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施治纲要

 负鹏载舟 2016-03-15
 
 辩证施治纲要
 
发表者:赵东奇
辩证施治纲要(一)
四诊
一、 望诊(一)总的观察:望诊是四诊之首,主要四方面,即神、色、形、态。
望神:是指神气、神志而言。从神的盛衰,可以看出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望色:色,是脏腑气血盛衰的表现,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五色即青、黄、赤、白、黑。色宜明亮含蓄,最忌晦暗。 望形:是看病人身体强弱能力的大小,推知病情的进退。 望态:即望病人的动态。不同的病,有不同的动态,掌握这种规律,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
1、望神:安静——病在阴 爽朗——病在阳 恍惚——神识似明不明,见物不真切,多为津液亡或心血虚之象 呆钝——是情志病,神情呆钝,如家有丧亡或不幸之事 沉郁——情志不遂 烦躁不宁——见于热病或神气将亡之时 疲惫——见于过劳后、肾虚、胃不实 昏瞀——神识不清,心中烦闷,多为火热,邪入心包之象。
2、望色(色与泽):青——为风、多为肝病 赤——为热,多为心病 黄——为湿,多为脾病 白——为寒,多为肺病 黑——为劳,多为肾病 鲜明——新病,病在表。久病忌见(因系人体内脏精气将竭之象) 晦暗——久病,病在里 清癯——久病气虚 枯涩——久病血虚
3、望形态:形之胖瘦——胖人多中风,形厚气虚,难以周流,素多抑郁,湿蓄生痰,痰雍气塞故多暴厥,瘦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 肌之滑涩——表明津液的盛衰 腠(汗孔)之疏密——表明营卫的盛衰 肉之坚软——胃气的盛衰 筋之粗细——肝血的盛衰 骨之大小——肾气的盛衰 甲之刚柔——胆液的盛衰 指之肥瘦——经气的盛衰 掌之厚薄——脏气的盛衰 天柱骨倒——第七颈椎塌陷,颈项不立,为重病末期。 角弓反张——颈项和背脊,反张象弯弓,为深热作痉,小儿惊风。 口眼歪斜——中风,或掉线风(面神经麻痹) 肌肤甲错——皮肤枯燥如鱼鳞交错,内生痈脓,或干血瘀积经脉,以致新血不能营养肌肤。 毛悴色夭——太阳经病,痉病,落枕。 龟背——脊背弯曲形如龟背,多为督脉空点,或风邪客于脊入于骨髓。多见于脊椎结核。 鸡胸——前胸凸出,如鸡之胸状,身体衰弱,骨软,胸总畸形发育均可见。 瘛纵——手足相引,一伸一缩抽搦不已,多见于惊风,痉症。 下瘫——即下肢痿软,为痿证。 偏枯——即半身不遂,为中风后遗者。 振颤——多见于气血两亏或战汗后。 浮肿——心气虚或水湿停聚。 瘰疠——胆、肝、三焦风热,血燥,肝肾阴虚,忧思恼怒,气结而成。 瘿瘤——多因肝火及脏腑受伤,气血不畅所致。
(二)分部观察
1、望头面 部位: 面主阳明,额主心,左郏主肝,右颊主肺,鼻主脾,颏主肾。 形状:肿大——大头瘟,疔疮走黄,肾水肿,风水浮肿。 囟凸——督火上亢,脑髓有病。 囟凹——先天不足,气血脾胃俱虚。 囟门不合——肾气亏,脑髓虚。 摇头——年轻体壮暴发的多为风邪,年老体弱病久的多为正虚。
面色:白——虚寒,脱气夺血,亡津液,面有白点或白斑者多为腹中有虫积。 黄——为湿,为热,为虚。色鲜明为热,色滞挟湿,淡黄萎黄为脾胃气虚。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黄而枯瘦,脾胃有火,久病鼻头,前额,面部色转黄而明润,为病退欲愈。 赤——为热,面色缘缘正赤,为气怫郁在表,面色如醉,为胃热,午后颧赤,为阴虚火旺,面赤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的,为戴阳(浮阳上越) 青——为风、为寒、为痛。小儿惊风,青而黑多为寒痛,青而白主虚风,青而赤为肝火,青赤而晦为郁火,面青唇青是阴极。 黑——为寒,为痛,黑而带黄为支饮,酒疸,苍黑为瘦人多火。青黑暗淡为阳气不振。 面泽:鲜明——病在阳,病在表,病浅。 晦暗——病在阴,病在里,病深。 枯——血气衰 润——血气荣。
2、望发 颜色:黑——正常。 白——气血衰 黄——气血俱热。 形状:发稀——血虚 脱发——精血虚,血液燥。 发作穗(头发一股股地联结起来)——血衰,小儿疳积,虫积。 发枯——血气已竭,预后不良。 发润——血气未竭,预后良,汗出发润,喘不休者,为肺绝。 多少——发多者,经血气盛,少者,经血气衰。
3、望目 神:有光彩——神气旺盛。 无光彩——神气衰微。 色: 目黄——白睛黄为黄疸。 目赤——目赤肿为肝肺热。 目青——病在肝。 外形:睑肿——脾火或脾虚。 眦红——心火。 多泪——肝热。 目合不开——卒中肝绝,属阴。 目胞浮肿——气虚,水病之始。 睡露睛——脾虚,小儿慢脾风。 天吊——眼睛往上窜视,多见于肝风症。 睛定——目睛微定,移时转动如常的,多因痰闭引起,不动的,表示病情严重。 瞳孔散大——肾水不足,卒中,药物中毒,病危。 目瞑——眼睛不想睁开,为阴虚阳脱或将衄之兆。 目暗——热病目昏暗,反之寒病目清彻。 目斜视——惊风。 直视——热病,惊风。见于少阴病则危。 羞明——多属于有余之症,红肿者,为实热症。
4、望鼻 色泽: 鼻头色青——腹中痛,若冷者病重。 鼻头色黄——便难。 鼻如烟煤——阳毒热深。 鼻色红赤——风热,脾肺二经热。 鼻色白——气虚或亡血。 鼻色黑——为劳,微黑为有水气,色黑而鼻冷为阴寒内甚。 鼻色鲜明——有留饮。 外形:鼻肿——邪气盛。 鼻煽——肺热之盛,久病兼喘而汗多为病危重。 酒齄——脾胃湿热壅积,血瘀凝结。 塌陷——正气衰,麻风,梅毒。 鼻衄——多为热伤阳络(即人体上半部或下行的血管) 清涕——外受风寒,或阳虚。 浊涕——外感风热,久流浊涕,其气腥臭,则为鼻渊。 畸形——多为先天性的。
5、望耳 颜色:黄赤——热风。 青白——虚寒。 黑色——肾水亏。 青黑——主痛。 耳轮枯润——焦干为肾水亏极,甲错为久病血瘀,枯燥无光或黄白或青或黑者危,红润者生,薄白,薄黑皆为肾败。 外形:耳——劳伤血气,热乘虚入足少阴,经热气聚则生脓。 脓耳——耳生疮疡,耳疖,耳漏,多因三焦,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怒动肝火所致。 耳漏——耳所致,肝胆湿热,也可引起。 肿火——邪气实,少阳气胜。 瘦削——正气虚。 异物——常可影响听觉,应注意察看。
6、望口唇 唇色:白——血虚,肺病。 黑——肾病,冷极。 红——心病,热。 红紫——热甚,血瘀。 青——肺病,冷极,或痛。 唇泽:焦干——脾热,食积。干——血亏,阴伤。 润——阴血充盛。 形状:口噤——痉厥,中风。 口张——目瞪口呆,两手舒展,表现为惊怖之状的,为突然受到惊恐,气血分离所致,呼吸张口短气吐沫,为肺痿,口开前板齿燥,为太阳中喝(即中暑热)卒中口开而气但出不还的为肺绝,痉病目瞪口开,神志昏迷者,为危证。 撮口——小儿口撮如囊,不能吃乳,是脐风常见的证状之一,多因受风引起。 口靡——口腔靡烂,多为心或膀胱移热于小肠。 唇肿——温病,脾热,风湿壅盛。 口疮——心脾积热。 唇反——口唇卷缩,为脾气绝。 茧唇——初起如豆粒,渐长如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多由脾胃积水结聚成毒。 口歪——中风,或掉线风。 鹅口——满口白斑如雪片,甚至咽间肿起,致难哺乳,多为胎中毒热,蕴于心脾,或虚火上浮。 唇润动——唇口蠕动不禁,多为风病或脾虚不能收摄所致。 唇揭——唇皮揭举,多为寒病或过食酸物。 唇裂——燥病。 兔唇——先天畸形,或因外伤所致。
7、望齿及齿龈 齿色:黑——胃热。 色枯如骨——肾阴涸。 龈色:色浅——久病血少,失血过多。 色深——热盛。 色深——热盛。 色红——正常。 色紫——热极。 色青——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铅毒。 枯润:焦枯——阴液受伤,齿焦有垢,为肾虚火盛,胃液未竭,无垢,为胃液已竭。 无津——前板齿燥为阳明热盛或中暑,上齿龈燥,为胃络热极,下齿龈燥,为肠络热极。 润——为津液尚充之象。 外形:?齿——齿相击噤,风痰阻络,热化作痉,胃热,虫积,胃虚,阴虚均可见。 龈肿——肠胃热。 龋齿——初起牙龈肿痛,遇风痛甚,常作歪口吸气之状。牙龈腐孔,时出臭脓,久则龈虎宣露,多为风热客于阳明,或小儿疳虫所致。 月牙齿——梅素。 牙龈出血——红肿而痛齿坚者为胃火,不红肿而齿摇为肾火。 齿结酱瓣——温邪犯血。
8、望咽喉 色:殷红或深红属实热,粉淡属虚寒。 形状:肿——红肿高突,愈肿愈紧,属实热,肿不太甚,散漫而不紧束,属虚寒。 乳蛾——咽部两侧肉肿起,一侧或两侧齐发,为火热内蓄,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 白腐——多见于白喉。
9、望舌 A部位:舌尖属心,舌边(四畔)属脾,舌根属肾,舌两旁属肝胆,舌心属胃。 舌质:a红色舌主病: 舌淡红无苔——心脾气血素虚。 舌质鲜红——在外感热病热甚,在虚劳骨伤病为虚火旺。 舌质色不荣——胃之津气两亏,无以化液上润。 舌尖独赤——心火上火。 舌边色赤——肝热。 舌心干红——胃阴亏。 舌光红柔嫩无津(即镜面舌)——汗下太过,津液内耗之象。 舌红而出血如衄——热伤心包。 舌红而中见紫斑——病将发斑,或热血夹瘀。 b 绛舌主病 : 绛舌——邪热传营。 绛兼黄白色苔——邪热初传入营,气分之邪未尽。 纯绛中心干——心胃火燔,劫烁津液。 舌尖独绛——心火上炎。 舌绛望之如干扪之有津——此津亏而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之象。 舌绛而上有垢腻——乃中挟秽浊之气。 舌绛而有碎点黄白苔——病将生疳。 舌绛而有大红点——为热毒乘心。 舌绛而光亮——胃阴已亡。 舌绛不润干枯而萎——肾阴已涸。 c紫舌主病:舌紫而肿大——酒毒冲心。 紫色晦暗——瘀血蓄积。 紫而中心有白滑苔者——酒后伤寒。 青紫滑润——邪直中肝肾,属阴症。 舌紫而苔黄干燥——脏腑素热,脾胃尤甚。 d蓝舌主病:舌蓝生苔——脏腑损伤未甚,尚可医治。 舌光蓝无苔——不论何证,皆属气血极亏,病极危险。 舌蓝色微而不满舌——在温疫是湿热不解,或为湿痰,痰饮等证。 舌上苔满腻中见蓝色——阴邪化热。 B形态和运动: 瘦瘪——薄而瘦小为瘪,或因心虚或血亏或内热消肉。 肿胀——舌浮而肿大为胀,多由水浸,或痰溢或湿热上蕴。 胖大——属虚,反之,坚敛则属实。 芒刺——热结已深。 重舌——舌底红肿胀突,形如小舌,饮食不下,属心脾积热。 木舌——舌肿满口不能转动,是心火太盛。 卷缩——舌卷囊缩,病入厥阴,多为危症。 伸长——伸长而偏者,为中风偏枯,伸缩无力,是气虚,时欲将舌伸出口外,是内热,为惊风抽搐之兆。 强硬——中风,脉络失养,无胃气。 吐舌弄知——多见于小儿,为心脾热结。 抖颤——舌掉动不已,是为肝风,舌战颤难言,是为心脾气亏。 干——阴枯,津亏。 滑——痰、湿、中寒。 C舌苔 a白苔主病:白苔——表证。 薄白而滑——外感风寒。 白滑粘腻——内有痰湿。 白苔绛底——湿遇热伏。 白苔而边红——风温入肺。 尖白根黄——表证未罢。 白中带黄——邪将传里。 舌苔厚白不滑,无津而燥——实热。 舌白嫩滑,刮之明净——虚寒。 白如积粉——温疫秽浊甚重。 白苔如碱——胃中宿滞,挟秽浊郁等。 b黄苔主病:舌苔微黄而不甚燥——邪将传里。 苔深黄而见滑腻——湿热交阻于中。 苔黄而干——外邪未解,内火已炽。 舌苔黄厚——阴明实热,可下之证。 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热结已深,气阴均耗。 色如姜黄或淡松花色,津润而冷——为阳衰土败,难治。c灰苔主病:苔灰黑不干——直中阴经。 苔灰黑南干——热炽津伤。 面黑舌灰——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不知不事者,为蓄血。 苔灰黑而滑润——寒水伤脾,太阴中寒证。 苔淡灰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邪热传里兼有宿食。 d黑苔主病:白苔而中心渐黑——伤寒邪热传里。 红舌而中心变黑——湿热湿疠传变,坏病之兆。 苔黑而滑润——阳虚而阴寒盛。 苔根黑而燥——实热结于下焦,为急下之症。 舌根无苔尖黑而燥——心火自焚。 苔黑滑粘腻——湿痰寒饮伤脾。 D舌苔形态:厚——邪重,痰湿停滞。 薄——邪轻,多为表有外邪。 腻——秽浊之邪未化。 滑——寒湿,中寒。 松——胃气疏通。 实(坚敛)——胃气闭结。 润——津液未伤。 燥——津液已耗。 腐——内痈,白腐多为肺痈,黄腐多为胃痈。 粘——湿热,痰浊。 裂——正气不足或阴亏。 白霉——满口靡烂发白,津化为浊腐,多难治。 剥——斑斑驳驳,如豆腐铺舌上,散离而不连续,属逆证。
10、望痰 A形状:稠——稠粘而成块的,为寒痰。 稀——稀白而成液状的,为寒痰。 块——成块胶结难化的,多为热痰,色黄而成块的,为热结,色青成块的,为寒痰。 沫——稀薄而有水泡沫的,为风痰。 脓血——挟脓为肺痈,带血而为热伤肺络。 B、颜色:黄——主热,色黄而稠,主火主燥。 白——主寒,色白而稀,主湿主饮。 痰中带血——暴热伤肺络,为火有余,久病为虚火内炎之证。 C、痰量:痰黄或白而多的——多属实证。  痰黄或痰白而少的——多属虚证。
11、望血  A形状:血水——色淡而稀为虚弱。 纯血——色浓而赤为邪热。  血丝——多为肺络之血。  血块——多属肝血  血中带食——多属胃血。  血中带痰——多属肺血,有时也可能是胃出血。 B颜色:浅红——虚弱  红——鲜红为火热,实证。  紫——鲜紫浓厚为气盛,无光者为气衰。  黑——多为瘀血。  B血量:吐血先鲜红而后凝紫,先多而后少,先疾而后徐者,其势渐减,先凝紫而后鲜红,先少而后多,先徐而后疾者,其势渐增。 
12、望大便  A形状:稀便——色白为肠中有寒,色酱为肠中有热,如鸭粪而稀者为虚寒泄。 稠便——热盛津少,滞热。 干便——热盛津液枯干,如羊矢者多为噎膈病晚期。  带血——色鲜紫者为热伤阴乡,稀淡者为脾虚,痔漏病时大便也往往带血。 带脓——痢疾,色白者在气分,色赤病在血分。  完谷不化(泻出的粪便中有未化的食物)——多由里寒盛或中阳不足所致。B颜色:淡黄——虚热。 深黄——肠中实热。黑——蓄血。  白——清白色为大肠虚,便白溺赤为黄疸,痢下白脓病在气分。  绿——肝邪克脾。 赤——血热内溢,赤痢病在血分。  鱼脑色——湿热痢,疫痢。  C便量:多——大便一日数次,多为脾气不足。 少——习惯性便秘,数日一次,多为肠中干燥津少之象。  
13、望小便  A形状:混浊——属热,湿热下注。 澄清——属寒,肾阳微或气虚。 带血——血尿,热结膀胱,房劳伤肾。 B颜色:黄——淡黄热轻或肾经虚热,平人为无病。红黄为肝经实热,黄而混浊不清为湿热。  白——为寒,无热。 红——红如苏木者,血热。  酱色——肾病,伴有水肿为水气病。  C尿量:多——多见于消渴病。夜尿多,为肾虚。  少——多见于水肿病,汗、吐、下后津液大伤,也见尿少。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赤,多为下焦湿热。
14、望手足  A运动:抽掣——筋脉相引为痉病,惊风。 动转不灵屈伸不利——肢节疼痛者,为痹症,历节。 足软弱不能行——痿。腿红肿而疼痛——丹毒,湿热下注。 手足拘急——寒凝或虚损病血虚筋急。 半身不遂——中风瘫痪。 屈不易伸——病在阴。 伸不易屈——病在阳。 屈而不伸——病在筋 伸而不屈——病在骨。 颤动——气血虚亏 B形态 :肿——多为水,为实(如处伤瘀) 盛——为正气有余。 瘦——为正气不足。 枯细——为虚。 手撒——阳气外脱。 手握——阴邪内伏。 鹤膝——独膝肿大,上下枯细。足三阴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多见于膝关节结核。 杵状指——指明尖如鼓槌状,多为心肺慢性疾病。 大骨节——风湿痹症,或大骨节病。 足外抛——小儿瘫,其病多在筋。 足内抛——小儿瘫,其病多在骨。 畸形——外伤或先天改性。 C色泽:白——脱血。 青——气滞血凝,主寒。 枯槁 ——气血不足。
15、望指与甲 A形态 :凹——血虚,胆怯。 凸——甲癣。 变形——风湿病。 弯曲——软骨体虚。刚柔——刚者胆充,柔者胆怯。 枯润——枯者津液枯润,润者津液尚存。 B运动:搐搦——惊风。 蠕动——虚,风。 C颜色:白——血虚。 红——血充,主热。 青——主痛,慢脾风。
16、望皮肤 A形态:肿——多为水,风,热毒,气壅,血瘀。 胀——气结,水蓄。 枯——气血不足,太阳气衰。 润——气血足,太阴气盛。 毛焦——毛焦和毛折,皮聚毛落皆为肺绝,肺损的现象。 皮屑——皮肤脱落鳞屑,多见于痘疹愈后。 肌肤甲错——皮肤上抚之如树皮,粗糙刺手,是为肺痿于内,皮毛枯槁于外,若兼两目黯黑者内有干血,为干血痨未期症状,若身皮甲错,腹中急痛为内生痈脓。 麻疹——皮肤上发现极小红点,如粟状,抚之不碍手为疹,如果形较大如芝麻,抚之刺指的为麻 。 ?癍——形大成块的为?,形成片的为癍。疹最轻而癍最重,麻又重于疹,?又轻于癍。 陪——多发作于胸腹,色白不痒,状如细米,并且多发现于湿湿病之中期,一为皮肤疾患,一为病毒外达。 痘疮——四围有红圈,根脚中充溢着脓汁,并有发热起胀,灌浆,足浆,落痂等阶段,一般病程经过为十八九天,而且危险性较大。 水痘——四周无红圈,根脚内所含的是水液而发亮,并无发热灌浆等阶段,一般无危险性。 痈——红肿高大。 疽——不红平塌。 疔——初起未老先白头,其形小,其根深,其痛剧。 疖——微肿渐起破溃,发生于夏季,或在头,或在胸,或在背。疖最轻而疔最重,痈为阳症易消,疽不阴症难疗。 疥——风湿之疾。 瘢痕——外伤或疮疡后之痕迹。 B颜色:黄——皮肤呈黄色,是黄疸病主症之一,黄而鲜明者属湿热,黄而晦暗者属寒湿,又甚黄为湿为热,萎黄为虚。 黑——沉寒痼冷,水气病或恐惧与忧愁。 白——气血不足。 红-——急性热病或血热,丹毒。 鲜明——阳症,易治。 晦暗——阴症,难治。 浅深——色浅病渐退,色深重日重。
17、望胸 形状:鸡胸——多因风热相搏,以致肺经胀满,攻于胸膈,或因身体衰弱,胸部畸形发育所致。因胸腔狭窄,在时症见呼吸困难。 扁平胸——易患肺痨。 桶状胸——多为肺胀或畸形。 凹——肺痿或畸形。 凸——肺胀或畸形。
18、望腹 A形状:腹大——皮厚色苍的多属气,皮薄色亮的多属水。气为阳,胀速,每从上肿而渐下,能安卧,水为阴,胀缓,每从下肿而渐上,更兼咳喘不能平卧。 水肿-阳水皮肤黄赤,阴水肤色黄亮。 气胀——胸腹胀满,四肢消瘦。 水胀——腹胀大,外皮绷急而薄,皮色苍黄,手足反瘦。 血胀——青筋暴露或兼见手足有红丝丝赤缕。 脐凸——水肿恶候,脐风,或为小儿脐突(脐疝) 脐凹——肠胃干瘪,主久病难治。
19、望背 A形状:龟背——多因风客于脊,入于骨髓,或因无阳损,督脉空虚所致,或由于坐或不正常,以致形成脊弯曲变形,而成龟背。背平——沙漠肿末期,肾败。 反张——多因风邪所伤,或足高热灼脑,病在督脉所致,多见于痉病,破伤风,脐风,脑病。 脊椎畸形——脊椎畸形,脊疳,发育不良。又病中腰能自转者易治,不能转折者难治,新病多为风寒湿停留于关节之间,久病见此多为肾败。
(三)望 诊注意事项 1、望诊应注意光线对患者面色与舌苔等的影响。 2、望诊时应注意情志,运动对患者颜色,形态的影响。 3、望舌时应注意饮食物对舌苔的影响。
二、闻诊
