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门庆获取快乐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丨壹起读书

 柳叶青风 2016-03-14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选自《文学与快乐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张柠


西门庆快乐吗?其快乐属于哪一种类型?获取快乐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这些方法和途径合法吗?


我曾经讨论过作为“乡村无产者”阿Q的“小人之乐”,还有作为“贵族公子”贾宝玉的“贵人之乐”,并认为阿Q一生因要求不高而“局部苦恼总体快乐”,贾宝玉一生因要求太高而“局部快乐总体苦恼”。阿Q的要求极低,减之一分而不能;贾宝玉的要求太高,增之一分而不得。




西门庆与这两者都有差别。


就执着于肉体欲望这一点而言,西门庆与阿Q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阿Q欲望经常不能得到满足,西门庆欲望的满足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阿Q的欲望,哪怕是最低要求的欲望,都很难得以实现,因而常有苦恼;西门庆没有这些苦恼,因为他的欲望随时都能满足。


就肉体欲望能轻而易举满足这一点而言,西门庆与贾宝玉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贾宝玉的目标在“情”这种超越肉体欲望的东西,西门庆没有这些要求,他只对“欲望”本身感兴趣,因此西门庆没有贾宝玉的大苦大悲。




总的来说,西门庆就是一个活得“不亦乐乎”的人,既没有阿Q那种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困扰,也没有贾宝玉那种因精神问题而生出的不满,西门庆就是一个快乐的大活宝。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有什么独门的秘诀?其实西门庆的快乐秘诀很简单,就是一个“过”字:过分、过度、过失、过犹不及进而一过再过,一直到过世罢休。其一生就是在这个“过”字的控制下“及时行乐”的一生。


及时行乐观念之流行,古今中外皆然,甚至成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常带厌世色彩,意思好像是“反正都要死,不如及时行乐”。




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中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之叹。


凌濛初《拍案惊奇》开篇就说:“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材?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乐。”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有“行乐”之篇,大谈行乐之法,分门别类为富、贵、贫贱不同人等的不同行乐之法,又有家庭、道途、四时、吃穿住行诸事的行乐之法。


之所以“劝人行乐”,盖因生年不满百,此三万六千日中又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而且日日有“死亡”之忧,可见百年徒具虚名,面对“北邙荒冢”而“不敢不乐”也。但行乐有法,此法非“术”(外药内引),而是“理”(“物无妄然必有其理”之理)。




“贵人行乐之法”和“贫贱行乐之法”的秘诀,都在“退一步”上,即老聃之“抱雌守一,以退为进”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的秘诀在“散财”,当然不是散尽钱财,而是不要过于贪财,同时也要给自己行乐留有余地:“悦色娱声、眠花藉柳、构堂建厦、啸月嘲风诸乐事,他人欲得,所患无资,业有其资,何求弗遂?”


李渔为行乐法定下诸多规则:“善行乐者,必先知足”,“以不如己者视己”,这就是吾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知足常乐”;又说:“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其实就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还说:“三春行乐之时,不得纵欲过度。”“能行百里者,至九十里而思休;善登浮屠者,至六级而即下。”我称其为“折中勿过法”。


西门庆的行乐之法,与李渔所说的行乐之法恰恰相反:不是忧世伤生进而厌世,而是放浪形骸进而混世;不是用知足常乐法,而是用贪得无厌法;不是主张精神胜利法,而是主张肉体胜利法;不是折中勿过法,而是剑走偏锋法。




由此观之,西门庆实在是一个极端分子,他与中国文化主张节制、中和之“美德”毫无关系。所以称西门庆为“恶人”一点也不为过。张竹坡说:“西门庆是混帐恶人,吴月娘是奸险好人,玉楼是乖人,金莲不是人, 瓶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敬济是浮浪小人,娇儿是死人,雪娥是蠢人,宋惠莲是不识高低的人,如意儿是顶缺的人。若王六儿与林太太等,直与李桂姐辈一流,总是不得叫做人。而伯爵、希大辈,皆是没良心的人。兼之蔡太师、蔡状元、宋御史,皆是枉为人也。”


就金钱财富上的贪多求众而言,从开场的“西门元年”开始,到临终之际的“西门6年”,仅仅5年多的时间,西门庆积累了约10万两白银的资产,还不包括多处房产:原有的五间七进,隔壁花子虚的,李瓶儿狮子街的,新购对门乔家的,还有生药铺、绸绒铺、段子铺、绒线铺,等等。(第1214页)


所以,他才能够在风月场一掷千金,“是一个潵漫好使钱的汉子”(第749页)。有钱能使鬼推磨,想谁便是谁。




就对女人的贪多求众而言,据张竹坡不完全统计,西门庆在5年之中淫过的女性,除吴月娘外,共有19人:妾6人,丫鬟和他人妻子13人;此外还有3位意淫对象:何千户娘子蓝氏(西门庆隔帘偷窥蓝氏,“一见魂飞天外,魄丧九霄,未曾体交,精魄先失”。(第 1190页),王三官娘子黄氏,买了但尚未到家的江南女子楚云;另有娈童2人(书童和王经)。


所以,西门庆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应酬不暇,白天理财产,晚上逛妓院,深夜淫妻妾,不得一时之闲。他的快乐就是建立在对贪欲无尽的需求之上。西门庆的快乐,就是肉体的超前支出。为此,成日需要吃肉饮酒,还要求助于外药之术,包括“胡僧药”,再加上“淫妇”(“女过求宠”亦为淫)潘金莲、王六儿、如意儿等人的极力迎合和怂恿,以至于三十三岁就把自己弄死了。有诗为证:“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地教君骨髓枯。”(第1203页)




所以说《金瓶梅》为“劝诫”之书,“凡一百回为一百戒”,“盖为世戒,非为世劝”。“劝”,是对当时人而言,“戒”,是对后来人而言。所以,这种“劝诫”只对西门庆的儿子孝哥儿管用,对西门庆却一点用都没有,吴月娘就规劝过他,但无效。让西门庆舍弃肉体快乐而节制欲望,还不如让他死掉。


《文学与快乐》
本期推荐书目




作者:张柠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壹起读书,壹读君认证的好书推荐。壹读君读过了,觉得有价值,你读了,相信也是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