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生鸟类摄影漫谈【手册】

 心海情 2016-03-16
 【十五】用好ISO

我们知道ISO就是感光度。感光度是从传统的胶片摄影传承下来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胶片上负责感光的是胶片表面上涂刷的化学感光颗粒涂层,颗粒大小等的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感光速度。颗粒大的感光就快,就粗糙;颗粒小的感光就慢,就细腻。这也就是胶卷盒上所标示的ISO100、ISO400等。数码相机上负责感光的是图像感应器,感应器是由光敏元件即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像素点排列而形成。数码相机是怎样来实现感光度的改变呢?比如说:当感光度设为100时,感应器是以每一个像素为一个最小工作单位来感光;而感光度设为200时,就是以每两个像素为一个最小工作单位来感光。两个人去干一个人的工作了,速度就会快了一倍 [速度的提高为几何积数增长,即:100的一倍是200,两倍是400,三倍是800......]。同样的一件事,同时去干的人越多,速度自然就会越快了。
但是这就要引来了新的问题,多个像素合并成一个最小单位,就要使这个单位的面积增大,在固定了的图像感应器面积和总像素数量的情况下,最小工作单位面积成倍的增大,势必要使最小单位的数量成倍的减少,也就是总像素的降低。所以,在高ISO时,就出现了噪点大了,画质不再细腻之类的现象。从现在的数码相机发展水平看,ISO400及ISO800,还是可以拍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较高质量的照片的。所以,野生鸟类的拍摄一般[这里说的是一般]会用ISO400作为基本的设置,并以此为中心,根据情况再或高或低的进行调整。而一旦拍摄条件需要更高的速度,假使光圈又已经到了极限,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更高的感光度了。至于多少是上限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首先就是看相机的档次,目前的高档机ISO3200也不是不能用。还要看照片的用途和个人的接受程度。世间的很多事是需要作出取舍,不有所舍,就不能有所取。不是有句话吗,两害相权,取其轻。
有个建议,就是最好不要将感光度以整档及倍数形式来设置和使用。如:100、200、400、800、1600......。如果以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档设置和使用,就会多些尽可能低感光度的选择机会。 本帖最后由 光的漫步 于 2014-11-25 13:56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