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记载着几百年历史屹立不倒的瑰宝,让人流连忘返。它超越了世间一切人们对于珍宝的一切幻想。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00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它也是众多收藏家心目中的天堂,每一个人对于故宫都是充满向往和神秘,它究竟有什么魅力,有什么惊世的收藏,又有着怎样的传奇。它是文化史上的一种奇迹,也是一座丰碑。 1、书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个个活灵活现,让人仿佛置身事中,耳边荡漾着店小二的吆喝,眼前是孩童的嬉闹。这幅画最珍贵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个时期那段历史,还对于那个时期建筑有着研究的价值。 这幅画最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其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宫廷,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直到 1950年冬天,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无意中发现该图,他几乎不敢相信真迹就在他眼前。此后多方鉴定调查才发现是真迹。 2 法帖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 《平复帖》本为由嘉庆皇帝当作珍玩稀品送给亲王,后来就流失在外。直到明国时期被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后来又流落英国。此后被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民国战火连天,日寇侵华,张伯驹戴全家逃难并将其缝在衣被里才得以保全。 3 织绣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 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费时费力。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但是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高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用珍品,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 4 陶瓷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陶瓷的代表作品。因其烧制困难,所以十分珍贵,甚至几百件里面只能成功一件。其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 5 青铜 亚酗方尊为故宫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尊是盛酒器材。方尊传世较少。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酗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规模来看,说明它们所代表的是个大族。 6 钟表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据说慈禧太后就非常喜欢这些西洋小玩意。根据记录,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17世纪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 7 宫廷之宝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 据记载,乾隆皇帝非常重视此杯的制作,动用了大量珠宝和数位能工巧匠。做工精细,甚至成为了皇家的传世之宝。“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则反映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据说此杯是皇帝每年元旦开笔仪式专用,皇帝用此杯斟酒,并且写下对大清帝国的祝福。 8 漆器 雕漆云纹盘为故宫漆器的代表作品。此物是由张成所制。张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传世作品都被认为传世珍品。 元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的辉煌阶段,雕漆巧匠大量的出现,使刀法精细,瑰丽的漆器著称于世。尤其是张成和杨茂的漆器传到日本后,对该日本漆品工艺产生巨大影响,他俩创作的漆器精品,被日本美术史专家赞为“诚无上之作品”。 9 玉器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 其珍贵之处就在于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于是玉器又多出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 10 珐琅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珐琅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据记载此手艺该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其做工精美颜色艳丽深受皇室喜爱。 |
|
来自: Bao5685 > 《博物馆藏品(青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