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 我要做的, 不是跪下, 而是躺下, 躺下来是要为他架座桥, 让我的孩子从我的身上走到另一端……
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患儿被称 “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精神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症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自闭症的概念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容貌,因此他们与常人无异。 让我们共同关爱身边的自闭症患者,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用感恩的态度躺下,去真正为每一个人也为自己搭建这些桥梁。 当发现孩子和别人不一样,家长应该准备一本孩子发育行为或治疗教育观察记录本,与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为每一位儿童实施极富针对性的训练和游戏,帮助儿童走出自闭的世界。
今天就让小编分享几个适合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多陪伴就是关爱: 1.吹羽毛 通过画线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将平坦的桌子一分为二,妈妈和宝宝分别坐到线的两边,之后把准备好的羽毛放在线中间,妈妈和宝宝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对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头把羽毛往高处吹。 效果:增强肺活量,感受羽毛的轻柔。 适合年龄:2~3岁
2.瞎子摸象 妈妈和宝宝一个当瞎子,一个当大象玩瞎子摸象的游戏。妈妈可以先当瞎子,让宝宝当大象,方便宝宝了解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妈妈把眼睛蒙上,然后四处摸宝宝,摸到哪里就高兴地和宝宝说:“这是宝宝的头。”“这是宝宝的耳朵。”之后把宝宝的眼睛蒙上,宝宝来摸妈妈,摸到什么就说什么,并问妈妈对不对。当宝宝熟悉游戏后,可以把游戏升级为“瞎子找象”,即把宝宝的眼睛蒙上,妈妈则站在离宝宝不远的身旁,让宝宝通过摸索去找妈妈,为方便宝宝寻找妈妈可通过发声给予线索,让宝宝根据声音去寻找。 (游戏过程注意移开尖锐或易磕绊的物品) 效果:锻炼幼儿的触知觉、听觉、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3.抓尾巴 妈妈用皱纹纸剪成长条状当做尾巴,塞到妈妈和宝宝的裤子中。游戏开始,妈妈让宝宝来追妈妈,把妈妈身后的尾巴拽下来,妈妈也作势去抢拽宝宝的尾巴,谁先拽下对方的谁胜。妈妈要故意让着宝宝哦!如果家里没有皱纹纸,还可用布条、丝巾、小长毛巾当尾巴。 效果:综合练习躲、闪、追、跑、抓等多方面的运动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4.金锁银锁 妈妈打开手掌,手心朝下,宝宝手握拳头,只伸出一个手指来顶在妈妈的手掌中央,之后妈妈和宝宝一起念儿歌:“金锁银锁,嘎啦啦一锁。”念到最后“锁”字的时候,妈妈的手掌突然合拢,以抓住宝宝的手指,宝宝则尽力迅速地将手指拿开,以避免被妈妈的手掌锁住。如果宝宝手指逃开了,宝宝赢,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妈妈一起念:“开开开,开锁喽。”妈妈将宝宝的手指放出。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不仅游戏的角色可以互换,5个手指甚至脚趾也都可以尝试,宝宝一定会和妈妈乐作一团的! 效果: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互动 你还有什么可以和宝宝一起玩的小游戏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