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兰浩特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调研报告

 昵称31704799 2016-03-16

乌兰浩特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调研

报 告


近年来,乌市就业局在市委、政府和盟就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盟市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依托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各镇地域经济特色,打造“离土不离乡,离农不离家”的就近就地转移模式,采取降低门槛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简化办事流程,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 )等多种措施,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在全市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市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的中心城市,13个街道、乡镇,49个社区,根据上年度劳动力资源调查,全市现有户数11.3万户,人口3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人,农村人口8.1。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义勒力特镇、乌兰哈达镇、太本站镇、葛根庙镇、卫东办事处、城郊办事处这六个街道、乡镇,据统计现有富余劳动力8503人,2010年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转移输出就业83206人次,返乡自主创业165人,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多,返乡创业人员少,且富余劳动力人数有持续增涨的趋势,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大批新建项目的陆续开工,土地征用后的失地农民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难题,我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增加岗位。

二、主要措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三险补贴”、“失业救济”只能为返乡农民工、城乡富余劳动力解一时之,让他们早日自主创业才是治本之策。市就业局积极推广“SYB+创业实训+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的创业就业模式,组建了由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公务人员参与的创业专家指导团,17名专家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免费为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经营咨询等服务。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创业,市先后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民族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泰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扶持创业的园区,为创业者提供舞台,并通过简化办理程序、开展上门服务等举措,降低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办理门槛,减轻了他们的创业负担使他们能够安心创业这极大地调动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果明显,2010年至2014年累计扶持 165名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27万元,拉动就业600余人。

   1、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优化创业环境组推创业。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充分发挥了企业集聚和产业互补的优势,2012年乌市在卫东办事处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园区创业项目以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为主,政府着力从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还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经营咨询等服务,并开辟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了办理程序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使农牧民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帮助508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创业梦想,还涌现艾洁、苏云浩等一大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典型,通过这些创业典型的引领已有越来越多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通过自主创业成功实现了创业梦想。

    2、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为创业者铺就创业路。近年来,乌市积极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倍增计划,结合自治区、兴安盟两级政府出台就业促进政策、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发展的积极就业政策,扩展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完善政策配套,健全就业创业新体系。在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积极制定我市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体系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城市,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乌市委、政府积极协调发改、人社、国土、工商、税务、统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十多家职能部门和社团组织分工协作,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为创业者铺就创业路。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积行动,采取简化办事流程,对创业项目在企业注册、场地安排、证照办理和税费交纳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出台鼓励创业和助推私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措施为自主创业者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此外市就业部门还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审核和发放工作力度积极推广“SYB+创业实训+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的创业就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创业指导服务,全程为创业者保驾护航,着力从“落实政策和优化服务”两个方面全力支持全市各类人员创业就业。

3、建立专家指导团、提升创业指导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降低创业者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在上级就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乌市组建了创业专家指导团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经营咨询等服务,全程为创业者保驾护航,使初始创业者尽快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专家团队根据学员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创业倾向有针对性的制订培训计划,开设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政策解析、创业意识培训、创业计划培训、创业计划书的制定等课程,着重帮助他们了解有关创办小型企业的法律要求;指导他们制定合理的创业计划;并为他们详细解读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在日常的培训中引入情景模拟课程,通过角色模拟扮演的方式让学员换位思考,在模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学员们在遇到创业难题时的应变能力,从而增强创业者的自信心。2010年至2014年全市累计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者417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52人,创业能力培训165人。

4、创新工作思路,构建服务百姓新体系。在推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乌市创新工作思路,将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在乡镇、街道、社区、嘎查村设立了创业指导室、就业指导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平台创业服务网络,使服务对象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快捷的就业再就业服务,特别是乌市开展的“送培训、送招聘会进乡镇”和市就业局与兴安日报·红城版开辟的就业政策专栏”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此外为适应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变化,乌市就业局还与兴安日报积极合作建设了“家在兴安微网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足不出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便可以登录乌市就业局微信平台,随时随地的查询就业岗位信息、政策法规解读、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办事指南等即时信息,享受到优质的就业服务。

