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什么是“上火”?

 hltsg533 2016-03-12

究竟什么是“上火”?

“上火”应该是中国老百姓用的最多的医学俗语之一,我们喜欢用“上火”去概括一系列诸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不适症状。那么,究竟什么是“上火”,为什么我们总会“上火”,下面让小编从另一角度给您讲讲。

1. 究竟什么是“上火?”

一般认为,“上火”就是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热证表现,有些学者称为“轻浅热证”,是一种疾病前期的亚健康状态。那么,哪些症状是上火的表现呢?有些人认为,“上火”主要是泛指邪火由下上窜而带来的头面部症状,包括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唇干唇裂、目赤涩痛、鼻干鼻衄、头痛目眩、面部痤疮、心烦失眠等症状。但也有很多人认为,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胃部灼热等非头面部症状也属于“上火”的范畴。所以,目前一般认为的“上火”实际上包括了身体各个部位的“轻浅热症”,主要为头面部的症状,但不限于此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上火”可以代表这么多症状,那以口舌生疮为主要表现的“上火”和以大便干燥为主要症状的“上火”,在治疗用药一样吗?理论上看,如果从更为针对性的角度,用药绝对不一样。对于口舌生疮为主的“上火”,宜用黄连清心火,外用即有效;对于大便干燥为主的“上火”,宜用大黄荡涤胃肠积聚。但是,清热泻火药大黄也能用于口舌生疮,清热解毒药黄连也具有一定的泻火通便功效,两药互有交叉。如果再让一个中药复方将各式各样清热药配伍在一起,就形成了对于多种“上火”均适用的中成药,例如牛黄上清丸、牛黄清火丸、牛黄解毒丸等,大同小异。因此,“上火”的症状不同,治疗药物应该不同,但由于中药多功效和复方配伍的原因,单个中成药(由多味中药配伍而成)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上火”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火”一词更多的是描述一组症状,而非暗指一个病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口舌生疮、咽干咽痛的症状不一定是由“实火”引起的,也就不一定用清火药进行治疗。气虚、阴虚、阳虚均可以造成这些“上火”症状,但是这种“上火”显然不能用苦寒清火药进行治疗。因为苦寒清火药攻伐作用太过,会使得原本的气虚更加气虚、阴虚更加阴虚、阳虚更加阳虚,如此一来,“上火”症状会更严重。即使暂时消失了,也会更加容易复发。所以,不能看到“上火”症状,就推测一定是由“实火”引起进而服用清火中药,至少对于多次反复“上火”的人,应该请医师帮忙诊断一下

2. 为什么我们总会'上火'?

一般认为,导致“上火”的原因很多,包括体质因素、饮食因素、气候因素、情志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因素等等,不同致病因素的致病机理不同,简述如下:

  • 体质因素。热性体质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寒性体质则不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体质可以遗传,子女会不同程度的继承父母的易“上火”体质。

  • 饮食因素。有研究显示,炒制、煎炸、麻辣食品容易引起“上火”症状,原因很简单,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游离水和结合水,入口后即榨取口腔中的水分补充自己,导致人体局部缺水而“上火”。

  • 气候因素。四季气候变化也会诱导人体出现“上火”症状,根据学者的研究,春季易生肝胆火,夏季易生心火,秋季易生肺火,冬季易出现虚火上浮。

  • 情志因素。过度的情志反应也会引发“上火”的症状,怒、喜、忧、悲等不同情志的过度反应,均可引发“上火”。

  • 药物因素。不同中药的寒热之性不同,过度使用热性药会引起“上火”症状。当然,如果本身的“上火”就是气虚、阴虚或阳虚造成的,那么很多药都会加重这一组症状。所以,吃药不同于吃饭,还是在医师的专业知识指导下比较好。

  • 社会因素。历代养生保健风潮都会影响全民用药,现在也不例外。古代求仙纵欲之时,药性燥热的五石散就曾经大行其道,无论病情体质一味服用。“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说的也是滥补乱补的养生风潮。所以,如今人人“上火”的情况,与当前排毒、清火、滥用补药的养生保健风潮多少有些关联。

简而言之,“上火”泛指一种轻浅的热证,其更多的是描述一组症状,而非暗指一种病因。也就是说,“上火”时不一定要用清火药,如果为气虚、阴虚或阳虚造成的“虚火”,则应该用对应的补气、养阴和助阳药。所以,最好在出现“上火”症状时请医师帮忙诊治,至少在反复上火后暂停自行用药,及时就医。另外,造成“上火”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饮食、情志、体质等,但是,社会养生保健风潮似乎在这其中具有一些负面作用,所以无论是排毒保健,还是大补养生,均请慎重。

你自行使用过以下哪种清火药? (多选)
0
0%
牛黄××丸类方
0
0%
银黄、双黄连类方
0
0%
板蓝根类方
0
0%
银翘解毒类方
0
0%
其他中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