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原因导致企业并购重组频终止

 昵称21921317 2016-03-15




广告位
股市割韭菜,明星带你翻盘!

并购驱动明星股票基金定向邀请,欢迎合格实力投资者咨询。请加微信:xiaoy8848或zhuleitouzi,并备注:股票基金。点我查看详情

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或认领稿费。

点击文章底部“写评论”,欢迎犀利观点。

加入联盟成员俱乐部,开放QQ群236431611,微信群请加微信号:ziduo8848(入群务必验证信息:城市、公司、职务)。


押宝、炒作重组是A股市场长期热点,但近期重组夭折现象明显增多。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宣告终止,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用一蹴而就的方式彻底改变一家上市公司的命运,重大资产重组所产生的财富魔力从不被市场所忽视。而面对“脱胎换骨”的改变,为何这些重组方案还未上会却已自我终止?究竟是何种原因阻碍着上市公司触及成功彼岸?

  

上证报记者梳理了数十份的重组方案及终止公告发现,上市公司遭立案调查、标的资产难以达标及交易各方无法谈妥是搅黄重组的三大原因。

  

在投行人士看来,重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利益纠葛,任何一步处理有失都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而这些都是参与方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不过,从市场整体来看,重组夭折频现也不是坏事,因为只有符合规则的、优质的资产与上市公司整合,才能真正给投资者带来发展红利。

   






资产重组频终止







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宣告终止,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3月9日,大智慧、武昌鱼两家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宣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终止,成为重组夭折最新案例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日两终止”的现象。

 

事实上,上述重组终止仅是今年以来众多重组终止案例之一。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宣告终止,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不乏湘财证券借道上市、中国天楹拟购德国EEW等备受市场关注的案例。


以大智慧为例,其在当日公告中表示,“鉴于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股东大会决议因逾期已经失效,且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面临的障碍基本无法消除”,公司决定撤回申请文件并终止重组。这意味着,耗时长达一年半以上的大智慧重组湘财证券一事正式宣告结束。根据彼时公告,大智慧拟作价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00%股权,将其收入囊中变身“互联网券商”。

  

方案公布之时恰逢牛市初启,凭借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大智慧股价从5.98元快速冲至35元的高点,成为牛市中的一面旗帜。而随着潮水退去,方案终止,大智慧昨日的收盘价又回到了8.66元。

  

在上述24份重组终止的方案中,类似大智慧这样案例的并不在少数,四川金顶、中国天楹、德力股份、武昌鱼等公司都在披露方案后无奈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终止重组的上市公司中,不少都曾有过“方案流产”经历。

  

例如,武昌鱼3月9日宣布终止重组方案,不再向关联方出售中地公司49%股权。而就在2015年8月,公司刚刚终止了收购黔锦矿业的方案。彼时,公司解释称,大宗商品暴跌导致标的资产评估价值变动较大,而交易双方未能就调整方案达成一致,不得不终止重组。

  

德力股份情况同样如此。在过去两年间,公司已经三次启动了重组方案,且重组标的均为游戏产业,尽管方案一次比一次做得深入,但最终公司似乎与游戏产业无缘,始终未能将心仪资产纳到麾下。

  






身遭立案难作为







不能存有遭立案调查的情况是重组推进中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而今年以来已有约5家上市公司倒在这一规定面前。

  

对于重组终止的原因,上市公司遭立案调查、标的资产难以达标及交易各方无法谈妥三大原因出现的频率最高,算是阻碍重组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是上市公司遭立案调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上市公司及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

  

显然,不能存有遭立案调查的情况是重组推进中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而今年以来已有约5家上市公司倒在这一规定面前。

  

从大智慧的重组里程中不难看出这一“红线”的分量。2015年4月,并购审核委审核通过了此次交易;2015年4月30日,公司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遭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2015年5月11日,证监会对此次交易中止审查;尽管2015年11月5日,大智慧收到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但时至今日,公司仍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即仍在立案调查阶段。

  

有熟悉方案的知情人士表示,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直接影响了大智慧重组湘财证券的进展,既然有硬性规定,备受市场关注的“互联网券商”方案也只能就此作罢。

  

在市场人士看来,违法违规本身就应遭到严惩,如果在案情未能水落石出之时,上市公司就不断进行资本运作,最终遭受损失的将是看好重组的中小投资者。

  

正因如此,有意置入影视资产的圣莱达也因前一次资本运作遭立案调查而不得不放弃了此次方案。圣莱达2月4日的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28日接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决定对公司2014年并购祥云飞龙事项立案调查,按照相关规定,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立案调查期间应当暂停,公司经协商后,决定直接终止重组方案。

