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豪杰遭诛族,平静指挥家人被砍头,此景惨绝,痛彻人心

 雲泉 2016-05-01

乱世豪杰遭诛族,平静指挥家人被砍头,此景惨绝,痛彻人心

本篇主人公叫王师范,是唐末的平卢节度使,曾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同盟者与死对头。

王师范好读书,崇儒学,多谋断,年幼却老练。父亲老节度使王敬武去世时,才十几岁的王师范即被三军推为主帅,但人心还是不服,棣州刺史张蟾就不卖账,背叛了他。

王师范的镇帅是“自封”的,朝廷不承认,又任命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青州方自然要拒绝,张蟾却趁机把崔安潜迎了过来。一镇无二主,王师范遂派将领卢弘带兵攻打张蟾。

剧情大翻转,卢弘不仅没有带兵攻打,反而与张谵合兵一处,调转枪口对准了王师范,大兵汹汹,虎视青州城。

此时此刻,王师范不仅面临武力威胁,更经受着威信扫地的考验,如不能灭掉卢弘,将会有更多将领离开。

王师范兵行险招,一方面可怜兮兮地示弱求降,一方面安排亲随刘鄩伺机行刺,斩首去贼。

第二天,卢弘志得意满,高调而去,万不成想刚坐到上位,脑袋已然落下,部下大乱。

王师范与刘鄩趁危立威,戒厉士众,大行颁赏,而后率兵攻棣州、斩张蟾,赶走了崔安潜,坐稳了镇帅宝座,走上了鼎据争雄之路。

朱温平定了衮州、郓州之后,接着便派兵攻打青州,王师范自觉不敌朱温,便乞盟通好。

天复元年冬,太监韩全诲和岐帅李茂贞劫唐昭宗去了凤翔,并假传圣旨归罪于朱温,让王师范出师攻打。

王师范接诏,衡量了自己实力之后,遂联合淮南杨行密对朱温开始了攻城掠地,一打就是近两年,朱温方面不但失了地盘,还丢了虎将侄儿朱友宁的性命。

天复三年七月,朱温集中兵力,派杨师厚领兵攻青州,王师范一败再败,兄弟王师克被擒,为保家人、众将后路,王师范最终决定投降。

古人投降有讲究,就像负荆请罪那样,王师范一身白衣,骑着毛驴,向梁太祖朱温请罪。

朱温并没有把王师范看成是败军之将,而是以礼相待,遂后又表其为河阳节度使。这倒不是因为朱温有多仁慈,而是因为王师范还有十万大军在手。

大梁建国后,朱温开始封功。这时候,他的侄媳妇也就是朱友宁的妻子开始哭诉:我丈夫死在王师范的手上,他为陛下平叛死了,仇家却还沾着皇恩,活得滋滋润润。这么说的话,您侄儿就是该死啦?

朱温竟然也哭了,咬牙切齿,一拍桌子:怎么把这个贼人给忘了。于是下令将王家诛族。

王师范此时挂了个“右金吾卫上将军”职位,举家住在洛阳,诛族令下达之后,立即有人在他家宅边掘好了大坑。

一时间阴风苦霾笼罩,王家上下二百多口人无不凄然痛号。

王师范摆下宴席,当使者念完圣旨后,带着家人按次序列坐,饮酒至半,他对使者说道:“人必有一死,更何况是罪人?我所担心的是家人死后乱埋坑底,男女不分,少长失序,黄泉有知,愧于先人。”

于是,王师范按照从幼到长的顺序,指使家人挨个就位被斩,鲜血喷溅,尸首倒落坑中,一具挨一具。师范最后饮刃,倒在了自己该躺的地方,确保了家一门死后辈位不乱,男女不杂。

王师范为政有威爱,聚书至万卷,颇有政声学名。朱温曾当面讽刺过王,大意是你读书没有用。但从王师范的行为来看,读书大有用,他虽然没能选到更好的活法,却得到了有尊严的死法!

时人对此事痛心疾首。同光三年,后唐庄宗追赠王师范为太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