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垣传说《薄酒丑妇歌》的由来!

 大海810 2016-03-12

无论您在哪里、无论您走多远、飞多高,只要您的根在襄垣,“襄垣老乡俱乐部”再点击即可成功加入襄垣老乡俱乐部。让我们一起为宣传襄垣文化而努力!


《薄酒丑妇歌》的由来

赵巾又

二度梅

  辞了朝官位儿,跳出是非窝儿。消闲了老人家心儿,消磨了豪杰性儿。寻一块无人种的地儿,修几间矮小房儿,打几扇窗儿,栽几株树儿。山上有草牧羊儿,池中有水养鱼儿。到春来,赏花儿;到夏来,乘凉儿;到秋来,观菊儿;到冬来,踏雪儿。一年四季,收些五谷杂粮儿。做几坛酒儿,杀几只鸡儿,讴歌唱曲儿。只吃到三更斜月儿。怀中抱子儿,脚傍睡妻儿。这才是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一个老头儿。


  这首词是《二度梅》的开篇。在过去,清官做到被贬的地步,都觉得不如早早告老还乡,离开是非窝儿。《二度梅》说的是唐朝的故事。本文说一位宋朝的官儿。他忠实朝廷,却被朝廷两次贬出。他是谁呢?他就是《薄酒丑妇歌》的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出生于1045 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从小聪明,天资足,15 岁中秀才,18 岁中举人,21 岁中进士。做过秘书省校郎(分管校对书籍的官吏)。他的诗文,受苏轼影响,为苏派四学士之一(苏比他大9 岁),词与秦观齐名。诗与文被奉为江西开山大师。他内向、直爽、朴实、求真,不趋时媚世求荣。




  黄庭坚45 岁时,参加了修撰神宗《实录》。皇帝阅后, 以《实录》失实为罪名,将他贬到四川彭水县做知县。其实,他修撰得并不失实,是他修撰过于符合史实了,没有吹捧皇帝, 皇帝一怒之下,将他贬出朝纲。第一次贬他是1094 年。时隔四年,与同僚发泄过几句不满的话, 此话传到朝廷耳边, 于1098 年又将他贬到四川宜宾县,职位比县官还小,且又是一种无职无权的虚官。他穷困潦倒,以养病为名,经湖北、湖南、河南沿路游山玩水,消愁解闷,来到山西襄垣凉楼。在当时,凉楼已是名胜,又是避暑胜地。好多达官贵人都来造访。黄庭坚于这年夏天来到凉楼,时间是1099年,黄庭坚已55 岁。  


  南丰村有位年轻秀才,姓连,单名一个魁字。连魁是名列前茅的秀才,聪明好学,爱好诗词。听说黄庭坚在此,常去拜访。一来二去,没几天工夫,两人便成了忘年交。黄庭坚将自己写过的诗词讲给他听。他边听、边记,记下就朗诵。连魁嗓音圆润,五音俱全,朗诵着黄庭坚的诗词,把黄庭坚又带到另一个境界。黄庭坚崇拜苏轼。苏轼诗词、散文都作得好。有豪放的词赋,有多愁善感的诗句。连魁与黄庭坚接触中,也记下了苏轼好些诗词。有时候,黄庭坚思念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就念念不忘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妻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黄庭坚朗读着苏轼的词,眼里闪着泪花。

  连魁就说:“黄先生,又想师娘啦?”

  黄庭坚点点头,又摇摇头,默默无言。

  连魁说:“苏学士是会作词的,让人动情。你听我朗诵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黄庭坚听着苏轼的词,情绪略有了好转。连魁朗诵不单单是嗓音宽厚,最主要是抑扬顿挫,很有感情。

  黄庭坚很爱听他朗读。同样一首诗,经他朗读后,就别有一番韵味。

  连魁看着黄庭坚情绪稍有好转,接着朗诵黄庭坚写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天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连魁朗诵的《清平乐》一词,将黄庭坚又带到一个寻觅春归何处的意境。特别是听到“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时,黄庭坚有了兴趣,觉得自己的词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

  “连秀才,咱们出去走走哇。”

  “好,黄先生。”


