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鹩歌 2016-03-15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瑄妈心坊 2016-03-15 00:41

每天来一点育儿法12——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今天分享的育儿法不只是一点了。之前写的文字,一直没有发出,刚好衔接昨天谈的有关情绪的内容,得以把这篇文字(干货)整理出来,让它重见天日。

情绪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从精神分析和认知心理学这两个角度来阐述:

(1)按钮(精神分析)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激发了自身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说愤怒、焦虑等等。这个时候,被一触即发的这个点,做个比喻,它就像是一个“按钮”,一有人按到这个按钮,我们就会爆发。比如说,孩子一哭,我们就会很烦躁,然后用喝止或者是哄等等一些方法,想赶快让孩子停止哭泣;孩子一说“不”,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脾气马上就来了,“我是你爸(我是你妈)你凭什么跟我说不?”等等。

其实这个“按钮”就是我们原生家庭,也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是我们小时候不被允许表达,很可能是被压抑的一种情结。由于在幼儿时期,我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发展起来,就会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周围的一切,然后再逐渐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由于我们没有学习过如何观察自己的情绪情感,如何尊重它们,与他们相处,与他们一起成长;所以,我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恶化,以至于演变成日后的情感风暴。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或者说在生活中,有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因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负面的情绪也是有意义的,这个时候,它正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按钮被按下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可能我现在的反应跟现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我的按钮在起作用。这时,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看看按钮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当我们这样想、这样做的时候,那个负面情绪就已经开始慢慢消散了。

就比如刚才举的例子,我们儿时想要哭泣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对我们的呢?是不是也是不接纳的呢?要么大声吼:“不许哭!”甚至越哭越打;要么就用各种方法哄,吓唬,总之就是不能哭。特别是对男孩子来说,哭经常被看做是没出息、懦弱的表现,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的情绪情感一定是被压抑的。所以当我们再听到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小时候那段情感记忆就被激活了,我们也就无形中扮演了我们父母的那个角色。

说“不”的那个例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是一种被拒绝的感受,就像小时候我们被父母拒绝和不接纳一样,一到这个时候,那样的情感记忆就会被激活。当我们的情感受到刺激,更为有益的回应是什么呢?“将情感冲动视为一种信号——它标志着我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换句话说,情绪反应是对内心成长的一种关注。”(《父母的觉醒》)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当孩子说“不”的时候,父母认为孩子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这会让父母感到失去控制,原有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愤怒。所以说,为人父母,除了学习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放下控制的欲望,以尊重的态度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2)ABC(认知行为)

A:代表事件、刺激;B:代表思想、信念;C:代表情绪。

我们通常会认为是一个事件或者刺激让我们产生了情绪(A-C)。但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同一个刺激,不同的人情绪会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信念,对这个事件、刺激A进行解读,就会有不同的情绪C出现。也就是“A-B-C”。

比如说,老公今天回家晚了,有的人可能会解读说,老公肯定背着我干什么去了才回家晚的,这时候情绪很可能是愤怒的;有的人可能会解读说,老公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这个时候可能就是焦虑、担心。也有的人可能会解读说,老公今天工作肯定很辛苦,这么晚下班,这时候,她可能就不会有太多负面情绪,更多地是体谅和关心。

情绪啊,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从心理学角度认清情绪的来龙去脉

所以我们看,产生情绪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是B,即我们的思想和信念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当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还是接纳自己的这个负面情绪,然后可以想一想,我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是客观的,还是更多我主观猜测的?是合理的还是幻想出来的?我们还有可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件事情?或者说面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我们能不能看到他背后的隐藏的感受和需求呢?有时候,一念之转,天与地的差别。

情绪,来有因,去有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