(一) 声音 A语言:声高,重浊——为有余之症。 声低、声清——为不足之症。 多语而烦——为热症。 谵语——声音粗壮,语无伦次,为实热证。 郑声——声音短细,呢喃一语,为虚证。 无声——不足之证,喉中病。 失音——暴音属实,多因风寒客热肺气不宣而起。 嘶哑——久音属虚,多由内伤精气肺脏亏损所致。 叹息——情志不舒。 口吃——有先天口吃,有病后的后遗症。 惊呼——触其痛处。 怒骂——发狂。 呻呤——因病人有痛苦所发出的声音,应结合其他症状,推其所苦。 B呼吸:平均——正常呼吸。 喘促——声高息涌,为实证,声低息怯,为虚证。 哮——似喘而不如喘的出气多,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有呀呷之音。多因痰涎内阻,外感风寒,或过食盐、糖所致。 上气急——呼多吸少,气息急促,有因胸膈痰涌上气的,有因阴火上炎的。 短气——呼吸不续,似喘但不抬肩,有因里实的,留饮的,肺虚的。 少气——气少不能多言,言多则气息不续,为久病重病虚弱的现象。 气粗——热蒸于肺,清肃失降。 鼻煽——气急兼鼻煽者多为肺脏窒塞,症属急险。 鼻鼾——鼻息有声,卒中昏仆多见此症。 鼻塞——外感病。 鼻呜——伤寒中风证。 声如拽锯——卒中昏仆多见此症。 痰呜——痰壅气道。 C咳嗽:干咳——热伤于肺,燥火伤津,虚痨。 痰嗽——风寒客肺,湿痰郁浊,痰饮。 咳声重浊——外感,内有痰湿。 咳声无力——内伤虚咳。 顿咳——常见于小儿百日咳(鹭鸶咳) 呛咳——咳时呛吐,常见于百日咳,咳血。 哑咳——哑咳声音嘶哑,多见于内外合邪的疾病,如内有蕴热于外感伤风寒等,即可见此证。 呕吐——有声无物的叫呕,有物无声的叫吐,哕声无物叫做干呕(俗称干哕)。从声音的大小可以辨虚实,一般以有力声高为实,无力声低为虚。 呃逆——气噎结格格连声,声高有力,实热。 呃声低怯——不能上达于喉的属虚证。 呃声快——多为热证。 呃声慢——多为寒证。 半时方呃一声断续不断——为久病或热,性病后期。 呃声不止——为实热证。 D嗳气: 嗳气无味——汗吐下后,胃弱不和。 嗳气不止——气郁于心,胸中怫悒。 嗳腐吞酸——宿食不化。 E嚏欠: 喷嚏——外感风寒或病久无嚏,忽得之属阳回,是愈之佳兆。 欠——中寒者多喜欠,疲劳身倦。 F腹声:水声——腹内有水,叩之有浊音。 气声——腹内胀气,叩之有鼓声。 肠呜——即雷呜,肠寒不能分别清浊。 失气——肠中有燥屎或热病大便秘结 G小儿啼哭: 声大响亮——左顾右盼是发脾气。 声高而尖锐——因痛而哭。 声高有力——为实。 低微难出——为虚。 哭声绵长无力——因饥饿而哭。 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咽喉痛。 (二)气味 A病体的异常气味: 腐臭——一般传染病,瘟疫等病气,是从中蒸达,则臭气触人。 腥臭大出血后常见腥臭。 疡臭——多见于日久败疮。 汗臭——关节风湿病的汗有特殊的臭气,热病汗后衣被不洁也有异味。 酒臭——因患者嗜酒所发,其人多有湿热。 腋臭——即狐臭。 鼻臭——鼻渊,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难闻。 痰臭——肺痈。 涕臭——鼻渊,脑漏(即鼻渊日久,流黄臭涕而头痛者) 口臭——口喷秽臭,胃腑有热,有宿食则酸臭,因牙疳则腐臭。 口香——消渴病人重时有果香味。 吐物酸臭——有宿食。 B大便:大便酸臭——肠有积食。 大便腥臭——肠寒证。 大便恶臭——肠中积热。 屁臭——多因消化不良,宿食停滞。 C小便:臊浊——膀胱有热。 甜味——消渴病严重时,尿有甜味气。 D秽臭——为热。 腥臭——为寒。 崩中漏下而有恶臭难闻者——瘀浊败脓,属险证。 F带下: 秽臭——湿热。 腥臭——虚寒。 杂见异色而有恶臭者——险证(肿瘤)

二、 问诊
(一)一般询问 1、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婚姻状况、职业、住址等。2、问病人的主诉症状。3、问发病的日期、问患病的新久,对于辨别虚实的情况。4、问可能引起本病的因素,这对于辨别外感与内伤与内伤尤有帮助。 5、问病症的演变经过,以及过去治疗的效果,全面了解症情,吸取过去治疗经验,使辨证更加精确。6、问病前生活环境、性格、嗜好与习惯等以及可能与病情有关的病史。
(二)询问具体症状 1、问寒热情况 A发热时间 无定时——多为外感热病。 早晨发热——多属气虚。 下午发热——湿温、阴虚、虚劳骨蒸。 日晡潮热——病在里、属阳明。 夜间热重——血虚,阴虚,食滞。 隔日发热寒热——间日疟患者。 三日一发寒热——三日疟患者。 B发热情况:寒热往来——病在半里半表,疟疾。 但热不寒——阴盛,或见于瘅疟。 但寒不热——阳虚,或见于牝疟。 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为外有表邪。 恶寒加衣被即减——为内伤病。 恶寒加衣被仍不减——为外感病。 热多寒少——阳盛于阴。 寒多热少——阴盛于阳。 寒热有汗——表虚。 烦热——里热症。 骨蒸劳热——多见于虚劳的阴虚证。 壮热——多见于里有实热。 久热不退——多属阴虚。 C发热部位:寒在手足——阳气不足,或热深厥深。 热在手足——热厥,热性病亦可出现。 寒在背部——太阳经受寒。 热在胸腹——多为里有积热。 寒在胸腹——多为里有沉寒。 全身恶寒发热——多为外感热病。 热在面部——多为阳明实热。 2、问汗的情况 A出汗的时间:醒时——为自汗,多属阳虚。 睡时——为盗汗,多属阴虚。 高烧后——汗出身凉,脉静,为表证欲解。 B汗出情况:微汗——表虚时可有微汗,表症欲解时也可有微汗。 大汗——热在阳明经,或过服发表剂,大汗不止可导致亡阳。 冷汗——阳气衰微。 热汗——阳气亢盛。战汗——身抖耸动后汗出,多见于正气评复之时,汗后神志清楚,脉静身凉的为顺,如神昏烦燥脉大为逆。 粘手汗——汗出如油,多见于大汗亡阳(绝汗) 黄汗——为黄汗病或历节病。 汗后肢冷——为阳气衰微。汗后身热——邪热不解。 C汗出部位:头部汗——表虚,胃热,湿热上蒸。此外,阳气上越也可在头部出汗。 心胸汗——多为心阴不足。 左右半身汗——一般多为偏枯之先兆,乃气血偏虚之象。手足汗——多见于阳明里实症,或脾胃湿热郁蒸及体虚者。 3、问头痛情况及其它 A头痛时间:上午头痛——多为气虚。 午后头痛——多为血虚。 昼日头痛——多为阳虚。夜间头痛——多为阴虚。 B头痛情况:痛无休止——多见于感热病。 时痛时止——多为内伤。 沉晕而痛——多为湿痰。 烦恼痛剧——为风邪头痛。 感寒痛剧——为寒邪头痛。 感热痛剧——为热盛头痛。 劳累过度则头痛加重——多见于气虚头痛。 头痛如裹——多为湿邪所侵。 B头痛部位:偏侧痛——属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 后头部连项——属太阳经。 巅顶痛——属太阳或厥阴。 全头作痛——外感风寒之邪侵及三阳经。 C其他:头晕——多为肝肾阴虚或因风寒,风热,痰饮等所致,暴眩多实,久眩多虚。 头皮发麻——素有痰火内风。 头呜响——多为阴虚肝旺。 4问面部情况:面部发热——多为阳明经热。面部作痒——风、湿、热皆可出现。 面部疼痛——多为气血瘀滞。 颜面麻木——多为气血不足,不能充盈于面,或为风邪所侵。 5问眼的情况:目痛——红肿而痛有目眵多为实热。 目痒——多为风热。 干涩——多为肝血不足或肾阴不足。 羞明——红肿者为实证,眼部无异常现象者多属阴血不足。 视物如蒙——多为气血不足。 视物如双——多为肝肾两虚。 小儿睡露睛——多为脾虚慢之候。 6问鼻的情况:鼻臭——多属风湿蒸之候,或内生疮疡。 干燥——多属肺胃热盛。鼻痛——多属肺火。 鼻痒——风热或虫积之象。 涕多——外感热病。 涕稀——外感风寒。 涕稠——外感风热。 衄血——肝火犯肺,胃火上逆,伤寒失汗,瘟疫热毒或逆经皆可致衄。 鼻塞——外感热病。7问耳情况:耳呜——多为肝肾不足或少阳经热。手按声大为实,手按声小属虚。 耳聋——少阳病,温病,肾虚或气虚皆能导致。 耳痛——少阳热病或内生疮疡。 重听——多为肾虚有热或风邪所致。8问口的情况:口咸——多属肾热。口淡——多属虚,属温。 口甜——多属脾热挟湿。口苦——多属实热。口酸——多因宿食或肝热。口辛——多因肺热。口香——消渴病重期。 口臭——胃有实热。 口吐涎——上焦有寒或脾寒。 口干——真阴亏或胃津不足,或内热上炎。口粘——多属湿热。 9问唇情况:唇痒——多为火热病。唇麻——多为气机不畅病。 唇木——多为血虚不荣症。 10、问饮的情况:口渴消水——消渴半或热病在气分。 不思饮——多属里寒证或湿邪内郁。喜热饮——为里寒证,或因湿盛或因膈间痰滞。 口渴不欲饮——为阴亏,蓄血,湿遏热郁,津液不升之象。 烦渴——多为里热症。 11、问食的情况:不思食——如嗳气便结,是为肠胃有滞,肝胃不和。 饥而不欲食——如胃中嘈杂,是为痰火内闭。 多食易饥——为胃热或中消病之候。食入闷胀——气滞食阻。 嗜偏食——多为虫积。 病人饮食如常——表明胃气未伤,食量增为病将愈。食量减为病恶化。12、问呕吐情况:呕吐食物酸味——内有食滞。 呕吐水——多为内有停水。 呕吐痰涎——多为痰饮内蓄。 呕吐血——多属怒气伤肝,胃有积热或思虑伤脾。 呕吐酸水——多为肝郁犯胃。 呕吐苦水——多为肝胆气逆。欲吐不吐——多属干霍乱症。腹痛而呕——虫积或食物中毒。胸中闭塞而呕——胃虚不能消谷,或邪气气壅遏于上。 吐后思饮——停饮已消,或吐后伤津。 吐思热饮——多属胃寒。食已即吐——多属热实。 朝食暮吐——多为胃反(胃虚寒证)妇女经停恶心或见食即吐为恶阻。14问咳喘情况:嗽不得卧——暴咳不得卧为肺胀,为水饮内停,久嗽海里卧,喘汗 不止者,多为肺气欲绝之象。喘不得卧——痰饮内阻,肾不纳气皆可有之。发憋——多因痰热,内盛闭于肺经所致。 短气——里实,留饮,肺虚等皆可有之。15、问痰的情况:粘稠——多为热象。稀痰——多为寒象。脓血——肺痈。多沫——多为风痰。颜色——黄为热,白为寒,红白带血为热伤肺络。16、问胸胁情况:胁痛——肝郁,肝火,肝虚,痰饮均可见。胸胁刺痛——多为气滞瘀血。 胸胁串痛——多为肝气不舒所致。胸胁胀满闷——多为肝郁气滞或少阳病。心跳——心跳加速动则益甚者,多功能心阴不足,心阳独亢,若时作时止者,多为水气凌心。 心慌——心气内虚。 心中懊农——自觉心中闷乱不宁,多为虚热之象。 心烦——里热之象。17、问胃脘情况:痞闷脘痛,吞酸嗳腐者——为食积或脾虚肝郁。 攻刺胀痛——多为气滞血瘀。灼痛——为胃热。 痛时寒热虚实辨——得食痛缓或喜按者,多为虚,得实痛剧或拒按者,多为实,喜热者为寒,喜热寒者为热。 18、问腹部情况:胀满——属阳明燥实者,拒按,喜冷,便秘(实证)属脾失动化的,喜按,喜暖,或哕便溏(虚证) 痞块——多为瘀血滞气等所致。跳痛——多为内痈之象。隐隐痛——多为虚寒之象。小腹痛——蓄血证,或水停膀胱。 少腹痛——疝气,肝经痛,妇女痛经。 绕脐痛——阳明腑实,虫痛,虚寒。 里急后重——痢疾,气虚脱肛。肠呜腹痛——多为水湿之象,但湿热实证或肠内有寒亦可出现此证。 脐腹肿胀-水肿,血膨,气膨皆可有之。 腹痛时寒热虚实辨——同胃脘条。19、问腰部情况:腰沉痛——多为寒湿。腰酸痛——多为肾虚,兼腰冷的为肾阳虚,兼尿赤的为肾阴虚。腰刺痛——多因闪挫有瘀血所致。 动则痛减——多因气滞血不流畅所致。喜热按——虚寒之象。 20、问全身四肢情况:寒热身痛——多属外感风寒。产后身痛——多属血虚或瘀血滞于坶络。 身热而痛——多属外感热病或阳明经病。 身体沉痛——多因湿邪所致。 身体酸痛——外感,内伤皆可有之。身体倦怠——过劳,湿郁,气虚等皆可有之。 痛无定处——多因寒因湿所致,久病也有随气候而变化的,多属寒湿之类。肢节疼痛——外感风寒,或历节风等。 四肢抽痛——多因肝虚血不荣经或寒邪外侵。 21、问睡眠情况:昏睡——热犯神明。 多寐——多因阳虚阴盛,痰湿困遏。 多梦——多因肝肾阴虚,但阴阳偏盛或五脏气盛也可发生。 易醒——多因心胆气怯,心火亢盛。 卧不安——多因饮食过饱,胃中不和所致。入睡难——多因正气虚弱,凡忧思多郁,或心火内炽或胆火郁热及久患遗精而生畏惧等引起。 嗜卧欲寐——多属少阴病,心肾衰弱,老年神疲,邪退欲愈也有欲寐的现象。 22、问大便情况:A排便状况:便难——多因中气虚或肝失条达。 便秘——因热(身热口臭、腹满、尿赤),因冷(喜热怕冷,唇淡脉迟)、因气滞(噫气频作,胸胁痞满),因虚(形瘦、气短、汗出、头晕),因风(便溺阻隔、遍身虚痒、脉数浮),血枯(形弱、烦热、夜间加重盗汗、口干不渴)等因素。 便泄——有热泄(腹痛即泄、粪色黄褐、小便短赤),寒泄(腹痛绵绵、便泄清稀、不思饮食),暴泄(泄下急迫、肛门灼热,但下如水),久泄(手足清冷、泄下水谷、神疲倦怠,或作五更泄),湿泄(食少,苔腻,脉濡)等。 溏便——多属虚寒。 溏而不爽——多属湿热。 稠便——肠热津少。 干便——实热燥结。 水样便——水泄清冷为湿泄,暴迫灼肛为热结旁流。 血便——热伤阴络,如肠风(先血后便,下血鲜红,血下四溅如喷射状),脏毒(先血后便,下血污浊,肛门肿硬疼痛),脾不统血,如远血证(先便后血,血色暗红淡,神疲乏气,面色无华) 脓便——痢疾。 完谷不化——脾肾虚寒。 先干后溏——脾虚有湿。 便如羊矢——津液枯涸,多见于噎膈晚期。 嗅味——味臭者多为消化不良,味酸者多为宿食内积。坠肛——痢疾,气虚下陷。 吐泻不止——霍乱证。 B大便颜色:白——黄疸病或大肠虚寒。红——赤痢,便血。 黑——蓄血之象。 绿——多因肝邪克脾。鱼脑——热痢。 24、问小便情况:A排尿情况:小便闭——下焦热结,三焦气化失常。小便难——多因热盛伤津。 小便涩痛——多属淋病。 小便浑浊——多属膀胱湿热。 小便不禁——气虚,中风脱症,也有因热而致的。 遗溺——脬气不固,膀胱虚冷,下元虚惫。 臊气重——多为有热。小便数——次数多量少而痛的,多为下焦湿热,过多的为阳虚。饮多尿多,或饮少尿少,多为消渴,排尿时控制不住的,我为尿崩(肾气不足或脾肺气虚)。 血尿——下焦结热,房劳伤肾。涩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B小便颜色:小便清白——多为寒象。 小便黄赤——多为热象。 带白粘液——多属淋浊。 带白砂粒——为石淋。 25、问前阴的情况:阴痒——湿热结聚于下。 阴肿——湿热下注前阴或生疮疡。 抽痛——多因肝经受寒所致。 阴吹——多因谷气实,胃气下泄,也有因饮而致的。 阳萎——色欲过度,肾阳衰竭,思虑郁结,损伤心脾,抑郁伤肝等均可形成此证。 早泄——多因肾气虚,阴不内固所致。 遗精——有梦而遗,多因相火内炽或心肾不交,无梦而遗的,多属精关不固。 强中——肾阴枯竭。襄缩——阴襄收缩,病属肝绝。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凡因寒、热、湿热和愤怒悒郁,气滞不宣等均可导致。 26、问后阴情况:肛痒——蛲虫,湿热下注。 肛痛——痔疮,肠热下迫红肿。脱肛——中气下陷,产后,久痢,湿热下注,或妇人分娩用力,小儿虚弱等皆可有之。 痔漏——大肠风热,或脾肾燥火,或阴虚火旺,或湿热郁结等所致。 27问月经的情况: A经前:前期——多属血热。 后期——多属血滞或血虚寒。 前后无定期——心脾虚或气郁,血瘀。 B血量:血量过多——多因血热或气虚不摄。 血量涩少——多因血虚,血瘀、痰阻等所致。 C形状;血块——血凝结成块者,为气滞血瘀。 D血色:鲜红——多为热象。色淡——多为气虚,血虚。 紫黯——多多为血瘀气滞或热结之象。 E腹痛:经前——多为气滞血瘀,寒邪凝滞。 经后-——多为血虚气弱。 崩漏——忽然大下血不止者为崩,淋漓日久不止者为漏。气虚(血色清淡,少腹疼痛,气短头眩,畏寒疲倦等)、虚热(色鲜红量多,面时潮红,掌心灼红,心烦少寐)、湿热(血紫红,腥秽稠粘,面垢苔腻,食少脘闷,少腹作胀)、血瘀(血紫成块,漏血涩少,少腹胀痛,舌紫脉涩)、气郁(色紫成块,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脉多弦涩)等几个类型。 经闭——有血枯(面白形瘦,神疲气短,食少舌淡等)、血瘀(皮肤干糙如鳞,面苍口燥不欲饮水,少腹拘急,胀硬疼痛等)、寒凝(形寒恶风,面色青白,腰酸腹痛等)、津涸(颧赤心烦,入夜潮热,口苦咽干,便燥溲赤)、痰阻(体肥好逸,纳少痰多,时呕苔腻)、气郁(胸闷纳少,精神抑郁)等几种类型。 28、问带下情况: 白带——多属脾虚或肝气郁滞。 黄带——多属湿热。 青带——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赤白带——多因湿热留恋而腐化所致。 带下腥稀——多属寒湿。 带下稠臭——多属湿热。
四、切诊 (一)切脉 1、切脉部位 A取寸口部位。 B寸口不明显参照太溪(足内踝后,跟骨之上)、趺阳(在足背的最高处,动脉应手处)、太阳(足大趾本节一寸许,动脉应手处)三脉作进一步检查。2、脏腑主脉:左寸——主心、心包络。 左关——主肝、胆。 左尺——主肾、膀胱、小肠。 右寸——肺、胸中。 右关——脾、胃。 右尺——肾(命门)、大肠。3、取脉方法:三部九候法——寸、关、尺三部在浮(举)、中(寻)、沉(按)表现的症候方法。A、取脉首先诊寸关尺三部的浮中沉九候的脉动,以辩浮沉伏之不同。 B再看至数以辨在为迟脉、数脉、疾脉促脉、结脉、代脉、动脉、缓脉等之不同。C、再诊形态以辨其为长脉、短脉、洪脉、大脉、小脉、细脉等之差别。D其诊脉体的流利情况,以别滑脉、涩脉之异。 E、诊其力量的强弱以辩紧、弦、濡、弱、微、虚、实等不同。 4、病脉的分类取法:A浮脉的分类取法和主病: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多主表证。 洪脉——浮而有力,来盛去衰,主阳盛火亢。 虚脉——浮大而迟,按之无力,主气血虚。 芤脉——浮大中空,主亡血,伤阴。 濡脉——浮而柔细,主阴虚,髓竭精伤,亦主湿邪。 革脉——浮弦大虚,如按鼓皮,主寒盛中虚,半产崩漏。 散脉——散大无边,按之即无,主肾气衰败,危险之脉。 微脉——浮取极细,沉取如绝,主亡阳,气血大虚。 B、沉脉的分类取法和主病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主里证,气滞。 伏脉——重按著骨乃得,主邪伏在里,阴邪阻郁阳气,痛极。 弱脉——沉而无力,其细如绵,主阳衰久病,精血虚弱。 牢脉——沉弦实大而长,主寒极腹痛,积聚。 细脉——沉取极细如丝不断,主气血虚,诸虚劳损,亦主湿侵腰肾邪。 C迟脉的分类取法和主病:迟脉——一息三至,主阳气不足,气血寒。 缓脉——一息四至,无病主胃气,为平脉,在病主湿。 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复来,主积滞内凝。 代脉——缓而时止不能还,有定数,主脏气衰微,或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仆损伤。 D、数脉的分类取法和主病 数脉——一息六至,主热,主虚。 疾脉——一息七至,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无气将脱病情危重。 促脉——数而时止,主火症气阻,亦主痛肿。动脉——数见关中,主痛主惊,崩中脱血。 E、长短脉的分类取法和主病 长脉——过于本位,主有余,气逆火盛。 实脉——浮沉皆得,大而长,至邪实壅积,火盛。 牢脉——见上。 短脉——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主无气虚弱,不足之证,则有力则为气郁。 F、滑、涩脉的取法和主病 滑脉——如珠应指,往来流利,主痰饮,宿食,实热,蓄血,妊娠。 涩脉——迟细而短往来难,主血少精伤,气滞血瘀。 G、弦、紧脉的取法和主病 弦脉——如按丝弦,主肝病,痰饮,气滞。 紧脉——举如转索切如绳,主寒邪,疼痛疾患。 H、七绝脉的取法和主病 雀啄——雀啄连连,止南又作,主肝绝。 屋漏——雨后屋子漏,半时一落,主胃绝。 弹石——弹石沉弦,按之搏指,主肾绝。解索——乍密乍疏,乱如解索,主脾绝。 鱼翔——头定未摇,如鱼之翔,主心绝。 虾游——虾游冉冉,忽然不跃,主大肠绝。 釜沸——釜沸空浮,绝无根脚,主肺绝。 5、切脉注意事项 A寸口无脉时应注意是否是反关脉或斜飞脉。 B刚做完剧烈运动等情况不宜切脉。 C、诊脉必须超过五十至。 D、应注意四秀平脉与胃(和缓)、神(往来清楚)、根(尺脉平调)。
(二)触诊 1、触诊部位:包括头面、皮肤、四肢(手足心背)、胸、腹、腰、背等部。 2、触诊感觉:包括温度、光润、粗糙、积聚痞块、肿胀、触时反应。A温度(寒热正常) 身热——多属外感热病。 身寒——多属外感热病。 身寒——多属阳气不足。 额热——多属外感热病,阳明经热。 手心之热甚于额部——多属里虚热证。 额热甚于手心——多属表热证。 手背热与背上热——外感热病。 手心热或小腹热——多属内伤。足心热——多属里虚热证。 足胫冷——主寒证。 四肢冷——阳气衰弱,或为热深厥深之厥热症,或为阳气闭郁,或为脾阳欲绝之象。 四肢温——阳气尚充,脾气未绝。 脉候有热,腹候无热——多为表热。 脉候有热,腹候灼手——多为伏热。 B、皮肤光润——津液尚充,若浮肿光润者属水。 C、皮肤粗糙——津液不足,不能外润皮毛,若腹胀粗糙或皮肤甲错者,多属蓄血。 D、积聚痞块——积指腹内有形之结块,按之疼痛不移,多因气血凝滞或寒气痰食凝结所致。聚指明腹内似有结块作痛,按之则散,系无形之气聚,多为七尾气滞等原因所致。 痞块指积聚之成块者,若心下痞,按之反濡,是为气痞,心下部膨满,按之坚硬而痛,是为结胸。 E、肿胀:手按之应指而起——多属气胀。 手按不能应指而起——多属水肿。 F、触腹反应:腹满按之不痛——为虚。 腹满按之痛者——为实。 少腹硬痛拒按——多为瘀血或蓄水之象。
附:小儿指纹
1、纹色主病(红黄相兼,隐隐不见,为正常):艳红——多属寒症。 紫红——多属热症。 淡红——多属虚寒。 纹青——多属惊风之象,或伤食停痰。 黄白——多属伤脾,疳积。 青黑——三关俱见射甲者,多属危症(风热邪气深重,闭郁血络) 2、纹形主病: 纹向内弯(中指侧)——主外感风寒。 纹向外弯(大指侧)——主内伤痰食。 纹入掌中——多主腹痛。 纹如水形——多属脾肺阴伤。 纹浮——为外感之象。 纹沉——为里证。 纹淡——淡淡无所见,多为禀赋不足,脾胃本虚之象。 纹滞——涩滞不伸,多为邪遏于里,食郁中焦之象。
八纲辨证
