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

 Lily心若向陽 2016-03-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钢琴是通过手的触键而发声的,但以手触键只是机械性的动作,它不能直接感受音乐,那么,如何能弹出我们需要的音?全靠用听觉来鉴别,鉴别力越高,要求自己弹奏技术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就越高。可以说,耳朵的倾听是钢琴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介环节,它关系到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布局、设计、演奏效果如何改进以及用力、指触与钢琴发出的实际音响之间如何协调等问题。因此,听觉的敏感对学好钢琴具有决定性意义。

  音乐中的听觉分为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这两个方面贯穿在钢琴学习的始终。

  一、外部听觉验证是否弹奏了所“设计”的钢琴音乐

  一首钢琴曲子,用音响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仅是谱面音响,我们用耳朵听到的是外部音响,这就是外部听觉。

  在外部听觉中,耳朵的任务是辨别所听到的乐音与谱面是否完全吻合,并不断以听到的效果来帮助大脑对手指发出调整的指令。听觉在这个过程中要辨别五个方面的内容:

  1.准确无误的音高,即音的高低。

  2.纹丝不差的音值,即音的长短。

  3.恰如其分的音量,即音的强弱。

  这三个方面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因素。

  4.主调音乐,即以一条旋律为主要乐思,而其他部分通常作为和声因素处于服从、陪衬、协作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它们的音量都不会超出要突出的那一条旋律。这一方面涉及到横向的旋律进行和纵向的和声进行,与前三个方面相比,就更复杂。

  (1)从横向的旋律上来讲,首先要将旋律线条理清。在练琴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不断感受旋律的轮廓,即旋律进行中由级进、小跳、大跳组成的上行、下行、拱形、波形;二是感受旋律中的乐句,乐句的划分很重要,就像说话要断句,音乐中的语言也需要断句,这样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三是感受旋律感情的刻画,不同的感情内容需要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手段去表现。

  (2)从纵向的和声上来讲,在弹奏中必须倾听和声的进行、和声的倾向性、和声的调性、和声的色彩、和声的立体感。

  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对和声的运用是不同的,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旋律当作一组和声的表层来对待,和弦的最高音就是旋律音。在这种情况下,弹奏时特别要倾听和声进行中的旋律线条,而不能仅仅强调和弦的纵向对位。另一种就是在20世纪的印象主义作品中,作曲家受当时的文学与绘画中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将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音乐色彩的变化,给听者一种视觉上的感受。

  5.复调音乐,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具相对独立意义旋律的同时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由几条不同的旋律线编织成的一个纵向、立体结构的横向运动。

  在复调音乐中,复调乐曲中同时出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声部的旋律,它们以对位的手法构成多声部的进行,同时各个声部又是独立进行的,在节奏上互不倚靠。这在演奏上是非常困难的,有时需要用一只手弹两个声部,有时则需要用两只手交替来弹一个声部。演奏这类作品时,听觉主要针对容易出现的三种倾向发挥其作用:

  (1)当弹奏几个声部时,尤其是一只手弹两个声部时,几个声部的旋律容易互相干扰,以致声部混淆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听觉来对手指控制能力进行调整,从而使各个声部的旋律线条逐渐清晰。

  (2)强调每个声部中主题的突出,从而忽略其他声部的对称,致使声部之间缺乏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听觉来对手指的力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声部之间相得益彰。

  (3)对各个声部的进行都强调,从而缺少旋律的层次感,致使主题不鲜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听觉来对手指的触键力度以及控制能力进行调整,从而使声部之间主次交替的层次、力度强弱对比的层次逐渐清晰。

  二、内心听觉能引导我们正确地诠释钢琴音乐

  当我们看到音符时,不借助钢琴的声音也不哼唱,在全然的寂静中,在内心想象出并“听见”音符的高度、长度、力度,这就是内心听觉,它是人对音响的感受和对声音的想象力。德国音乐家贝多芬,26岁时出现了耳聋迹象后,依然没有停止创作,写出了《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等杰出的作品。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凭借自己高度发达的内心听觉,他在创作的时候,内心听觉使他在头脑中想象并听到了作品的音响效果。

  在实际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内心听觉要求对音质进行鉴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声音要通,切忌声音硬、散、虚。

  我们所要求的“通”就是指声音要通畅、通顺、动听。通的声音混入的噪音少,振动状态好,无论强弱,都会共鸣好,传得远,延续长。声音硬多半是由手腕僵硬而造成的。如果弱而又散,则是虚,感觉音浮在琴键上。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建立不硬、不散、不虚、集中的声音听觉观念,并在这种听觉观念的引导下进行弹奏,同时聚精会神地倾听所弹音的“品质”,从中感受以便及时改进并弹奏出正确的声音。

  2.双音与和弦的弹奏。

  双音,指任何两个音的同时弹奏。和弦,指三个及三个以上不同音按一定规则结合起来,同时发音。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时发音,这就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弹下时要整齐如一。我们可先在内心听觉里凭记忆想象一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出的效果,然后在听觉的监督下仔细聆听弹奏的实际效果,将它与内心听觉的音响效果相比较,再进行改进,直到满意为止。在弹双音与和弦连奏时,几个手指的同时起落也需要听觉来检验。听觉要仔细地监督,保证前后两个音之间没有一丝间断也没有一毫重叠。同时由于每一个手指的长短和粗细不一样,又很容易出现音色、力度不统一的状况,避免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听觉的高度专注下,细心控制好乐音弹下的力度与时间。

  3.踏板的运用。

  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正确使用踏板,可以使音乐充满活力、富有生气。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旋律模糊、乐句不明、和声混浊、节奏韵律紊乱等。在踏板的学习中,耳朵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有人说“踏板是不能教的,只能靠耳朵”,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听觉在踏板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踏板以什么速度踩下和抬起,踩下多深,抬起多高,都会因乐曲和弹奏者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想从老师那里学习到踏板运用的每一细节,或同老师一模一样地踩踏板,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永远的老师,只能是自己的耳朵。要很好地使用踏板,就必须使自己的耳朵能敏锐地觉察到,踩在踏板上的脚或大或小的任何动作所引起的声音的任何变化。听觉既要检验已经弹出的声音是否符合要求,又要想象出将要弹奏的预期的音响效果,并指示脚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实现它希望的音响效果。

  在实际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内心听觉发挥其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三个阶段来实现的:

  内心听觉的第一阶段,就是要事先“储存”杰出的音响信息。

  通过听音乐会、唱片录音等,把钢琴家对作品的具体处理进行研究并牢记他们的声音,这些最具表现力又最完美无缺的声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声音追求的目标。

  内心听觉的第二阶段,就是通过对这些美好声音的储存和研究,想象自己所演奏曲目的音响效果。要在心里首先听到自己的演奏,然后将自己的演奏与想象中所“听”到的音响相比较,逐步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这对提高演奏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内心听觉的第三阶段,就是想象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这是钢琴学习和演奏的最高阶段。在钢琴风格的演变史上,正是因为有一些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演奏大师们敢于想象、敢于尝试,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弹奏法,创造出崭新的音响,从而促进钢琴艺术的发展。任何新的演奏方法的产生都是由对新的声音的追求而引发的,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引发对新音色、新声音的追求。内心听觉正是基于对声音的想象,先“听”到,才能后做到。

  简言之,内心听觉在钢琴学习中就是通过“树立声音标准”“模仿杰出声音”“创造新的声音”来提高演奏水平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