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苑理论文选〔第四卷〕

 雨中笠翁 2016-03-15

  诗苑理论文选〔第四卷〕

雨中笠翁图书馆  

  
29、  “杜诗风格特征”的学习体会   
    杜甫的诗最具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便是《哀江头》诗所体现的那种“沉郁顿挫”。这是由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环境、思想个性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等因素所构成的。今以《哀江头》为例,谈一下自己学习的体会,
                杜甫   《 哀 江 头 》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该诗是在长安被叛军沦陷后,诗人故地重游,触景伤怀,感慨万千,哀恸欲绝的真实记录。全诗共分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往日的繁华像梦一样过去了。现在呢?“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的“游人”!两句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景物仍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二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是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来曲江游赏),写出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明珠宝器映照的花木生辉。然后集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这些帝王后妃哪里会想得到,由于他们纵情声色的生活,却亲手为以后种下了祸乱的根苗!笔墨之外大有深意存焉。
“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分为两层,第一层(“明眸皓齿今何在”至“去住彼此无消息”)直承第二部分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第二层(“人生有情泪沾臆”至“欲往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前两句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这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极大哀恸。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何谓“沉郁”?首先是由于内容的博大精深,没有深厚的内容,便沉郁不起来。诗人对现实有极深邃的认识,主观上有浓挚的感情,但识见和感情的反映不是叫嚣呶张,而是沉着冷静。又如《新安史》中的“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石壕吏》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赴奉先咏怀》中的“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都是把激越浓重的形态表现出来。同时也可看出语言的高度凝炼。杜诗的语言不奇僻,也不率易,而是锤炼普通的字眼,达到字重思深。
又如:杜甫        《旅夜书怀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以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远景: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诗的后半是“书怀”。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吧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不禁令人掩卷长叹。
何谓“顿挫”?首先诗词讲求,长篇要富有波澜变化,短篇也应有深微曲折,其次是音韵抑扬,古体与近体无不应注意这一点。如杜甫的《兵车行》全篇八换韵,平仄韵相间,给人以强烈的起伏节奏感。再次是句法的讲求,如“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两句竟无一个动词,坚卓有力;“香稻啄舍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意将词语倒装安排。所有这些句法的运用都加强了诗的顿挫峭拔。
这种风格使杜甫的诗篇和别的诗人有着显著的不同。例如,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却说:“野人旷荡无靦(tian)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自己和朋友纯挚的情谊是这样的直截了当;而杜甫却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真所谓满腔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写到“又逢君”便欲说还休地顿住了,更多的言外之意都要读者自己去体味。一是明快而豪爽,一是含蓄而深沉。杜甫常常以冷静的观察,深刻的分析来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使自己奔腾的热血潜流于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之中。对于国势的忧虑和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在其诗中占主导地位。他的诗不像李白那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而是以深沉凝重著称,以反映生活面的广阔为后世文人所叹服。杜诗章法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他的诗总是缓缓的不知不觉的渗入人的心灵深处,恰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总之,杜诗的沉郁顿挫,如深潭,如老松,如涧底之虎啸,似峡中之雷鸣,地负海涵,博大雄浑,进退伸缩,皆合法度,正可谓“笔端笼万物,天地人陶冶”。反复吟咏,日愈久而味愈浓。
 
 
30、    如何体味诗词中的“诗味”? 
