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吵架不是一件坏事

 理性逻辑 2016-03-14
点击上方龙影部落关注我们


吵架不是一件坏事


 文/李尚龙

1.

出第一本书后,我定期在微博抽奖送书。

那天,抽风,写了一条:抽个奖,留言给我,如果有所触动,我去你所在的城市找您,请您吃一顿饭,跟您聊聊这本书。

凌晨,微博上留下了一句话:哥,我有故事,想跟你聊聊。

接下来几天,她坚持不懈的给我发信息。

于是,我飞到了鼓浪屿。

绕过那些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我找到了微博上联系我的贝贝。

贝贝在厦门上大学,两根麻花辫绕在头上,厦门空气湿润,贝贝脸色红润、可爱。

那天,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她的表妹。

妹妹本是家里的独生女,只可惜父母从小到大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坚定还要再生一个男孩子。

妹妹上到高中,逐渐懂事,明白了父母背后讨论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她小心翼翼的问妈妈,你们是要再生一个孩子吗?

妈妈竟不假思索的说,是啊。

妹妹很伤心,她觉得父母给她的爱被分割,可又无能为力。她沉默了,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走开了。

 

后面的日子,母亲的肚子一点点的大了起来,两个人甚至当着她的面谈论下一个孩子是男是女。

可他们却忽略了家里的角落,还有一个女孩子,在失落地听着他们交流的每一个字。

最终孩子出生了,妹妹期待过,还是一个女孩子,这样她的爱不会被削减。可是,当孩子哇哇落地的时候,妹妹失望了。

家里多了一个男孩子,她多了一个弟弟。

终于,她在家里越来越沉默,面对父母的忽视,她用沉默来抵抗。

妹妹的成绩越来越不好,最喜欢的科目也亮了红灯。

班主任叫来了她的父母,母亲不分青红皂白,吐沫星子四溢,劈头盖脸大骂而来。

没想到的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孩,竟然爆发了这么大的能量,她扭头就走,撞开了班主任。

她依旧没有说话。

从那时开始,母亲隔三差五就会爆发一次,骂得各种各样,妹妹却总是用沉默来应对,她从不说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孤独。

母亲也不知道,自己的忽略和忽然责难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几个月后,妹妹消失。

再次找到时,已经吞下了一瓶农药。

抢救无效,离世。

听到这里,我已经无法再平静。听过很多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可是,这个故事,竟直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母亲知道这个消息,精神崩溃,重度抑郁。

贝贝讲完,摇摇头,说,多好的姑娘,怎么成这样了。

我摇着头,问,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吗?

贝贝说,没,妹妹很乖的。

我说,真应该吵架的。

 

2.

吵架是一种交流,很重要的交流,哪怕吵完架,会有一方受伤。

要知道,即使吵架让彼此受伤,都比互相沉默好。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沉默。

我很庆幸自己父母的民主,在该放权的时候放权,让我和姐姐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父母是部队的老兵,曾过着稳定的生活,朝九晚五,他们的世界里,稳定的公务员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

恰恰相反,我和姐姐,却随心随性,愿意每天过不一样的生活,愿意浪迹天涯去见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

 

就在旅行的角度上,父母和我们的观点完全不同。

他们觉得旅游是闲的,有时间不如赚点钱;而我们觉得人生这么短,赚那么多钱,还不旅行,有何意义。

很多价值观上,真不知道我们是遗传谁的。有时候我们吵到楼上楼下都来劝架。

我很庆幸自己有个双胞胎姐姐,吵起架来两张嘴对两张嘴,多一个帮手,不至于太孤单。

很庆幸,我们有着这一次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吵架和争论,让我们彼此更好的交流。

正因为那一次次的吵架,让父母听到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知道我们心底的世界。看似吵架,实则交流。

母亲经常失望的说,你们两个小屁孩,然后扭头而走,可当她扭头看似鄙视着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们的言语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们的看法。

不久后,父亲从部队离开去自主创业;母亲休假去周游全国。

他们的生活,让无数同龄人羡慕。

一次,    我开玩笑问他们,不是说旅游无意义吗?

母亲笑笑说,你个小屁孩。

 

3.