八纲,可以概括机体病变的性质,程度和人体自身恢复的能力,是临床辩证施治的主要依据。 阴阳——八纲中的总纲,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 表里——指人体的病变部位。 寒热——指疾病的性质。 虚实——指人体正邪恶消长盛衰(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一、阴阳辩证 1、阴证,凡患者精神萎顿,语音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动作迟缓,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中和,不渴,尿清白,便溏,苔滑,脉沉迟无力等,均属阴证。 2、阳证, 凡患者精神兴奋,甚烦燥谵语,语声粗壮,面赤,发热口渴,气粗,去衣喜凉,便结溲赤,苔黄燥,脉数大有力,均属阳证。3、阴阳辩证要点A、阴阳辩证最为复杂,是八纲的根本,分得很细。如从人体部位来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不阴,外为阳,内为阴,从脏腑气血来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气为阴等。从邪气的角度来说,风暑火为阳,寒燥湿为阴等。 B人体有形物质为阴,气化功能等属阳,二者互为依存,阳亢就要伤阴,亡阴,反之,大汗阴液消失过多,不仅亡阴,还要亡阳。因此,在辩证中应注意阴阳相互承制或亢害的关系。 C要辨清真象的假象。 D要注意疾病的转化。
二、表里辩证 表里两纲,是指病变所在部位和病情深浅而言的,凡是外感病,病变部位位于体表者,是为表证。外邪未解,传入于脏腑时便为里证。但因七情,饮食,劳倦,洒色所伤,病自内发,脏腑先伤,也为里证。 1、表证:从病邪看,是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从人体看,其病变发生于人体浅表的部位。 A、凡病人具有恶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脉浮,舌苔薄白者,为表证。 B表证确诊后,还须进一步辨别所感病邪的属性,与机体的反应如何等,具体了解它是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然后方可进行治疗。C、外感病邪,虽然首侵入人体的表层,但也可侵犯身体里面而兼有里证,因此,需要结合病程,病情,作进一步鉴别。 表寒和表热共有证——头痛,身痛,脉浮。 表寒——明显恶寒,发热轻,脉浮紧。 表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发热重,脉浮数。 表虚与表实共有证——恶寒,发热,脉浮。 表虚——有汗,脉浮缓。 表实——无汗,脉浮紧。 2、里证:凡是人体内各脏腑的病理变化所表现也不例外症状,用八纲辩证均属里证。 里证见证,一般以高热,神昏、谵、烦燥、口渴、胸满、腹胀、二便闭塞,舌苔黄厚,脉沉等为代表,但是这样的里证仅属于阳明里实热证,不能包括所有的里证,由于它的范围要比表证广泛,所以除去里实热证外,还应进一步辩别里虚寒证以及病变的部位是在何脏何腑,因此,辨别里证更应结合脏腑辩证等方。兹将里证的寒热虚实,鉴别如下: 里寒——不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四肢冷、苔白、脉沉迟。 里热——口渴、发热、烦燥、小便黄短、舌苔黄质红、脉沉数。 里虚——食欲减少,疲倦懒言,心跳,头昏、苔淡白,脉沉弱。 里实——便秘,腹胀满痛拒按,发热汗出或谵妄,发狂,苔黄厚,脉沉实有力。 3、表里辩证要点:A辨别表里应掌握特征,尤其应该掌握表证的特征,如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B在辨别表里同时,还应注意是否有表里同病或 兼其他纲不同之证,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或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或为半表半里。 3、初症表证,继而出现里证,这里就应辩认是否表证已入里,查明表证已罢或未罢。 4、凡病里证,继而出现表证,应辨别是否里证出表,或是又感表邪。
三、 寒热辩证
寒热两纲,主要是辩别疾病的性质,凡由寒邪引起或因机体机能衰退所产生的症状,是为寒证,凡由热邪引起或因其他病因(如郁久化热,机能亢盛等)所产生的症状,是为热证。寒热见证,鉴别如下。1、寒证,手足冷,恶寒,面色苍白皮书, 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不臭,舌苔白,脉迟等。 2、热证,发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面赤,烦燥,大便黄粘胶臭,小便短赤,大便闭或自利灼肛,舌苔黄,舌质红,脉数等。 3、寒热辩证要点 A辨寒热,须分真假,如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此为热在骨髓寒在皮肤,为真热假寒症,如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此为寒在骨髓热在皮肤,为真寒假热证。B辨寒热,须分部位,即表里,上下,脏腑,气血等。C辨寒热应注意寒热夹杂,虚实的不同情况,如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下俱热,表里俱寒,虚寒,虚热,实热,实寒等。D辨寒热,一般应综合病人口渴及二便情况,四肢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加以辩别。
四、 虚实辩证
虚实两纲,主要是判断病邪的盛衰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虚实之分以从整个人体看,亦可以脏腑分。 1、虚证,生理机能减退,体虚久病,如饮食不佳,语声低,气短,一身无力,精神萎靡,消瘦,听视力减退,舌净无苔,舌体胖嫩,脉细弱无力属虚证。 2、实证,凡病邪过盛,生理机能亢盛,体壮,腹满拒按,小便不利,大偷漏干结,精神兴奋,语声高,气粗,恶寒,无汗,舌苔厚,舌质坚敛,脉有力等,均属实证。3、虚实兼证,是指既有虚症又兼实证,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症,如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实下虚等。 虚寒——面白,畏寒,下利清谷,手足冷,脉沉迟无力。 寒实——在表者与表寒证相同,在里者为寒与体内的病邪结合,如寒痰,寒湿,寒饮等。 虚热——骨蒸潮热或热无定时,盗汗,虚烦,咽干痛,舌绛红,脉细数无力。 实热——在表者与表热证相同,在里者为热与 内各种病邪结合,如食滞、痰、湿瘀血等。 4、虚实辩证要点A要注意病期新久,以及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壮年多实,年老多虚),甚至是过服攻伐克消之药等。B、要辨其真假,有时会出现“大实有蠃状,至虚有盛候”的特殊情况。C要分清部位和虚实夹杂的情况,察其虚实是在上、在下、表里、是独见或夹杂互见,是脏腑、是腑脏气血、是一脏独虚或脏虚腑实等。 E、应注意是否尚有寒热,表里等参差互见。
辩证分类
一、六经辩证 六经辩证,是张仲景总结出来的外感病的分类 辩证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四诊断,八纲分析,以现在的症状为主体,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为三阴、三阳六种类型,也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阳、厥阴六经病的证候群。 (一)三阳分证明 一般外感病的初期,患者正气未至衰弱,症状的总表现为亢奋现象,称为阳症。 辨太阳证 :1太阳病: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它的病变初起多表现在体表方面,亦可由经入里传入其腑,因此,太阳病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A、太阳病的主要脉证——头痛,恶寒发热,脉浮。 B太阳经证的分类——太阳病必须辨其属实。 表虚——除出现主要脉证外,还有自汗,恶风,脉缓等见证。 表实——除出现主要脉证外,还有无汗,体痛,脉紧的见证。 B、太阳腑证的分类——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病之蓄水、蓄血两证。蓄水——除出现太阳脉证外,同时又有烦躁,口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等证。 蓄血——除有发热恶寒,颈项强痛外,主要以其人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微而沉等为主证。 2、太阳辩证,在临床上除必须分辨在经、在腑属虚属实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A太阳病以寒热为主征,因此必须分辨寒热,以及发热的整个状况,才能确定是否太阳病。 B、如果发现其他兼证,必须详辩,如合病(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并病(一经的病未罢而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表里同病,经治未解或误治成坏病(病情恶化危重)等。 辨阳明病:阳明病是因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所致。它的病变多表现为里热实证,病变部位在经,在腑之分。在经为热证,在腑多为里实热证。1、阳明病的主要脉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 经病——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不恶寒,肥恶热,脉洪大。 腑证——日晡潮热,谵语,手足漉然汗出,腹部硬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脉沉实或滑数,舌苔黄燥厚腻等。2、阳明辩证,除辩别其在经在腑外,应注意以下三点:A凡由太阳病或少阳病传变而来的,必须注意分辨病情的发展阶段,诊察其是否有太阳或少阳证存在。
辩证施治纲要(二)
B、阳明病为阳亢邪热的炽盛的极其阶段,往往会出现重症状,如三急下证。故应详辨立断。 C、阳明病也有合邪病,如热与湿合,而致发黄证,与阳明蓄血及虚寒证,不能食,呕吐,饮水即哕等,临床辩证不可拘泥于经腑二证范围。 辨少阳病:少阳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尚未进入阳明之里的阶段,病变表现在半表半里之间。本症也可以从本经起病。1、少阳病的主要脉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等。 2少阳病辩证:在临床上除分辩主要脉证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A由于少阳病是外在表证和里证之间,每有兼表或兼里的证候出现,因此,必须辨清偏表或偏里。B、少阳病是病邪在表在里的中间阶段,其脉证往往不能同时并见。因此,只有从症状上能辨析出病位在表在里即视为少阳病。
(二)三阳分证 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的正气趋于衰微,症状的总的表现为衰退现象时,称为阳症,三阴证,即太阴、少阳、厥阴,也是阴证的三个类型。 辨太阴病:太阴病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为阳经传变而来,一为脾胃素虚,外邪直中太阴。病变多表现为里虚寒症。 1、太阴症的主要脉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舌苔而滑腻,脉濡弱或迟缓等。 2、太阴病辩证:在临床上除必须分辨其主要脉证外,还应注意以几点。A太阳与阳明的病位相同,而性质相反,太阴为虚寒证,阳明为实热证。临床时每有相似症状出现(如二症皆有腹痛)B太阴病因传变而来的,往往兼有他经症状,必须分辨其兼证的病位和性质,不可拘于太阴虚寒不予兼顾。C、太阳虽有里虚寒证,如病经数日后见大便硬,脉由微涩转长, 此由阴转阳,不可认定太阴虚寒而不顾转阳之机。 D、辨太阳病时,如忽见暴烦下利,应注意是否脾阳将复,为欲愈之象。 辨少阴病:少阴病,一方面自传而来,一方面是因体质素虚,外邪直中所致。无论传变或直中,皆为严重阶段,是属全身虚寒证。此病主要是心肾两脏机能衰减,病的性质,一般可分为虚寒与虚热两类型。 1、少阴病的主要脉证:脉微细,但欲寐。2、少阴病虚寒和虚热的分类:A、虚寒——无热恶寒,口中和,下利清谷,手足厥冷,小便色白,脉沉微等,此为主要脉证。 B、虚热——心烦不寐,口燥,咽痛,胸满下利,脉沉细微,舌尖红赤等,此为主要脉证。3、少阴病变化较复杂,在临床上除必须分辨虚寒,虚热两证候外,还应注意以下五点。A临床上有时会出现少阴病与他经同病的症状,如太阳与少阴同病的症候,以及少阴阴液亏液亏竭而又出现阳明燥实证候等。B、少阴寒证中以四肢厥逆症状为主证之一,但四肢厥逆证,并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如四逆散就是阳郁气不宣通所致,因此,临床见厥时不能断为少阴虚寒,必须全面观察。C、在分辨少阴病寒热证时,必须仔细观察寒热证的真假,因为阴盛阳虚到一定的程度时,每会出现格阳现象,临床时应加以注意。D、病至少阴,无论虚寒证,虚热证皆属严重阶段,尤以虚寒为甚。因此,临床时必须注意观察症状变化,有无阴绝阳脱的现象。E、辨少阴病时有很多不治的病症,虽然在伤寒论中曾提出阳存则生,阳亡则死,但不应拘泥。 辩厥阴病:在病程中厥阴病为病的未期,这时正气与邪气在作最后斗争,病变的表现极其错综复杂,但主要不外寒热的厥热胜复二种类型。1、厥阴病的主要见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2、厥阴病的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A、寒热错杂——指主要见证中的症状而言。口渴不止,气上冲胸,心中疼热,自觉得热,是上热的现象,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是下寒的现象。B、厥阴胜复:厥冷时少,发热时多为阴消阳长,其病易愈,厥冷时多,发热时少为阳消阴长,其病为进,先发冷后发热者病轻,先发热而后厥冷者病重。3、厥阴病辩证:厥阴病变化比较复杂,在临床时除必须分辨其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外,还应注意三点。A、形成厥逆症状的原因不一,如有寒厥、热厥、蛔厥、脏厥、痰厥、饮厥等,虽然有属厥阴病的,也有不属厥阴病的,但鉴别厥逆的病理仍属厥阴病中的主要辩证内容之一,因此在临床时必须注意诊察分析。B、如发现病理相反的症状时,应细加诊察,有无误治现象。(如当不食而食的除中症),然后才能判断顺逆。C、厥阴病是一个严重阶段,因而确证尤为重要。但其主要关键,是依据正邪进退的表现程度如何而决定。因此,临床时必须辩证正邪进退,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三)六经辩证要点 六经证候,虽然各有主脉,主证,但在临床上往往会混合而成为合病、并病等。综合六经的各个分证分析。
二、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
卫气营血和三焦皆为温病的辩证纲领,是温病证候分类的二种方法,是正确地分辨温热病病程中的发展规律及病理变化的依据,并据这些规律和病理变化来决定治疗。
(一)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辩证在温热病方面的应用,一方面代表着病变进展的深浅,一方面代表着卫气营血四者的病理损害的程度。1、卫分的主要脉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微渴,苔薄白,脉浮数。2、气分的主要脉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气粗,溲赤,口渴,脉洪大数,苔黄或黄白相兼,或腹满且痛,大便秘结,小便短涩,或自利灼肛,谵语潮热,脉数实,苔黄燥或灰黑起刺。3、营分的主要脉证:舌质红绛,口干反不甚渴,高热夜甚烦燥不眠,脉细数,严重的有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脉细数。4、血分的主要脉证:A实——昼静夜躁,谵语发狂,痉挛昏厥,外发斑诊,其色有时紫黑,吐血便血,大便黑而易解,小便自利,脉弱而数舌质深绛。B、虚——神倦瘛纵,脉虚弱,舌质紫晦。
(二)三焦辩证 三焦辩证在温热病方面的应用,一方面代表着人体上中下三部病变的所在,一方面代表着温病的一般发展过程,即初中末三个阶段,也就是以此作辩证的依据。1、上焦,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两个部分的病变。A、手太阴肺的主要脉证——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咳嗽,脉动数。B、手厥阴心包的主要见证——舌色绛赤,烦燥,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蹇肢厥。2、中焦,包括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两个部分的病变,也就是燥热和湿热两大类型。 A、燥热的主要脉证: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日晡益甚,发热不恶寒,大便秘,小便涩,苔黄,甚则黑起苔刺。热,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实,潮热,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涩赤或热结旁流,下利灼肛,脉沉实,苔干黄。B湿热的主要脉证:身热不扬,午后较甚,胸痞身重,腹满呕逆,便溏,舌滑腻,脉缓。3、下焦,包括足少阴肾与厥阴肝两个部分的病变。A、足少阴肾的主要脉证——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背侧,烦燥不寐,口干舌躁,齿黑唇热,溲短色赤,脉细。B、足厥阴肝的主要脉证——心中忡忡,手足蠕动,厥热交替,神倦,脉弦细数,舌绛苔少。
(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辩证要点 卫气工营血和三焦,二者虽然分法不同,但是仍相联系。因此,在临床劫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三焦代表温病的发展阶段和病变部位,卫气营血代表病势的发展趋热和病邪浅深层次。因此,在临床时要结合患者病情适当运行,不要单独推崇一种而废弃一种。2、温热病有新感和伏邪的区别。因此,卫气营血的病变也就有由表入里和自里达表两种相对的规律,临床时往往也会有混合证型出现。这些在辩证时必须加以分析,否则即难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所在部位。 3、三焦病一般传变规律是由上而下的顺传,如果心液亏乏,温邪乘虚亦可传入心包,即为逆传。另外,也在伏气为病自内发,温病从下焦开始,另外还有温湿,毒疫等病从中焦开始,这些在临床上都应注意辩认。 4、三焦辩证分类,一般看成是上焦较轻,中焦较重,下焦严重,是病程轻重的三个阶段。但临床上也有特殊情况,如上焦逆传心包证,病位虽属上焦,而病势已属严重阶段,这点在辩证时也必须加以重视。
三、脏腑经脉辩证
