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原名“紫禁城”,是古代皇家生活聚居地和文臣武将议政的地方,自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紫禁城后,明清两朝的皇室成员都延续住在此地。皇家御用或收藏爱好的东西皆是代表着每个领域里的顶尖制作工艺水平。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紫荆城和圆明园,无数稀世珍品在这次侵略中被烧毁破坏或是掠夺抢走,留下的珍品少之又少,现今几乎在国外很多博物馆都能见到被当时的联军掠夺走的珍宝。后在抗战期间又被蒋介石成箱打包搬运至现今的台北故宫博物馆,以至于后人说现今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珍品比北京故宫博物馆的珍品还要多。 那么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顶尖稀世珍宝有哪些呢?这些珍宝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顶尖工艺艺术文化。 第一件:西晋法帖《平复帖》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共九行,四十八字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 其结体瘦长,书写简便、率性,逸笔草草,没有循规蹈矩, 致使其字的笔画更加简省,也增添了字的辨识难度,他注意字内的虚实关系,表现在字内的留白处理上, 是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件: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以画的方式描述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都城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这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第三件:南宋织绣《梅鹊图》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梅鹊图》轴是由南宋缂丝艺师沈子蕃以画为粉本创作出设色高雅古朴,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的织绣传世佳作。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 来描述这种材料,《梅鹊图》轴纵104cm,宽36cm,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现存故宫博物馆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 第四件:宋代仿古玉器《青玉云龙纹炉》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 青玉云龙纹炉》是宋代的一件仿古玉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炉高7.9cm,口径12.8cm,为炉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地,浮雕饰以游龙、祥云和海水纹,正反两面纹饰相同。器底阴刻有乾隆七言诗首,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被乾隆定名为“旧玉飞龙彝炉”。 第五件:元代珐琅器《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元代的一件宫廷御用掐丝珐琅器,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器口铜镀金,口沿下为浅蓝色珐琅釉地上饰各色菊花纹,花蕊用铜镀金乳钉嵌成。炉身施宝蓝色珐琅釉为地,饰红、黄、白三色缠枝莲六朵,腹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珐琅色调鲜艳,高贵典雅,造型端庄敦厚,是元代珐琅工艺的代表作品。 第六件:清代陶瓷《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是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的陶瓷,瓶高20.8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9.1厘米,直口,长颈,垂腹,呈现出自上而下颜色渐变的趋势。瓶底处两侧各留长方口,便于穿系。器身施红釉,口部却留出胎体白色,底部则强调釉色的凝聚,突显渐变的情调,外底镌刻乾隆诗,是故宫陶瓷的代表作。 第七件: 于商早期青铜《酗亚方樽》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 酗亚方樽》就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尊高45.5cm,宽38cm ,程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亚(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彞,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器有50件上下。 第八件:清代钟表《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设计制作,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此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此钟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此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 第九件:清代金器杯《金瓯永固杯》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金瓯永固杯》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只有1个金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各有一变形龙耳,龙头上有珠。三足皆为象首式,象耳略小,长牙卷鼻,额顶及双目间亦嵌珠宝。 第十件:元代漆器《剔犀云纹盘》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 剔犀云纹盘》 张成以制造剔红器最得名,负誉海内外,但剔犀器却稀见无多。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此件漆器 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是一件传世的漆器珍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