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曹全晸兄之子曹存实继为节度使》

 曹国书馆 2016-03-12
  

  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唐王朝的统治日趋衰落,几乎完全丧失了对地方强镇的控制力。黄巢起义被镇压后,唐政权名存实亡,各路藩镇开始公开招兵买马,加强武装,力图摆脱唐王朝的约束而自行发展,从而形成了藩镇割据争霸的局面。当时的状况是:藩镇之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不断;藩镇内部,悍将强兵往往逼夺帅位,自立为节度使,控制一方。当时中原地区势力最大的藩镇是朱全忠盘踞的宣武镇(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势力较大的藩镇是朱瑄盘踞的天平镇(治郓州,在今山东东平西北)、朱瑾盘踞的泰宁镇(治兖州,今山东兖州市)、王敬武与其子王师范盘踞的平卢镇(治青州,今山东青州市)。朱全忠与这些藩镇进行了近20年的激烈斗争,最终消灭了这些藩镇,统一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建立五代时期的第一个政权一后梁奠定了基础。

  朱全忠,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他在唐朝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参加了黄巢起义。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他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他叛变投降唐朝,被任命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第二年,又任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从此开始进入汴州(今河南开封)。公元884年,朱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了黄巢起义军。黄巢死后,其部将李谠、葛从周、霍存、张伯霸、张归厚等率兵投降朱全忠,使宣武镇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朱全忠用一镇的军力开始争夺天下的战争。

  平定天平镇与泰宁镇。天平镇的割据者朱瑄,原为平卢牙卒。黄巢起义爆发后,平卢谴牙将曹全晸赴河南、关中一带镇压起义军,曹全晸以朱瑄为军侯,朱瑄因为战功突出而被任为副校。后来起义军进攻青州,曹全晸被召回军救援,经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时,碰巧天平节度使张裼被起义军所杀,其将崔君裕担任知州事。曹全晸知道崔君裕兵力很少,于是对其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崔君裕,占据了郓州,自称为天平留后,唐朝廷很快就任命他为节度使。因为朱瑄有功,曹全晸任命朱瑄为濮州刺史,留在帐下统领牙兵。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曹全晸被起义军杀死,其兄之子曹存实继为节度使。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魏博镇节度使韩简率军进攻郓州,企图吞并天平镇。当时的天平镇,有郓、齐、曹、濮四州,它横阻黄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得知韩简来攻,节度使曹存实率本镇军队迎击魏博军,不料想曹存实临阵战死,部将朱瑄收拾余众,死守郓州,使韩简围攻半年也没有攻下,天平镇得以保全。天平镇的将士都拥立朱瑄为留后,朝廷也以朱瑄为天平节度使,朱瑄在郓州强兵自武,军队人数达到了3万人。

  朱瑾为朱殖的弟弟,当时担任天平军校,兄弟二人产生了争夺天下之心。为了夺取当时的泰宁镇,朱瑾向泰宁节度使齐克让求婚,齐克让答应将其女嫁给朱瑾。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朱瑾挑选勇士,盛饰车服,私藏甲兵,奔赴兖州迎亲。成婚之夜,甲士突然发动袭击,驱逐了齐克让,朱瑾立即称留后,朝廷不得已,只好任命朱瑾为泰宁节度使,兄弟二人开始称雄山东。据《旧唐书·僖宗纪》记载:当时国家的局势是,“李克用踞太原、上党,朱全忠踞汴、滑,泰宗权踞许、蔡,时溥踞徐、泗,朱瑄踞郓、齐、曹、濮,王敬武踞淄、青……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唐王朝在各强镇的分割吞并下已气息奄奄。朱全忠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将兼并的矛头直指兖、郓二镇。光启三年(公元887年),朱全忠率宣武军东进,拉开了对兖、郓二镇持续10年的战争的序幕。

