2016-03-12

本文由本头条号作者陈瓷提供原创。

他曾和曹操一起注释兵法,他若成功,曹魏不亡,三国演义里没他司马氏在篡夺曹魏政权道路上,遇到了曹魏集团的支持者的军事反抗,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淮南三叛”。“淮南三叛”就是淮南地区的三任军事长官发起的对司马氏集团的军事对抗,这三位军事长官分别是王凌、毋丘俭、诸葛诞。本回写了毋丘俭之乱,下一回写了诸葛诞之乱,但是最先发生的王凌之乱,《三国演义》并未提及。

王凌是王允的侄子,身出名门。王允精心运作,策划吕布杀了董卓,但是后期处事不当,引起董卓余部兵变,长安失陷,王云被杀死,王凌从城墙上爬出,方才逃生。后来,王凌因犯罪而被判劳役。恰巧曹操偶然遇到劳作现场的王凌,发现他器宇轩昂,经交谈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顿生爱才之心,于是赦免他,还把他招至麾下效力。王凌担任曹操掾属,曾经和他一起为孙子兵法作注。

曹操对王凌有知遇之恩,而王凌也知恩图报,对曹魏集团忠心耿耿,拼死效力,成了曹氏重臣,掌管扬州军事。

他曾和曹操一起注释兵法,他若成功,曹魏不亡,三国演义里没他

在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晋升王凌为太尉。兖州刺史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甥舅二人同时掌握淮南重兵。王凌对司马懿操控朝政感到不满,就与令狐愚密谋废掉被傀儡皇帝曹芳,另立楚王曹彪为帝。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令狐愚病逝,其部下揭发了这一密谋。司马懿得报,隐忍不发,佯作不知,静观其变。

他曾和曹操一起注释兵法,他若成功,曹魏不亡,三国演义里没他后来,王凌以进攻孙吴为借口,请求朝廷颁发统兵的虎符,实际上是打算调动淮南大军发动政变。司马懿拒绝他的请求,然后亲率数万大军南下,直逼王凌大本营寿春。

王凌凌这才感觉到危险,可是拿不到虎符,他只靠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司马懿在发兵前颁布赦书,王凌就自缚投降。司马懿派人解开捆绑王凌的绳索,赦免了他。

王凌以为司马懿原谅了他,就乘坐小船去拜访司马懿。在与司马懿的大船相距十余丈远的时候,司马懿派人拦住他的小船。王凌这才知道司马懿并不想放过他,就远远地对司马懿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因为君非可用半片竹简召回的人啊!”王凌又喊道:“你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司马懿派人押解王凌到来西。

王凌自知难逃一死,就试探着索要棺钉,以看看司马懿的想法。结果,司马懿派人给王凌送来了棺钉。走到项这个地方,夜里,王凌把属官喊到身前,与他诀别说:“我活了八十岁,而今身名并灭!”于是自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