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只是一个传说。 除非跟着楚子, 每天听一篇好听的故事, 不知不觉,成了! 【开篇闲话】 今天读孟郊的《烈女操》。 楚子说好了依《唐诗三百首》的顺序读诗,不能跳过这一首,但是建议同学们带着批判的眼光读《烈女操》,不然会上当受骗的。 我觉得《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孙洙和他的妻子徐兰英,是一对很有亲和力的伉俪,他们给孩子选的诗,基本上都是生动活泼、个性张扬的作品。但是会不会他们觉得,也该给孩子们上点规矩了?于是选了孟郊的《烈女操》。 【今日读诗】 列女操 唐·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首诗一读就懂,孟郊给比较开放的大唐女生上规矩了:要做烈女。告诫他们如果丈夫死了,必须心如止水。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孟郊还有一首诗,也是给大唐女生上规矩的,我们一并读一下: 静女吟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 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不能讲打扮讲穿着,要讲礼讲德,就这个意思呗。 孟郊有很多好诗,孙洙都没有选。比如同样写夫妻感情的,有这首: 结爱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这是大唐版的“心有千千结”。 孟郊还有一首通过落泪描绘夫妻感情的,把李白都比下去了。是这首: 怨诗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同样写落泪,据说李白当年写了一首《长相思》:“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写完后非常得意,拿给老婆看,结果他的老婆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原来,武则天早有相同的构思,而且她通过那首诗,成功骗回小鲜肉李治的心,挣下半个大唐,岂是李白可比?于是,“太白爽然若失”(见《柳亭诗话》)。 孟郊倒是迎难而上,存心与前人争胜毫厘,写下了这首构思堪称奇特的“怨诗”。他写落泪,但却不是独自下泪;也写验证相思深情的意思,却不是唤丈夫归来“看取”或“验取”泪痕。诗中女子天真地说:试把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莲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为谁的泪水浸死。这一构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可见孟郊写诗真是“刿目鉥心”、“掐擢胃肾”,有讲究。 这么多同题材的好诗都不选,偏偏选了《烈女操》,可见孙洙伉俪的用心,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贞节观念上了。 但是楚子偏不理这个茬。 楚子要告诉各位,这个孟郊,虽然诗写得好,但是人品可是古怪而又差劲的很,他说的道理,不必全信。 孟郊的经历跟《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差不多,屡试不第。直到46岁,终于考上进士,可以踏上仕途了。登科后,这个家伙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有诗为证:“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原来,苦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享受花花世界。 更为离谱的是,孟郊当了官之后,基本不上班,整天窝在家里写诗,被世人称为“诗囚”。朝廷只好罚他拿一半的工资,然后再派一个官员来顶替他上班,最后结果,当然只能是弃官而去。 事业不顺利,楚子觉得不能总是责怪朝廷腐败黑暗吧。 另外他的家庭也经营得一塌糊涂,妻子早死,三子夭折,他后来又娶了老婆(嗯,男人是不讲贞节的),但是家庭生活仍然贫寒凄清,导致他的诗也如冰一般冷,被苏东坡成为“郊寒”。 这么个没有作为的人,有什么理由对女人指手画脚,这不该那不许的? 孟郊的好朋友,著名诗人张籍,对待贞节这个事,就有完全不同的体会。我们读读张籍的诗。 节妇吟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同样是写节妇,却多么的有情有义?心如枯井的女人有什么好? 课间游戏:玩手机太无聊,对个对子如何? 千里画廊千里秀,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