  公元887年8月,朱全忠派部将朱珍、葛从周进攻天平所属的曹州,杀死了剌史丘弘礼,接着又进兵濮州,宣武军与朱瑄、朱瑾的联军大战于刘桥(今山东菏泽东北)。这一仗,朱瑄、朱瑾的联军大败,损失数万人。9月,朱全忠又派遣朱珍进攻濮州,朱瑄派遣其弟弟朱罕率骑兵数万人救援,朱全忠率大军迎击于范县(今河南范县),结果,大败朱罕所部,并将朱罕擒斩。10月,朱珍率兵攻下濮州,刺史朱裕逃奔郓州,朱珍率军追赶。这时朱瑄命令朱裕诈降,约为内应,半夜打开城门。朱珍不知是计,率兵夜间进入郓州。朱瑄开门让朱珍军队入城,然后关死城门,将数千名宣武军杀死于城内。然后,朱瑄又乘胜追击,夺回曹州,任命其属下郭词为刺史。朱全忠此时只好放弃濮州,退回本镇。

  当时,与朱全忠对抗的还有武宁镇(治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与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十月,朱珍率军进击武宁,攻取了沛、滕二县。十一月,朱珍又在吴康镇(今江苏丰县南)大破武宁节度使时溥所率领的7万军队。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朱全忠杀死奉国节度使秦宗权,使河南州县的大部分地区归顺了他。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十二月,朱全忠与其大将丁令、葛从周、庞师古率军进攻魏博镇,五战皆捷,杀死万余人。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十分恐惧,急忙派人带着厚礼请求和解。朱全忠于是退兵,魏博也从此臣服于朱全忠。

  随着实力的增强,朱全忠又转而进攻天平和泰宁二镇。大顺二年十一月,天平所属曹州都将郭铢杀死剌史郭词,投降了朱全忠。十二月,宣武军将领丁会、张归霸率军与朱瑾大战于金乡(今山东金乡),朱瑾大败,其所率领的将士几乎被杀尽,而朱瑾单骑逃走。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朱全忠又率军进攻朱瑄,命令其子朱友裕率军前行,并把部队驻扎在斗门(在今河南濮阳境内)。朱瑄率步骑万人袭击斗门,朱友裕弃营逃走,朱瑄占领了营地。朱全忠率大军在后,不知此情,仍继续前往斗门,结果凡误入营地者均被朱瑄所杀。接着,朱瑄又大举进攻宣武军,朱全忠落荒而逃,退兵至瓠河镇(今河南范县境内),朱瑄大军追至,大败朱全忠,朱全忠只好退走。这年十月,朱友裕率10万大军卷土重来,再度攻下濮州,后又攻下曹州,从此以后,曹、濮二州并于宣武地盘。

  同月,朱全忠又命令朱友裕率军进击徐州,这时剌史时溥向朱瑾求援,朱全忠又派谴将领霍存防备朱瑾。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二月,朱瑾率兵2万来到徐州,霍存、朱友裕率军迎击,双方大战于石佛山(在徐州附近)下,结果朱瑾大败,逃回兖州,但霍存被徐州兵杀死。朱友裕包围徐州,久攻不下,朱全忠又命大将军庞师古代替朱友裕进攻徐州。四月,朱全忠亲率大军来到徐州,庞师古奋力攻入城内,时溥举族登楼自焚而死。自此武宁所辖之地都归朱全忠所有。

