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传播领域的百科全书:《人际传播研究手册》

 罗马尼亚的风 2016-03-13


读书

寂 幽

历 流

弹 读

琴 书

地 堂


  社会不仅因为传递和传播而存在,更确切的说,它就存在于传递和传播之中。


人类社会何以可能?

也许人际传播,乃至其母学科传播学,都还只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学科。但正如杜威所深刻指出的那样“社会不仅因为传递和传播而存在,更确切的说,它就存在于传递和传播之中”。说起传播,我们通常想起的是大众传播,相比之下,人际传播常常被忽略。人际传播其实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然而正因司空见惯,因此人们常常忽略和遗忘了它。
 
二十世纪早期,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就提出社会互动的观念,为人际传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社会形式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包括上下级关系,冲突与合作等,在根本上是人与人的互动决定的。“社会原子间的互动——这种只有通过心理的显微镜才能观测到的互动,支撑着这个社会全部的韧性与弹性,多样性与一致性”。
 
芝加哥学派的许多学者都延续了这一基本的互动观,无论是米德、布鲁诺、塔尔德还是戈夫曼,都论证了传播,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塔尔德简洁的总结到:“社会过程说到底是一种人际交流”。而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则强调,人的思想是在交流中形成的,“我们只有在使用符号时才思想”。

虽然人际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极早的经典之中,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际传播才开始正式作为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分支开始发展。但是,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由于其愈来愈被发掘的重要性,它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发展。这本厚厚的《人际传播研究手册》就代表着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极大成就。


胡春阳 黄红宇 译
人际传播研究手册

《人际传播研究手册》
人际传播领域的百科全书


《人际传播研究手册》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人际传播学术研究的总结和未来方向的指导上。这部著作并不仅仅是人际传播研究成果的一个罗列和汇总,还通过几十年来研究的扎实铺垫,勾画出了人际传播的逻辑地图。

 
不同于中国语境中“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的概念,“手册”在西方学界代表的是某一学科或领域极权威、极全面、极前沿的研究的集合,是特定领域学者进行研究或者学生进行学习必读的终极“圣经”。这本《人际传播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就是人际传播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展现。
 
由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与领军学者耐普、米勒和戴利等人编辑的《人际传播研究手册》几十年来一直风靡美国各大专院校。它每隔十年更新出版一次,目前已经出版了四版(1985199420022011)。中译本由复旦大学胡春阳老师和西点军校黄红宇老师根据最新版译出。这本手册厚达743页,涵盖了人际传播研究的核心话题和关键概念,追踪、整合了该学科最前沿的成果。不仅是学生和学者的参考书,还为这些知识如何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换句话说,《手册》对于理解那些如此深入我们每日生活的交流沟通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都会是受益匪浅的。包括工作场所,跨文化场景,浪漫关系,家庭关系和冲突化解,《手册》提供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建议。而理解和改善人际关系,对于任何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无疑都影响巨大。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回溯了整个人际传播的发展脉络,包括历史和未来方向;第二部分讨论了人际传播的研究方法问题。在这里,量化和质化的方法之间的绝对对立被打破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研究方法是如何服务于人际传播研究的。除了这两类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外,本部分还介绍了人际传播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视角,这甚至逐渐破解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严界坚冰,十分有趣,值得一读;第三部分介绍了人际传播的基本单元。即搭建人际传播大厦的“building-blocks”,诸如人格,知识结构,认知图式,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等。分析这些基本单位,由此才能理解更复杂的人际传播的过程;接下来的第四部分就是在第三章基础上对人际传播的纵向延伸——人际传播的过程与功能,包括人际传播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通过人际传播实现的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的生命周期,人际影响力,人际冲突,人际交流技巧以及近年来成为受到社会科学各界关注的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人际传播研究在横向语境上的介绍,包括工作场所的人际传播,跨文化视野中的人际传播,爱情和家庭中的人际传播等。
 
这些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人际传播在不同的解释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呈现。正像《手册》的主编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对冲突和合作的本质有更多的了解,无论是他聚焦于不同国家的敌对者如何有效的协商利益关系,还是聚焦于正在建立和维持关系的两个人之间。而人际传播又远远不止步于对二元关系的研究,而是需要将分析延伸到二元之外,包括社会和情景文化,互动的历史,社会结构等等。”


人际传播与中国语境

传播学引入中国已有三十多年了,激发出了很多的思想的火花,也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新闻传播学院在中国高校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如今这一学科已经成为显学。但是,人际传播这一重要的传播学分支却远没有得到像其他传播学领域,如大众传播,政治传播一样的重视。人际传播课程在大学的课堂是凤毛麟角的,尽管它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指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上都有极端的重要性。而美国六十年代早期,传播领域的学生除了在群体动力学或者访谈中有一门课程,也没有任何人际传播课程可选。我们似乎现在就处在美国当年的尴尬状况。
 
中国第一本人际传播学教材《人际传播学》教程,是1987年由熊元伟和余明阳主编的。第一门人际传播学课程是1987年在深圳大学开设的。之后中国的人际传播研究才逐渐开始。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人际传播研究。比如复旦大学的胡春阳老师、殷晓蓉老师、刘濛之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怡红老师,上海大学的沈荟老师等等。她们译介了一大批人际传播的专著,并且开始关注人际传播的本土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胡春阳老师。她一直致力于人际传播研究,这本巨著就是她主持引进并翻译的。并且,她还依托复旦大学FIST课程,开设了人际传播暑期班,面向所有中国高校大学生,邀请中外知名人际传播学者进行授课(笔者有幸在2015年暑期参加了这期课程,可谓收益良多!可喜的是,这个研习班将于2016年暑期继续开设,欢迎大家届时关注!)。
 
纵观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人情关系,儒家忠孝礼仪联结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经济的全球化又将众多的思想带入了这个巨大的熔炉。传统的人际关系有什么特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的社会是如何通过人际传播组织起来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变迁。人际传播所意味的也不再仅仅是两个人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而是复杂而深刻的交织进了其他的传播形式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当亲密关系常常通过视频和微信连接,当朋友圈变成了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我们如何看待这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互联网上的传播模式很大程度上就是人际传播的模式,并且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到来,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彰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截至2015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九成,表明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互联网上的传播很多时候就是分布式的P2P传播范式,即为人际传播模式下的个人对个人,群体对群体式的共景模式,而非大众传播下一对多,你说我听的全景模式。在网民基数已如此庞大并仍有上升趋势的背景下,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研究网民传播方式,互联网传播范式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会影响到相应的舆情,政治传播,公关等领域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诸如养老问题涉及的亲子关系,二元城乡体系中的隔膜与误解,随着女性经济和意识独立而带来的变迁的亲密关系,婚姻关系问题,网络人际交流问题……,无一不需要人际传播学者贡献出他们自己的力量。
 
《人际传播研究手册》的主编在其中文版序言中写到:“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还是聚焦于西方人——通常是大学生的非正式行为。本书的作者们希望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方法将会激发中国读者去进行自己的研究,探索中国人际传播的微妙差别。”他们向中国学生和学者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我们的重要智识贡献构成《人际传播手册》将来版本的主要部分。
 
这本《人际传播研究手册》译介无疑可以看做是人际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相信在这本著作的帮助下,更多来自各个学科的学者和学生都能加入人际传播的研究之中,将人际传播研究这一对人类社会发展极端重要的领域发展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