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明了

 平静心788 2016-03-14





        我们一直在说生产,说精益生产,说生产管理,可以看出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生产管理培训是多重要,企业的管理也是有方式方法的呢,好的方法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那么生产管理的精髓是什么呢?。通过学习、研究,可根据具体内容概括为:“主动预防、处处受控、有章可循、依章行事”十六个字。

主动预防

    任何产品质量的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必须强调预防为主,尤其需做到事前控制,并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最让消费者满意一个品牌的真正原因。

    为保证质量,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加强控制,从意识上做到主动。被动预防是出了问题,造成损失后才去预防,也相当于事后控制。而主动预防强调主动,只有主动才有创新,只有主动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古人说得好:“防患于未然”。任何东西不要等到事故出现以后,才想到应该怎么做。而应该在事故发生前,在行动中处处预防,做到“未雨绸缪”,把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在活动进行之中控制,管理者可以在发生重大损失之前及时纠正问题,当管理者直接视察下属的行动时,管理者可以同时监督雇员的实际工作,并在发生问题时马上进行纠正。虽然在实际行动与管理者作出反应之间肯定会有一延迟时间,但这种延迟是非常小的。


处处受控

    一个好的生产管理者,要想办法把生产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都要掌控好,企业日常的生产管理培训也不能放松,并且要有很好的掌控方法和工具。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在生产管理活动中也总结从了很多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有些管理者感觉自己干了很多年了,有很多经验,抱着自己的'经验'不放,这样是不好的,就想李嘉诚说的'经验是负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设备、人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管理理念、方法也要跟得上才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加入你去送封信,你骑马的技术再好、你的马跑的再快如果让你把信从北京送到上海肯定不如汽车送点快,汽车不如飞机送到快,实际上马、汽车、飞机就相当于我们的管理工具。但并不是说送信就是飞机送的快,这可不一定,如果在北京市里送信可能汽车更快,所以不是我们学的工具(5S、TPM、六西格玛)没有用,二是我们用的方式和方法不一定恰当。

    想把生产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都要掌控好,我们就要把这五要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详细的规定,每一个细节其实就是一个控制点,但对于一个生产管理人员来说,随时注意计划执行情况的每一个细节,通常是浪费时间、精力和没有必要的,应当也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上。事实上,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

    另外,控制也应该具有灵活性,能适应情况的变化。例如包装过程中对装箱单的使用,可依据批次量的多少,将其分组,由专人负责放置,避免差错。在生产中也应该使控制具有适度性,它与控制的经济性是相通的,为进行控制而发生的费用及由于控制而增加的收入,都和控制的程度直接相关。假如我们只是做到了预防,而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处处受控,那么前期的预防就会形同虚设,功亏一篑,也就不能彻底地贯彻我们所制定的标准。


有章可循

    这里的“章”就是文件,生产企业中,文件是指一切涉及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中的记录结果。软件包括了系统的管理和文件,如生产管理系统的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涉及质量管理系统的管理和文件,从物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经过中间体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到成品质量控制,都必须依章行事,并在记录或文件上签名。处处受控也说明了在各个环节要处处设防。

    所谓“章”,也是控制的标准,控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工作绩效。因此,要进行控制,首先要制定各种工作的标准,由于管理层不可能控制所有的活动,因此,他们的控制手段应该顾及到例外情况的发生,一种例外系统可以保证当出现偏差时,管理层不至于不知所措。此外,实际工作是很难用单一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的,所以,多重指标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实际工作。

    有章可循,使行动可否进行以文字为准;行动怎样进行,必须有标准作为依据,这些标准能避免语言上的差错与误解而造成的事故;任何行动执行后应有文字记录可查,为追究责任,改进工艺提供了依据。


依章行事

     依章行事就是要依据制定的文件标准做工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文件,这些文件为做每一件事都制定了一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照章行事,按已有的经验去做,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生产的环节不但复杂,而且要求严格,这就要求每个环节的操作都必须依章行事,避免差错。

    “章”有了,执行起来就必须“严”,执行力是一切有效战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战略只是口号而已。执行本身就是战略的组成部分,执行是一套系统化流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员工的行动方式与它的成功密切相关。执行的核心包括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而这其中最核心的还是人员。不管是战略流程,还是运营流程,都要依靠这其中的核心因素——人,去执行。因此,制定了“章”,就要选择合适的人到相应的岗位上去。把不合适的人通过培训来提高人员的素质,使他们懂得如何依章行事。

     为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混料和污染,政府部门制定出相关的生产管理规范,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能否依章行事。如果不能执行各项标准,那么所有的条文就成为一句空话,毫无价值可言,所有的预防也将失去原有的意义。


“主动预防,处处受控,有章可循,依章行事”十六字作为工作规范,应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每一位员工也应时刻铭记,并有意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使企业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