  攻克徐州后,朱全忠又命令庞师古率军进攻兖州。这年八月,庞师古与朱瑾展开多次激战,屡破朱瑾军。十二月,葛从周进攻齐州(今济南),剌史朱威告急。朱瑄、朱瑾引兵救援。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二月,朱全忠亲率大军与朱瑄、朱瑾展开决战,战斗在鱼山(今郓州境内)进行,结果朱瑄、朱瑾大败,其军队被杀者有万余人。五月,朱瑄、朱瑾求救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派谴骑将安福顺与其弟福庆、福迁率精骑500借道魏博镇渡河救援。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正月,朱全忠派谴其将领朱友恭设下埋伏,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被擒。四月,李克用又派谴其将史俨、李承嗣率领1万骑兵急速救援郓州,朱友恭闻讯,大为恐慌,退回汴州。九月,朱全忠率军与朱殖战于梁山(在今山东东平湖西、梁山县南),朱殖兵败归郓州。十月,朱全忠与其都将葛从周率大军围攻兖州,朱瑾的从父兄、齐州刺史朱琼,慑于朱全忠之势,举州投降。朱瑄为了解兖州之围,派谴其将贺环、柳存与河东将领薛(又作何)怀宝率领1万多兵力袭击曹州,希望用“围州救赵”之计调引朱全忠的军队。可是,由于朱全忠快速行军,半路截击贺环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一鼓作气把郓州军全部歼灭,并生擒贺环、柳存与薛怀宝。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三月,朱全忠命令庞师古、葛从周率军围攻郓州,暂时撤走对兖州之围。庞师古在马颊河大破郓州兵,直抵郓州城下。李克用率兵救援郓州,进攻罗弘信,杀死魏博镇3万多人,进攻魏州,同时,又大肆掠夺魏博6州(魏、博、贝、卫、澶、相)之地。面对这种情况,朱全忠又命令葛从周从郓州率兵来到洹水(治今河北大名西)以救援魏博,只留庞师古进攻郓州。六月,李克用引兵进攻葛从周,李克用之子、铁林指挥使落落被擒,就连李克用也差点被擒。于是李克用请求与朱全忠修好,以求能赎回落落,朱全忠不答应,并将落落交给罗弘信杀死,由此而来,导致河东与魏博结为深仇,李克用不得已只好退兵。李克用退兵后,葛从周又率兵从洹水渡河进攻浑州,屯兵于杨刘(故址在今山东东阿北杨柳村),不久就与兖、郓、河东之兵战于故东亭,大破上述三镇之兵。

  到此时,兖、郓诸城相继被宣武军所占据,兖、郓二镇深感局势危急,于是多次求救于河东镇,李克用发兵前往救援,可被魏博兵所拒绝,其救兵无法到达兖、郓二镇,而兖、郓二镇也因此日渐衰弱。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十月李克用又率军进攻魏州,朱全忠又派葛从周救援,李克用见势不好只得领兵退回。十一月,葛从周又与庞师古会兵郓州城下,第二年正月,全力猛攻城池。朱瑄因城中兵少食尽,就不再出城决战,而将水引入城池周围的深壕沟内,以期达到固守城池的目的。庞师古等则派人在壕沟上建筑浮桥,然后渡壕作战。朱瑄见势不妙,遂弃城逃奔中都。葛从周率兵追击,结果百姓将朱殖及其妻子抓获,然后送给葛从周。

  就在这时,朱瑾正与河东将史俨、李承嗣一起抢掠徐州之境以作军需供应地,而留大将康怀英(也有说是康怀贞)把守兖州。朱全忠得知此事后,立即派谴葛从周率兵突袭兖州。康怀英听说郓州已经失守,朱全忠的军队又突然到来,便向葛从周投降。二月,葛从周进入兖州,俘获了朱瑾的妻子。朱瑾闻讯后,不敢与朱金忠作战,而是率领军队奔往沂州。沂州刺史尹处宾不肯接纳他,他又只好投奔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等到汴兵追到时,朱瑾又与史俨、李承嗣拥海州之民,渡过淮水投奔了淮南(驻扬州,今江苏扬州市)节度使杨行密,此后3人任淮南将。

  朱全忠回到汴州后,杀死了朱瑄。三月,朱全忠命令葛从周为泰宁留后,命令朱友裕为天平留后。到此为止,天平镇所管辖的郓、齐、曹、棣4州与泰宁镇所辖的兖、沂、密3州都被朱全忠收复了。