我又跟贝贝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对情侣,女孩子每次不开心时都会生闷气,男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无奈,他只能不停的哄着,偶尔哄到一句话,她忽然破泣为笑,她捶打着他,他却茫然的看着她。

男孩子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只能凭借着猜测。

可是久而久之,女孩子生气的频率越来越高,男孩子却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女孩子不说话,只是生闷气,她不讲明,只是闷在肚子里,让男生猜。

男生无奈,不知道从何处猜,也猜不到。

女孩子继续生着闷气,你猜不出来吧,使劲猜。

后来男孩子也不爱说话了,他停止了交流,两个人动不动就几天不理睬对方,她一生气,连电话都关机;他一生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后来,他们一个月没有理对方。

最后,男孩子找了另一个女孩子,他们在街上手牵手的背影,让女孩子看到了。

女孩子哭成了泪人,她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两人就分手了,男生什么时候就找了另一个女孩子。

她来找我,我问,你们是为什么彼此不理对方了?

她努力回想,说,我记得最后一次冷战,是因为他没有记得我的生日。

我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的难过。

她说,我以为他懂我……

我实在是没忍住,于是吼了出来,你自己懂你自己吗?你怎么能以为不去交流,不去争吵,就能拥有完美的爱情呢。

后来,两个人再也没有见面,他们相忘于江湖,只是因为他们连吵架都不愿意了。

 

没有什么比沉默最可怕的东西了,当沉默代替了争吵,那一腔怒火会变成更可怕的烈焰,能烧掉本来美好的一切。既然如此,为何不在火苗被点燃的刹那,就喷出来。

吵架比沉默好很多。

 

4.

贝贝听完我讲的故事,不停的点点头。

她说,我要去骂我男朋友,昨天我肚子疼他问我怎么了,我又不能说大姨妈来了,只能忍了,现在还在生闷气,怎么能不记得我的时间!

她继续说,我还要跟我爸妈吵架,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想毕业就进爸妈的厂子,虽然我知道一两次没用,那我就十次二十次,直到他们懂我为止。

 

5.

依稀记得在美国的一个插曲。

那天我路过市政大厅,决定进去看看,因为美国很多情侣都会在里登记结婚。

特别巧,那天看到两个男士结婚。

第一次见,太稀奇,于是,朋友失态的表情立刻流露出来,他捂着嘴不停地笑。我赶紧踢了他一脚,可是就是这一脚,惹麻烦了,其中一个男士走了过来严肃的对他喊,你笑什么,为什么不尊重我们。

朋友不会说英语,我赶紧道歉,说我们是为你们开心。

 

朋友回国后跟我说,现在看到同性恋我会特别尊重他们。

我开玩笑说,是真正的尊重还是不得不尊重。

他说,我回来看了很多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是真尊重。

 

其实在1954年前,北美和欧洲都是歧视同性恋的,甚至在1954年前,光英国就有四万五千人因为同性恋获罪,伟大的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也因为性取向最终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可是,接下来,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利,公开批评政府,多次公开发起了石墙运动、同志运动。

最终,在1962年1月1日,伊利诺斯州废除了鸡奸法,成为美国第一个废除同性恋违法的周。

直到今天,美国各州都已经宪法通过同性恋法案,有意思的是,当你走在大街上咒骂着同性恋时,反而会被鄙视。

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家对同性恋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尝试着和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他们批评不尊重他们的人,他们责备政府不给他们选择的自由权,最重要的是,他们因此奋斗过。

 

所以,批评责骂真的不可怕,冷漠是最可怕的。

 

曾经听过崔永元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还在批评什么,是因为我还爱着他,如果有一天我说都不想说了,才是真的不爱他了。

这里的吵架,不是让你爆发负能量像祥林嫂喋喋不休,而是相比沉默,吵出来更好。对最亲的人,务必不要沉默,不要冷战。

所以,愿我们都能继续“吵”下去,把不爽的东西宣泄出来,可能一开始会让人不开心,但长久来看,这样交流的方式,能打破僵局,能减少彼此内心的裂缝,最终能让彼此更好。


— THE END —


图文编辑:中国传媒大学6048微信工作室








如果你爱电影

如果你爱文字

请关注我们

龙影部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