脏腑经脉辩证主要劫证候分类法进行辩证,而脏腑证候分类法多用于内伤杂证方面,这是根据五脏六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反应,以寒热虚实不同性质的纲领分析归纳症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分类方法进行辩证,就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病变中辩别也病变所在的疾病的性质,从而达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肝病证候分类1、肝寒:胁下坚胀,腹满不食,筋脉收缩,阴囊引病,小腹胀痛,呕吐清涎,脉沉弦迟,舌苔白滑,质淡。 2、肝热:头胀烦躁,目赤肿痛,胁痛,耳聋,痉挛抽搐,寐中惊惕,淋浊,尿血,脉弦数,舌质红。3、肝虚:头昏目黑欲仆,耳呜,目眩,目涩,雀盲,筋挛拘急,身体麻木,指甲枯萎,遗溺,易怒善恐,心烦,甚至寒热如疟,月经后错量少,脉弦细而弱,舌光红无苔或质淡。4、肝实:头中热痛,遇暖痛甚,眩晕,耳呜、急燥、善怒、呕吐酸水,胸胁胀痛、手不可按、同时呼吸不利、不能转侧,甚至牵及小腹作痛,小便不通,脉弦劲,舌红紫,苔黄腻。5、肝经经脉主要见证:巅顶头痛,两胁肿痛,目赤,面青,耳聋颊肿,嗌干,筋挛,睾丸抽缩,癫疝,遗尿,小便癃闭,女子前阴肿痛。6、肝阳上逆A、肝经实火:头痛,眩晕,面红易怒,目赤,头重脚轻,手指麻木,肌肉蠕动如蚁走,耳呜,眼花,口苦,多梦,鼻衄,齿衄,大便秘结,小便淋涩,脉多弦硬而长,舌苔黄质红。 B、肝经郁火:头胀,头痛目赤,易怒,吐衄,往来寒热,呕吐酸水,胸胁胀痛,面部发热色红或瘰疠结核,舌质红或起刺,脉弦数,苔黄或干腻。C肝风内动:卒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口合不开,或渐次苏醒而成偏瘫,甚则昏厥而死,脉多弦长有力。7、肝气不舒:头痛目眩,胸胁胀满,胁胁串痛,颊红口红,抑郁不乐,少食倦怠,少腹重坠,妇女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苔薄白。8、肝病兼治A肝火刑肺:气促,气逆、咳嗽痰粘,胸痛串胁,甚则咯血或痰带血丝,性急善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脉弦数,苔薄白南质黄。B、肝气冲心:舌卷焦短,昏不知人,醒作睡声,撮空上视,躁动不安,面青目赤。C、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胸脘满闷时痛,两胁串痛,食欲不振,嗳气吐酸,心烦易怒,腹满,大便不调,脉弦,舌苔薄黄。D、肝脾不和:面色萎黄,神气倦苔,两胁胀满,渴不喜欢,饮食不消,腹痛腹胀,肠呜,泄泻,脉弦缓,舌苔白腻。E、肝胆不宁:虚烦不寐或恶梦惊恐,触事易惊或善恐,如人将捕之状,短气乏力,目视不明,口苦,呕吐苦水。脉细弦,苔薄白。F、肝肾阴虚:面色憔悴,两颧嫩红,头眩目干,眉棱骨痛,胁胁作痛,腰胫痿软,耳呜,夜半咽喉干痛骨蒸盗汗,手足心热,男子遗精,女子少腹痛,经水不调,带如注,或两便艰涩,脉细舌红无苔。G、肾阴虚肝阳亢:头昏目弦,少寐多梦,烦热颧红,心悸易怒,足轻头重,耳呜耳聋,四肢无力,腰酸遗精,舌质光红,脉弦细数。H、肝胆湿热:两目皮肤发热,色泽鲜明,胁痛尿少而黄赤或见发热口渴,恶心呕吐,食少腹胀。脉弦数,舌质黄腻边红。
(二)心病证候分类 1、心寒:心悸,恍惚,心暴痛,肢冷,唇甲表紫,脉迟,舌暗红。2、心热:面赤,咽干,渴而欲饮,心中烦热不得眠,谵谵如狂,喜笑不休,办部热闷痛如针刺,脉数,舌尖干赤或舌下肿突,舌体肿硬或縻烂。3、心虚:惊悸,怔忡,健忘,失眠,虚烦,多梦易惊,自汗,盗汗,掌心热,脉细弱,舌质淡红,偏心血虚,舌干红绛,为心阴虚,脉结代,心中空虚。4、心实:烦燥不宁,喜笑不休,发狂怒骂,痰壅,神昏,胸胁刺痛,舌尖红赤或质暗红兼见瘀斑,脉实大,或涩。5、心经经脉主要见证:目黄,咽干,心痛,胁痛,口渴欲饮,臑臂内侧后缘疼痛,或厥冷,掌中热痛。6、心病兼证A心脾两虚: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健忘,怔忡少寐,盗汗,腹胀便溏,妇女月经不调,脉细软弱无力,苔白质淡。B、心胆俱虚:触事易惊,梦多,虚烦不寐,或口苦,心烦喜呕,脉弦细无力,舌质淡。C、心肾不交:怔忡、健忘、虚烦不眠,梦寐遗精,潮热盗汗,夜半咽干,耳呜,耳聋,目眩,腰酸腿软,夜间尿多,一遇烦劳侧面赤,脉虚数,舌红无苔。
(三)脾病证候分类 1、脾寒:唇淡口和,食入不化,中脘饱闷,腹痛绵绵,呕吐泄泻或便秘,四肢清冷,皮肤黄暗如烟熏或浮肿,脉沉而迟,舌苔薄白。 2、脾热:唇赤生疮,口甜粘浊,能食,身黄色鲜,小便黄赤,舌苔薄黄或腻,脉数。3、脾虚: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倦怠嗜卧,食减不化,腹痛喜按,肢冷便溏,肌肉消瘦,或浮肿,甚至呕吐洞泄,脱肛,子宫脱垂,了血,血带清稀而多,脉虚缓舌质淡,苔白滑。4、脾实:胸脘不舒,大腹胀满疼痛,有时易饥,身重肿胀,二便不通,脉数实或沉滑,苔黄干。5、脾经经脉主要见证: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食物不下,心内烦扰,心下掣痛,大便稀薄,或痢疾,或水闭,于内而不能排泄,或面目一身尽黄,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则股膝侧发肿而厥冷,足大趾不能运动。6、脾病兼证A、脾肾阳虚:心悸,怔忡,喘咳,畏寒肢冷,腰痛乏力,水肿,不烦食少泛恶,大便溏,小但少色清白,甚则腹满,黎明泄泻,鼓胀,脉缓弱迟细,舌淡胖大,有齿痕无华,苔薄白。 B、脾肺两虚:咳吐痰涎,气短喘促,胃纳不佳,蠃瘦身冷,腹胀便溏甚则浮肿,脉虚数,苔白少津,质淡。C、脾胃失和:胃脘痞满,隐疼绵绵,不思饮食,食入难化,嗳气气作呃,甚则呕吐,脉细苔薄白。
(四)肺症证候分类 1、肺寒:面白,发热,恶寒,咳嗽,痰稀白,气喘不能平卧,鼻流清涕,口不渴,脉浮弦,苔白滑。2、肺热:痰黄稠,胸痛,鼻煽,鼻孔红肿,气息觉热,气喘汗出,口渴引饮,咽喉肿痛,鼻衄脉滑数,舌质红绛,苔黄燥,或咳呛痰血,咽干声嘶,脉数,舌质红。3、肺虚:面色皓白,声低气怯,气短不续,畏寒易汗,皮肤枯燥,毛发易折,或颧赤盗汗,消瘦,骨蒸烦热,咳嗽失音,脉虚细,或细数无力,舌质淡红或红。A、肺阴虚:潮热盗汗,口渴咽干,干咳音哑,咳出浊痰,或见咳血,午后颧红。声音低微。气逆喘促,脉多细数,舌红少苔。B、肺气虚:面色萎黄,气怯倦怠,咳嗽吐痰,痰多清稀,甚则喘促,饮食少,畏风形寒或自汗,脉沉微,舌质淡。4、肺实:气壅喘急,不能平卧,声高息涌,咳嗽声重,胸胀满闷,或吐脓痰,臭痰,脉滑实,苔厚腻。A、水饮停蓄:干呕,短气,心悸,喘沉细弦,苔白稍厚腻。B、痰湿挟瘀:恶寒发热,咳逆上气,吐脓如米粥状,甚则吐脓血,痰沫腥臭,胸胁胀痛,咳时痛甚,用手按痛处则更增气急,脉滑实或浮大有力,苔黄腻。5、肺经经脉主要见证:肺部胀满而气喘作咳,缺盆中疼痛,口渴,心里烦躁,胸部满闷,臑臂部的内侧前缘作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6、肺病兼证A、肺肾两虚:气短喘急,咳呛痰中带血,甚或咯血,咽喉不利,咳痰稠粘,潮热盗汗,面白颧红,虚烦不得眠,腰腿酸软,动则气促,小便短赤或不利,舌质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或弦数。
(五)肾病证候分类1、肾阴虚:头眩目花,咽干耳呜,耳聋,干咳或唾血,盗汗骨蒸劳热,腰酸腿软,遗精,饮少尿多,脉虚细而数,舌质红而少苔,偏火旺者则见颧红唇赤,虚烦不寐,阳兴梦遗,小便赤,大便秘。2、肾阳虚A、肾气不固:面色淡白无华,腰脊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夜尿多,滑精早泄,尿后余沥,舌淡苔薄多白,脉沉细弱。B、肾不纳气:气短喘逆,动则尤甚,咳逆汗出,小便常随咳出,甚则痰呜,面色浮白,舌质淡,脉虚弱或沉细。C、肾阳不振: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萎,头昏耳呜,形寒尿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D、肾虚水泛: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腰腹胀满,阳囊,尿少,水泛为痰则咳上气,痰多稀薄,动则喘息,舌胖嫩,苔白,脉沉细弱。3、肾经经脉主要见证:心象挂在半空若饥饿状,心跳若恐,口热舌干,咽肿,心内烦扰,脊股部内后缘疼痛,痿废厥冷,好睡,足下热而痛。4、肾病兼证:肾水凌心射肺,心悸不宁,头眩,身润动,振颤欲倒地,水肿、胸腹胀痛,咳嗽短气,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冷,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六)胆病证候分类1、胆虚寒:面微有尘,头晕欲呕,胆怯易惊,少寐善太息,视物模糊,体无膏泽,脉弦 脉迟,苔薄滑。2、胆实热:头两侧及目眦皆痛,头晕,目眩,耳聋,口苦,呕吐苦水,胸满胁痛,寒热往来,易怒,夜寐不安或多眠,脉弦数实,苔黄舌红。3、胆经经脉主要见证:头痛,颔肿,眼外角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胸胁肋,髀,膝等部的外侧直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四趾不能运动。
(七)胃病证候分类1、胃寒;胃脘胀满疼痛,绵绵不止,喜热按,喜热饮食,泛吐清水痰涎,早食暮吐,呃逆,四肢清冷,脉右关沉迟,苔白滑。2、胃热:口渴思冷饮,消谷善饥,呕吐嘈杂,食入则吐,口嗅,牙龈肿痛,腐烂或出血,汗出鼽衄,脉滑数,舌赤苔黄少津。3、胃虚:食难消化,胸脘痞闷,胃痛喜按,食后痛减,嗳气吐酸,不思饮食,唇淡,脉右关软弱,舌质淡,苔少。A、胃阳虚:胃脘痞满,不思食,食不化,时作嗳气,吐酸苔白滑,脉沉迟。B、胃阴虚:口燥咽干,或见口烂龈肿,大便干结,食少食不化,甚则噎膈或反胃,舌光少津,舌质红,脉细数无力。4、胃实: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通,或溏薄不爽,尿色黄,或大腹水肿,脉实大,苔黄厚。5、胃经经脉主要见证:口歪,唇上生疮,颈肿喉痹,沿胸部的膺部,乳部,下到气衔,股部伏免,小腿外缘足背等外皆痛,足中指不能屈伸,本经气盛实证,身前胸腹部发热,本经气不足的虚证,则身前胸腹部都觉寒战。
(八)小肠病证候分类1、小肠虚寒:小便清长,或频数不爽,小腹坠痛喜按,疝痛,或肠呜泄泻,或粪后下血,脉象细弱,舌淡苔薄白。2、小肠实热:咽痛耳聋,心烦舌疮,小肠气痛,连及腰脊,控引睾丸,脐腹作胀,矢气较松,小便赤涩,茎中痛痛,脉滑数,苔黄质红。3、小肠经经脉主要见证:咽干,颊肿不能回头看,肩痛似拨,臑(上臂部)痛似折,耳聋,颈,下颔肩,臑、肘臂行外侧后缘疼痛。
(九)大肠病证候分类1、大肠寒:腹痛肠呜,大便泄泻,小便清长,手足冷,脉迟,舌苔白滑。2、大肠热:口燥唇焦,喉痹,大便秘结,或便溏腐臭或便血,肛门灼热肿痛,小便短赤,脉数,苔黄燥。3、大肠实:腹满痛拒按,或腹痛固定在一点而拒按,恶寒发热或无热,右足屈而不伸者,则为肠痈的征象,小便频数,大便秘结或便而不爽,或下脓血,或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脉沉实或测滑数,舌苔黄腻。4、大肠虚:久痢泄泻,肛门下脱,寒栗肢冷,脉细微,舌淡苔薄滑。5、大肠经经脉主要见证:齿痛颈肿,眼睛发黄,口干,鼻衄,或鼻流清涕,喉中肿痛,肩前与臑内(手臂前缘)作痛,食指痛不能运动。
(十)膀胱病证候分类1、膀胱虚寒:小便清白频数或不禁,冷淋,遗尿,浮肿,舌淡,苔润,脉沉细。2、膀胱实热:小腹胀满硬痛,小便短涩不利,尿色黄赤,浑赤,浑浊不清,或尿脓血,或溺血尿或尿砂石,或闭塞不通,舌红苔黄脉数。3、膀胱经经脉主要见证:气冲而头痛,目似脱,项痛如拨,腰脊痛如折,股关节不可曲膝膕如结,腿肚如裂开似的,此外,为痔,虐疾,癫疾,头项部疼痛,目黄泪出,鼻流清涕或流血,项,背、腰、尻(骶骨)、膕、踹(腓肠肌部)脚等部全痛,跋涉 趾不能运动。
(十一)心包络经经脉证候 手心发热,臂肘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怛怛大动,怔忡不安,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心内烦忧,心中痛。心包络为心脏外围,在功能和病变上与心脏是分不开的,所以,心包络症状包括心的见证。
(十二)三焦经经脉证候 听力不清,咽喉肿痛而闭塞,汗出,眼外角痛,颊肿,耳后,肩、臑、臂的外缘等部皆痛,无名指不能运动。 上中下三焦分别代表着人体上中下三部分,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脏腑。三焦的病也就是脏腑的病,所表现的症状可参见上述各节,热病参见卫气营血等章节。
(十三)脏腑经脉辩证要点`1、脏与腑之间存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关系,应进行全面诊察分析。2、病变中正气的强弱往往出现互相转化的现象,必须掌握虚实转化规律。3、内脏体表组织有着所属关系,内脏有病往往会影响到所属体表组织发生病变。4、五脏各有其生理上的所喜所恶,因此,往往由于病因的性质与某脏所喜相违背,这一脏容易受病。虽然是五脏所喜,然而太过了仍可致病。
审证求因
一、辩风的病因 外风症是由一般风邪所致疾病,内风就是在某些内伤病的过程中出现的风的症状如突现发生抽搐,摇头等。内风是由于病久体虚液亏虚所致,如血虚生风,液燥生风等,产生风的机制,肝与肾有着密切联系。 风的主要见证 1、外风:外伤肌腠,营卫不和则为伤风,也叫感冒。证见恶风,无汗或有汗,头痛,鼻塞清涕,咽痒,咳嗽声重,痰多,发热,脉浮。 中伤脏腑经络则为中风,轻则证见眩晕,舌僵直不能言语,皮肤麻木,肢体酸痛,重则突然跌倒昏迷,口不能言,痰声漉漉,抽搐半身不遂,兼有六经形证者。2、内风:突然出现搐搦,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角弓反张,眩晕等证,如因血虚生风者,必兼有血虚内燥的症状,如因热盛生风者,必兼有热的症状,因肾亏而引起的内风,必兼有肾阴不足的症状,因肝气郁结化风或肝阳亢盛化风而引起的,则有肝经症状。 风的兼证1、风寒冬:即伤风的症状,再加恶寒,骨节痛,气喘,脉浮紧。2、风热;头痛,目赤,鼻流黄浊涕,咽喉痛,乳蛾红肿痛,口渴,心烦,小便黄色,脉浮洪数。3、风温:身热,微恶风或不恶寒,出汗,头痛,咳嗽,口渴,心烦,便秘,小便黄赤而少,脉浮数,病较重时,有昏迷,谵妄,癍疹,舌红绛等。4、风湿A、在皮肤:如癣,湿疹,风疹等,都有痒的症状,有的有水渗出,有的此起彼落,窜走不定。B、在表:头痛而重,全身骨节疼痛(窜走不定)微肿,汗出,恶风,气短,发热(午后热甚)小便少。C、在里:肠呜,腹痛,泄泻,泄出清水。5、风水:全身浮肿,面目浮肿较重,颈胀,嗽咳恶风、出汗不渴,脉浮。6、风燥:便秘,消渴,皮肤干而皱,指甲干枯。 辨风的要点:1、辨别风应结合其特点,如发病急,消退快,善动而善变。内风,常见摇头,因风性轻扬,易侵入之上部,外感之风,则常见恶风,风邪伤及皮肤可以发痒。2、辩风证时,应注意风中于人体的哪一部位所中的程度,如中风有中经络(口眼歪斜,手臂麻木,肌肉类不仁,身体重着)脏腑(口流痰涎,舌强语蹇,昏不知人)之不同,并在程度上也有轻重之不同。3、辨风证时应注意其兼证。4、辨风证时应注意其来源,是外感而来,还是内生之风)
(二)辨热的病因 暑热见证1、伤暑:证见寒热头痛,恶热,汗出,烦燥,呕吐,腹泄唇干,口渴,气促,四肢无力,小便赤涩,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脉浮滑而数洪或虚。2、中暑:证见突然昏倒,神志不清,发热烦燥,气粗出冷汗或无汗,脉洪大而无力或陷伏。 热本身见证:发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鼻煽唇焦,面赤,目赤,燥吐黄痰,小便短赤,大便闭结,舌苔黄,舌质红,脉数,癍疹,出血昏迷,谵妄发狂。内热,主要是阴虚及虚热及虚热的症状,如颧赤,骨蒸潮盗汗,心中虚烦,失眠,口燥舌焦,咽痛,咳嗽痰中带血,手足心热,便秘,舌质绛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辨热的要点1、热耗损人体津液,并恶热而喜冷。2、要区分内热与外热,以及外热因津液过耗而转为内热,和热盛耗散无气等问题。
三、辨湿的病因 湿是一种重浊,腻滞的阴邪,由外感雾露,久居湿地,涉水淋雨而来,为外湿。因食生冷或酗酒太过,致脾运失职,以致造成水液停留不行,是内湿。 外湿:体酸关节疼痛,身重难以转侧,关节屈身不利,头汗出,皮肤潮润,痛常停留一处不移,脉濡缓,苔白腻。 内湿:湿阻上焦多见头胀头重,胸脘痞闷,口淡乏味而腻有时觉有甜味,不思饮食,或湿阻中焦,则常见腹胀饱满,饮食不化,嗳气,大便溏,肢软无力,自汗出,小便涩少,苔白腻而厚,若湿注下焦,则见足肿小便淋浊,大便反快,痢疾,及妇女带下病。 湿的兼证 1、风湿:见风的兼证。 2、寒湿|全身疼痛,而关节疼痛较重,行动不便,无汗,四肢浮肿,尿少而清,大便稀,舌苔白腻,脉迟。3、湿热:湿热:发热,心烦,口渴喜热饮,自汗,四肢关节肿痛,且重,胸满,身黄橘红,足冷小便黄赤而少,舌苔黄腻,脉滑数。4、温湿:头痛,恶寒,身重而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如阴虚,舌白腹泄,舌白不渴,面色淡黄,脉弦细而濡。5、暑湿:呕吐腹泄,发热汗出,胸闷,腹满,不思饮食,苔白滑,脉虚濡或虚涩。 辨湿的要点1、辨湿证应注意其特点。湿性粘滞,病易缠绵,并多固定不够,湿病大便易稀,小便少,不渴或渴不欲饮。湿性向下,病常下,湿性污浊,故带下,疥疮流水多为湿邪所致。2、辨湿应分辨其部位,其皮表,有肌肉,在关节,在上,在下等。3、辨湿应注意其是内湿或是外湿,应注意是否兼证。
四、辨燥的病因 燥为秋天的主气,因秋燥引起的疾病,有温凉之不同。有凉燥与湿燥之分。此外,有内燥,多因汗、吐、下、伤津亡液,精血内夺而致。1、外燥A、凉燥:头痛鼻塞,恶寒多于发热,无汗唇燥,咽干,咳嗽,气喘,脉浮弦涩,苔白而干。B、身热有汗,口渴,咽痛,咳逆,胸痛痰中带血,上气鼻干,舌苔白薄而干,尖边红,脉浮数或弦涩。2、内燥:见证具内燥之各项症状,此外尚有皮肤干燥,指甲干,毛发干枯易折,无光泽,舌干无津液,脉涩。 辨燥的要点 1、燥病特点:燥病除发热外,病人有缺乏体液表现,如口唇龟裂、咽干口燥等。2、区分内外燥:外燥偏重于肺,内燥偏重于全身。3、辨内燥须分三焦部位:若燥伤血脉则民肝肾有关。辨外燥则伤肺为特征,如干咳胁痛,津液干燥,凉燥则恶寒较较重,多无汗,表证较为明显,但在化热之后,亦与温燥无异。
五、辨寒的病因 寒是冬天的主气,是一种阴邪,寒邪,最易伤人的阳气,分内寒或外寒,内寒多因人体阳气虚弱而引起的。 寒的主要见证:1、外寒A、伤寒是感受外寒较轻的,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么,腰痛,身凉,四肢冰冷,手足挛痛,卷卧不动,昏迷僵直,舌白滑,脉沉细迟,或沉微欲绝至脉伏。 辨寒的要点:1、辨寒证应注意寒特点。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易致痉挛。侵入人体后,可致气血不畅而痛,脉见迟弦,寒证必见喜温恶寒。寒邪由表入里,也能化热。2、须区别外寒和内寒致病的原因。3、辨其有无兼证及寒邪所伤的程度和部位、轻重,上下,表里,脏腑。
