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背景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二、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解题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重点:小说《老人与海》的精髓是叙事与写人技巧,以及从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师: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曹操煮酒论英雄”,不知道同学们熟悉否?话说青梅时节,曹操煮酒,邀刘备小酌。其间,曹操对天下英雄作了一番精辟的评论。然后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现在,正逢青梅时节,我们也来论论“英雄”。不过很抱歉,我没有准备酒。(生笑)请大家说说何谓英雄? 生1:有勇有谋。 生2: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生3:愿为朋友两肋插刀。 生4:顶天立地,有一番作为。 师: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英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英雄首先要勇敢,勇于面对,敢于担当。那么,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老人算不算一位英雄呢?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已经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现在大家每4人为一小组,从屏幕上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投影显示: 1. 讲一讲老人的故事。 2. 说一说老人的形象: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教师巡回走动,询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强调分析人物性格必须从细节入手。) 师: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怎样了?谁先来讲一讲老人的故事? 生5:老渔夫桑地亚哥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一次又一次遭遇鲨鱼的袭击,老人利用手中简单的武器与鲨鱼展开了搏斗。最终马林鱼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精疲力尽的回到自己的茅棚。 师:很简洁,很清晰。能不能具体讲述一下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生6: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斗争。第一次:遭遇一条鲭鲨,鱼被咬去40磅,鲨鱼被杀死。第二次:遭遇两条星鲨,鱼肚子被咬的残缺不全,鲨鱼被杀死。第三次:遭遇一条犁头鲨,鲨鱼被击沉。第四次:遭遇两条星鲨,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鲨鱼被打跑。第五次:成群结队的鲨鱼扑上来,鱼被吃得精光。 师:通过两位同学精彩的讲述,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老人的形象。 生7:老人勇于承担,“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善于自我安慰,“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生8:“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眨也不眨的望着鲨鱼向前游来”说明老人沉着、冷静;“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老头儿松开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可以看出老人的机智。 生9:老人有两句话非常典型。“星鲨,来吧,星鲨”,“我要跟它们斗到死”,可以看出老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 师:你独具慧眼,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句话的语气。(生读) 生10:第一句有挑战的意味,第二句语气坚定。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学生鼓掌。) 生11:“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句可以看出老人是非常自信的人;28面第二段“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说明老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12:老人为杀死鲨鱼而自责,说明他很善良。 生13:从课文第一段还可看出老人经验丰富,懂得看云识天气。 师:同学们读得真细致。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 生14:老人是“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有着刚毅顽强、机智勇敢、永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师:小说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手法? 生15: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小说还花了一定笔墨描写鲨鱼,把这些段落找出来,体会一下这样写的目的。 生16:写鲨鱼实际上是侧面写老人。 生17:写鲨鱼的强大、凶猛、残忍是为了衬托老人的刚毅顽强。 师:外貌描写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之一,但是课文节选部分却没有写到老人的外貌,同学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老人的外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三五句话或一句话都行。 (2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 生18:老人有一双深邃的眼睛,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嘴边有一圈坚硬的胡茬。 生19:老人的脸上和身上应该布满伤痕,因为老人常年出海捕鱼,难免会受伤。 生20:老人的皮肤因该是黝黑的,由于经常在阳光下暴晒;老人的手因海水浸泡而布满裂纹。 生21:老人身材魁梧,有宽大的肩膀和强健有力的手臂,脸上写满沧桑但并不显得衰老。 师:同学们文思之敏捷、想象之丰富,令人叹服。我们来看看原著是怎样描写老人外貌的。 投影显示: 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师:写外貌贵在传神。“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只此简洁两笔,人物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师: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我们可以看课本27面第2段。“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热烈讨论) 师:请大家发表看法。 生22:我认为值得。虽然马林鱼最终被吃个精光,但老人至少曾经奋斗过,不像那些懦弱的人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老人可以无悔了。 生23:有意义。大马林鱼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怎能轻易放弃? 生24: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与其与鲨鱼做徒劳的搏斗,不如早点回家,休息好了再出海,说不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鱼。(全班轰笑) 师: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有时候理智的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生25:我还是认为老人值得。因为他虽然失掉了猎物,但却赢得了许多经验。在下次捕鱼过程中,老人会收获更多。 生26:我也认为老人值得。虽然从结果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捍卫了人的尊严,展示了人的勇气和毅力,是一位精神上的胜利者。 师:同学们想听听我的看法吗?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们难道会因为生命的最终结局是死亡而放弃对生的追求吗?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放弃,百分之九十九也会等于百分之零。第三句话:这并非最终结局。无论面对怎样糟糕的局面,都要乐观、积极、自信,谁能说山穷水尽的后面不会是柳暗花明呢?(生鼓掌) 师:学了这篇小说,同学们一定深受启发。下面请大家用精辟的语句写下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和启示。(2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27: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着的精神。 生28:试着把困难和挫折当做一顿难吃的早餐,咽一咽总会吞下去的。记住,难吃的背后意味着营养。 师:把困难和挫折当早餐吃掉,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有气魄! 生28:人生路,意踌躇。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道路上,拔开荆棘才能迎来鲜花。 生30:勇气,是梦想的帆;奋斗,是梦想的桨。带上勇气和奋斗,人生的大海,我不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诗意盎然而又豪气万丈,真美!建议大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生31: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生32:跟天斗,其乐无穷;跟地斗,其乐无穷;跟人斗,其乐无穷!(生笑) 师:伟人啊。建议你把最后一句换成“跟困难斗,其乐无穷”。 (学生意犹未尽) 师:同学们还有许多话要说,看来小说《老人与海》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它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最后,我摘录小说中部分精彩语句送给大家。 投影显示: 1.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4.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5.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师:愿同学们铭记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和勇气光芒的精彩语句,并把它们化作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