  平定平卢镇。朱全忠收复了兖、郓之后,山东境内就剩下了平卢镇(也称淄青镇)这一个大的军镇了。平卢镇的割据者王敬武是青州人,他本来是平卢牙将。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无棣人洪霸郎响应黄巢起义,在棣州、青州一带起义,平卢节度使安师儒派王敬武率军讨伐,并将其平定。中和二年(公元882年),王敬武将安师儒驱逐,自己称为平卢镇留后,唐朝廷就任命王敬武为平卢节度使,并命令王敬武派兵人关讨伐黄巢义军。由于王敬武作战有功,被加官进级至太尉、同平章事。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十月,王敬武死去,其子王师范年仅16岁,但军中仍推其为留后,棣州刺史张蟾轻视王师范年少,不愿接受他的节度,而朝廷也以太子少师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安潜到达青州后,王师范不肯接受他的代理,张蟾便迎请安潜到棣州,并与其共同商讨进攻师范之事。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三月,王师范派遣其督指挥使卢弘讨击张蟾,但卢弘却背叛了王师范,与张蟾通谋一起进攻青州。王师范识破其计谋,派人迎接,贿以重金,谎称“愿避节帅之位”。卢弘信以为真,没有多加防备。王师范设计将卢弘等人杀死,然后又亲自率兵北上进攻棣州,擒杀张蟾,崔安潜见情况不妙,逃回京城。王师范任命刘鄩为马步副都指挥使,朝廷又重新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全忠平定天平、泰宁二镇后,派遣朱友恭进攻青州,王师范畏惧,急忙与朱全忠结盟通好。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唐宰相崔胤企图依靠朱全忠诛杀宦官,控制大权。朱全忠乘机率兵进入关中,宦官韩全晦等挟持唐昭宗奔赴凤翔(今陕西凤翔)。天复三年正月,韩全晦以昭宗的名义征调各军镇兵力前来救援。唐原宰相张浚也给王师范通信,劝其率兵擒唐王。于是王师范决定出兵讨伐朱全忠。他派遣诸多将士扮作进献者、商贩进入朱全忠所属的汴、徐、兖、郓、齐、沂、河南、孟、滑、河中、陕、虢、华等州府,约定同时行动,进攻朱全忠。不料想,王师范的牙将张居厚率壮士200人拥小车来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东城后,遭到知州事娄敬思派人的搜查,张居厚与其余将士立即行动,杀死了敬思,进攻西城。这时宰相崔胤正好在华州,急忙率兵抵抗。张居厚久攻不下,只好退走商州(今陕西商县),不料被崔胤的兵将俘获,献于朱全忠,同时,王师范所派遣到其他州府的兵将,也大多因事迹败露而被擒获,只有行军司马刘鄩袭取了兖州。

  朱全忠得知兖州失守后,命令朱友宁率兵万余火速回师,又命令葛从周从邢州(今河北邢台)出兵,共同进攻王师范。不久,朱全忠俘获了唐昭宗,取得了关中作战的胜利。这年三月,他回到汴州,不久又亲自率领大军东征淄青。

  王师范弟弟王师鲁率兵围攻齐州,多日没有攻下。不久朱友宁率军赶到,打退王师鲁之兵,解救了齐州之围。接着朱友宁又击溃淄青军队,将青、兖之间的交通线隔断,不久,葛从周顺利地包围了兖州,将刘鄩困在城内。

  五月,朱友宁率军攻打博昌(今博兴),博昌守军据城苦战死守,多次打退汴军的进攻。朱友宁动用了大约10万人的民丁,车拉人抬,在博昌城南筑起土山,直压城墙,很快就攻破城池。城破后,朱友宁残忍地将城内军民全部杀光,将博昌城洗劫一空。接着,朱友宁又率兵攻下临淄,分兵攻打登、莱所属诸城邑,大军直逼青州城下。

  就在淄青局势日趋危急之时,王师范急忙向淮南告急求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派大将王茂章率步骑2000前往救援,并与莱州剌史王师晦联合攻下密州,打通了淄青到淮南的通道。六月,王师范率青、登、莱三州军队与淮南王茂章合军联阵,与朱友宁所率汴军交战于石楼(在今临淄),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生死博斗。王师范将兵力分为两部分作战:登州兵一部分,莱州兵一部分。朱友宁全力进攻登州这部分,登州告急,王茂章却坚持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朱友宁终于攻破登州,然后又移莱州兵这一部分。王茂章料定汴军久战已疲,与王师范合兵出击,大败汴军,朱友宁亦被青州小将张土所杀。这一仗,汴军丧失主帅,损失万余人,全线崩溃。