“味甜则悦口,然甜过则令人呕,味苦自螫口,然微苦恰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鲜,则不俗矣;苦能回甘,则不厌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如此,而后可与论诗。”这是袁牧在《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话,形象地说出了好诗应如好的食物一样,适合人的口味,并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感到言外还有不尽之意,不尽之情,乃至回味悠长,意味无穷,也就是所谓“诗要有字外味,有声外韵,有题外意。”
有味之诗,能扑捉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画面,他会留给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在构成画面时,诗人往往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施以淡墨勾勒,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使画面带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譬如:从一个开着的窗户外面看过去,绝不如看一个关着的窗户见得事情多。但如能有一支蜡烛所映照的窗户看到的东西,将会更深邃、更神秘、更丰富、更阴晦、更炫惑。有“味”之诗恰如那一扇虽然关闭着,但却在摇曳的灯光下若明若暗的窗子,朦胧中含着一种诱惑力。今举例试浅析于下供参考。
如:孟郊       《 游子吟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此诗描写的就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着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的更为结实一点,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致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意念。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境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寄托了赤子帜热的情谊: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首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有人评此诗说:“仔细吟咏,愈觉芳醇,有咀嚼不尽的诗味在其中。”
又如:刘禹锡      《 蜀先主庙 》: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首联高唱如云,突兀劲挺。细品诗味其妙有三:1、境界雄阔绝伦。“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穿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2、使事无迹“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诗人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3、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只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约可见,其中“尚”字下得极妙,先主庙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诧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在乱世中几经转战,才行成了三分天下之势。“五铢钱”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所以不能卒成,为之叹息。创业难,守成更难,诗人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特意的加以指出。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足见他落的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绝非偶然。字里行间,深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兴衰,在鲜明的兴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
有味诗又往往富于理趣,“理趣浑然”就是善于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某种生活的道理,而在说理时又不露痕迹。也就是说诗中“理”和“趣”应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又如: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从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璧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回忆当年与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璧题诗的往事。诗的前四句发表了一段议论。一个人为了谋生或应举、做官等东奔西走,像一只鸿雁从南到北,脚爪踏在雪泥之上,无非是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转眼它又飞走了;至于那留下的痕迹,它哪能记着啊;何况,痕迹又是很快会消失的。这一段带有哲理的议论,形象生动寄意深沉。此后“雪泥鸿爪”便成了惯用成语。下面四句是应和弟弟怀旧之情,可见人的一生,偶然留下痕迹,随时变灭,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没有必要过分去怀念的。
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出了读书的乐趣:读书必须求活,才能使心境明亮;做学问必须有不竭的源头才能永远清新;推而广之,事事如此。
有味之诗饱含“物趣”写人、写景、写物都能神形兼备。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不仅事物的特点显著,而且事物的神情—草之幽,鹂之鸣,雨之急,舟之闲—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诗味无穷。
“诗味”是好诗吟咏不尽的余韵,有情趣,有理趣,即是创造诗味的技巧,同时又是诗味盎然的结果。体会出诗词的味外之味,才能真正进入“诗中之味。    

