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程】传统人物画白描基础

 像月光一样清亮 2016-03-14

三停五眼

这是我国传统人物画计算头部比例的方法。三停指发际线到眉线,眉线至鼻底线,鼻底线至颌底线。五眼指正视面部、右外耳孔至右外眼角之长=右眼长=两眼间距离=左眼长=左眼外眼角至左外耳孔。


三停五部

三停五部是传统肖像画较早度量人物面部的技法,后来三停五眼中的五眼正是将其中的五部更加明确化。

天三地四也是传统肖像画度量面部方法之一,它教人运用这种相面方法去准确掌握人面部上下主要骨骼而又各个不同的脸型。


五岳虚染(人面五个突出部分)

五岳虚染将人面五个凸出比作五岳,虚染指不可染色过重,容易板滞。

骨节虚染(古今头骨名称异同对照)

骨节虚染指既要注意骨骼又不可染得过实,更应注意老少的苍嫩不同,苍者显而易见,嫩者淡以为工。


謄像法

謄像法是从历代肖像画家总结出来的比较科学的度量人物面部方法,其中四股尺就显然是有明清时期受有西洋画传来影响,它与西画以十字衡量面部方法相类似,不过四股尺只到印堂为止,这个度量方法被认为是非常准确的。


(传统肖像画中所用于人物面部的各位置名称,为系来自古代相面的相书上所记载的面部的各种名称)


甲 男子的脸型

乙 妇女的脸型变化图例

丙 佛菩萨

按佛典说,佛是释教之主,就是释迦牟尼,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可解释为觉醒,萨埵可解释为聚生,意谓既能自觉本性,又能普度众生,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

中国画法,最早人东汉开时,当时从印度输入了佛教,随着佛画的开始,菩萨也就成为宗教画广泛的题材。唐宋以前的人物画家,大部都是画佛像及道释鬼神的名手。

从造型来看,佛、菩萨、观音等面部形象的差别不是很多,只不过如观音面部的造型接近女性而已。单从佛、菩萨面部的外轮廓造型来看,又都是面如满月和两耳垂肩,也就是圆形的面庞,对佛像菩萨面部总的要求,无论是绘画或雕塑,都是一样的。

丁 罗汉、应真、山鬼

罗汉又称阿罗汉,是指比丘(苦修的僧人)修行得道的、地位仅次于菩萨。

应真也是得道的僧人,地位仅次于罗汉。

山鬼就是供山神驱使的走卒。


戊 传统画像中归纳伯几种脸型



眼、眉


传统鼻的画法



正面鼻的画法(永乐宫壁画中正面鼻的画法)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中的人物如玉皇、星宿、仙君、力士、甲卒、玉女等,鼻的造型有肥鼻、瘦鼻、扁鼻、塌鼻、正面、侧面、露鼻孔、藏鼻孔、翻鼻孔,更有如雷部诸神的鼻子,将兽类鼻子加以人化,但主要都是从生活中真人的鼻子给予典型化的结果。


传统肖像正面画鼻四例

永乐宫壁画中几种侧面画鼻法


口的画法

明清仕女画中之口型,口要在鼻后,要与鼻成斜线,不要成直线,人中要短。

永乐宫雷部诸神的口型之一,是将猛兽张开利口时的口型加在神的面部,以显示神之威猛,这是古代画家的夸张和创造。


传统耳的画法

必须注意耳的骨骼和耳的一般规律和结构,又要掌握不同人耳具体的不同生理特点,还要在画时注意位置角度和透视变化的关系。





努力打造实用的书画欣赏、学习、交流平台,国画艺术(微信号quicksnowfall)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