  当朱全忠得知朱友宁战死的消息后,便亲自率大军20多万昼夜兼程,直逼青州。七月,双方再战于青州城下。王茂章先闭城示怯,然后观察汴军军情,一但汴军稍有松懈,王茂章便命令兵力全线出击,一旦战斗进行到紧张激烈之时又命令部队急忙退回,暂作休息,然后又出战。经过这样几回合的战与休战的折腾,朱全忠不能迅速取胜,只好暂时退兵扎营,王茂章见汴军集结,知道自己长此下去会寡不抵众,于是率淮南军队撤离出战场,回到淮南。王茂章撤出后,王师范只能独自抗战了。

  八月,朱全忠重归汴州,留杨师厚统领重兵进攻青州。九月,杨师厚率汴军与王师范大战于临朐,师范战败,损失万余人。莱州救兵刚到,又被杨师厚全部歼灭。这样,汴军已经连续攻克了登、淄、棣三州,夺回密州,并率军包围了青州和兖州。

  王师范固守的青州,当时还有10万多人,这时许多将领请求再战,但王师范料到战争很难取胜,所以决定开门投降。就这样,平卢镇被朱全忠全部兼并,共计有青、淄、登、莱、棣五州之地。

  十月,葛从周率军急攻兖州,刘鄩率城中兵民英勇抵抗,葛从周劝刘鄩投降,刘鄩不肯。后来王师范派谴使者到达兖州,命令刘祁投降,刘鄩这才开门出降,并被送到汴州。此后,刘鄩成为朱全忠的得力将领。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迁昭宗于洛阳后,又于次年以李振为青州留后,命令王师范举族迁到汴州,不久又任命王师范为河阳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掉唐昭宣帝(昭宗之子),自立为帝,建立后梁。

  李存勗大战鲁西北。继唐朝之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封建政权都是由藩镇节度使篡权而建立的。每个政权建立后,其地方上仍是藩镇林立,战乱不休,从而使整个五代时期充满了中央政权与藩镇之间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山东地区又是重要的战场。特别是以后梁与晋唐之间在山东西部地区展开的夹河之战最有代表性,它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格局混战的历史。

  朱全忠在夺取唐朝政权、建立后梁之前,曾先后平定或降服了黄河南北一带的大部分藩镇势力,所剩下的,能与其抗衡的只有沙陀部人、河东节度使(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勗的势力。后梁政权与这股势力之间进行了10多年的争斗。

  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勗继为晋王、河东节度使。在此前后,梁、晋(河东)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北一带进行。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正月,梁、晋在柏乡(治今河北柏乡)发生大战,梁兵大败,晋将周德威乘胜进击,自临清(今山东临清)进攻贝州(今合肥南官东南),攻克夏津(今山东夏津)、高唐(今山东高唐)等县,又进攻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攻陷东武、朝城(皆治今山东莘县境内)等县。从此以后,梁、晋之间的战争便转到了今山东境内。

  乾化二年,朱全忠被其子朱友珪杀死,友珪继帝位。此年十一月,降服于河东的成德镇镇将王德明率军3万人进攻武城(今山东武城),大军行至临清,被梁之天雄(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击败。乾化三年,朱全忠之子均王朱友贞杀死朱友珪,继帝位,是为梁末帝。梁末帝昏庸无能,政局混乱,国势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占据河东镇的晋王李存扇却励精图治,训练军队,准备取后梁而代之。

  贞明元年(公元915年)三月,天雄节度使杨师厚死,后梁朝廷企图乘机削弱此镇势力,将其分为两镇,以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另外在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设置昭德军,以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梁朝廷此举引起该镇兵变,兵变策划者张彦等反对将此镇分为两镇,要求恢复旧制,并谴使求救于河东。晋王李存昂派马步副总管李存审从赵州(今河北赵县)率军南下,进占临清,接着又亲率大军与李存审会师于临清。梁将刘鄩军屯住洹水(在临清附近),阻止晋军继续南下,并分兵万人屯守魏县(今河北魏县),阻止晋军进入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天雄军所治);晋王则又留李存审屯兵临清,自己率军与其将领史建塘来到魏县,与刘鄩夹漳河为营。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击溃后梁军队,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土地,沿黄河下游一线与梁军对垒,从此双方在此地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史称“夹河之战”。当时的黄河下游走道是:经过濮阳(今属河南)东流到濮州(今鄄城)北,又北流到今阳谷,再往东北经东阿、齐州(今济南)、棣州(今惠民)入海。在黄河下游的走道上,有两个关键的要地:一是德胜,一是杨刘。德胜位于濮州北,当时是濮州所属的北边要津;杨刘位于今东阿县杨柳村,当时属郓州。后梁与后晋(后唐)的夹河之战就以这两个要津为重要争夺点而展开。