六、辨火的病因 火是在体内产生的。脏腑都能生火,而各种精神活动过度(七情所伤)也能生火,外感诸邪到了人体后,也能化火。实火,有明显的火盛症状,阴伤的症状不明显,而虚火则阴伤症状明显,并带有虚热症状。 火的主要见证 1、实火:凡五气所化之火,或五志之火多为实火。表邪入里化火,以胃肠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服,腹满便秘等。此外,亦有五志之火兼有五气所化之火。 2、火在上焦:症见面赤、头胀、心烦懊农,咽喉肿痛,牙痛。 3、火在中焦;症见渴喜凉饮,胸膈烦闷,消谷善饥。4、火在下焦:症见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5、五志之火: 心火---烦心,掌热,口舌糜腐。肺火---咳血、咽干、鼻干、鼻衄。 肝火---头胀,多怒,目赤。 脾火---能食,嘈杂,口唇赤肿。 肾火---骨弱,尿赤(淋浊),梦遗等。 一般实火舌苔多黄或黑,干燥或起芒刺,脉多洪数有力。 辨火的要点:火有各种热的症状。有干燥的症状,因火性炎上故火象现于头面较多,火盛电易伤津动血燥阴,消耗真气,克伤肺金。火症一经发病,一般多在很短的时间内酿成燎原之势。2、区分实火与虚火。实火多系先火旺而后水亏,其来势急,虚火则多先水亏而后火旺,其来势缓。 3、了解火、温、热的关系,三者异名同类,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一般以温热之邪属外感,火气属内生。4、辨其部位或有无兼证。
七、辨疫疠的病因 传染性流行病,不循经脉传变,多邪伏中焦,一般分湿热秽浊与暑燥淫热两类性质。1、疫毒发颐:耳下两颐肿硬且痛,连面皆肿,喉赤肿痛,壮热口渴,时有睾丸肿痛,甚则神识昏糊,嗜卧睡,或惊厥,脉数大,沉浮俱盛,舌苔黄厚。2、疫疟:憎寒壮热,继则壮热无汗,头身皆痛,胸闷呕吐,渴不欲饮,或大渴引饮,目赤溲黄,甚则状如尸厥,神昏气闭,汗出而醒,或抽搐谵语,皮肤起癍疹,寒热交作,脉数或伏或大,苔黄燥或舌赤无津。3、疫痢:发病急速,证势剧烈,发热恶寒,身疼口渴,烦燥或呕吐,腹痛如绞,痢下赤白,日数十行,大便腐臭,肛门灼热,毒盛则神昏谵语,抽搐痉挛等,或间夹癍诊,舌苔厚腻而白,脉不定,常见的有濡数迟微或伏或散。 4、疫喉痧:壮热微恶寒,烦闷口渴,喉痛甚,咽部红肿,甚则腐烂,颈部及全身出现痧疹,舌质红,苔黄或粘浊,脉数。
八、辨七情病因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均为内伤疾患,其表现在气的变化方面,五脏有病也能起情志方面的变化。 1、七情病的主要见证:抑郁不乐,喜怒无常,心烦意乱,惊惕善,失眠多梦,悲衰哭泣,胸闷太息或气急,咽喉似有对阻,喀不出咽不下,腹部胀满,不饥不食,胁痛嗳气吞酸,胃痛,有痞块而不固定,严重者神志恍惚,语言错乱,如癫如痴。2、七情与脏腑关系:过喜—伤心,则心神不安,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喜则气缓,可见心气缓散不收。 过怒--、伤肝,则见面青白色,食少不下,怒则气逆上冲大叫目怒视。怒极则血莞于上,可致目赤神昏暴厥。若郁怒不伸而成精神病,则经常怒目狂妄叫嚣詈骂不避亲疏。 过忧---伤肺,亦可伤脾。忧愁者,气闭塞不行,闷闷不乐,若有所思,若有所失,甚则失眠,精神失常,久之伤脾,食欲不佳。 过思—伤脾,脾伤见食不香,睡眠不佳,思则气结,过分思虑,精神受病,气机不畅,意志紊乱。 过悲—伤肺,肺伤则气消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垂头丧气,叹息连声,偶有所触,即涌泪欲哭。 过恐---伤肾则肾气亏点,气血不足,表现 为神怯易恐。 过惊—惊则气乱,暴受惊吓,立时目定口呆,傍徨失措,为动心神,神志被扰,则情绪不宁,故心虚之人易惊。 3、 辨七情要点A、七情病是思想情绪引起的。B、特点、情志失调,易生气病,肝病气邪和脾胃肺关系电密切,也可引起疼痛,痛的地方游走不定,产生的痞块不固定在一处,而是忽聚忽散。C、辨其在气在血,首先是气,进一步影响到血,初病多实,久病多虚。
九、辨劳倦病因 劳动而不注意休息,光休息而不劳动,都能使气血筋骨,肌肉失其生理的常态。1、劳倦的主要见证:劳倦主要是气伤,症见无力,疲倦,怠情,怠惰,嗜卧,懒言,饮食减退,气喘心悸,发热自汗,心烦不安,脉缓而大或浮或细等。 过逸,多见体胖行动不便,动则喘渴,心悸气短肢软无力,易感风痹等病。 2、辨劳倦的要点1、辨劳倦须了解劳倦之所伤,如久视伤血,久卧伤元,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以及疲劳之后,汗出过多,内务部津伤气,再如肺劳伤气,心劳损神,脾劳损食,肝劳损血,肾劳损精等,都必须详察细辨。 2、辨劳倦必须与外感鉴别。因内伤劳倦,有时亦能出现恶寒身热等现象,所以应结合其他见证来鉴别。 3、辨劳倦必须辨患者禀赋强弱,劳倦程度以及有无其他兼证,必须参考脏腑辩证。
十、辨伤食病因 饮食为营养的泉源,任恣肥甘,没有节制运化失常,即能致病,形成伤食,造成肠胃病,这和脾虚关系非常密切。辨伤食的见证,饮食伤在胃,症见胃痛,饮食不佳恶闻食气,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舌苔厚,脉滑有力,饥食伤心在肠,症见腹痛,泄泻,一般饮食伤,脉见滑疾或沉实,舌苔厚腻或黄,如误服毒品,则有吐泻 交作,腹痛如绞等症状。2、辨饮食的要点1、伤饮食者不欲饮食,喜冷食者,内必多热,喜热食者,内必多寒,平素嗜寒,久之会生中寒,嗜热之久,会生内热。偏食所伤,伤于寒物者居多,而伤于温平者次之。2、辨饮食伤须辨有余和不足,如饮食过饱,以致停滞不化者,谓之有余,如脾胃素虚,因过份饥饿,但因食之太饱而伤者,谓之不足,有余为实,不足为虚。3、辨伤食须知所伤部位,如患者消化薄弱,不能多食,食后饱胀,稍进油腻,大便溏泻,是为脾虚,能食不消化,为胃强脾弱,知饥不能食,为脾强胃弱。
十一、辨痰的病因 狭义的痰是指咳出的痰证,广义的痰包括咳出的痰涎以及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痰,是津液在人体各部位郁滞不通,凝聚而形成 。痰主要产生于脾,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肾阳虚能使水泛为痰,肾阳虚则因内热煎熬成痰。 因痰引起的症状: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胀痛,腹泄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如要确定是痰证,应结合以下几点:1、吐痰多,喉中痰响。2、有脾虚消化不良,腹胀,饮食减少者。3、身体肥胖,不喜运动者。4、脉见滑者。5、舌苔厚腻者。 同时还要根据痰量的多少,颜色的黄白,稠粘的程度是否带血等,以辨其寒燥湿等。 痰的兼证:1、风痰:体胖眩晕,恶心欲吐,四肢麻木,吐痰多,有泡沫,喉中有痰声,抽搦如癫痫,脉浮滑。2、热痰:痰黄而稠有块,不易喀出,偶见红色,面赤,口干,唇燥燥热,舌苔脉红滑。 3、寒痰:湿痰:痰多,易于吐出,色白皮书而稀,面萎黄,食欲不佳,腹胀,嗜卧,舌苔厚腻,脉缓。5、燥痰:咳嗽喘急,痰胶粘难吐出,间或带血丝,咽而痒,畏寒发热,小便短赤,舌苔干燥,脉涩。 6、气痰:痰停留于咽喉,喀不出,咽不下,胸胁痞满(即梅核气)7、痰火:症状基本与热痰相似,但头面部实火的症状(面赤,口干,唇燥等),一般更加 明显。8、老痰:痰粘稠难喀,其质较硬。 辨痰的要点:1、辨痰病时,应注意其造成痰的原因 与痰病本身所属的风、寒、热、湿、燥等。2、应注意其部位,兼证,患者体质。
十二、辨饮的原因 体内的水,不正常的聚集在一起即为饮,一般都为肺脾、肾三经病。因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是依靠脾的转输上升,肺的通调下降,肾的蒸化开合,三脏协调,才能完成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的正常。水液在体内本来是循环不息的,并且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如果在其通路上有了阻塞,或者推动水液运行的力量不足,水液溢到皮肤周身。痰和饮的关系非常密切,稠浊的即为痰,稀薄的即为饮。 饮的主要见证:1、辨痰饮:咳嗽、心悸,恶水不欲饮,胃肠中有漉漉之水声,呕吐清水,胸腹胀满,消瘦,脉弦滑(在肠胃) 2、辨悬饮:咳吐引痛,心;下痞硬,发热汗出,脉沉或悬(在胁部) 3、辨溢饮: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笨重而痛。如属寒证,则有恶寒,口不渴,无汗而喘,舌苔白,脉迟,如属热证,则发热,汗出而喘,舌苔黄,脉浮数。一般以寒证多见(在四肢肌肤)4、辩支饮:咳嗽气逆,眩晕,短气不能平卧,身体力劳动微浮肿,脉沉紧(在膈上)。 辨饮的特点:1、饮是稀而流动的,振动时有水声,它和水基本上是属干同一类的东西,但并不相同,和湿也属于同一类,不过饮的水量较多,较为集中。2、辨饮应进一步了解产生饮的原因,以及和脾肾肺小肠膀胱的关系。
十三、辨虫的病因 肠道寄生虫一般以蛔虫,蛲虫条虫等为常见,多因湿热素重,饮食不洁,杂生生菜瓜,果或油腻肥干等物而成。 虫的主要见证:面黄肌瘦,眼眶,鼻下微黑,鼻孔或肛门作痒,唇内生白点如粟粒,食欲减退或异常亢进,有的还嗜食生米,茶叶,炉渣等物,腹中阵痛,喜按,面上白斑,脉多洪大。在小儿易成疳积,腹大坚满。 辨虫的要点:1、蛔虫:面生花斑,腹脐周围作痛,泛恶,或吐蛔虫,大便下蛔虫。2、蛲虫:肛门搔痒 ,妨碍睡眠,粪便带有成虫。3、条虫,嘈杂善饥,头摇鼻痒,大便有虫节。4、钩虫:皮肤发疹搔痒,身黄兼肿,5、辨虫要结合问诊,和检验大便虫卵,以区分虫的种类。
治法总则
中医常用治则有治本和治标,正治和反治,壮水制阳与溢消阴,以及运用脏腑制约等隔治法及汗 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等。
一、治本与治标 标本,主要用来分清疾病的主次本末和轻重缓急的情况,标指疾病的现象,本指疾病的本质。 标本应随具体情况而异。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原发症状为本,续发症状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一般情况,先治本后治标。如原有肾病,此病又出现小便不利,全身水肿等症状,治疗应治其小便不利,小便正常则水肿消退,肾病减轻了,则由它引起的咳嗽,气喘等肺病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治本而标自愈。 1、急则治标:标病甚急而可影响患者安危时,应先治其标而治其本,如脾病引起腹水症,脾病是本,腹病是标,如到了腹部胀满,呼吸困难,二便不利的地步,不可单用健脾固本之法,应以峻泻水,俟水退再治其本。喉风症,咽喉肿闭,汤水难下,可以先用刺法砭出恶血,然后再按病的性质给药。 2、缓则治本:这是从根本上着手的治法。大都用于一般慢性病如虚劳内伤,阴虚发热咳嗽的病人,发热咳嗽为标,阴虚是本,因在治疗上就用滋阴治本的方法,阴虚好了,发热咳嗽的症状,也就自然消失。 3、标本俱急,标本同治:这种治法,大多用于病情紧急之时,因在时间上,条件上已经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本同治。如咳喘,胸懑,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虽然病本在肾,病标在肺,但由于水邪射肺,标本俱急,就需要同时发汗利小便的治法来表里双解。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法:适用于证情与症象在性质一致的时候,即热证表现热象用寒凉药治疗,寒证表现寒象时用温热药来治疗,实证表现实象时用攻泻药来治疗,虚证表现虚象时用温补药来治疗,又叫逆治法。 2、反治法:与上反。虚象仍用攻泻药,实象仍用补益药等。如急性热症有时出现肢冷色青,脉微欲绝的热深厥深证时,不用温阳药而仍用清热药来治疗,这是因证情属真热假寒的性质。这种治疗叫寒因寒用。又如,少阴病下利,手足厥冷,而又见不恶寒,虚烦面赤等热象时,不用清热药而仍用温阳药来治疗。这是因为下情是属于真寒假热的性质。这种治法叫热因热用。如脾虚而见中满痞胀症象时,不用消导药而仍健脾药治疗,这属于真虚假实的性质,治法叫寒因寒用。如湿热积滞,顽痰瘀血引起的病,虽然病久有虚象,不用补益药而仍用攻痰去瘀的攻伐药,属于真实假虚性质,治法叫通因通用。病情较复杂的,治疗上采用热药中少佐寒药,寒药中反佐热药,或热药冷服,寒药热服等。
三、壮水制阳,益火消阴法 1、壮水制阳法:适用于肾中真阴不足之证,是采用峻补肾中真阴的方法来消除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反引起的一些阳亢症状,如头痛目眩耳呜,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足跟痛,足心发热,脉沉细数,两尺较大等。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水以制虚阳。2、益火消阴法:适用于肾中真阳不足之症,是用峻补肾中真阳的方法来消除因肾阳不足,无力温化所引起的一起阴凝症状,如腰痛脚软,身半以下有冷感水肿,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方用桂附八味丸,益肾中之阳,发消阴翳。
四、根据脏腑整体性和联系性的治法 1、虚则补其母:按五行母相生的规律,当某腑脏气虚弱时,可以间接补益其母脏。如肺脏脏气不足,可影响脾,如虚劳病,久咳肺虚,有时还会出现脾胃不振,食减便溏等证,治疗用健脾药物治疗。脾胃健全,食欲增进,不仅便溏自止,而且因肺得谷气的滋养,久咳等症状,也能减轻或痊愈。治法叫培土生金。2、实则泄子
辩证施治纲要(三)
实则泻子:这也是按母子相生规律制定的另一种治法,就是某脏的病,是因子实引起的,则可以用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来治疗。此外,如某脏病实,一方面补益被克之脏,一方面泻其所生之脏,台肝邪实,治疗要补脾土,以防肝木强乘脾土,又要泻心火,则是泻其子。 还有作曲种生克关系结合起来运用的治法。如肺金与肝木的关系是一个制约的关系,若肺金不足肺虚不能克制肝木,而肝木就会出现反克即相侮的现象,出现胁痛,口苦、咳嗽、咳血等症,这又叫八木火刑金,同时,又因肝木过旺,影响脾土的健运,出现胁痛吞酸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泄泻等症状,因此,在治疗时要运用培补益土的方法,培土补脾即可生金肺,金旺肺气足又可制木,并防止木旺克土,这种治法多用于证候复杂的疾患,古人称之为 隔一隔二的治法。
八法的运用
汗法 :本法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驱逐袭击体表的外邪。1 、适用范围,汗法除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初期外,还适用天水肿和疮疡病的初起,以及麻疹将透末透的阶段。2、运用方法,汗法主要适用于一切病邪在表的病证,而表证又有表寒,表热的不同,因此汗法的具体运用原则又分两类。(1)辛温发汗,适用于恶寒甚,发轻热的表寒证。(2)辛凉发汗,适用于发热甚,恶寒轻的表热证。 上述方法是汗法应用的基本大法。如因患者的体质不同或本有宿疾,以致内因和外因互相结合而使病情复杂化,治疗时就不能局限于上述的两种方法,而必须采取变通法则。例如:(1)滋阴发汗:适用于体质素属阴虚,又外感表邪者。(2)助阳发汗,适用于体质素属阳虚。又外感表邪者。(3)蠲饮化痰发汗,适用于素有痰饮,又外感表邪者。除此之外,还有理气,消食等与发汗并用的方法,也可称为表里双解法,等等。 3,注意事项(1)凡剧吐下之后,以及淋家,疮家,亡家等,原则上都要在禁汗之例。但如必须使用汗汗法时,则应配合益气,滋阴,养血等其它方法进行治疗。(2)发汗应以出汗出邪为度,不宜过量,了防止津液过度消耗,因此,凡在使用汗法时必须注意季节与气候的变化,不同地区环境的特点以及体质强弱等。在选用药物和考虑剂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3)凡用发汗剂时,必须告诉患者,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油腻厚味等物。
吐法:吐法即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使之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治法。其主要作用是使停滞在上焦胸脘部分的有形之物,从口中吐出,从而达到及时排除的目的,是一个急救的方法。1。适用范围,吐法适宜于痰涎壅盛,食积停滞胃脘不化,欲有上涌之势。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疾病。此外,吐法还可以代替升提法,如癃闭等病,在适当的范围内亦可使用。2。运用方法:吐法多用于病情严重迫急,必须迅速吐出积滞的实证,但其邪有寒热之分,又有邪实正气未伤和邪实正气已伤的不同。因此,吐法的具体运用一般可分为四类:(1)寒药吐法:适用于热邪郁滞于上的病症。(2)热药吐法:适用于寒邪郁滞于上的病症。(3)峻药吐法:适用于邪实于上,病势急迫的病症。(4)缓药吐法:适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而必须采用吐法的病症。 上述方法是吐法应用的一般原则,但可用于吐法的药物,其药性有辛甘苦咸寒热温凉等药,均能引吐,同时在引吐药中还有大毒,小毒,无毒的区别,所以在治疗时不能局限于上述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变通使用。3注意事项:(1)吐法是一种急救方法,用之得当,收效迅速,用之不当,最易伤正。所以,凡有下列情况均不得施用吐法:病势危笃,老弱气衰者;诸失血者;诸喘息不安者;脚气上冲患者;妊娠或产后。(2)凡服用吐剂,一般以一吐为快,不得反复使用。(3)服催吐药后,应用手指或消毒压舌板探喉使速吐。(4)凡给予催吐剂时,应告诉患者,在得吐后需片刻后再进糜粥,禁食一切生冷硬物,且要谨避风寒。
下法,下法是攻逐体内结滞销,通泄大便的一种治法,具有排除蓄积,推陈致新的作用。1适用范围,下法适用于邪在胃肠,燥屎停结,热结于里,以及水结,蓄血,痰滞,虫积等疾病。2、运用方法。下法主要适用于里实症,而里实证又有寒热水血痰虫以及新久缓急等不同,因此,下法有以下几种:(1)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及肠垢结滞的痢疾等疾患。(2)温下——适用于寒痰结滞,脾胃冷积,寒实结胸,以及大便不通等疾患。(3)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 (4)润下——适用于津液不足,阴亏血少的大便不通症。(5)通瘀——适用于蓄血,瘀血内结证。(6)攻痰——适用于痰滞胶结证。(7)驱虫——适用于较严重之虫积。 以上虽都属下法,但通瘀,攻痰,驱虫均有其对症的主药,而下法只用以为佐。除此,上述各法又皆有缓急之分:*峻下法:必须在病势急迫,病人体质尚强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缓下法:是在病势轻缓,或病有体质较弱的情况下使用的。3、注意事项:(1)下法如用之不当,流弊很大。因此,运用下法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邪在表的不可下;*邪在半表半里的不可下;*阳明病腑未实的不可下;*高年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和阳气衰微的人,以及新产营血不足而致大便艰难的患者,皆不宜用峻下法;*妊娠或行经期间皆应慎用。(2)下法应以邪去为度,不宜过量,以防正气受伤,因此,在使用下法时必须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3)在使用下剂时,必须告诉患者服药时间,服后如大便已通,应停服二煎,并告诉他应忌的事项和食物等。