31、   诗词中“形”与“神”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词都注重形神之间的关系,讲究以形传神,即通过诗词中的文字,来刻画描写对象的内在神韵。我国古代的诗词,在以形传神上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画家,在绘画时多讲究写意,不是照着葫芦画瓢,而是在描写对象的形体中,含蓄着一种力量(内在精神),使形中蕴神,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融为一体,便有了“胸有成竹”这一典故。在诗词表达上也讲究以形传神,用简练的笔墨着力刻画事物表现其神韵。
例如:  杜甫     《春宿左省 》: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鈅,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的自然亲切历历如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的景致,两句可谓句句点题,一丝不漏。“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此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这两句是写的很精彩的“警句”,描绘生动传神,其中“动”字和“多”字用的极好,被前人称为“句眼”。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不寝听金鈅,因风想玉珂。”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金鈅即金锁。玉珂即马铃。这两句是说自己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鈅声;风吹檐间铃锋,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像之辞,深切的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此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近题中的“宿”字,可是作者反用“不寝”两字,描写自己宿省时睡不着觉的心理活动,另辟蹊径,显得词意深蕴。“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最后两句交代不寝的原因。全诗至此噶然而止。这样自暮至夜,自夜至将晓,自将晓至明朝,在世间的推进中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
又如刘禹锡的《昼居池上亭独吟》仅以开头“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两句,就写出了一个恬静闲雅的环境,借此衬托诗人闲适孤独的情韵,使一个看似潇洒却内心孤独的诗人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浮现,达到了以形传神的目的。
诗词所以能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就是因为诗词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和联想,能够以点写面,寥寥数字就能刻画出一个逼真的形象来,成为传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媒介。这样形与神就似乎成为内与外,隐与显的关系。要做到以外显内,以显衬隐,应注意诗词的表达手段(形)与表达目的(神)之间的关系,二者不能偏离。
首先要注意如何写“形”,即文学的凝练。作者须不断锤炼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字表达须凝炼。如在雍陶的《题君山》中:“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作者从水中倒影来描绘君山,用“水仙梳洗”“一螺青黛”来生发联想,使景色显得轻灵秀润。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诗词新奇轻巧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学凝练”是确保诗词能做到以形传神的第一步。
其次要注重如何传神,即如何在短短数字中传达出美妙神韵。这就须要作者多方面的修养,只会玩文字游戏是写不出好诗的。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才能使“形”升华到“神”的高度,使外在表达与内在神韵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以形传神。如皮日休的《春日酒醒》“四弦才罢醉蛮汉,酃(ling)醁(lu)余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蚀,一枝寒泪作珊瑚。”(注:蛮奴—皮日休自称。酃醁—美酒名)这首诗通过写“清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愁,抑郁不得志,先有这种遭际下的心情,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前者是内,后者是外,二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作者在创作诗词时有情感的郁结,然后再寻找表达的手段,先凝“神”再造“形”。
总之,诗词的形与神,是紧密联系的。每一首形神兼备的诗词,无不是诗人在长期生活积累中通过审美创造而诞生的结晶品。
 
 
32、     对中唐诗歌风貌的探索 
盛唐诗歌已走向成熟,李白、杜甫就像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横立在中唐诗人面前,为了能摆脱盛唐诗风的笼罩,以成就自己在诗坛的地位,中唐诗人只能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座别样的诗歌宫殿。另外经过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中唐时期成为一个由盛而衰的苦难时代。很多诗人一生都过着不如意的生活,反映在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也就曲折深沉;而更多的看到了民生疾苦,于是“一束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呼喊,则成为元稹、白居易诗歌咏叹的主调;刘禹锡柳宗元则将自己的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用诗歌唱出了另一种声音。正是在这两点上才出现了韩愈、李贺奇崛瑰丽的歌行,元稹、白居易平易流畅的乐府,刘禹锡、柳宗元充满情趣的民歌体和清皎明丽的七律。今细述如下。
