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哀悼| 中国“夜莺”周小燕先生涅槃而去

 红豆居士 2016-03-14
点击蓝字“纯律”,关注更多音乐资讯


纯律公众平台:chulv11

古典 | 音乐 | 艺术| 欣赏


1917·8·17
2016·3·4


她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名师,她亦是身轻如燕的中国“夜莺”;她是肩负重任的艺术名流,她也是无私奉献的伟大导师。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她的那首《长城谣》传唱不衰,近百年的风雨人生里,她谱写了一幕幕传奇神话,她就是飞翔的中国“夜莺”——周小燕


在和病魔顽强战斗一年多之后,德艺双馨的著名高音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于今日凌晨24点32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长城谣 周小燕 - 正义之声—100首优秀抗战歌曲集



著名音乐评论家居其宏先生曾在文章中说到:“在中国声乐界 , 把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目标当作自己艺术理想的有志之士大有人在 ,好几代声乐家为了追寻这个理想而上下求索 ,呕心沥血 ,成就卓著。其中 , 以美丽动人的歌唱艺术独树一帜堪称大师者 ,有郭兰英等人 ; 以高徒辈出的教学成果震惊国际乐坛堪称大师者,有沈湘等人 ; 而将这两者合二为一兼而得之称双料大师者 , 试问二十世纪之中国声乐界 : 谁可当此盛誉 ?我的回答是 : 仅周小燕教授一人而已”。




周小燕,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其丈夫为电影艺术家张骏祥。1935年9月,热爱音乐的周小燕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声乐演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回到了家乡。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了巴黎,在巴黎她结识了著名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45年10月,在经过了七年的辛苦磨练之后,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初次登台,她便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此后,周小燕又应邀前往捷克,参加了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周小燕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誉为“中国的夜莺”。



《夜莺》


1947年周小燕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回到了告别九年的祖国,当时中国还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眼前的一切让周小燕感到痛心疾首,她四处奔走,为进步的学生们演唱。1949年,她受聘担任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




1984年,在维也纳的国际声乐比赛中,周小燕的四名学生最终获得三个金奖,一个银奖。这个成绩震惊了国际乐坛。为振兴和发展中国歌剧事业,培养歌剧演员、加强国际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1988年5月,周小燕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周小燕歌剧中心。1989年,周小燕歌剧中心开始排演歌剧《弄臣》(Rigoletto),演出获得成功。

《长城谣》


50多年来,周教授培养的歌唱家曾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为中国争得荣誉。其中有生已经登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旧金山歌剧院(San FranciscoOpera)的舞台,成为主要演员。周小燕教授培养了大批优秀声乐人才,有的在国内各高等院校任教,有的活跃在国内外歌剧音乐舞台上,另有在国内外各类国际性大赛中夺冠,如刘捷、廖昌永、张建一、高曼华、张奕、朱金专等。


 


鉴于在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上的杰出贡献,周小燕先后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上海市政府授予的2002年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和2003年全市教育功臣奖。

 

周小燕的老伴张骏祥曾说过:“小燕除了躺倒在床上睡觉,其余时间全部给了她的学生。”准确说,是全部投入在她的事业中了。



《音乐人生》


1996年,周小燕的老伴、著名电影导演张骏祥病逝。他们在美国的一双儿女回来奔丧。临走那天,儿子看到瘦弱的母亲在沙发上直掉眼泪,心中很是不忍,就动员母亲和他们一起去美国。可周小燕不答应:我不去。我的学生都在这里,我去那里干什么!




论生死,周先生都不会离开故土,她已经为自己备好了生命的归宿。上海郊区有个陵园叫福寿园,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张骏祥先生就长眠在那里,他的墓前,有一尊张骏祥、周小燕夫妻二人的雕塑,是依据五十年代初他们随团访问印度时的一张照片创作的。

年轻、美丽的周小燕,定格在一尊雕塑中,定格在墓前,愿歌声与您同在。

纯律公众平台
谢谢观赏
纯律
陪你共赏
艺术世界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