和法 和法就是通过和解的方法,求达到祛除邪扶助正气的目的。1、适用范围。和法应用范围很广,如少阳证太阳少阳及少阳阳明合病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以及肝木乘脾的腹痛泄泻等等。2运用方法:和法适用于邪气在光表半里,或表里同病而汗吐下等法又不适用的情况,根据其病情的偏表、偏偏寒,偏热,以及邪正的虚实情况斟酌处理。一般可分以下几种方法:(1)和而兼汗——适用于病情偏表而又需要和解法的病症。(2)和而兼下——病情偏于里实而又需要和解法的病症。(3)和而兼温——病情偏寒但需和解法的病症。(4)和而兼清——病情偏热又需和解法的病症。(5)和而兼消——偏于积滞又需和解法的病症。(6)和而兼补——病情偏于正气虚而又需和解法的病症。除上述各法外,其它如调和荣卫、表里双解、补泄合施,古人也称之为和,但因其作用有主次之分,故不可概括在和法的范围内。3、注意事项:和法虽然是治法中比较缓和的方法,运用范围也比较广范,但如果用之不当,亦能助邪或损伤正气。因此,不能将和法视为法疗中的通法。凡有下列情况者,应禁用和法/(1)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者(2)邪已入里的实证。(3)三阴寒症。
温法 温法是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其主要作用是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从而达到消除陈寒痼冷,补益阳气的目的。1、适用范围:温法适用于寒邪直中三阴,或由热症转变为寒症的疾病。2运用方法:温法主要运用于里寒证,但里寒患者多有阳虚现象,所以祛寒补阳亦多合用,其运用方法一般可分两类:!(1)回阳救逆——适用于真阳不足,寒邪直中三阴,或热汗下清凉太过,以致邪入三阴,证候较急的情况。(2)温中祛寒——适用于素体阳虚,以致寒邪内侵,证候较缓的情况。3、注意事项:温法本为里寒证所设,凡有下列情况的应该禁用或慎用:(1)热伏于里,热深厥深,形成内真热外假寒者。(2)内热火炽而见吐血者。(3)素体阴虚,舌质红,咽喉干燥者。(4)挟热下利,神昏气衰,形瘦面黑,状台槁木,阴液将脱者。(5)大热药对于孕妇应慎用。
清法 清法是治疗热性病的一种治法,具有清热降火保津,除烦解渴的作用。1、适用范围:凡热病无论热在气分、营分、血分、只要表邪尽解,而里热炽盛而无结实者,皆可使用。表里俱热者也可酌情使用。2、运用方法:由于热证有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故清法一般可分六类:(1)清热生津——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炽津伤的证候。(2)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3)清营透热——适用于热入营分的证候。(4)清热凉血压——适用于热入血分的证候。(5)养阴清热——适用于热灼伤阴,水不制火的证候。(6)清热开窍——适用于高热不退,神志昏糊的证候。 除上述方法外,尚有清心火、清肝火清肺火、清胃火等清热降火的方法/总之,清法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临床时尤须变通使用。3、注意事项:清法如用之不当,易于损伤阳气,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表邪不解,阳气被郁而发热的禁用。(2)体质素虚,脏腑本寒而有寒象的禁用。(3)因气虚或血虚的而引起虚热的禁用。(4)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命门火衰的阳虚上浮证,皆不可误用。除此,在应用时还应注意热的部位层次,以防引邪深入。
补法 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或补益某一脏的虚损的一种治法。它的作用在于扶助人体气血不足和协调阴阳的偏胜,使之归于平衡。除此以外,要正气虚弱不能清除余邪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补法不能使正气恢复,而且还有利于肃清余邪,能收到间接祛邪的效果。1、适用范围补法适用于正气不足,体力虚弱患者,如气虚,血虚、阳虚、以及正气虚弱而无力逐邪者。2、运用方法:补法是运用益气强筋、补精益血等强壮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分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还应根据不同病情决定选用峻补、平补、缓补、等不同方法。(1)补气法——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体懒怕动,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症。例如,中气下陷,脱肛,疝气,妇女子宫下垂,中风虚脱等皆可用补法。大失血的患者应先补气,或重用补气药物,因为补气能生血,即阳生阴长的道理。(2)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与失血的患者,面色萎黄,口唇指甲苍白,头晕耳鸣,嘈杂心悸,月经愆期,色淡不鲜,甚则闭止不行等症。补血时还应看其血热血寒、血热证。宜补敛血以清之,血寒之证,宜温经养血以和之。(3)补阴法——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如形瘦色瘁,口干咽燥,肌肤枯涩,耳鸣目眩,怔忡怵惕,虚烦不寐,盗汗遗精,呛咳咯血,消渴等。通常可分两方面:*补精:用于肾虚不足的证候。*增补津液:用于热盛伤津的证候。(4)补阳法——适用于脾肾阳虚疾患,如腰膝下冷,腰膝酸痛,下肢软弱,不任步履,膝下不仁,少腹时痛,泄泻,小便频,阳痿早泄等。 除以上四类外,在运用补法时还应注意其虚在何脏。即应直补其脏。3、注意事项:运用补法首先必须照顾脾胃。因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不能运化,则任何补剂都不能起以补益作用 。这是使用补法的一个重要关键。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下面几点:(1)在大实有赢状(实证而表现虚象——假像)的情况下,绝对禁补,否则就犯了误补益疾的错误。(2)在邪势较盛的时候,虽有虚象禁用纯补法,以防因补而留邪之弊。(3)在运用补剂时,为了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发生气滞,应在补药中少佐理气药。
消法 消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其作用与下法似乎相类而有区别。消法适用于慢性 瘕积聚而又不宜攻下者,以渐消缓散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1、适用范围:适用于气、血、食痰、所形成的积聚痞块凝滞等疾病。2、运用方法:消法的运用针对病因病机,病证的不同而分别选择使用,通常可分为下列几种:(1)消坚磨积——适用于 瘕积聚的病症。(2)行气消瘀——适用于气结血瘀的病证。(3)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不节,脾胃不运,以致饮食停滞的病症。(4)消痰化饮——适用于痰饮蓄各积的病症。(5)消水散肿——适用于气不化水,水气外溢的病症。 此外,如虫积内外痈肿等病,也可采用消法治疗。3、注意事项:消法是临床常用法之一,虽不比下法峻猛,但用之不当,亦能损害身体,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气滞中的鼓胀及土衰不能制水的肿满,禁用。(2)阴虚热病见口渴不食,或因脾虚而有腹胀便泻完谷不化者,禁用。(3)脾虚生痰或肾虚水泛为痰者禁用。(4)妇人血枯而月经停闭者禁用。(5)积聚症瘕有初、中、末的不同,因此应根据正气的情况,采用消散、消和、消补等法。
关于八法的配合运用 八法的运用应随病情的变化而互相配合使用,不应泥于一法。因为单纯用某一种治法,是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病情的。通常的配合运用,可分以下几点:1汗下并用:既有表症又有里症的,如为内外壅实,表里俱急的情况,就不应拘于先表后里的常规,必须采用汗下并用的方法。2、温清并用:寒热错杂的病症,用单纯的温法或清法,皆会偏于一面而引起不良的变化,因此必须温清并进,才能使寒热错杂的情况趋于协调。但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分析寒热的熟多孰少及其病位加以适当的处理。(3)攻补并用:正虚而邪实的病症,如单纯用补,则能使邪气更加锢结,如单纯用攻,则恐正气不支造成虚脱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先攻后补,也不能先补后攻,必须采用攻补并施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用之不当亦能留邪损正,因此必须详审虚实程度,攻补要妥善的配合,以使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4)消补并用:正气素弱,复患积滞之病或积聚日久,正气衰弱,须缓图而不宜急遽攻伐的,皆可采用消补并用的方法。但在疾病的初期而邪正 俱实和病久体衰而无积聚的情况下,就不能使用。
六、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治疗时,还应注意下列情况:1气候: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人体的腠理开泄,此时温燥药不宜多用。以免重伤津液。秋冬气候,由凉渐寒,人体的腠理致密,阴气潜藏,凡属寒凉药,辛燥的药,不宜多用,以免耗散人体阳气。2、地区:地区的环境生活习惯等各有不同,有的地区还有地方性疾病,治疗时应注意这些特点,给予适应处理。3、年龄:小儿脏腑柔弱,老人血气衰少,且各有其常见疾患,在治疗时必须加以留意。4、性别:男女各有其生理特点,也各有其特殊疾患,因此,在治疗方面,就必须掌握不同特点进行治疗。5、体质:人的体质除年龄、性别之外,还有素强素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等情况。军些情况在用药时均应加以留意。6、性情:人的情志往往是不同的,如有的善怒、有的善忧,善思等。与情志抑郁有头关的病,除用药物外,还应说服安慰做其思想工作,才能达到治疗效果。7、职业:职业的不同与疾病也有密切联系,如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及某些特殊职业等。皆与发年某些疾病有关。
常用治病方法
一、 风的治法
(一)外风治法
1、辛平疏解法:用于伤风轻症,外感寒邪,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方用葱豉汤1 2、宣肺疏风法:用于外感风邪初起,症见头痛,发热微恶风,咳嗽等。方用宣肺疏风法方2 3、搜风祛邪法:用于真中风初起有六经形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热微恶风寒等。方用小续命汤3 4、疏风攻里法:用于真中风兼有里证,症见目赤睛痛,咳嗽上气,腹满等。方用防风通对圣散4 5、辛温散邪法:用于重伤风寒之证,症见头痛咳嗽,发热恶寒,脉浮紧等。方用香苏饮10 6、辛凉散邪法:用于风温证初起,症见头痛,发热,微渴,咳嗽等,方用银翘散11 7、清疏风热法:用于风热证,症见目赤,口干耳聋,方用黄连上清丸12 8、疏化风湿法:用于伤风挟湿证,症见发热恶寒,呕吐,胸脘闷满,身重体怠。方用霍香正气散13 9、蠲痹和络法:用于风湿痹痛证,,症见身重,关节疼痛等。方用痛风丸14 10、祛风消肿法:用于风水证,症见脉浮,烦躁,面目浮肿等,方用越婢汤15 11、凉肝熄风法:用于温邪引动肝风,症见壮热神昏,少汗,手足搐搦,牙关紧闭,舌质紫绛。主用羚角钩藤汤101
(二)内风治法
1、逐风除痰法:用于真中风初起,症见卒然昏愦,痰涎上壅,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等。方用三生饮5 2、养血熄 风法:用于 血虚津伤。水虚木强,症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昏体怠,脉虚大,目闭痉厥等。方用加减复脉汤6 3、滋阴潜阳法:用于血虚肝阴不足,肝风内动,症见神倦瘛 脉气虚弱,舌绛苔少等。方用大定风珠汤7 4、 温养肝肾法:用于火不归源,虚风上扰,症见厥遂,语不出声,足废不用等。方用地黄饮子。8 5、镇肝熄 风法:用于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风上潜,症见头目眩晕 ,目胀耳聋,心中烦热等。方用镇肝熄风汤9 6、导痰定志法:用于风痰证,症见神昏,痰涎壅塞等。方用导痰定志法16
二、暑的治法
1、芳香开窍法:用于中暑证,症见头目眩晕,不省人事。方用行军散17 2、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症见皮肤蒸热,恶寒,头重头痛等,主用香薷饮18 3、却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症见胸满气促,口渴恶寒等。方用清暑益气汤19 4、清凉涤暑法:用于暑温症,症见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吐泻等。方用雷氏清凉涤暑法方。20 5、生津益气法:用于暑热伤气,伤津,症见心热口燥,溲赤,脉伏等。方用生脉散21 6、清热熄 风法:用于暑热引起肝风,症见卒然昏倒,牙关紧闭等,先与至宝丹83 、清营汤98。 7、清暑除秽法:用于暑夹秽浊,症见身热恶寒,身重,吐泻下利等。方用加减叶氏方23 8、辛温解表、芳淡疏里法:用于先受暑邪,后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呕吐等。方用霍香正气散加减24 9、清暑和中法:用于暑湿伤脾,症见胸闷不饥下利等。方用六和定中丸25 10、 清化中上法:用于暑邪内伏,湿浊迷漫中上两焦,症见身热咳嗽,呕吐,胸闷,不思食等。方用甘露消毒丹26 清募原暑邪:用于暑结募原,症见往来寒热无定时,胸闷发呕等。方用达原饮27 11、清凉暑热法:用于暑热盛,症见身热口渴,溲赤,小便不利等。方用玉露散28 12、清里泄热法:用于暑温化热,症见身热咳嗽,口渴心烦等。方用清里泄热方29 13、清宣湿热法:用于湿热证,热处湿中,症见身热咳嗽,身重肢怠等。方用清宣湿热法方30 14、芳香淡渗法:用于暑湿证,而偏于湿者,症见头目晕眩,身热口渴,身重肢怠等。方用芳香淡渗法方31 15、苦辛通降法:用于暑湿证偏于热者,症见头目晕眩,身热口渴,溲赤身重等。方用苦辛通降方32
二、湿的治法
1、清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于表,症见无汗,身重,体痛等。方用羌活胜湿汤33 2、蠲痹通络法:用于寒湿偏重的痹症。症见身疼重,不能转侧等。方用蠲痹通络法方34 3、除寒祛湿法:用于寒湿伤阳,症见恶寒身重等。方用除寒祛湿法方35 4、温化湿痰法:“用于湿痰多,症见咳嗽痰色白稀等。方用二陈汤36 5、芳香化浊法:用于湿伏中焦,症见胸闷泛恶,苔腻纳呆等。方用藿朴夏苓汤37 、或加减正气散38 6、通阳利水法:用于水湿内停,下焦不利,症见发热恶寒而渴,小便不利等。方用五苓散39 7、苦温燥湿法:用于内湿重,症见大便濡泄,四肢困倦等。方用平胃散40 8、辛开淡渗法:用于湿温症,偏于湿重者,症见头痛身重。胸闷不饥等。方用三仁汤41 9、清热除湿法:用于湿温症,偏于热重者,症见身热口渴,身重体怠等。方用苍术白虎汤42 10、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下注,症见小便不能通,淋浊等。方用八正散43 11、辛开清解法:用于中焦热重于湿,症见身热口燥,下利,肛门热痛等。方用连朴饮44 12、清化湿热法:用于湿热在气分,症见身热肢酸,无汗神烦等。方用甘露消毒丹26、黄岑滑石汤45 13、疏中解表、芳香渗利法:用于暑湿,湿重于热,症见体怠胸闷,不饥,微热,口渴等。方用藿朴夏芩汤37 14、利湿泄热法:用于湿遏热伏,证见身体发热,便秘烦渴等,方用茵陈五芩散46 15、清热燥湿法:用于湿热并重,症见身热口渴,身重胸闷等。方用清热渗湿汤47 16清热荡积法:用于湿热夹食,症见腹痛下利等。方用香连丸48合凉膈散49。
四、燥的治法
1、苦温散寒、辛甘润燥法:用于凉燥犯肺,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咽干等。方用香苏葱豉汤加减50 2、辛凉解表、佐以润肺法:用于温燥,燥伤上焦气分,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等。方用清燥救肺汤51 3、辛凉解表、化气开泄法:用于秋燥夹暑,而从湿化,症见干咳无痰胸闷不舒,舌红苔白等。方用桑杏汤52 4、甘凉清润、滋燥坚肠法:用于肺燥肠热,秋燥夹暑,已从火化,症见下利,灼热肛门等。方用阿胶黄芩汤53。 5、甘寒救液、清润胃燥法:用于胃燥肝热,症见目赤口苦,食谷即饥等。方用清燥养营汤加减。54 6、清燥润肺法:用于燥在肺,症见干嗽无痰口渴等。方用沙参麦门冬汤55。 7、清胃润燥生津法:用于燥在胃,症见口干烦燥等。方用消渴主方56 8滋燥养营法:用于血虚生燥,病有血脉,症见皮肤皱揭,筋急爪枯等。方用滋燥养营汤57。 9润肠通幽法:用于燥在大肠,症见口中和,不大便等。方用五仁丸58 10增液润燥法:用于温热病后,津液枯竭,症见口燥作渴,便秘不通等。方用增液汤59 11甘寒生津法:用于邪在中焦,津液耗伤,症见肤燥,溲赤,不思饮食等。方用益胃汤60。 12、咸寒增液法:用于热邪深入,真阴耗伤,症见心中怛怛,脉细促等。方用三甲复脉汤61
五、寒的治法
1、辛温发表法:用于伤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紧等。方用麻黄汤62 2逐寒通阳法:用于寒邪盛,阳气不通,症见下利脉微等。方用白通汤63 3、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中于三阴,症见四肢厥逆等。方用四逆汤64 4、抑阴敛阳法:用于真寒假热,症见肢寒肢厥,面红如妆等。方用白通汤加入人尿、猪胆汁65 5、温中扶脾法:用于虚寒症,症见下利肢泠等。方用理中汤157。 6、温暖命门法:用于虚寒重症,症见手足冷,腰重等。方用附子汤66。 7、逐寒祛湿法:用于寒湿伤阳,症见恶身重等,方用桂枝姜附汤67 8、宣通胸阳法:用于胸痹,阳为寒遏,症见胸痛,心痛彻背等。方用栝蒌薤白白酒汤68。 9、回阳救逆法:用于亡阳虚脱,症见恶寒,自汗,脉微等,方用通脉四逆汤69 10、温化痰饮法:用于寒痰症,症见痰黑而稀等。方用胡椒理中丸70。 11、温肾化气法:用于肾寒证,症见腰痛,小便不利等。方用桂附地黄丸加减71
六、火的治法
1、苦寒泄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症见身大热,烦渴,发狂等。方用黄连解毒汤72 2、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症见虚热骨蒸等,方用知柏地黄丸73 3、甘寒清热法:用于阴分不足的虚热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方用表蒿鳖甲汤74、 4、凉膈散热法:用于风火上炎,中焦燥实,症见目赤口渴,腹满便闭等。方用凉膈散49 5、泻下积热法:用于热盛证,症见腹满,坚硬拒按,大便秘结等。方用大承气汤75。 6、甘温除热法:用于脾胃虚,心火太盛,症见渴喜热饮,懒言恶食等。方用补中益气汤76 7、引火归源法:用于浮阳上越,症见面时赤,呃逆等。方用都气丸加肉桂77。 8、清心降火法:用于心火亢盛,症见烦燥,小便赤涩等。方用导赤散78 9、清肺泄火法:用于火郁于肺,症见喘嗽,皮肤蒸热等。方用泻白散79、 10、清脾泄火法:用于火伏于脾,症见口燥唇干,烦渴易饥等。方用泻黄丸80 11、清肝泄火法:用于火郁于肝,症见脉弦数,目赤口苦等。方用泻青丸81 12、芳香宣窍法:用于热入心包,及湿浊蒙芘清窍,症见神昏谵语,抽搐等。方用牛黄丸82、至宝丹83
七、疫疠的治法