  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冬,晋军趁黄河冰冻,大举越过黄河,直攻杨刘城。杨刘为梁军要塞,有戍兵3千,同时沿河数10里列栅相望,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晋王李存勗率兵急攻,连下城栅,夺取了杨刘要塞。然后,又分兵进攻郓、濮之境。杨刘失守,梁朝上下大为惊慌。贞明四年(公元918年)二月,梁将谢彦章率兵数万人反攻杨刘,企图夺取杨刘城。晋王知道此事后,亲自带军从魏州赶到,谢彦章筑垒自固,然后决开黄河,弥漫数里,以阻隔晋军。六月,李存勗率军进驻杨刘,涉水与梁军作战,梁军大败,死伤不可胜数,河水都变为殷红色,谢彦章仓慌逃走。这一仗,晋军保住了杨刘要塞,使之成为争夺山东的桥头堡。这年秋天,李存勗在黄河以北集结了10万军队,浩浩荡荡,通过杨刘,集结于麻家渡(在今鄄城境内)。梁军主将贺环、谢彦章也驻扎在濮州城北行台村,与晋军对峙。李存勗身为晋王,却善于身先士卒,多次深入梁军阵前,挑战搏斗,不怕危险。而梁军内部则经常出现不和。贺环诬告谢彦章通敌,杀死了谢彦章及良将孟审澄、侯温裕等,其锋芒大为减弱。晋王李存勗乘机西进,企图直接攻取汴州。贺环也率梁军主力随之西去。十二月,双方到达临濮胡柳陂(在今鄄城临濮集),开始了殊死搏斗。贺环结阵长达数十里,晋王李存勗亲自冲阵,杀人梁军阵中,追杀了10余里。梁将王彦章率左军与晋军交战,结果失败,向西溃退。恰巧晋军辎重也远在西面,梁军败入晋军物资重地,却把晋营彻底搅乱。晋营中幽州兵、魏博兵自相蹈藉,乱为一团,终为梁军所杀。

  晋军丧失辎重营地后,各队人马分散混乱。李存扇收拾散兵,果断地抢占制高点,屯军于土山之上。晚上,梁将贺环在土山之西布阵,人马暂时集中于此。李存勗仅有少量骑兵在土山之上,大队人马还分散在他处,晋将李嗣昭、王建及趁梁军布阵未稳,勇敢地冲下土山,大呼陷阵,梁军顿时崩溃,死亡者将近3万人。

  胡柳一战,晋军虽然将梁军主力全线击溃,但双方均丧失了2/3以上的军力,谁都无力再战。李存勗率残军从德胜渡河(在濮州之北),回到河北。

  贞明五年(公元919年)春,晋军大将李存审看出德胜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于是夹黄河(在黄河两岸)筑德胜南北两城,以控制此地,抗击梁军。这样,晋军主力虽然驻扎在黄河以北,却保留了杨刘、德胜这两个黄河咽喉要津,掌握了进攻上的战略主动权,可以随时越过黄河,进入郓、濮腹地。后梁也得知德胜、杨刘二津的战略重要性,所以不断调兵谴将,千方百计想攻取这两个要塞。