  他们一道走出,要去哪儿?凉楼胜观好多景点,黄庭坚已看过多次了。这几天,常到河边坐船,好看羊工赶着羊群傍晚归来。在这儿,少听了京都宫乐的缠绵悱恻,多听了雨后河畔青蛙欢唱。黄庭坚不但是诗赋作得好,还是一位书法名家。有人向他求字,他也痛痛快快答应。农家没什么好饭菜,炒几个鸡蛋,弄一盘粉条、一盘山药丝、一盘凉拌黄瓜,斟上自做的米酒。饭菜虽然简单,感情却很淳厚。黄庭坚十分感动,犹如回到自己家里。他亲切与百姓交谈,百姓们也没把他当外人看待。


  这天天气晴朗,虽是暑天,后晌也不太热。他俩转到南丰村西头一家。独门小院,院中坐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光着背,老婆子正给他搔痒。老头儿半闭着双眼,是一种舒舒服服的享受。老婆子大约60 岁,模样生得难看。颧骨又尖又高,面色黑黄,鼻子有点儿塌,嘴唇有点儿歪。老婆子看见黄、连二人赶快起身:

  “你是黄先生吧。来,坐,请坐吧。”

  黄庭坚与连魁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老汉一听是黄先生,立即站起来,往屋子里让。

  “就在这儿坐会儿吧。”黄庭坚说。


  老汉回屋子披了件单褂子,递过旱烟袋,让老婆子到厨房里泡茶。茶是大叶茶,泡得很浓很浓,黄庭坚还没喝过这种茶呢,因为苦涩,喝得很慢。喝着茶,闲聊着。才知道老人也姓连,从小家穷,长到20 多岁,父亲才给他收养了一个9 岁讨饭姑娘做童养媳,28 岁时才与她圆了房。老婆子丑是丑,人品好,农家地里营生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老头子笑着说:“丑妻薄地家中宝,好媳妇是株招风草呀。黄先生,我说得对吗?”

  “对,很对,很对。”黄庭坚笑着回答。


  老头子见黄先生不嫌弃自家,进屋子里拿出一坛家酿老酒:“黄先生、连魁,咱们三人干几杯。”黄庭坚也不客套,三个人对饮起来。那老妇切出一盘黄瓜让他们下酒。黄庭坚想借酒消愁。他哪儿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醉了,可以消愁;酒醒了,愁还在。他思念妻子、思念儿子女儿,他是贬官,人家不让他回去。再一度被贬后,出门上街没有轿子,步行累了,倒是觉得“骑马坐轿,真不如担扁担活跃。”他们三个喝了一阵子酒,黄庭坚头脑里闪出:“薄酒可以忘忧,丑妇可与白头”,面前这对老夫老妻,不是已白头偕老了吗?在生活上,少了京都的大鱼大肉,吃上老百姓的和子饭、杂面馍、抿圪抖,还是粗茶淡饭好啊,给个王侯也不干了。喝着酒,头脑里又蹦出两句:“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没多大一会儿,又蹦出两句:“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喝着喝着,头脑晕晕乎乎,遂与老头子夫妇告别。老夫妇送别他们大门外。此时正遇一位老农赶牛回家,身体有点摇摇晃晃,老妇人正伸手给老头子搔背哩。黄庭坚随口说道:“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黄庭坚望着这对老夫妇,心里真羡慕他们的活法。此时此刻的黄庭坚真想回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了。




  黄庭坚与连魁回到住处,酒劲儿还浓。黄庭坚对连魁说:“我想写几句词儿。”连魁说:“好,黄先生,我磨墨伺候。”连魁默默磨墨,黄庭坚略加思索,便欣然命笔,一气呵成写出了《薄酒丑妇歌》。


  《薄酒丑妇歌》分两个大段,为一个整体。连魁眼睁睁看着黄庭坚从头写到尾。连魁当即拍手称赞,接着便朗诵起来。随后,黄庭坚又略加改动了个别字句。连魁欲将黄庭坚的《薄酒丑妇歌》留下作个纪念,征得黄庭坚同意,做了两块石碑,让黄庭坚亲笔写在石碑上,选上好工匠镌刻,保存下了黄庭坚的手迹。与此同时,黄庭坚还写下六首自我画像的诗。如“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等等。这便是《薄酒丑妇歌》的由来。


  1104 年,黄庭坚因写了一篇《承天院塔记》的散文,朝廷认为他是在“幸灾谤国”,干脆从官场上把他除名,并押送到宜州管制起来。1105 年,死在宜州,享年61 岁。


  黄庭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能慕名到山西襄垣凉楼小住一段时期,说明当年凉楼在宋朝时期已有名气。诗人留下的碑刻,也为今日凉楼旅游景点增添了色彩。

襄垣老乡点下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