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遭遇肺癌,先问医生这8件事

 心语馨园 2016-03-15

健康君说

突然得知自己或亲人得癌症,任何人都会懵圈儿,有无数问题想找医生,但医生时间很有限,怎么问才最有效?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门诊和咨询效率,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家属被各种虚假信息欺骗,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文章系列,邀请身边专家来回答:“如果身边亲人或朋友得了xx癌,第一时间需要了解,或者需要向医生询问哪几个问题?”

今天是系列第二篇,有幸请到张玉蛟博士谈肺癌。

作者简介

张玉蛟,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终身教授和放射外科中心主任,美国放射科学院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质子治疗专业委员会胸部委员会主任,美国杰出职业医师。

遭遇肺癌,先问医生这8件事

如果亲人或朋友得了肺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

1到底得的是何种肺癌?

首先需要病理确诊肺癌类型。比如,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腺癌还是鳞癌?还是别的肺癌类型?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肺癌种类很多,病理确诊,是一切治疗方案的前提。没有病理确诊,再顶尖的医生也会无从下手。

2肿瘤分期是多少?

也就是说,从影像上,比如胸部CT,显示癌症处于什么阶段。

3肿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么?

除了传统病理,对于肺癌,还需要知道肿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么?是否特定的基因突变,比如EGFR,ALK等,可以让病人使用靶向药物?

4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是根治性治疗方案?还是姑息性治疗方案?根治性治疗以治愈为目的,姑息性治疗是为了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这两种策略有根本区别。

5治愈性治疗的具体方案是什么?

如果是治愈性目的,是只需要手术,只需要放疗,还是需要化疗(含靶向药物)配合,还是需要手术+放疗+化疗同时使用?医生为何选择该方案?有什么优越性?对生存期有什么影响?

6治疗完成后的随访应如何安排?

随访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肺癌来说,即使是被治愈的病人,其一生中还有大约30%的概率会出现二次肿瘤。对于没有治愈的病人,随访对提高生活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会推荐治疗后3-6个月随访一次,2-3年后改为半年随访一次,5年后改为每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随访的理念在中国病人中比较缺乏,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7预计病人5年生存率是多少?

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分期情况,预计5年生存率是多少?中国人比较忌讳谈死亡,但如果病人可以接受,家属可以接受,还是希望他们问这个问题。因为这无论对于病人还是家属,都能更好地对未来有所准备。

8四期肺癌的1年生存率是多少?

如果是确定四期的晚期肺癌,那1年,2年生存率是多少?四期肺癌目前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因此我们不谈5年生存率,而是1年,2年。这样,病人和家属对生活和工作都能做好相应的安排。

写在最后

癌症方面的研究在不断进步,我们应当把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合理联合,摒弃专业的界限,拥抱新的理念,无论这种新理念是来自化疗、手术还是放疗,我们都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攻克癌症这一人类共同的难题。

【微信搜索“健康不是闹着玩儿”(微信号:jiankangkp),关注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健康流言真假!下载今日头条客户端,订阅“健康不是闹着玩儿”,听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联系我们,请发信到hi@jiankangkp.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