  这年四月,梁将贺环包围了德胜南城,百般进攻,又用战船横断于黄河中,阻挡住德胜南、北二城的水上通道。南城守将氏延赏见军情危急,多次向河北呼救。李存勗亲自率兵到达黄河北岸,但被梁军的船队横河阻隔,无法前进。晋将王建及挑选敢死之士300人,以巨船连舟10艘,命令每人手持一斧,直逼中流,攻打梁军楼舰。梁军楼舰层层,悬板高大似一面墙,组成了水上长城。王建及率勇士攀上梁军船,挥斧猛砍,将梁舰之间连绳砍断,又从上流放下数百个大瓮,瓮中装满油并将其点燃,燃瓮顺流直下碰到梁军船并燃烧起来;在卫建及兵、火两面夹击下,梁军被烧死或溺死者近一半。李存勗乘胜率大军渡过黄河,解开南城之围。

  这年八月,贺环病死,梁朝廷又以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王瓒率军5万,从黎阳渡河,进袭澶、魏两州,行至顿丘(治今河南清丰西南),与晋兵相遇,王瓒见德胜南、北二城的防御已非常坚固,于是在德胜上游18里处的杨村再造一个津口,也夹河筑起南北两城,并以洛阳竹木建造浮桥,以通南北。晋军也效仿王瓒之举,在德胜河面上架起一座浮桥。十月,晋王来到魏州,征发民夫数万人,强固德胜北城力量,每天与梁军争战,大小战争百余次,互有胜负。梁、晋夹河固垒,相持不下。李存勗出兵攻击梁军,险遭不测。十二月,晋王又与王瓒交战于黄河南岸,王瓒先胜,俘虏晋将石君立等,后来王瓒又大败,乘小船渡河,退保杨村北城,损兵以万计,晋王又乘胜攻陷濮阳。梁末帝见王瓒无功,将其召回,以天平节度使戴思远代为北面招讨使。

  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1年,一说公元923年)四月,晋王李存勗在魏州即皇帝,国号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李存勗称帝后,即与部下商讨灭梁之举。这时梁郓州将卢顺密前来降唐。卢顺密本为郓州主将,戴思远奉命屯军杨村时,留其与巡检使刘遂严、都指挥使燕颙据守郓州。由于后唐军队日益逼近郓州,所以便来降唐。卢顺密告知庄宗(晋王)说,郓州守兵不满千人,而且守将刘遂严、燕颐都已失去人心,可乘机攻而取之。庄宗于是派遣唐将李嗣源率兵5000从德胜直趋郓州。大军来到杨刘,日暮天晚,阴雨道黑,许多将士不愿再前进,这时大将高行周认为,此时最易袭取郓州。李嗣源于是率军夜渡黄河,直到郓州城下,而城中人均未察觉。大将李从珂率兵首先登城杀死守卒,打开城门,唐兵纷纷进入城中。到天明时,唐兵攻克牙城,刘遂严、燕颐逃奔汴州。唐军顺利地攻下郓州。庄宗即以李嗣源为天平节度使。至此后唐方面终于在山东腹地开辟了根据地。

  后梁得知郓州失守,大为惊慌,杀刘遂严与燕颙,罢戴思远招讨使之职,以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段凝为副使,命其急率军出战。唐庄宗闻讯,亲率大军来到澶州,命其将朱守殷镇守德胜。五月,王彦章率军来到滑州,命甲士600人自杨村乘船,顺流而下,直趋德胜。王彦章亲率精兵数千人沿黄河南岸急速前进。此时天降小雨,因朱守殷不加防备,使渡河梁兵得以烧毁唐兵所建造的断河铁索,并用巨斧斩断了浮桥。浮桥一毁,德胜北城难以支援南城,王彦章于是攻破南城,随后又连克潘张、麻家口、景店诸寨,梁军声势大振。

  庄宗李存勗见梁军攻势猛烈,下游危急,遂派宦官焦彦宾急赴杨刘,与镇守李周固守。同时,又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拆室为筏,裁兵械顺河东下,帮助镇守杨刘。王彦章见唐兵所为,也仿效此举,拆南城屋材,浮河东下。于是两军各行一岸,平行而进,每当遇到弯曲处,两军土兵便在河中交斗,飞矢雨集,有时全船覆没。一日百战,互有胜负,等到了杨刘,顺河而下的士兵各死亡半数有余。接着,王彦章、段凝会合10万梁军,围攻杨刘,百道俱进,昼夜不停。又连起9艘巨船,横阻黄河,阻挡唐援兵前进。杨刘几次险些被陷,多亏李周奋力抵战,与士卒同甘苦,方得保全。

