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布袋子》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3-14

                     布袋子

                                                王奎山

    说一说李姗的事。
    李姗是我的同事。本来已经退休,可以在家里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陷进一场极大的苦恼之中。
    一切都源于那天的一个电视节目。那天上午没事,李姗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
    电视说的是英国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事:一个女人为了呼吁小镇公民的环保意识,做了大量的布袋子送人,让人们买菜的时候用,以代替塑料袋。小镇上的居民被她的行为所感动,纷纷使用布袋子。他们的口号是:让塑料袋退出我们的生活。
    李姗看完电视之后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然后李姗锁上门走到街上,在商店里买了一大卷绿色的棉布,回家就做起了布袋子。李姗的家里有一台蜜蜂牌的缝纫机。三十多年前,这可是李姗家里的一件宝贝,是令李姗在女伴中间引以为荣的大件。如今,正好可以拿出来像李姗本人一样发挥余热了。
    一百个布袋子很快就做好了。那天早晨,当李姗拿着一百个布袋子在大华市场门口向买菜的人们散发的时候,李姗的心里甚至隐隐地升起了一种自豪感—— 一个人,当她的行为是在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添砖加瓦的时候,心里涌起这种自豪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请不要错误地认为我的同事李姗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她绝对是一个安分守己、不事张扬的女人。她选择远离自家社区的大华市场门口作为她散发布袋子的地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李姗向买菜的人散发布袋子的时候,也像那位英国妇女一样,呼吁人们使用布袋子,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末了,李姗还即兴地加上一句:“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赠品的人们无不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其后的几天里,每天清早起来,李姗都要到大华市场门口去,她想看看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她想看看有多少人使用了她做的布袋子。奇怪的是,她没有见到一个人使用她做的布袋子。这让李姗多少有点儿失望。但很快,她就从失望情绪中走出来了。买菜的人那么多,哪天清早恐怕都有几千人哩。那么多的人里,一百个布袋子算个啥呀,简直可以说是沧海一粟。看来做的布袋子还是太少了。于是,李姗就又做了一百个布袋子拿到大华市场门口去散发。还是那些话,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李姗赠品的人们照例是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
    当李姗第五次在大华市场门前散发布袋子的时候,出了一点儿事。在那之前的一天,刚刚下了一场雪,地上到处都是积雪。可能因为李姗已经是第五次在同一个地点散发布袋子,不少的人已经认出了她(当然她不认识他们)。当李姗一出现在那里的时候,人们马上把她团团包围起来,并且纷纷伸出手来向她索要布袋子。由于想要布袋子的人太多,局面就有些失控。这时,一个高个子的男人一把从李姗的怀里抢过所有的布袋子,说,我来替你发吧。人们听他这样子说,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他。就在这时,汹涌的人流一下子把李姗挤倒在地上,但是,并没有人发现李姗已经被挤倒在地上,大家纷纷踩踏着李姗的身体,扑向那个高个子的男人。
    等人流散去,当李姗自己从雪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她的身上已经被人们的鞋底印上了不少的泥痕。就在这时,李姗看到了一个令她寒心至极的场景:一个已经抢到布袋子的胖女人发现自己的皮鞋被人踩上了泥污之后,竟然毫不犹豫地用刚刚抢到手的布袋子擦拭皮鞋上的泥污。完了之后,就像丢弃一块破抹布一样,随手把布袋子丢在了地上。一阵冷风吹来,布袋子被吹得飘来荡去。这时,李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杨晓敏鉴赏】

    王奎山长期生活在基层,有厚实的生活基础和娴熟的艺术技巧,静静地观察着与他血肉相连的当代农民心灵变化的轨迹,以及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又时时深情回眸远逝的少年时代和田园生活。进入新世纪之后,王奎山由逐渐转入对社会问题、人类自身问题的思考,以低姿态进入,尤显贴近生活,一直保持着“为弱势群体”写作的人文情怀。追求作品的精神含量和智慧含量,形成了大气中有深情、简洁中寓厚重的文风和语言,朴素自然,简约从容。

    《布袋子》的故事很有意思,而作者的叙述语言亦欢快流畅,富有节奏感:一个妇女从电视上看了英国人用布袋子取代塑料袋的做法很受启发,竟效仿起来推广。那天早晨,当李姗拿着一百个布袋子在大华市场门口向买菜的人们散发的时候,李姗的心里甚至隐隐地升起了一种自豪感。一个人,当她的行为在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添砖加瓦的时候,心里涌起这种自豪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请不要错误地认为我的同事李姗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她绝对是一个安分守己、不事张扬的女人。她选择远离自家社区的大华市场门口作为她散发布袋子的地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没想到做好事难以被人们认可,还连遭碰壁而束手无策,女主人公黯然神伤之余只好放弃初衷,暗自流泪。我们当然要问这究竟怎么了,难道人们不知道绿色环保的重要性了吗?可很多时候,有关部门宁肯用很长时间花费精力把这样的人和事树成典型、模范来宣传,却极少动脑子把其转化为条例、条令让人依律遵循,其结果往往只能事倍功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