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黏人”怎么办?5招助你摆脱“小尾巴”

 板桥胡同37号 2016-03-14

 

宝宝太黏人了,像个小尾巴甩也甩不掉,相信很多妈妈都有同感。自已辛苦先不说,这过分依赖的性格,肯定不利于宝宝今后的健康发展。怎样对付这些“小尾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呢?



解读“黏人”宝宝,看看他们的小心思吧!


 很多父母也许会奇怪宝宝为什么这么“黏人”呢?一种原因是由于宝宝情感表达的一种需要。父母平时太忙了,很少有时间陪宝宝,所以宝宝一逮着机会,就黏着妈妈不放。其实宝宝黏父母,完全是在表达他的爱!另一种原因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由于妈妈平时照料宝宝时过于紧张造成宝宝依赖感太强,久而久之,就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宝宝‘这个世界不安全’的信息,这种情况妈妈们就要注意了,要及时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么,如何帮助宝宝从爱“黏人”的“小尾巴”顺利过渡呢?


1

和妈妈短暂分离:除了妈妈外,创造机会让宝宝多接触一下家里的其他人。可以通过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吸引宝宝和家里的其他人一起玩,让他们知道除了母亲外,在其他亲人身上也能建立起安全感。此外,要让宝宝知道妈妈不可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比如,妈妈早上上班时,可以先陪伴宝宝玩一会,并告诉宝宝“妈妈一会就要上班了,晚上就会回来和你玩的,你是个好孩子等等”。

妈妈上班时要走得坚决一点,不要一步三回头,要让宝宝知道“哭是没有用的”,慢慢就会好转。同时不要忘了,等宝宝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

多带宝宝接触陌生的环境:经常带宝宝去外面,多与人接触,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让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主动接触别人,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父母也不要过分地保护宝宝,要鼓励他自己去玩。

3

积极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只要是宝宝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父母要尽量放手鼓励宝宝自己做,如果实在有困难,父母可以适当地帮助一下。例如锻炼宝宝自己玩游戏,自己吃饭等等,如果表现好,要及时表扬,要让宝宝相信我自己能做到,我是最棒的。父母还可以多用讲故事、念儿歌的方法来引导,用故事或儿歌中的小动物等给宝宝树立一个榜样。

4

不要过分宠溺宝宝:宝宝摔倒了,明明可以自己爬起来,却要让妈妈抱,这时妈妈应该鼓励宝宝自己起来,而不是因为宝宝哭了,就马上上前把他抱起来,这样容易影响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宝宝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宝宝今天摔倒了,没有哭,也没有让妈妈抱,宝宝长大了,宝宝真棒。”以此来提高宝宝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

培养宝宝的独处能力。父母平时都在家时,你可以让他一个人玩,但他可以常看见你,这会使他在妈妈上班去不在家时,想到:现在妈妈不在,过一会儿会在的,等着吧!

6

和父母的分别要有一个固定而简单的仪式。早一点起床,做好上班的准备后,再和他玩一玩他感兴趣的游戏,然后在他玩得高兴的时候,和他再见,并亲亲他,抱抱他,用坚定而温柔的语气和宝宝说:“听话哦,爸爸妈妈一会回来和你玩。”


7

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平时让父亲多陪他玩,把黏你一个人变成黏你们两个人,这样,他就慢慢会和更多的人接近了。

8

让宝宝有更多的伙伴圈子。比如上幼儿园,快3岁了的宝宝其实可以进幼儿园了。他有了自己的天地,就不会老黏你了。

9

当宝宝不冷静时,妈妈一定要冷静。你要坚定地对他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使离开、回来变得很自然。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宝宝,离开的时候要微笑、声音要轻柔。你回来时一定要对宝宝说:“我回来了,你玩得高兴吗?”


特别提醒


宝贝适当的“黏人”是必要的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宝宝由别人代替照料,宝宝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宝宝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父母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 “黏人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享受愉悦感。宝宝两岁之前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这种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

甩掉黏人宝宝,培养宝宝的独立特性。让宝宝可以独立做事,不要做妈妈的小尾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