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揭秘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牛逼的团队是如何建立的?

 欧森0吴 2016-03-12



【本文主要标题】


1、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阿里巴巴闻味官是怎么回事?

3、阿里巴巴职级怎么设置?

4、阿里巴巴内部怎么晋升?

5、阿里巴巴如何做培训的?

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009年,我在北京创业,做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天机老师,您想不想到杭州工作”,我当时想“杭州?什么都没有,不去!”。他说“阿里巴巴要不要考虑一下”,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我说出愿意考虑之后,陆续有三个电话从阿里巴巴打过来,包括我的主管、HR和行政。HR在我没去面试之前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聊其他的东西,她聊的是阿里巴巴的梦想是什么。


同样的,主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一直在聊他到公司有多久了,他的梦想是什么。我觉得很意外,基本上没有问我自己的情况。


后来行政详细帮我安排什么时候面试、谁负责面试,各方面都井井有条。


到阿里巴巴面试的时候,参加的人很多。轮到我的时候,说安排半个小时让我讲课。包括我们部门当时的总监,听了都觉得讲的还不错。


然后他单独面试我,他说“你的性格中,最突出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性格最典型的是学习”。


他说“怎么证明你喜欢学习?”


我说“我每周可以看两本书”。


他下一个问题是“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我说“我最近看《大秦帝国》”。


我们聊了两个小时的《大秦帝国》,最后他说“明天去体检,后来开始上班吧”。


我当时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因为《大秦帝国》就面试成功了。

马云是怎么看招聘的?


阿里巴巴2002年才500人,04、05年开始快速增长,销售人员比例不断增长,我们06年、07年15000人中大部分是销售人员,那时候阿里是典型的销售型公司。


之后淘宝体系的人慢慢多起来,淘系的人后来也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招聘的步伐开始减慢,不是自动减慢,而是马云有意减少人员。


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个项目部、事业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马云惊呆了,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结果马云说2011年我们最多招2000人,将12000人的计划直接砍掉,他说人多了反而坏事。


2012年,我们招聘计划又是2000人,马云又砍,说今年最多招500人。


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马云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把招人的权利随意下放给项目经理和HR。马云当年反复强调招人的权利,这个人是否能进来,要老板自己做决策。


在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是前台,没有后台,即使做财务的人,做人力资源的人,都在给公司做宣传,因为好的人才需要你三顾茅庐去请,需要用每个人的感觉告诉他“我们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不是招过来给他钱让他做事。

阿里招人流程是什么样的?


招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依靠HR,从浩如烟海的简历中找简历,打电话,预约面试。


但在阿里巴巴是相反的,HR的流程是反的。他们是政委,招人变成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销售管理者、产品经理说“让我怎么找人”,HR会告诉你“你经常在网上分享吗”,如果你经常分享,就会有粉丝;


HR会问“你经常参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吗”“你能不能约20个人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走人才招聘的流程而已。


马云当时找曾鸣就是这样。曾鸣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马云本来是去商学院上课,结果把老师给招过来了。


为什么彭蕾能做首席执行官?她对很多事情的了解是靠她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学会的。


她懂产品,懂设计,她招人的时候跟别人聊的多。她作为人力资源官,懂人心,未来会成为非常厉害的首席执行官。

阿里闻味官是怎么回事呢?


在阿里巴巴,面试最后一关一般会放一个五年以上的老阿里人。这个人和即将要入职的人聊天,聊什么都无所谓,这个人叫闻味官。


有些东西需要直觉,这个人是合适的,那个人是不合适的。直觉是看一个人潜意识里所散发出来的东西,他的能量和价值观。


信任一个人需要多久?需要三年。喜欢一个人需要多久?1秒钟就可以。


能让人一见钟情,是那个人的本事,是那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那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修炼。有时候,直觉比其他判断更加准确。


任何时候都把公司的文化用到每个人的身上,即使此时此刻他不是你的员工,说不定过两年就是了,说不定过两天他会和你发生很多交集。

阿里巴巴层级怎么设置?


P序列=技术岗

M序列=管理岗

阿里巴巴有两套人才发展体系,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


另一套体系就是搞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从M1到M10,把每一个层级的评判能力全部细分,它的能力表现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层级,全部有一个细分的体系。这样就实现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科学化。




阿里的职称是这么评价的,大部分都归纳在P序列 ,员工的title+工种。比如P7产品经理=产品专家。


在阿里早些时候P级普遍偏低,专员可能是P2这样,后来有了一次P级通货膨胀,出现了更多的P级。


在阿里只有P6(M1)后才算是公司的中层。不同的子公司给出P级的标准不一样。


比如:B2B的普遍P级较高,但是薪资水平低于天猫子公司的同级人员。


同时到达该P级员工才有享受公司RSU的机会。(低于P6的除非项目出色有RSU奖励,否则1股都拿不到)

阿里巴巴内部怎么晋升?


1. 晋升资格,上年度KPI达3.75


2. 主管提名,一般你要是KPI不达3.75主管也不会提名你


3. 晋升委员会面试【晋升委员会组成一般是合作方业务部门大佬、HRG、该业务线大佬等】


4. 晋升委员会投票


P5升P6相对容易,再往上会越来越难,一般到P7都是团队技术leader了;


P6到P7我感觉非常难,从员工到管理的那一步跨出去不容易。


当然有同学说P一般都是专家,M才是管理,actually,专家线/管理线有时并不是分的那么清楚的。

阿里巴巴培训体系长什么样


在阿里巴巴集团,人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


如何将每一位阿里人的个人能力成长融为持续的组织创新实践、集体文化传承,是对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基础要求。


因此,与15年阿里成长历程伴生的,是一个坚持“知行合一”的学习体系。


阿里巴巴集团学习体系分为四个部分:新人系、专业系、管理系以及在线学习平台。


1、新人培训-“百年阿里”面向全集团所有新进员工


从看、信、行动(探寻求证)、思考、分享五步骤,动、静结合地去体验五天之旅。


以“客户第一”为线索,还原阿里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机连接新员工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与8年以上员工经验的分享、高管面对面,来传递阿里人的精神与秉持,建立新员工与组织历史、文化的连接。


2、专业培训-运营大学、产品大学、技术大学及罗汉堂


(1)运营大学:


基于运营专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和公司战略方向,为全集团的运营人员提供学习内容和环境。


纯自主研发适合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情境的100门专业课程,涵盖四大运营领域岗位,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精细化的学习方案:


(2)产品大学:


基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图谱,自主研发了接近100门课程,以业务方向为导向,采用多元化形式,提供综合培养手段。


(3)技术大学:


面向阿里巴巴集团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成长培养,近3年的统计中已开发课程400余门,培养内部讲师近800人,参与培训人数50000余人次。


(4)罗汉堂:


面向阿里巴巴集团一线、且入职在3年以内员工的通用能力培养基地。


3、管理者学习-行动学习“管理三板斧”、“侠客行”及“湖畔学院”


(1)管理三板斧:突破管理层级的集体行动学习。


(2)侠客行:面向阿里巴巴集团一线管理者的培养


(3)湖畔大学:面向阿里巴巴集团高阶管理人员的成长培养。


4、阿里学习平台-为全体阿里人提供内部学习和交流平台


在这里,所有阿里人可以自由报名参加线下培训;查阅过往学习沉淀的视频、文档;


可以创建学习计划,监测管理学习的进度;通过即时问答系统得到答疑解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