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将”王师范:16岁平定叛乱,成为节度使,后却惨遭朱温杀害

 花开无田 2020-06-26

引言

一代枭雄朱温于四战之地建立后梁政权,在战争中消灭了各种各样的对手,这不得不佩服朱温的谋略以及宣武军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就在朱温的对手一个一个被消灭后,却有这样一个对手却让人铭记,他就是好儒好法、把藩镇治理的井井有条、十六岁平定叛乱的平卢节度使王师范。

青州军统帅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样的环境滋生之下的青州兵勇桀骜不驯,勇猛无匹。当年在三国时期的青州军是魏王曹操的主力部队,哪怕青州军数易主将,但是依然忠心于曹操,因此,青州军也有了忠烈护主之名,只是可惜,在后来九州更迭,青州也从九州之一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州郡,但是不变的却是青州军的威名,而这样的威名不仅让我们将军成为一代儒帅,也让我们将军三族尽皆被杀,可怜可恨。

王师范画像

我们将军可以说是我看着长大的,毕竟有这个小娃之前,我已经跟随老将军近十年了,只不过我是一个没出息的,十年时间我还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没办法,我就是一个粗人,只知道听话,也没有什么谋略,好在老将军看得起我才将我从小卒子一点一点提拔上来,后来这不将军出生了,我也就听从老将军的吩咐,照顾好将军,尽力在这深宅之中保全他,而我自然尽忠效命

我们老将军名叫王敬武,本来就是青州人,当年老将军少年之时就投身军旅,想要搏得一个好出身,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是节度使安师儒帐下的偏将了,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做到这个位置已经十分难得。直到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青州等地开始发生叛乱,节度使安师儒派遣将军前去平叛,作为一个驰骋疆场的将军是一定要奋勇杀敌的,因此,将军连忙披挂上阵,平定叛乱,而青州等地也都尽数在将军手中,原本的节度使安师儒也被将军驱逐,将军自任留后,也就是代理节度使,并且接受朝廷任命。

唐末主要割据藩镇

爱读书的少将军

其实就在将军四处征战的时候,将军的嫡子终于出生了,孩子的降生自然使得府内喜气洋洋,虽然这个孩子不是将军的第一个孩子,但是毕竟是嫡子,将军也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于是取名为王师范。将军是武将,所以家中为孩子安排的课程自然是习武多一些,当然文章经史也是请了饱学鸿儒来教导,自是不必说的,少爷一天一天的长大,就在少爷十四岁的那一年,将军就将少爷带到军营之中。

到了军营虽然是将军之子,但是也是要守规矩,因此少爷就像其他的军校一样认真习武、听课,虽然身处军营之中,但是少爷爱读书的习惯还保留着,每到闲暇之时少爷总会拿起书本翻一翻,还因此结识了一个朋友,那个人就是刘鄩,是少爷身边的得力助手。

授课

只是少爷在军营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就传出来噩耗,将军病重,就在将军去世之前还叮嘱少爷说:"不要尽信书本,做事要看实际,只有五州之地,不可对抗中原,全族的性命就交付到你手上了。"老将军说完这些话就含泪去世了,而少爷才仅仅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就这样扛起了军队的重担,自家父亲创立下来的基业,自然要守住,因此他就在众位将领的拥戴以及老将军留下的的遗言加持下成为留后。

叛乱骤起

十六岁的少年一下子成为代理节度使,统领整个藩镇,手下数十万兵马,一封奏折就这样呈上傀儡皇帝的龙案之上,皇帝将这十六岁的少年压根就没看在眼里,因此他就派遣当时大唐名门崔家里的官员叫做崔安潜来取代王师范。其实不光是皇帝没有将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放在心上,就连军队中的牙将们都对这个少年不服气,毕竟我家小将军整日里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形象就是捧着书本,咿咿呀呀的念书,并不管军营中的事情,这样上任,自然难以服众。但是最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反叛的不是别人,正是和老将军有过命交情的两位将军张蟾和卢弘。虽然老将军带兵打仗有真本事,但是识人却不明,要不然也不能为将军留下后患。

战乱迭起

当时老将军去世之后张蟾和卢弘两位将军原本驻军在外,所以未能及时赶回,当他们赶回来奔丧的时候,少爷已经正位,所以他们无法获取更多的利益,于是开始想要造反。就在这时正好朝廷又派遣了新的节度使前来,他们两人就有了靠山,因此,开始"三将合谋,内外勾结"。

