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在建筑方位上的具体应用,有着丰富的中医知识。从这个方面了解中医,可以提高对疾病和死亡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意思是说:15天一个节气,90天一个季,360天为一岁。24节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交替。 一阳初始,东方与春季相应,使草木生长,而产生酸味,滋养肝脏; 南方与夏季相应,产生火气而生出苦味,苦味滋养心; 西方与秋季相应,秋天干燥,生长金气,产生辛味,滋养肺; 北方与冬季相应,寒而保护水,产生咸味,滋养肾脏; 中央与长夏相应,气候多雨,湿气重,使土气生长,产生甘味,滋养脾。 把方位,季节、内脏的相关关系图画在图上,加上年份、属相、先天八卦五行、天机就显露出来。
二:先天八卦对疾病的影响非常大。例如:东方为震卦,先天为马,很容易得肝病。 三:风水中有一句话:对宫伤害。震卦和兑卦就是对宫。例如:2004年是八白土小运开始,五黄土病符转移到西南坤卦,属猴的就要遭遇。 当我们身心都非常健康,内场非常好,外出的邪气不能入侵,内外不能呼应,就可以躲过灾难。 风水中的方位是要与天时结合,不是孤立存在的,天时的十干也对应人体,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消长在时间上的规律。 十天干对应人体的部位:甲、乙,对应为头、首、咽喉; 丙、丁,对应胸肋; 戊、己,对应心腹; 庚、辛,对应股; 壬、癸,对应手足。 十天干对应人体内脏: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