1、辛香透邪法:用于瘟疫证,表重于里,症见发热微恶风,咽肿口渴,舌痛等。方用清热解毒散84 2、清毒降火法:用于瘟疫,里重于表,症见头痛如劈,烦躁若狂等。方用清瘟败毒饮。85 3、表里双解法:用于瘟疫表里俱盛者,证见头痛,发热恶寒,口渴目赤等。方用双解散86 4、透泄募原法:用于瘟疫,湿浊极重者,症见寒热往来,无有定时,胸满头痛等。方用达原饮27 5、清瘟解毒法:用于温毒发姬,症见头面漫肿,焮红,发热恶寒等,方用普济消毒饮87 6、清热解毒法:用于烂喉痧中期,症见咽喉痛烂等。方用清咽栀豉汤88 7、清热化湿舒筋法:用于热霍乱,症见吐泄过度,筋脉失养,引起转筋等。方用蚕屎汤89 8、温阳散寒法:用于寒霍乱,症见舌淡脉迟。方用附子理中汤90 9、芳香化浊法:用于疫虐,初起在表,症见寒热头痛,胸膈满闷等。方用霍香正气散13 10、避疫解秽法:用于疫虐,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等。方用紫雪丹、91至宝丹83 11宣窍导痰法:用于疫虐,热邪挟秽浊,蒙闭清窍,症见神昏,不识人,喉中漉漉作出了响等。方用卧龙丹92、 12、清热解毒表散法:用于疫痢,症见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等。方用荆防败毒散93、白头翁汤94、神犀丹95
八、卫、气、营、血治法
卫:1、辛凉解表、轻清宣肺法:用于邪在卫分,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方用银翘散11、桑菊饮96 2、辛温发汗法:用于邪在卫分,恶寒重于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方用麻黄汤62
气:1、清热救津法:用于邪在气分,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方用白虎汤97 2、荡涤实热法:用于里热实证,症见潮热,谵语,手足汗出,便秘。方用大承气汤75 营血:1、清气凉血法:用于温邪入营,症见烦躁不宁,口干唇燥,舌质红绛。方用清营汤98 2凉血化斑法:用于温邪在血分,症见吐衄便血,癍疹透露,舌色深绛。方用化斑汤99犀角地黄汤100 3、养血熄风法:用于温邪伤津耗血之症,症见热不甚壮。手足蠕动,瘛从,筋惕肉润,舌卷囊缩,舌质绛而干、少苔。方用大定风珠7、小定风珠102、三甲复脉汤61
九、三焦的治法1、轻清宣透、使邪外达法:用于温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脉动数。方用桑菊饮96、银翘散11 2、辛开香窜、清心利窍法:用于温邪逆传手厥阴心包,症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舌蹇肢厥。方用清营汤98、牛黄丸82、紫雪丹91 3宜于达上、清阳明经热法:用于中焦热甚之证,症见但恶热不恶寒,口渴自汗,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脉洪数。方用白虎汤97 4、清荡天中、泄阳明腑热法:用于中焦实热之症,症见便秘,潮热或热结旁流,纯利稀水,方用大承气汤75 5、芳化湿浊、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交蕴之证,症见身热不渴,午后较甚,胸痞身重,腹满呕逆,便溏溲赤。苔滑腻,脉缓或濡滑。方用三仁汤41 6、外泄壮火、内坚真阴法:用于温病末期,阴虚阳亢,真阴欲竭,壮火复炽,症见身热面赤,甚于手足背,烦躁不寐,唇裂舌苔焦燥,脉细。方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103 7、育阴潜阳熄风法:用于温病后期,病达下焦,足厥阴肝经为病,热深厥深,手足蠕动,痉厥交替,神倦脉虚。方用三甲复脉汤61、大小定风珠7-102
十、痰饮的治法
1、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痰饮有表证。方用杏苏散104 2、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色白痰稀。方用二陈汤36 3、清化热痰法:用于肺有伏热,症见咳嗽痰粘而黄。脉滑数。方用清气化痰汤105 4、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证,症见咳嗽,胸肋支满,目眩。方用芩桂术甘汤106 5、开窍涤核法:用于中风昏仆,痰涎壅塞。方用稀涎散107 6、消磨痰核法:用于七情郁结,发为瘰疠,症见项下痰核积聚。方用四七汤108消核丸109 7、降气化痰法:用于痰气搏结,气为痰滞,痰因气结,症见痰涎壅盛,喘咳,胸膈噎塞。方用苏子降气汤110 8、降气涤痰法:用于肺气不降,症见痰涎壅盛。咳嗽气喘。方用宣白承气汤111 9、蠲饮行水法:用于水停胁下之悬饮证,症见咳唾引痛胸胁。方用十枣汤112 10发汗逐饮法:用于溢饮证,症见干呕,发热而渴,面目四肢浮肿,身体疼痛。方用大青龙汤114 11、泻肺逐饮法:用于支饮证,症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115
十一、食滞的治法
1、消导和中法:用于伤食证,症见腹痛痞满,吐酸恶食等,方用保和丸116 2、消补兼施法:用于食停中脘,脾虚不能运化,症见胸腹痞胀,食入不化,方用大安丸117 3、探吐法:用于食在膈间,恶心欲吐。 4、攻下消导法:用于食入已久,病在下脘,症见腹满,大便不通。方用枳实导滞丸118
十二虫积的治法
1、苦辛酸安蛔法:用于胃寒生蛔,症见吐蛔厥逆。方用乌梅丸119 2、攻逐驱虫法:用于虫症急骤,正气不衰,症见腹痛急迫。方用牵牛丸120 3、健脾胃佐驱虫丸法:用于脾胃虚弱,疳各积,消化不良,兼有虫积,症见腹痛纳呆,方用肥儿丸121 4、杀虫攻坚化积法:用于虫积,气血不畅方症,症见腹胀,积坚,有硬块,拒按,大便秘,脉沈实,方用万应丸122 5、杀虫祛寒法;用于寒滞虫积,症见腹痛,四肢冷,面白,唇红,舌有白点,方用椒梅丸123 6、杀虫清热法:用于胃热虫积,症见腹痛,好食异物,方用连梅安蛔汤124 7、杀虫理气法:用于虫积,气滞不舒,症见胸脘满闷,气滞不舒。方用追虫丸125 十三、脏腑治法
(一)肝证治法1、疏肝理气法:用于肝气自郁本经,症见胸腹痞满,两胁刺痛。方用木香顺气汤126 2、柔肝养血法:用于血液不足,肝失柔养,症见喉嗌干燥,舌无津液,脉反细弱。方用一贯煎127 四物汤128加减。 3、温通肝经法:用于疝气,症见小腹冷痛,坠痛。方用导气汤129 4、平肝潜阳熄风法:用于肝阳上扰,肝风内动工,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聋,心是烦热,昏不知人,方用镇肝熄风汤9 5、疏肝散郁 法:用于肝郁不达,气机不舒,症见两胁疼痛,方用逍遥散130加减、柴胡疏肝汤131 6、补肝养血法:用于肝虚血燥,症见胁下筋急,过劳则甚,忍饥则发,方用滑氏补肝散132 7、平肝镇逆法:用于肝气上逆,症见呃逆,声高而促。方用旋复代赭石汤133加减。 8、清泻肝火法:用于肝经实火,症见胁痛口苦,耳肿耳聋。方用龙胆泻肝汤177 、当归龙荟丸134 9舒肝和络法:用于肝气郁滞,络脉不和,症见胁痛身胀。方用旋复花汤135、平肝舒络丸136。 10、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症胁痛脘胀,方用逍遥散加减130 11、培土泄木法:用于肝气乘脾,症见脘腹作痛。方用痛泄要方137 12泄肝和胃法:用于肝气乘胃,胃失和降,症见脘 痛呕酸,方用二陈汤36合左金丸138 13、育阴柔肝、扶正和胃法;用于肝胃阴虚,肝风扰胃,症见呕吐,舌光红,脉细弦数。方用育阴柔肝扶正和胃方139 14、苦辛酸以泄肝法:用于肝气上冲于心,症见心腹胁肋诸痛。方用金铃子散140、合左金丸138加减肥 15、抑肝泄肺法:用于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症见胁痛而喘嗽。方用抑肝泄肺方141。 16调肝宁血法:用于肝木偏旺,木火刑金,症见胁 痛咳血。方用加味逍遥散142 17、养肝清火宁神法:用于肝胆不宁,症见夜寐不安。方用酸枣仁汤加减143 18、清宁肝胆法:用于肝胆虚风,症见惊悸不寐。方用真珠母丸144 19、滋阴降火法:用于肝肾阴虚,气滞不运,症见胁肋攻痛,胸腹胀,舌无津。方用一贯煎127
(二)心证治法1、养心宁神法:用于心血衰少,症见怔忡失眠,方用天王补心丹145 2、补心气安神法:用于病后心气衰弱,症见心悸短气。方用养心汤146 3、安神固气法:用于心气不足,症同怔忡健忘,盗汗,方用辰砂妙香散147 4、清火安神法:用于心火亢盛,症见少时即醒,睡眠不安,方用朱砂安神丸148 5、益气安神法:用于心脾气虚,症见心悸,饮食不振。方用加味六君子汤149 6、补养心脾法:用于心脾损伤,症见气短不寐,形色憔悴,方用归脾汤150 7、交通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症见失眠难寐。方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103 8、导痰定志法:用于心胆俱虚,症见惊悸不寐。方用导痰定志法方16 9、活血行瘀和络法:用于瘀血阻络,症见痛楚不安,指甲表紫,方用血府逐瘀汤204 (三)脾证治法1、补中益气法:用于脾虚心弱,中气下陷,症见短气纳呆。方用补中益气汤76 2、补中健脾法:用于泻泄经久不愈,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症见食入即泄,经久不愈,脉缓小无力,舌苔白腻。方用参苓白术散151 3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症见下利不渴,厥冷腹痛。方用附子理中汤90 4、补气和中法:用于脾衰肺损,阳气虚弱,症见饮食少思,体瘦而黄,方用四君子汤152 5、升阳补气法:用于胃气不和,脾气下陷,症见脱肛下利。方有用升阳益胃汤153 6、温养脾阳法:用于脾胃虚弱,症见气虚中满之虚胀,按之得缓,方用参术健脾汤154 7、培土生金法;用于脾虚之证,症见食少便溏,咳嗽多汗。方用加味五味异功散155 8、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症见脾虚纳呆久泄,方用四神丸156、八味丸71、理中汤157 9、扶土泄木法:用于肝旺,脾弱,症见腹痛泻泄。方用痛泄要方137 10清热利湿法:用于脾有湿热,症见身重发黄,方用茵陈蒿汤159(四)肺证治法1、清火利咽法;用于风邪化热,上灼肺金,症见身热咳嗽,咽痛音哑。方用清咽宁肺汤160 2、泻肺火热法:用于火邪在肺,症见咳嗽,口干,气逆而喘。方用泻白散79 3、益肺散寒法:用于肺气虚寒。症见咳嗽见血,方用钟乳补肺汤161。 4、温肺散寒法:用于寒哮,症见遇冷哮剧。方用冷哮丸162 5、散寒清肺热法:用于寒邪包热,壅阻于肺,症见喘而汗出,咳嗽。方用麻杏石甘汤163 6、清肺散陈寒法:用于寒邪入肺,寒伏化热,症见咳嗽气逆,口干,痰中带血。方用麦门冬汤164合人参泻肺汤165 7、保肺清金法:用于咳嗽伤肺,症见咽痛咳嗽,痰中带血,方用百合固金汤166或咳血方167 8、清肺疏风法;用于风热束表,症见发热微恶风,咳嗽。方用桑菊饮96 9、甘寒清肺法:用于肺阴不足,肺热叶焦而成痿,症见咳嗽吐涎沫。方用甘寒清上法168 10、泻肺行痰法:用于痰饮内阻,肺气不降,症见喘不得卧,喉有痰响。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115 11、温补肺胃法:用于肺胃虚寒,症见胸胁逆满,牵引背痛。方用温肺汤169 12、清化肺胃法:用于浊痰阻于肺胃,症见久嗽不愈,痰多粘稠。方用小萝皂汤170 13、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症见潮热颧红喘嗽,方用生脉散加减21 14、养肺阴补气血、清金降火法:用于肺痿证,症见劳热久嗽。吐痰,吐血,方用紫苑汤加减172
(四)肾证治法
1、滋阴益肾法:用于肾阴不足,腰痛脉数无力。方用六味地黄丸172 2、固摄精关法:用于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方用金锁固精丸173 3、补肾益气固精法:用于肾气虚,遗精,白浊。方用茯菟丸174 4、固摄肾气、温暧下元法:用于下元虚寒,肾不摄水,小便色白,频数而多。方用八味丸71 5、温补元阳法:用于老年滑脱不禁,腰以下有冷感,腰痛。方用鹿茸大补汤175 6、温阳化水法:用于肾阳亏耗,水邪泛滥,水肿心悸,咳嗽短气,方用济生肾气丸205或真武汤206 7、凉心摄肾法:用于肾阴内损,心阳暗炽,症见寐时神游于外,遗精肢倦。方用黄连清心饮176 (五)胆证治法1、泻胆实热法:用于胆实热症,症见口苦易怒,呕吐苦水,头侧及步目皆痛。方用龙胆泻肝丸177 2、清胆安神法:用于胆热证,症见心烦,神思不安,昏闷。方用茯神散178 3、温胆安神法:用于胆精虚冷,不能独卧,心下怛怛,如人将捕,头昏,遗精,方用远志汤179 4、养心温胆法:用于心虚胆怯,触事易惊,寐多恶梦,病后胆寒,方用清胃散180
(六)胃证治法
1、清胃泄火法:用于胃有积热,症见牙痛,头痛,颊腮肿痛。方用清胃散181 2、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证,症见胃脘疼痛,遇热则减,遇寒则增,肢痛,脉细迟。方用高良姜汤182 3、消积和中法:用于食滞胃痛,症见吞酸嗳腐,恶心恶食,痛外拒按,脉滑,苔黄。方用保和丸116 4、扶正止呕法:用于胃病久虚,脾阳虚弱,症见饮食稍多即吐,疲乏无力,喜暖恶寒,便溏。方用六君子汤183 5、温胃理中法:用于肝逆,胃寒呕吐,四肢清冷,遇寒即呕,方用吴茱萸汤184 6、温中降逆法:用于寒证呃逆,胃脘胀满,气失升降,脉迟细或细小,方用丁香柿蒂汤185 7、清胃火降逆法:用于胃火不冲,症见内热口渴,形不虚,脉实。方用泻心汤186 8、甘凉生津法:用于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耗伤,烦热口干,脉象细数。方用益胃汤加减60 9辛香化湿法:用于气阻湿滞,症见霍乱吐泻,食积,食欲不振,下利,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187 10、破血逐瘀法:用于胃有瘀血,痛如刀刺,定处不移,或大便色黑,脉涩。方用桃仁承气汤188
七、大肠证治法
1、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泄不止,大肠虚弱,脾虚不固,脱肛不收,虚寒腹痛。方用真人养脏汤189 2、润肠通便法:用于虚极,新产血去过多,大肠枯燥,便坚困难。方用五仁丸58 3、清泄热结法:用于面赤身热,口燥唇焦,苔黄便秘,方用凉膈散49 4清化湿热法:用于脏毒下血,血色紫暗混浊,肛门肿痛流血,脉濡滑或弦缓,苔薄白或微黄。方用赤小豆当归散190、脏连丸191 5、益气养营润肠法:用于老年精血不足,病后无气未复所致的便秘。方用益血润肠丸192。 6、顺气通便法:用于因气滞而大便不通,心腹痞满,胁肋腹胀,多噫。方用六磨饮193 7、祛逐瘀血:用于肠痈 ,腹痛,脓未成,脉象迟紧。方用大黄牡丹皮汤194 8、气血双补法;用于肠痈溃后,气血两虚,神疲不振。方用八珍汤加减195 9、理气排脓法:用于肠痈,脓成溃后,脓排未尽。方用排脓散158 10、活血散法:用于体虚脉细,不任攻下之肠痈。方用活血散瘀汤196
(八)小肠证治法
1、凉血泄小肠热法:用于小肠火盛,尿血,虚烦不寐。方用导赤散。 2、温通小肠法:用于小肠虚冷,小腹如刀割,绕脐痛,出冷汗。方用吴茱萸散197 3、温肠散寒法:用于小肠受寒,腹痛下重,便痢脓血。方用厚朴散198 4、清利小肠实热法:用于小肠实热,心胸烦闷,小便赤涩,小腹中急痛。方用木通散199 (九)膀胱证治法1、活血去瘀法:用于太阳病热结膀胱,小腹硬满,如狂,方用桃供过于仁承气汤188 2、逐血去瘀法:用于太阳病膀胱蓄血证,证见小腹硬满,发狂,小便自利,脉沉结。方用抵当汤200 3、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下注膀胱,症见少腹急满,小便不通,或淋痛尿血。方用八正散43 4、温化利湿法:用于水蓄膀胱,气利不化,微热消渴。方用五岑散39 5、逐散膀胱之寒法:用于寒结膀胱,症见少腹肿硬,下部痒痛,阴汗不止,方用逐寒散201 6、润肺燥以滋水源法:用于燥在上焦,膀胱气化不及,症见口干舌燥,干咳,小便短涩不利。方用生脉散加减21 7、清肺热以滋化源法:用于燥在上焦,膀胱气化不及,证见口渴小便不通,或小便点滴色黄。方用黄芩清肺饮202 8、益气固脬法:用于膀胱虚寒,症见小便频数,或遗尿,方用桑螵蛸散203
附:方剂萦引
1、葱豉汤 : 葱白、香豉 2、宣肺疏风法: 薄荷叶、炒牛蒡、桔梗、贝母、前胡、橘红、桑叶 3、 小续命汤:麻黄、防已、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穷、杏仁、附子、防风、生姜、 4、防风通圣散: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黑山栀、大黄、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 5、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 6、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7、大定风珠:麻仁、甘草、生地、麦冬、阿胶、芍药、五味子、鸡子黄、牡蛎、龟板、鳖甲 8、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山萸药、苁蓉、石斛、附子、五味子、茯芩、薄荷、菖蒲、远志、肉桂、麦冬、生姜、大枣 9、镇肝熄风汤: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杭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10、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11、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薄荷、牛蒡子、淡豆豉、竹叶、鲜芦根、甘草 12、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菊花、当归尾、桔梗、葛根、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黄、连翘、大黄 13、藿香正气散:厚朴、陈皮、桔梗、白术、半夏、白芷、茯芩、苏叶、藿香、甘草、生姜、大枣、大腹皮、14、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黄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已、15、越婢汤:麻黄、生石膏、甘草、生姜、大枣、16、导痰定志法:天麻、蝎尾、半夏、胆草、胆星、橘红、菖蒲、枳实、茯芩、竹茹、17、行军散:西牛黄、当门子、真珠、梅片、蓬砂、明雄黄、火硝、飞金、18、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19、清暑益气汤:西洋参或沙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甘草、知母、粳米、西瓜翠衣、20、雷氏清凉涤暑法:飞滑石、粉甘草、青蒿珠、净连翘、云茯苓、川通草、白扁豆、西瓜翠衣、21、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22、苏合香丸:苏合香、安息香、犀角、冰片、香附、木香、熏陆香、白术、沈香、丁香、麝香、朱砂、诃子、毕拨、檀香、23、加减叶氏方:鲜石菖蒲、广郁金、炒山栀、连翘、卷心竹叶、滑石、菊花、银花、粉丹皮、竹沥、生姜汁、紫金片、牛蒡子、灯心、24、藿香正气散加减:厚朴、陈皮、桔梗、白术、半夏、白芷、茯芩、苏叶、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腹皮、槟榔、25、六和定中丸:藿香、苏叶、香薷、扁豆、木香、檀香、赤芩、枳壳、桔梗、木瓜、广皮、山楂、厚朴、生草、麦芽、谷芽、神曲、26、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豆蔻、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27、达原饮:黄芩、白芍、厚朴、草果、知母、甘草、槟榔、28、玉露散: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天花粉、29、清里泄热法:生石膏、知母、元参、山药、竹叶、焦栀、鲜芦根、30、清宣湿热法:香青蒿、白蔻仁、杏仁、生苡米、苍术、厚朴、杷叶、滑石、31、芳香淡渗法:白蔻仁、广藿香、香佩兰、大豆卷、生苡米、通草、鸡苏散、枇杷叶、32、苦辛通降法:藿香梗、焦山栀、黄芩、川连、鲜芦根、化橘红、枳实、滑石、33 