(一)、以韩愈、孟郊、贾岛为代表的韩孟诗派。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这些人的诗风。这些作家讲究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因难见巧,尽力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在诗歌的艺术方面进行了惊世骇俗的创新。如韩愈的《水贞行》中就有“狐鸣枭(xiao)噪”“雄虺(hui)互螫”“蛊(gu)虫群飞”等意象的运用,他们在捕捉诗歌意象上,往往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今举韩愈的《题木居士二首》(其一)浅析如下: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唐时来阳(今湖南)地方有“木居士”庙,贞元末韩愈路过时留诗二首,此其一。诗乃有感于社会现象而发,非一般应景的题咏。诗中“木居士”与“求福人”不妨视为官场中两种人的共名。作者运用咏物寓言形式,在映射的人与物之间取其相似点,获得丰富的喜剧效果。汉代南方五岭间有所谓“枫人”的杂鬼。以枫树老而生瘿,形状类人,被巫师取作偶像,借施骗术。“木居士”原本是山中一棵老朽的树木,曾遭火透(雷殛)又被波穿(雨打水淹)历经磨劫,伤痕累累,被扭曲的“根如头面干如身”这样一种极不自然的形状。世间的机遇往往带有偶然性质,老树干干状似人形,却被迷信的人加以神化,供进了神龛。尊荣的处境和腐朽的本质何等不协调,因此,“木居士”的形象给人以滑稽可笑的感觉,能受到极好的讽刺效果。可诗的妙处还在最后一句:神座之上立着一截残存的朽木,下面香烟缭绕,匍伏着善男信女祈求它保佑。诗人是用两幅笔墨来刻画两种形象的。对“木居士”是正面落笔,笔调嬉笑怒骂,尖酸刻薄。对求福人则着墨不多,但有点睛之效。此时妙处就在于抓住了“庸俗无知,谄祭非鬼”的陋习与封建官场中某种典型现象之间的一点相似之处,借端托喻,以咏物寓言方式来取得讽刺艺术效果。
(二)、以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为代表的另一批诗人,汲取了汉魏乐府诗即事抒情的精髓,高举“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旗帜,以通俗、明快的形式,具体、及时、深刻地反映现实,使诗歌真正的走向民间。今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浅析如下:
             卖炭翁,伐薪烘炭南山中。
             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管?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伐薪烧炭、雪天卖炭、宫中抢掠其炭的典型事件,有力的揭露了宫市这一弊政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开篇至“身上衣裳口中食”为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卖炭翁。由其外貌可见其辛劳与贫困,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挣扎在死亡边沿的卖炭老人的形象。“可怜身上衣正单”至“市南门外泥中歇”为第二部分,写卖炭翁赶车卖炭的情景。“衣正单”却“愿天寒”同时道出这车炭对老人是何等重要!为下一段的悲剧来临做好了铺垫。“翩翩两骑来是谁”至结尾为第三部分,写炭车被掠夺的经过。这“一车炭,千余斤”仅仅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简直是土匪强盗!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又如《红地毯》中的“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样的忧时悯乱、关怀民间疾苦,使他门成为那个时代百姓生活的代言人。
(三)、刘禹锡、柳宗元等认为,诗歌创作需要排除杂念,靠灵感来获取,这样写出的诗,才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广阔的时间感与空间感。
今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浅析如下: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与刘禹锡在扬州相逢,白在宴席上赋诗一首赠刘:“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的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首联表示自己谪居在巴山蜀水这荒凉地区,算来已二十三年了。接着次联诗人很自然的感慨道: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他用一句“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白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虚度年华而不平。对此在刘的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反而劝慰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也正像他在另外的诗中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正应为“沉舟”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
总之,对于中唐诗人来说,如何摆脱盛唐诗风的笼罩,开创新的诗歌境界,是他们的重要课题。诗人们不断摸索、创新,各种风格、各个流派,都极尽其变,如满天焰火,如七彩飞瀑。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向盛唐之音那么雄厚刚毅,光芒耀眼,却更为五颜六色,多姿多彩。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唐诗歌真正展开了一幅灿烂图画,成为盛开在中国诗歌之园的一朵奇葩。
 
 
33、  杜甫诗中“人物刻画”的浅析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如: 《 新 婚 别 》
兔丝附蓬麻,引曼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无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望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错迕(wu)—不如意、不顺利。
本诗是著名的《三别》的第一篇,借新妇声泪俱下的自述使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恩爱夫妻,昨天傍晚刚刚结婚,第二天清早新郎要去当兵,新娘心里非常沉痛;但为了保卫疆土,最终还是鼓励丈夫出征。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揭露了战乱以及当时强征壮丁的兵役制度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爱民的真挚感情。同时诗歌刻画了新妇由怨及悔、由勉夫及自勉的心理转化过程,表现了她顾大局、识大体、忠于国家、忠于爱情的高尚情操。诗人正是选取了所遇之暮婚晨别这一最有特征的生活片段,以形象、精练、准确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运用白描手法成功地完成了新妇这一人物性格风貌的展现。从中我们体会到:
