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苏局钱币博物馆馆藏珍品赏析之二

 紫气东来2050 2016-03-16

     乾隆皇帝25岁登基继位以后,前期确实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到乾隆中期,国库存银由雍正驾崩时的3400余万两增长到7800余万两,翻一倍而有余。在乾隆时期,还普免全国钱粮四次,漕粮三次。


(青年乾隆皇帝画像)


     尤其是江南地区,更成了全国钱粮的重心。在此基础上,江南地区尤其是江苏省的手工业极为发达,涌现了玉雕,苏绣,家具制作,铜器制作,版画,缂丝等一大批代表江南手工业最高水平的门类,人们把这种不计成本,精巧细腻,带有文人士大夫气息的工艺风格称为:“苏工”或者“苏做”。一个手工艺品被称为:“苏工”几乎就是精美漂亮的同义词。


(清乾隆 桐荫仕女白玉摆件)


     清代苏局钱币博物馆馆藏有三枚乾隆通宝特大样钱,普通的乾隆通宝宝苏钱直径一般都在27毫米以下,中后期减重的乾隆宝苏钱直径更是缩水到24毫米左右。而此三枚特大样钱直径惊人,最小的也有28.9毫米,最大的达到29.9毫米,这种直径甚至超过了康熙,雍正时期的流通货币。这样大个的钱和清政府的货币制度是不符的,明显过于大了。只可能是早期宝苏局的试铸样钱,由于直径过大,和币制不符,因而没有进行正式鼓铸流通,存世极其罕见珍稀。



(乾隆通宝特大样刻花钱(一)直径29.9毫米)




(乾隆通宝特大样刻花钱(二)直径:29.5毫米)



(乾隆通宝特大样刻花钱(三)直径:28.9毫米)


     更为可贵的是,三枚样钱正面都被雕刻了双龙戏珠图案,背面雕刻花卉。在方寸之地内,龙的形象简单而生动,线条流畅,曲线优美,用刀熟练,龙身的鳞片清晰可见,足以说明雕刻者水平不同一般。而研究过刻铜的人一眼即可看出,这种运刀和图案风格,是典型的江南苏工。


(明晚期 鹤鹿同春刻花筒式炉  “云间胡文明”款)


     这种被有意精心雕刻过的情况更加说明,这样的钱币本身就不是用来流通的。在个头较大,边缘较宽的钱币上进行刻花的现象,由乾隆兴起,一直绵延到咸丰朝。能工巧匠们把神兽,人物,花卉,吉语等图案雕刻在了钱币上,让普通的钱币增加了美好的寓意,或佩戴,或馈赠,让大家喜闻乐见。这样的刻花钱币目前也成为了钱币市场的热点,精美苏工刻花的钱币现在更是一物难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