    三、存在问题

    1、创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压力较大,全市财政投入的增幅较小,就业再就业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市城乡富余劳动力、返乡农牧民工自主创业的瓶颈。目前能提供小额贷款的途径仅有政府专项资金和商业金融机构贷款两种,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贷款,手续繁杂,创业者又缺少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这就使很多有创业意向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政府专项资金申请手续简便,享受国家贴息补助等优惠政策,但贷款门槛相对较高,而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担保资金困难,难以及时到位,满足创业者的贷款需求。

    2、全民创业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回乡自主创业的人员较少,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多数处于等待观望,真正投身创业的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受传统观就业观念的束缚,对自主创业存在畏惧心理,担心创业失败,怕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付诸东流,创业意识有待提高。

    3、创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大批新建项目的陆续开工,土地征用后的失地农民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加之失地农民工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比较低、无职业技能或职业技能单一,就业再就业能力较弱,如何转移安置失地农民工使他们稳定就业有饭可吃,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仅依靠劳务输出转移将很难解决这一难题,扶持其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才是治本之策。而目前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面临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在创业培训服务上留有死角,如果失地农民工创业者不申请参加培训,那么他们就无法享受到相关的创业培训服务,致使他们在创业中走了不少的弯路,甚至是导致创业失败,补偿金耗尽,失去生活来源,最后买单的还将是政府。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的后续服务,对那些没有接受过创业能力培训,但已经在创业的失地农民给以一定的关注,开设相应的培训项目。

    4、返乡创业平台有待提升。由于我市自主创业者存在个体差异、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等特点,给就业部门的后续服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的制约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导致这些小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形成产业链,因此建立创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跟踪的创业服务,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乌市委、政府加大投入先后建立了乌兰浩特市大学生创业园(融佳建材市场)、泰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学生创业园、乌兰浩特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民族产业园等多个综合性创业平台,但目前专门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平台仅有卫东的乌兰浩特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一家,无论是园区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服务人员的配置上都相对滞后,加之其它乡镇返乡创业者因生产、销售、经营等因素的制约无法进入该园区创业,这极大的打击了返乡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也使的单打独斗的农民工企业难以形成合力发展缓慢。

    四、措施及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返乡创业人员政策知晓率。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跟踪报道工作,积极转变宣传工作思路,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宣传的重点内容,在宣传创业典型以及经验做法时,要首选“身边人、身边事”让返乡创业人员能看得见身边创业的典型,学得到真实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返乡创业人员主动学习政策、了解政策,并运用政策通过创业改变自身的命运的积极热情。

2、加大投入力度,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资金扶持。积极向盟财政、盟就业局申请,利用开行贷款,发放企业贷款,以弥补市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3、完善顶层设计,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政策保障。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自治区、兴安盟两级政府出台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制定完善符合市发展和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政策配套,健全就业创业新体系,巩固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旗县市工作取得的成果,加强与全市创建成员单位的合作,形成促进创业的合力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政策保障。

4、整合社会资源,为返乡人员创业搭建创业平台。积极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倍增计划,严格落实盟委、行署“创业就业工程”的工作部署,以乌市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旗县市工作为载体,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培养相关人才,打造更多的创业孵化平台。现阶段应充分利用我市现用有的资源,一是能否可考虑准许返乡创业人员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降低返乡创业者的负担,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二是在各乡镇建立综合创业服务平台,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使返乡创业者能够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就业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式设立创业联络员,是否可以考虑在无法设立创业服务站点的嘎查村,委派一名创业联络员可由劳动保障协理员担任,由他负责帮助返乡创业解读政策法,提供咨询等服务。

5、优化创业环境,为返乡人员创业营造良好氛围。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创业服务观念教育,切实树立服务意识,净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流程,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履行服务承诺,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为返乡人员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乌兰浩特市就业局

                                   2015年3月1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