一、首先,选取最有特征的生活片段,是诗歌成功刻画人物形象的必备条件之一《新婚别》中,新妇的身世是不幸的,古时候女子十五始成人,嫁夫指望终身有靠,不曾想第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大早丈夫就去从军。此情此景,怎能不令新妇生怨呢?丈夫离家既不是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求官,而是要“往死地”奔赴前线,性命朝不保夕,这已经使得新妇牵肠挂肚,柔肠寸断,更何况“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在这一事件中,处境最困难的、心情最沉重的要数刚刚结婚就要送丈夫上战场的新妇了。在这样一个生离死别的环境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多情善感、可怜楚楚、命运多舛的少妇形象。诗人如果仅仅刻画新妇令人同情的一面,那么这一形象就会显得苍白单薄。为此,诗人又刻画了新妇可敬的一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新妇终于从暮婚晨别的怨悔中解脱出来,超越了个人的不幸,把丈夫从军与国家的安危连在一起。新妇对战争是不满的,但新妇的不满含而不露,婉而多讽,曲而多怨且怨而不怒,但又心系国家。在浅吟低诵、抑扬顿挫之间,我们不禁为之含悲,与之同泣,更为之肃然起敬。
二、其次,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心理,从而使人物更加丰满、鲜活。例如,读到“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此时新妇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些悔意。“无乃太匆忙”,又包含着新妇的几多留恋,几多无奈,几多悲伤。“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离家不远的“河阳”竟成了“守边”的目的地,由此可以看出新妇对战争的不满情绪。“勿为新妇念,努力事戎行”是勉励丈夫的话;好男儿应当英勇出征为国分忧。只因为“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否则我也会从军的。从中也体现了新妇的一片报国热忱。为了使丈夫安心前线,她还作了如下表白:“唉!奴家本是贫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凑齐了这套出嫁的衣服,从今往后我就把它脱掉,还要当着你的面,把艳丽的红妆洗掉,专心等你回来。”这几句话情真意切,表明了新妇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新妇由别而生怨,由怨而生悔,但是怨而不怒,悔而不恨,积极勉励丈夫从军,甚至“誓与随军去,与君永相望”,又表现了新妇伟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新妇的形象才足以令人感动。
三、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形象,因此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常运用白描手法,即用极俭省的语言记述人物,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不用或少用浓彩重墨去雕饰、烘托、渲染、夸张。例如“席不暖君床”中一“不”字,形象地描绘出了结婚时间之短及新妇对丈夫深深眷恋之情;“无乃太匆忙”中,用一“太”字,则表现了新妇的无奈与惆怅;“无为新婚念”中的一个“勿”字,又体现了新妇送夫从军态度的坚决等。白描手法的运用只在必要处稍加点染,就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使人物形象生动,同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34、        李  清  照  与  词           
李清照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事件。她不仅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个,即使属于“男人世界”的封建文坛上也堪称大家。她的诗词可以和苏轼、陆游、辛弃疾并列,也可以和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因为她到底创出了个“易安体”。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南渡前,她的作品局限于在上层妇女生活的狭隘范围,风格婉约,多写闺情、相思,题材狭窄。南渡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她自己孤苦飘零,流浪到浙江金华、绍兴一带,在词里就尽情地抒发自己无穷无尽的哀愁。由于时代动乱,她的生活感受也有所扩大,写下了一些关怀国家命运的作品,流露出思念故乡的丰富感情,著有《漱玉词》。
我们今天谈论的词,本质上是一种与诗样有着独立品格的文学体裁与原来的音乐无关,即倚声填词成为一种独立的诗词形式。经过了隋唐五代到北宋的数百年,即使律化后,也并没有失去歌唱的功能,律词与唱词之间常没有绝对的界限,就像今天配乐的歌词一样,优秀的有意境的歌词作品就是诗词;反过来,优秀的诗词也可谱曲。
词有种种不同于诗体的特点——它有定调、调有定格(定片、定句、定字、定韵、定声。)句有长短等等,这些特点都是由如何更好的“配乐而歌”这个要求所决定的。
词取源于民间,流行于井市。它的创作主题是文人、士大夫,所以过去词的内容多反映他们的生活。今以实例分析于下:
李清照   《 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深秋时节的孤寂之感,表现了她在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词的上片描写了闺中少妇一天到晚心事重重的愁态。天气阴沉沉的,让人烦愁难捱,室内词人孤独地百无聊赖地看着香炉内龙脑香袅袅青烟。睡到半夜,凉意透过纱帐,使人难以入眠。“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重阳节本是团圆之日,但丈夫却不在身边,这就倍增相思之苦。下片回笔写重阳节这天,黄昏饮酒赏菊,词人只影对孤杯,无心赏菊,反更添愁思。“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句,暗写她无法排遣的思夫之情。末三句以菊比人,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意境。又如:
              李清照  《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写词人在一个秋季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作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黄昏的景物描写,抒发了她孤独、苦闷、寂寞的感情。
上片开头三句,连用七组叠字极力渲染了此人的孤苦之情。词人寻来觅去依然是“冷冷清清”,面对如此的景象,作者百感交集,那孤独、凄凉之情萦绕于怀,这一句奠定了全篇的基调。“乍暖”是说忽冷忽热的天气,最不利于身体的调养所以为了御寒而喝“三杯两盏淡酒”,但结果却是“愁更愁”,所以下文看到征雁南飞,无法不流露出“伤心”之情。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是这南飞的征雁“却是旧时相识”。下片继续铺叙,,作者抬头望见大雁南飞,低头看见满地狼藉不堪的残花,作者在这里以实代虚,接物抒情,那满地的花叶,不正是她悲伤心声的真实体现吗?作者那孤独的身影映在窗前,这漫漫长天何时才熬到黑夜?再加上淅淅沥沥的细雨敲打着窗外的梧桐叶,断断续续,一直滴到黄昏。最后一个“愁”字,即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又映出了自己十分曲折、复杂的内心隐衷,在感情波涛的高潮中,全词走向结束。