那时候将军年轻,虽然知道人心险恶,但是这些人将军也是向叔伯一样尊敬的,没想到最先跟他说"不"的,就是这些最亲近的叔伯们。当时张蟾身为棣州刺史,是老将军麾下重要的文官,他的反叛是现在将军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当反叛消息传来时,将军的心似乎变得冰冷了,于是立刻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棣州,而进攻棣州的将领就是都指挥使卢弘。卢弘是一员猛将,但是将军没有想到的是卢弘也反叛了,他与张蟾密谋回军偷袭将军,好在将军之前在军营中还结交了一些小朋友,这才得知了消息,为了胜利,将军开始了他的谋划。

宴饮血雨

因为将军好读书,所以想出来的方法也没有太多的刀光剑影,有的只是一些对于造反者的慈悲。将军开始表面上向卢弘示弱,并且给他送去书信,"我因为先父的缘故,被三军推举为帅,成为留后,但是我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难以胜任这个职务,现在在青州设宴,想让您拨冗来见就是希望将青州交给您,只有您能带领先王的兵马,而我也只希望您能留我一条性命,让我这个小孩子可以守护先人的坟墓,我就唯命是从了。"虽然一封书信写个格外做小,但是在背后,将军还埋伏了后手,那就是在宴会道路两侧埋伏兵士,这些兵士全都是忠于将军的,且小将刘鄩正是率领这群兵士的人,他与将军是好友,定不会背叛,就这样,一切圈套都已经设下,就看卢弘要不要进了。

攻伐

而在卢弘眼中,我家将军就是一个只会读书的毛孩子,压根不懂什么算计,因此,接到书信之后卢弘就亲自率领手下将士欣然前往,只是他们去的时候很高兴,一位将军已经投降了,但是他们却走不出青州城。

宴席之上的卢弘没有一丝戒备,将军亲自接待,歌舞翩翩,叛军们开始大吃大喝,他们不曾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将刘鄩竟然杀出,卢弘还未站起身,就被刘鄩杀死在座位之上,而跟随赴宴的叛将也都被潜伏的士兵杀死,一个不剩。血腥之气未散,将军就开始借着这场宴会封赏功臣,并且与他们发誓结盟,而小将军刘鄩自然是这次行动的大功臣,因此也被封为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率兵攻打棣州,其他将军除了受到了一场震撼之外,原本心中的不臣也已经转变为臣服。刘鄩也很给将军长脸,未出一个月,棣州就被攻破,棣州刺史张蟾也被活捉,皇帝任命的平卢节度使崔安潜也灰溜溜的逃回京都。就这样,兵变顺利平息,就连皇帝也被迫承认了将军的身份,亲自下旨封他为平卢节度使。

朱温画像

一代儒帅

成为平卢节度使的将军那一年才十六岁,十六岁的将军权掌一方,军政财三权在握,那时候将军意气风发,本身将军就是一个读书人,因此儒家、法家两派结合治理地方。将军对内安抚百姓,注重法制,抑制强暴;对外慎动刀兵,通好四方,将藩镇治理的井井有条,幕僚臣下纷纷称赞将军,因此将军也趁此机会开始招揽儒士,还在青州开设学馆,藏书数万卷,让青州百姓迎来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只是可惜我家将军沉迷儒学,对于忠君之论深入己心,因此他看到傀儡皇帝发的救驾圣旨就赶紧调兵遣将救皇帝,丝毫不辨真伪,就这样,将军招惹上了朱温,朱温手下猛将如云,将军虽然小胜几回,甚至杀死了朱温的侄子朱友宁,但是还是败了,败在了朱温主力宣武军的手下,将军为了保全青州百姓的性命只能投降。投降就意味着生死不由自己掌握了,而将军也开始了苟且偷生的日子,就这样平坦的过了几年,本以为朱温会放过将军,但是没想到就在开平初年(公元907年),将军三族尽数被诛。

907年后梁建立

总结

五代十国就是一个混乱是时代,到处都是战争,到处都是血泪,而平卢五州之地能够在王师范的手中安稳近二十年也是一个奇迹,毕竟王师范作为一名儒帅并不善于战争而善于收,能够在弱肉强食下守护自己一方平安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毕竟能够胜得了朱温的宣武军的人实在是没有几个。

参考文献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唐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