、羌活胜湿法:羌活、独活、蒿本、川芎、炙甘草、防风、蔓荆子、34、蠲痹通络法:独活、威灵仙、桂枝、当归、桑寄生、海风藤、千年健、防风、没药、细辛、川乌、生黄耆、风胜加羌活、寒胜加乳香、湿胜加苍术、35、除寒祛湿法:茵陈、茯芩、白术、苍术、甘草、干姜、附片、36、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芩、甘草、(生姜、乌梅)37、藿朴夏芩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芩、杏仁、生苡米、白蔻仁、猪芩、泽泻、香豉、38、加减正气 散:藿香、厚朴、广皮、茯芩、大腹皮、谷芽、苍术、39、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桂枝、茯苓、40、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41、三仁汤:杏仁、苡仁、蔻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42、苍术白虎汤:苍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43、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扁蓄、滑石、甘草稍、栀子、大黄、灯心、44、连朴饮:黄连、厚朴、山栀 、半夏、菖蒲、豆豉、芦根、45、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46、茵陈五苓散:茵陈、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47、清热渗湿汤:黄柏、黄连、茯苓、泽泻、苍术、白术、甘草、48、香连丸:黄连、吴茱萸、木香、49、凉膈散:大黄、芒硝、甘草、山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50香苏葱豉汤:香附、陈皮、葱白、紫苏、豆豉、炙草、51、清燥救肺汤:人参、甘草、枇杷叶、生石膏、阿胶、杏仁、麦冬、芝麻、桑叶、52、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栀皮、梨皮、53、阿胶黄芩汤:陈阿胶、生白芍、小川连、鲜生地、青子芩、54、清燥养营汤:鲜生地、知母、归身、新会皮、生白芍、花粉、生草、梨汁、55、沙参麦门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56、消渴方:黄连、天花粉、生地、藕汁、牛乳、姜汁、57滋燥养荣汤:当归、生熟地、芍药、黄芩、秦艽、防风、甘草、58、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59、增液汤:元参、麦冬、生地、60、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61、三甲复脉汤:麻仁、甘草、生地、麦冬、阿胶、芍药、生牡蛎、鳖甲、龟板、62、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63、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64、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65、白通加人尿猪胆汁:葱白、干姜、附子、人尿、猪胆汁、66、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67、桂枝姜附汤:桂枝、干姜、附子、白术、68、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薤白、白酒、69、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与干姜、70、胡椒理中丸:胡椒、款冬花、炙草、荜拨、高良姜、细辛、陈皮、干姜、白术、71、桂附地黄丸(八味丸)桂枝、附子、茯苓、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72、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73、知柏地黄丸:山药、山萸肉、粉丹皮、泽泻、茯苓、熟地、知母、黄柏、74、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母、丹皮、桑叶、花粉(一方有桑叶无桑叶、花粉)75、大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芒硝、76、补中益气汤:黄耆、白术、陈皮、升麻、人参、炙草、柴胡、归身、77都气丸加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肉桂、78、导赤散:竹叶、生地、草稍、木通、79、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80、泻黄散:防风、藿香、山栀、生石膏、甘草、81、泻青散: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竹叶、82、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栀子、雄黄、朱砂、梅片、麝香、真珠、 83、至宝丹:犀角、生玳瑁屑、琥珀、朱砂、雄黄、龙脑、麝香、牛黄、安息香、金箔、银箔、84、清热解毒散:羌活、白芍、生石膏、人参、黄芪、知母、升麻、葛根、甘草、黄连、生地、85、 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86、双解散:荆芥、防风、山栀、黄芩、当归、白芍、桔梗、甘草、麻黄、薄荷、川芎、连翘、石膏、滑石、白术、87、普济消毒散:黄芩、黄连、牛蒡子、马勃、连翘、银花、薄荷、僵蚕、芦根、88、清咽栀豉 汤:山栀、豆豉、银花、薄荷、牛蒡子、马勃、粉草、蝉衣、僵蚕、犀角、连翘、桔梗、89、蚕屎汤:黄连、黄芩、山栀、吴萸、半夏、豆卷、苡米、通草、木瓜、蚕屎90、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91、紫雪汤:滑石、生石膏、寒水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沈香、丁香、磁石、升麻、元参、炙草、朱砂、朴硝、麝香、黄金、硝石、92、卧龙丹:牛黄、金箔、冰片、荆芥、羊踯躅、麝香、朱砂、牙皂、灯心炭(一方有细辛、火硝、月石、蟾酥)93、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甘草、茯苓、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羌活、独活、94、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95 、神犀丹:犀角、菖蒲、生地、黄芩、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香豉、元参、花粉、紫草、96、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芦根、97、白虎汤:生石膏、粳米、知母、甘草、98、 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黄连、丹参、银花、连翘 99、化斑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犀角、玄参、100、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白芍、丹皮、101、羚角钩藤汤:羚羊、桑叶、川贝、鲜年地、勾藤、菊花、茯神、甘草、竹茹、芍药、102、小定风珠:鸡子黄、阿胶、生龟板、童便、淡菜、103、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104、杏苏散:杏仁、紫苏、半夏、陈皮、前胡、甘草、桔梗、枳壳、茯芩、生姜、大枣、105、清气化痰汤: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黄芩、茯苓、生姜、瓜蒌、106、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107、稀涎散:皂角、白矾、108、四七汤:半夏、厚朴、苏叶、茯苓、生姜 、大枣、109、消核丸:橘红、赤苓、连翘、黄芩、山栀、玄 参、牡蛎、桔梗、甘草、天花粉、蒌仁、半夏曲、僵蚕、煨大黄、110、苏子降气汤:橘红、半夏、苏子、当归、前胡、厚朴、甘草、生姜、肉桂、(一方有沉香无肉桂)111、宣白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栝蒌皮、杏仁、112、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113、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生石膏、114、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芍药、半夏、甘草、115、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116、保和丸:神曲、山查、茯苓、陈皮、半夏、莱菔子、连翘、117、大安丸:神曲、山查、茯芩、陈皮、白术、莱菔子、连翘 、半夏、118、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 、白术、黄连、泽泻、黄芩、119乌梅丸:乌梅、当归、黄连、黄柏、细辛、桂枝、附子、蜀椒、干姜、人参、120、牵牛丸:牵牛、大黄、槟榔、雄黄、121、肥儿丸:神曲、黄连、肉蔻、使君子、麦芽、槟榔、木香、猪胆、122、万应丸:黑丑、槟榔、三棱、莪术、木香、雷丸、123、椒梅丸:川椒、乌梅、枳实、木香、肉桂、川朴、干姜、川楝、槟榔、砂仁、124、连梅安蛔汤:胡连、川椒、雷丸、乌梅、川柏、槟榔、125、追虫丸:黑丑、槟榔、雷丸、木香、茵陈、皂角、苦楝皮、126、木香顺气汤:木香、草蔻、益智、苍术、厚朴、青皮、半夏、吴萸、干姜、茯苓、泽泻、升麻、柴胡、当归、127、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芑、川楝、128、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129、导气汤:川楝子、木香、茴香、吴茱萸、130、逍遥散:当归、芍药、柴胡、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131、柴胡疏肝汤: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香附、炙草、132、滑氏补肝散:酸枣仁、熟地、白术、当归、山茱萸、山药、川芎、木瓜、独活、五味子、133、旋复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134、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青黛、芦荟、木香、麝香、135、旋复花汤:旋复花、新绛(可用茜草代替)136、平肝舒络丸:人参、熟地、乳香、没药、橘皮、香附、厚朴、玄胡索、茯苓、檀香、龟板、羌活、防风、紫豆、蔻仁、枳壳、砂仁、藿香、木香、乌药、黄连、白术、何首乌、白芨、威灵仙、佛手、木瓜、钩藤、僵蚕、柴胡、细辛、白芷、桑寄生、牛膝、沉香、青皮、天竹黄、肉桂、川芎 、公丁香、胆南星、冰片、朱砂、羚羊角、137、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138、左金丸:吴茱萸、黄连、139、育阴柔肝扶正和胃方:沙参、生地、麦冬、白芍、乌梅、甘草、140、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141、抑肝泄肺方:青皮、杏仁、枇杷叶、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桑白皮、142、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丹皮、栀子、143、酸枣仁汤:川芎、酸枣仁、茯苓、知母、甘草、144、真珠母丸:真珠母、当归身、人参、熟地、酸枣仁、、柏子仁、犀角屑、茯神、沉香、龙齿、145、补心丹:人参、白茯苓、元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天冬、麦冬、丹参、枣仁、生地、柏子仁、朱砂、146、养心汤 :黄芪、茯苓、当归、川芎、半夏曲、甘草、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147、辰砂妙香散:辰砂、黄芪、人参、甘草、桔梗、山药、远志、生姜、茯神、木香、麝 香、148、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当归、生地、甘草、149、加味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菖蒲、远志、陈皮、半夏、150、归脾汤:人参、白术、黄芪、当归、甘草、远志、酸枣仁、桂元肉、木香、茯神、生姜、大枣、151、参苓白术汤: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莲肉、砂仁、薏仁、桔梗、甘草、大枣、15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153、升阳益胃汤:人参、白术、黄芪、黄连、半夏、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154、参术健脾汤:人参、白术、陈皮、枳实、山查、神曲、麦芽、155、加味五味异功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桔梗、156、四神丸;破故纸、吴茱萸、肉苁蓉、五味子、157、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158、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159、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160、清咽宁肺汤:桔梗、栀子、黄芩、桑皮、甘草、前胡、贝母、知母、161钟乳补肺汤: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桑皮、桂枝、钟乳、白石英、糯米、生姜、大枣、162、冷哮丸: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胆星、杏仁、生甘草、紫菀茸、款冬、姜汁、神曲、163、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164、麦门冬汤:麦冬、粳米、人参、半夏、甘草、大枣、165、人参泻肺汤:人参、黄芩、栀子、枳壳、薄荷、甘草、连翘、杏仁、桑皮、大黄、桔梗、166、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元参、贝母、桔梗、甘草、167、咳血方:栝蒌、海浮石、山栀、诃子、青黛、168、甘寒清上法:沙参、麦冬、玉竹、杏仁、百合、石斛、花粉、山栀、169、温肺汤:人参、钟乳石、半夏、肉桂、橘红、干姜、木香、甘草、170、小萝皂丸:莱菔子、皂角、蒌仁、南星、蛤粉、171、紫菀汤:紫菀、知母、贝母、人参、茯苓、五味子、阿胶、桔梗、甘草、172、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173、金锁固精丸:沙苑、芡 实、连须、龙骨、牡蛎、莲子、174茯兔丸:兔丝子、五味子、石莲肉、茯苓、山药、175、鹿茸大补丸:鹿茸、肉苁蓉、杜仲、白芍、白术、附子、肉桂、人参、五味子、金石斛、半夏、黄芪、茯苓、当归、熟地、甘草、176、黄连清心饮:黄连、生地、当归、甘草、酸枣仁、茯神、远志、人参、莲子肉、177、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苓、柴胡、车前、生地、泽泻、木通、甘草、当归、 178、、茯神散:茯神、麦冬、白藓皮、地骨皮、酸枣仁、沙参、羚羊角屑、甘草、179、远志汤:远志、熟地、防风、人参、甘菊花、白术、茯神、前胡、枳壳、桂心、生姜 、180、温胆汤: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181、清胃散:地黄、丹皮、黄连、当归、升麻、182、高良姜汤:高良姜、厚朴、当归、桂心、生姜、183、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184、吴茱萸汤:人参、大枣、生姜、吴茱萸、185、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生姜|186、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187、不换金正气散:陈皮、厚朴、甘草、苍术、半夏、藿香、188、桃仁承气汤:桃仁、甘草、芒硝、大黄、桂枝、189、真人养脏汤:罂粟壳、诃子、肉豆蔻、木香、肉桂、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生甘草、190、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当归、191、脏连丸:黄连、猪大肠、192益血润肠丸:当归、熟地、荆芥、枳壳、麻仁、杏仁、苁蓉、苏子、橘红、阿胶、193、六磨饮:沉香、槟榔、枳实、木香、乌药、大黄、194、大黄牡丹皮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195、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杭芍、川芎、地黄、196、活血散瘀汤:川芎、归尾、赤芍、苏木、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槟榔、大黄、197、吴茱萸散:吴萸、厚朴、川芎、干姜、甘草、附子、198、厚朴散:厚朴、龙骨、黄连、丁香、当归、木香、白术、肉豆蔻、199、木通散:木通、槟榔、羚羊角、赤芍、黄芩、当归、车前、甘草、200、抵当汤:大黄、桃仁、水蛭、虻虫、201、逐寒散:蛇床子、槁本、山萸肉、防风、202黄芩清肺饮:黄芩、栀子、 203、桑螵蛸散:人参、茯苓、龙骨、龟板、菖蒲、远志、当归、204、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桔梗、甘草、枳壳、柴胡、牛膝、205、济生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萸、泽泻、茯芩、丹皮、桂枝、附子、车前子、牛膝、206、真武汤:茯苓 、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