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词都具有这种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多以柔情的感伤情调为主。这一点是格律诗所不具备的。词起源于民间,流行于市井。它的创作主题是文人士大夫,歌唱主体是教坊歌伎,所以词的内容多反映他们的生活。柳永的词绝大多数都反映羁旅行役、离情别绪、男女爱情、歌女生活及都市繁荣。李煜的词无论写帝王生活还是囚徒遭际,都侧重抒发个人感情。
据《全唐五代词》中所收2500多首词有关女性的达920首。即使那些不写女性的词也以“柔性词”居多。而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见长,多写爱国之思,但其中的感伤情绪却充溢其间。而同时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材的诗作却以昂扬和悲壮居要。我们可以把辛词《菩萨蛮》与陆诗《书愤》做一比较:
               辛弃疾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陆 游    《书愤》
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在陆诗中激荡着一种昂扬的斗志,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形成一种苍凉沉郁的风格,但其中几乎看不出低徊感伤情绪。而辛词中“江晚正愁余”等句明显地带上了感伤色彩。同样他的两首《水龙吟》中“忧愁风雨”、“搵英雄泪”、“元龙老矣,不妨高卧”等句也都流露出消极情绪,这在陆诗中几乎是看不到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词确是都市柔情的感伤文学。在欣赏词时应特别注意。当然,这一点只是就词的主旋律而言,至于少数词的特殊风格就另当别论了。
 
  
35、   何谓“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什么是“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它又有那些特点呢?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9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揭开军阀混战的序幕。196年曹操勤王,定都许昌,改年号为建安(196—220)。建安文学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社会的急剧变化结束了汉代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已不复存在,文人感慨良多,诗歌抒情言志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文人脱卸了道德信条和礼教规范的重压,开始走向发现自我,率心任性,表达真实感情。兼之沉浮于变幻的风云,目睹人间悲剧,人们深感事功难以尽凭,命运不可逆料,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人世无常自然永恒人生苦闷。总的来说,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终导向及时建功立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成为“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被后人标举为“建安风骨”(诗品)。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建安文学”的现实性非常明显。
汉末军阀混战,社会动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而出现的建安诗歌有着崭新的面貌。作家大多曾卷入汉末动乱的漩涡,接触到广泛的社会现实,思想倾向于曹操的缓和阶级矛盾、迅速恢复社会秩序的政策,因此,他们能够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创作一方面能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如王粲的《七哀诗》。另一方面就表达了要统一天下的理想壮志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如曹操的《短歌行》。
                    王粲   《 七哀诗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王粲的《七哀诗》,写诗人由长安避乱荆州途中所见“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慨括描写,和饥妇弃子的特写场面,深刻揭露了当时军阀混战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和人民的深重灾难,读之令人何等触目惊心。
又如刘桢的《赠从弟》则通过比兴手法写出了有理想有抱负之士守正不阿的节操,表现了诗人的“英骨凌霜,高风跨俗”的品格。
                 刘桢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二、“建安风骨”突出表现为其抒情性。
以情纬文而多慷慨之音的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如:
曹植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ku)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nao),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chi)。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忽归。
《白马篇》是曹植的代表作品。诗人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寥寥数语便将一个英姿飒爽、疾驰如飞的游侠儿形象勾勒于读者面前。
游侠儿有着“连翩”的风度和远扬的声名“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有着精湛的武艺,无论“左射”“右发”“仰手”“俯身”都能准确无误的击中目标;有着“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的英雄气概。作者用极尽铺陈的手法,将游侠儿的形象刻画的如在目前,而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致雕塑,并非全凭想象,而是和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紧密相连的,从而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性,而诗中少年“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忧国忘家”、慷慨牺牲的内在情感正是诗人的自况。诗人对建功立业和英勇战斗生活的向往,正恰切地体现了建安时代诗歌的特色。