  这时庄宗李存员屯军澶州,朱守殷谴使告急,庄宗亲率军救援,日行60里。六月,庄宗到达杨刘,因梁兵防守严密,使庄宗难抵城下。这时李嗣源孤守郓州已久,与河北唐军消息不通,人心渐离,朝不保夕。庄宗为了瓦解杨刘梁军之势以接应郓州,命大将郭崇韬率万人从杨刘乘夜经博州渡黄河,到达东岸之马家口筑垒,昼夜不息。庄宗亲率唐兵日夜苦战,以牵制梁兵,掩其耳目。崇韬筑城6日之后,梁兵才得知此事,王彦章亲自率万人奔驰到马家口,急攻新城,并连接船10多艘横亘中流,阻绝唐援兵。由于崇韬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苦,全军上下全力抗战,使王彦章终难攻克。崇韬向庄宗求援,庄宗率大军而至,在新城西岸集结,王彦章只好撤出包围,退保邹家口(在马家口西南)。至此郓州与唐大军之间畅通。

  七月,庄宗率军沿黄河南下,王彦章放弃邹家口,又来到杨刘。庄宗李存勗派遣骑将李绍荣直指梁营,擒获其侦察兵,又用火筏烧其连船,梁军将士更加恐慌。这时,王彦章又听说庄宗将到,便撤出杨刘之围,退保杨村。唐军随后追击,王彦章又退兵德胜。这样杨刘之围被解。王彦章因为进攻未果,又被段凝与朝中权臣所诬陷,梁末帝于是命其还朝。

  八月,梁末帝命令在滑州决开黄河之水,向东放水于曹、濮、郓诸州,以此来阻挡唐军。梁末帝又命段凝代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率军5万屯于王村,以抗庄宗所率唐兵;又命王彦章率兵万人屯于兖、郓的边境,企图重新收复郓州。九月,王彦章渡汶水,直趋郓州,李嗣源派李从珂率骑兵迎战,在递坊镇大败王彦章前锋,俘获其将士300人,斩首200,王彦章退保中都(今山东汶上)。十月,庄宗率大军从杨刘渡河来到郓州,随后又乘夜渡汶水,以李嗣源为前锋,打败梁军的阻兵,追到中都,并包围其城。中都城中无守备,梁兵突围而出,被唐军追杀。王彦章与数十骑逃走,唐大将李绍奇单骑追击,将其刺于马下,于是将其擒获。唐军又擒获梁兵监军张汉杰、曹州刺史李知节、裨将赵廷隐、刘嗣彬等200余人,斩首数千级。庄宗爱王彦章的才勇,劝其投降,王彦章不从,于是被杀。随后,庄宗与嗣源率大军直扑汴州,到达曹州时,梁守将降服。梁末帝急选亲信急召段凝回军,但其派之人离开汴州后都四处逃亡。不久,唐军就逼近汴州。梁末帝自杀,后梁亡。段凝自滑州渡河救援不及,向后唐投降。庄宗与李嗣源率大军进入汴州城,后梁百官有的投降,有的被杀。历时6年之久的夹河之战以后唐的绝对胜利而告结束。

  梁、唐之间的夹河之战,是后唐政权消灭后梁、入主中原的关键性战役。后唐军队在李存勗的指挥下,一开始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唐军始终以力保黄河津口要塞,不断歼灭梁军有生力量为作战根本方针,终于打通黄河要道,夺取郓州,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梁、唐多年的夹河之战也给山东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破坏。梁军为阻后唐南下,两次决开黄河大堤,以水冲淹唐军,而大块农田亦无辜陷入汪洋。后唐灭梁,改变了双方隔阻黄河的分裂局面,使大河南北的后氏趋于一统。而后的晋、汉、周三代小王朝,都视山东全境为腹地,派出名官镇守。五代后期,山东局势一直较为安定。

  阅读(51)| 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