  

与大智慧、圣莱达类似的还有欣泰电气,其同样是在重组方案推进之中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重组处于实质性的停滞状态,不得不在交易对方的要求下终止方案。

   






标的资产不达标






 

一旦标的资产业绩未达预期,上市公司将受到巨大的拖累,对标的资产慎之又慎成为上市公司应对重组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立案调查的问题主要出在上市公司方面的话,那么,重组不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交易标的资产不达标,上市公司不愿再对其收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重组由于涉及牵涉面较广,参与各方及中介即使紧赶慢赶要也耗费数月时间,在此期间难保标的资产不出状况。可上市公司肯定是不会收购有问题的资产,只得在发现后无奈终止。

  

德力股份收购广州创思的重组方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2月17日,德力股份宣布终止收购游戏公司广州创思。对于原因,公司直言,广州创思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银川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且广州创思相关负责人被银川公安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

  

回溯德力股份的重组进展,上述问题与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广州创思方面出了问题。

  

2015年9月25日,停牌近半年的德力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称公司拟作价25.11亿元收购广州创思100%股权。但在重组方案发布仅3天后,盛大游戏子公司上海数龙便以涉嫌虚假记载向证监会、安徽证监局、深交所邮寄举报材料,“拦截”重组。此后公安方面介入,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使得广州创思的运营和整个重组陷入停滞。

  

事实上,类似德力股份收购广州创思这样的案例在A股并不多见,标的资产自身经营出现了变化则是更加常见的原因。

  

例如,中能电气在1月26日终止重组的公告中表示,近期有传闻称南方电网对重组标的金宏威实施市场禁入5年,而这将对金宏威未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上市公司为了防范风险,决定终止此次重组。

  

而金圆股份终止重组的原因则是标的资产“扩产所需相关资质证书尚未取得,相关手续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难以办理完成,且存在不确定性”。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标的资产承诺业绩难完成等并购后遗症日益被上市公司所重视,毕竟一旦业绩未达预期,上市公司将受到巨大的拖累。对于标的资产慎之又慎也成为不少上市公司应对重组的态度。”上述业内人士称。

    






交易细节谈不拢






 

“协商不成”往往被视为搪塞投资者的套话。但实际上,如果重组方案不能满足相关各方的利益,那就只能放弃。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协商不成”往往并非是方案终止的根本原因,更像是搪塞投资者的“套话”。

  

“我们希望每一单都能谈成,可这也只是希望而已了。”沪上某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大倒苦水,“重组方案最重要的就是交易各方利益都得到满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只要能谈得拢,设计交易流程、撰写相关文件等工作都好说。”

 

在其看来,一开始交易各方直接就能谈好是最好的了。如果不行,投行、律师等中介将提供各种方案帮助平衡各方利益,最终实现多赢。如果经过数轮协调、沟通都最终无法令各方满意,那只能放弃这一重组方案,向市场宣布重组终止。

  

记者注意到,“出现分歧”、“未达一致”也是在重组终止公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例如,2月29日宣布终止重组并复牌的长信科技就在公告中表示,与交易对方多轮沟通之后,双方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核心交易条款上存在较大分歧,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英唐智控则说得更加清楚,其在终止重组的公告中直言,公司与标的公司就交易对价等事项未能达成一致。换言之,就是双方对标的资产的价格谈不拢,只能先放弃了。

  

记者注意到,与已经明确了重组方案,或者已经披露预案的公司相比,先期未明确披露重组对象的方案在信披上明显模糊了许多,不仅如此,这些公司停牌的时间也往往相对较短。

  

例如,金圆股份3月7日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而原因则是“标的资产扩产所需相关资质证书尚未取得,相关手续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难以办理完成”。而其停牌时间仅有9个交易日。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出于谨慎性考虑,一旦公司有意向做资本运作就会先期停牌,防止出现信息披露不合规的情况,可是重组标的及流程有着各种情况,接触下来发现与预想之中不同,或者与公司业务难以对接,也只得放弃转而终止重组。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龙优势产业并购驱动证券基金点我可查看详情

一、参与基础

1、基金业协会规定范围的合格投资者;

2、对股市有基本的认识;

3、有意向与大佬一起获取超额收益。

二、联系方式

有意向参与本基金或进行合作的投资人及投资机构,请添加微信:xiaoy8848,备注:参与证券基金。通过验证后,请发送姓名+单位+手机+(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我们将邀请合格投资者与操盘大佬面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