曹植的《白马篇》体现了诗人前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的雄心壮志,而其后期作品则较多激愤之情,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形成了“骨气奇高”的特点。曹操的《短歌行》悲凉慷慨,有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深感慨,也有思念贤人、求才若渴的悠悠期盼。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令人深深感慨在混乱中建功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回旋往复中,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强烈深沉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总之,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构成了“建安风骨”的精髓。


36、      运用数字使诗词妙趣横生      
运用数字在诗词中,即非夸张,又非确指,我们不妨称它为“虚实结合”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同样也能渲染气氛,强化诗情的效果。
一、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精炼有力。
例如:  张祜(hu) 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1、何满子—舞曲名,声调哀婉。   2、君—这里指唐武宗。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的宫怨诗,诗共有20个字,却以举重若轻、驭简有力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人生遭遇浓缩其中。
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三十年”是从时间着笔,写入宫之久。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惨得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20年之久,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怨已久的怨情。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距离、以“二十年”表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字,把事情、问题、情感表达的清晰、准确,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
二、借助夸张、运用确数、虚实结合。
古诗词中数字运用,有借助夸张,运用确数,虚实结合,数字虚化等多种表现手法,均可使诗词富有趣味,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来表情达意的,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诗中当他看到满院盛开的红牡丹时。想到有一天它们会枝残叶敗,红衰香褪,禁不住无限伤感,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可是到了晚上遍数群花“唯有两枝残”,满院的牡丹正盛开着呢。“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有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确数的运用,刻画出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的淋漓尽致。
又如:杜牧的《题齐安城楼》 “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ting)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1、呜轧—号角的声音。2、一声—第一声。 3、潋潋—写江水在黯淡无光的夕阳中微微波动。 4、长亭—可理解为驿,极写数目之大,家乡遥远。
诗中“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其中的“七十五长亭”妙笔生花。按唐时计量黄州的齐安距长安2255里,驿站(古时30里为一驿)恰合“七十五”。如此看来,很是确数。但诗人站在夕阳中的城楼上眺望,猛听到暮角一声长鸣,蓦然生出浓烈的乡愁,而家乡之遥远哪里能尽数丈量呢?以此说来,又是虚指。“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思乡之情,意味深长,感染力强。数字运用之妙,可见一斑。
又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1、行路难—古笛曲。     2、碛(qi)—沙漠。
该诗“三十万”的用法,是确数还是虚指,难以确定,可以理解为“虚实结合”。突出强调整支队伍,都听到了这哀怨的笛曲,都被其凄迷伤感的情绪所感染,烘托出广大远征战士“不知何处吹笛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哀怨之情。
三、在虚化、烘托一种哀怨之情时常用数字。
诗词是表情达意的最佳方式之一,当诗人要表达一种绵延无边的哀愁或忧怨时,往往用数字,烘托出相思离情的凄凉气氛,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杜牧《题齐安城楼》的“呜轧江楼角一声”:齐安城江楼之上,杜牧俯临大江,凭栏回首远眺乡关,正出神之际,忽听一声角鸣,蓦然惊醒才见天色已晚。“一声”这个特殊情节,不是只一声,而仅写一声烘托出相思离情的凄凉气氛有极强的感染力。
又如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1、蒹葭(jian jia)—生在水边的草。   2、故国东来—东来故国的倒装。
    诗中“一”上高城就有“万”里之愁怀,这正是巧用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而取的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万里之愁,其意何在呢?诗人笔下分明逗露——“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早已道破,此处并无什么真的汀洲,不过是想象之间似焉而已。然而为何又非要拟之为汀洲不可?须知诗人家在润州丹阳,他此刻登上丹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湄风物,居然略类江南。于是笔锋一转,微微唱叹。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盖蒹葭秋水,杨柳河桥,本皆与怀人伤别有连。愁怀无际,有又来矣。
