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这些最酷炫的儿童体验新业态你知道吗?

 小琴进暹蒙佳明 2016-03-13

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商乐高最近宣告将深度拓展中国二线城市。

 

2015年,大多数零售品牌盈利预警,乐高却迎来了好年头,净利润飙升至13亿美元。

 

中国是乐高增长最迅猛的市场,同比增幅高达40%。乐高首席执行官 J?rgen Vig Knudstorp 本周在丹麦表示,“我们已经从核心的中国一线城市中拓展出去,接触到了二线更多城市的新消费者。”

 

乐高还将创下新高。二胎放开,未来2万亿的市场消费潜力,儿童经济成为商业地产的大热门,不但购物中心将儿童业态视为“客流发动机”,就连电商也想分大杯羹。


 

那么问题又来了,全国超过4000家购物中心都在玩儿童经济,如何差异化突围?

 

先说大趋势,所有零售品牌都加大了对儿童客群的投入和细分,但教育、游乐、拓展、职业体验、餐饮等儿童体验性业态占比则越来越高。





接下来,小睿将和大家分享时下最新的儿童体验业态。


1

移动集装箱


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都很喜欢玩集装箱,高效低成本,改装方便。其实,集装箱很适合做儿童体验,可以经常更换主题。


代表项目:希乐嘉年华





1号集装箱:攀岩世界


以集装箱为媒介,塑造攀岩集装箱。




内壁在3D荧光的视觉冲击下,恍若孩子的星际攀岩。




2号集装箱:海洋世界


海盗船停泊在海洋之中,孩子化身为小海盗寻宝探险。




可让孩子将自己创作的海洋生物投射到科技互动墙上!




3号集装箱:滑梯世界


由滑梯组成的通道,交织成的迷宫,增强刺激感。




4号集装箱:蹦床世界


昨天介绍了泰国最火的商场The Street Ratchada,其中蹦床也是其极限体验馆的亮点部分。舒适感、刺激感、安全都是儿童蹦床特别需要注意的部分,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大人小孩皆宜的蹦床,家庭一起体验孩童乐趣。




5号集装箱:职业体验大世界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的职业梦想,根据不同的职业,设置相应场景,提前过足瘾。




6号集装箱:大剧院


剧本、表演和互动是打动儿童的主要因素。




2

户外儿童乐园


其实,很多社区商业和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室外广场,利用率都不高。


与其办大大小小但缺乏统一连贯的商场活动,不妨试试拿来做户外儿童主题乐园。不占用室内可租面积,能创造稳定现金流和聚人气。


代表项目:洛嘉儿童主题乐园








3

科技创造


说到科技不得不提到乐高,Flash之父乔纳森·盖伊认为正是乐高帮助他发明了Flash动画,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也曾用乐高积木制作出一台全功能喷墨打印机。时至今日,谷歌招聘经理们在门萨(顶级智商)级别的招聘测试中仍会用到乐高。


乐高对很多小孩而言,是成长最好的陪伴。


 代表项目:Genius Workshop




机械工作坊:3-6岁 了解基本机械原理



大童机械:7-14岁 更深入地探索组合不同的零件组,组建机器人



动画片制作:7-14岁 学习拍摄技巧及动画制作技能



游戏制作:7-14岁 学习游戏编程技巧,制作自己设计的游戏



中国首家乐高探索中心选址上海长风景畔,占地约3000平方,4月即将开业,届时小睿会带来最新播报!


先透露一点点,乐高探索乐园目标客群为3-10岁的孩子及其家庭。探索中心将设有多个主题区,如:乐高工厂之旅、竞技场、迷你世界、派对屋、古堡历险、礼品屋等。


4

儿童室内游乐园


购物中心现在越来越多引入室内游乐园,至于是人流发动机还是赚钱,因项目而异。


通过业态和商家组合,达到功能的协同;除了儿童体验主力商家外,如果项目交通条件好,商圈客流量大,消费者购买能力强,消费者对流行时尚的认知度高,就应该采取没有主力店,以次主力店和小商铺为主的组合模式。


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力店和小商铺的配比应该寻求一种平衡,既要保持经营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升租金水平。


 代表项目:悠游堂







代表项目:大白鲸


大白鲸以原创童话《白鲸传奇》为主题,以“大白鲸皮皮”为品牌形象代表,为以2-12岁儿童为核心的城市家庭消费单元提供集主题娱乐、主题活动、互动教育、主题餐饮、主题商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成为与学校的教育空间、家庭的生活空间互补的娱乐空间。


大白鲸在儿童的产业链很大,小睿在此着重介绍现阶段规模最大的欢乐世界。







5

未来空间


职业规划体验馆开始在各大Mall流行,开发商可自行投资,也可引入快闪店模式。



通过心理测试了解性格与适应职业倾向,职业包含各方面:经营金融 、文化艺术 、科学技术和公共服务。



真实的体验环境,通过2-3次的体验,通过专业系统分析,可得出体验者对该业态的适应性。





看完这些酷炫的儿童体验业态,你是不是都想招进商场?

 

小睿想说一些心里话,儿童市场实际上是个小众群体,单从坪效看儿童商业火爆。但这是儿童商业太来钱还是其他零售业态太弱?

 

做商业,首先要破除业态幻想。如果没有万达的规模,别轻易玩儿童主题购物中心。

 

儿童商业不会是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的最后防火墙,但互联网至少告诉我们,做商业可以“轻”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