可见,这几处的数字不是确指、夸张、也非虚实结合,它是一种虚化烘托,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增强表现力的作用,使诗词境界全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由此看来,在诗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中,数字的妙用,可以夸张、可以确指,也可以虚实结合,更可虚化烘托,运用的恰到好处,便可妙趣横生。总之,其作用都是渲染诗情、拓展意境、强化情感氛围,最终达到“言志”的效果。

37、  文似看山不喜平,尺水兴波见真功     
 
古人作诗文,崇曲忌直。清人遥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诗和散文一样也要讲究突出波澜,力求“尺水兴波”要达到这种曲折有很多手法,或由一件小事引起,几经转折,遂露真意;或通过想象,联想曲折地表达;或由一层意思,愈转愈深。今举金昌绪《春怨》为例于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小诗,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这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层重叠,极尽曲折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黄莺是人们喜爱的鸟,为什么要打呢?第二句作了回答“莫教枝上啼”为什么不让啼呢?“啼时惊妾梦”,揭开谜底。但一般情况下“黄莺啼晓”,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主人公为何醒时不愿醒呢?最后一句答复的是:这位诗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唯恐梦中“不得到辽西”。这首诗采用倒叙的手法,最后才揭开了谜底,但是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留下了一连串问号,让你回味无穷!又如李商隐《 忆 梅 》: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诗人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来到梓州,独居异乡,寄迹幕府,竟一住数年,已自感孤孑苦闷,“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求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地柔情。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转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变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连贯,忌刻意凋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诗意的转折与诗人身世相契合使诗歌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作者运用曲笔,也是符合表达感情需要的。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多变的,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在客观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更是丰富多彩。若直接表达,就往往难以将复杂多变的主观感情表达清楚,反之,运用曲笔,在人的思想感情和外在事物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则能使感情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月夜》都是这样的例子。   杜甫 《 月 夜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1、鄜州(fu)—今陕西省富县。   2、虚幌—指轻薄透明的帷幔。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应是长安月,但他更挂心的是远在鄜州的妻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料想妻子此刻也在独自看月。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的孤单落寞的情景。明明是诗人的怀妇情,却偏写成妻子的忆夫意。这样既写出了夫妇间的深挚情爱,又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情,感情婉曲而深沉。自己独身在外,当然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一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让原本有儿女相伴的妻子如我般孤单,不写妻子思己情重,却宕开一笔,写儿女无心,衬托的恰到好处。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怎不热泪盈眶?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各有泪痕,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泪痕始干,而“独看”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曲折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叙事作品题材意义不一定重大,人物形象也不一定十分鲜明,但情节生动丰富,百回千转,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跌宕起伏,使人如行山荫道上,目不暇接,读来不忍释卷。曲折不仅体现在情节的丰富多变,也体现在语言的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不仅指内容结构要有起有伏,而且指语言也要富有变化。语言要活泼而不呆板,切忌死板老套,象在火车上听到的节奏,总令人昏昏欲睡。写诗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若这样,诗就失去了韵味和意趣,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反之,诗文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山穷水尽之处,又出现柳暗花明的境界,预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样使得诗词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雨中笠翁编撰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