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末年,或许大杂院现象也很严重

 邓超越梦想 2016-03-16




点击上方“宋朝那些事儿 ”可以订阅哦


统计人口密度的城市建成区范围需要严格界定。首先,需要确定东京(汴梁)的“城市增长边界”。东京(汴梁)是中国古都史上著名的三套城,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内城(又称阙城)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为唐汴州城范围,外城始建于后周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按照百度百科的“北宋东京城遗址”词条,根据考古探测,整个外城的遗址呈一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其东墙约位于文庄至铁牛村南北一线、南墙约位于开封制药厂至郭屯村东西一线、西墙约位于南郑门村至开封林场南北一线、北墙约位于大北岗村至南官庄村东西一线,四墙与今开封城基本平行。四个外城墙全长29120米,折算下来,外城面积在52.5平方公里左右。内城遗址的南墙位于今开封城南墙北约300米一线,北墙位于龙亭大殿北约500米的东西一线,东、西墙叠压在今开封城东、西墙的下面。内城的城墙总长约11550米,折算下来,内城面积在8.34平方公里。
按照北宋东京(汴梁)外城面积52.5平方公里,除去皇城面积1.14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左右的佛寺大院等区域,剩余约50平方公里,是人口高度聚居与活跃的空间,作为计算人口密度的面积基数。

但问题来了,北宋外城的城墙就是城市增长边界么?这里的疑问在于,北宋期间是否将连接在城墙门洞外的草市人口一并统计在总人口中。北宋初期东京(汴梁)城内一共设置8厢120坊。但到了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又将京城外居民划为8厢,并设立厢吏管理。到了天禧五年(1021年),又由于城市外部人口大量聚集,所以重新调整为9厢。个人认为,学者认为的东京(汴梁)人口达到120-150万,有一部分是将外城城墙外的9厢人口计算其内。李合群在其博士论文《北宋东京布局研究》中提到,城外9厢一共14坊,坊少的原因在于郊外大量皇家、私家园林所致。所以人口估算在15-20万左右。倘若按城墙内120万计算,城内人口密度依然高达2.3万人/平方公里。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计算现在北京老城的人口密度。目前东西城区的行政区辖区面积为92.54平方公里(注意,这个面积比北京二环以内原来城墙范围要大,二环以内为65.2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216.2万。若除去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国家纪念地和金融街等就业中心区的6.5平方公里,剩余区域折算的人口密度为2.5万人/平方公里。对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北京城人口密度,则以当时城墙内实际的建成区面积作为计算基数。如下图,为1914年测绘的北京城,其建成区南部范围没有超过天坛、先农坛北墙。

1914年的北京城地图
三、如此高密度的东京城的街区形态与北上广的老城有何异同?
根据以上分析,东京的城市人口密度在2.0-2.3万人/平方公里之间是可能的。但如此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什么模样?目前,已有很多学者系统研究了东京(汴梁)的功能格局、街区风貌和建筑形式,笔者仅从人口密度出发,尝试探讨一下东京(汴梁)的城市街区形态。
首先看看当前的北上广老城区
1)北京老城
北京目前二环以内是明清街区和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段。目前尚存保存较完整的大小胡同700多条,除了长安街、西单、王府井、金融街、东二环部分拆除重建地段空间格局尺度大、建筑高(在40-60米之间),其余部分整体维持原有胡同-四合院的格局。
如果除去以上地段高层为主的办公商业地段,除去统计区范围中多层住宅区域(二环以外地区为主),那么胡同片区的人口密度应该在2.0万人/平方米以下。如鼓楼-什刹海地区,是保护较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下图所示)。虽然街区格局尚存,但四合院基本上都演变为大杂院了。有材料显示,一个大杂院内居然能容下10余户人家。对比这样的格局,再结合人口密度对比数据,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东京(汴梁)城到北宋后期也是大杂院了?三座城市的人口密度与传统街区格局、气候条件等要素密切相关,总体上,南方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北方城市。但将视野退回到100年前,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发展最好的北上广也是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城市,却没有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的城市人口密度高。东京真有140万以上的人口,那其城市街区格局到底是什么模样,难道一千年前,我们的国都就是高楼林立的局面了?

鼓楼-什刹海附近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建筑平面格局(上图为2015年卫星影像叠加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范围,下图红点为三个街景点,作者自绘)
街景:总体上北京老城内部的建筑控高还是很严格,大部分主次干道两侧沿街多为二层商住门面,后面的胡同多为一层。这样的视觉景观,街道空间相对开敞

再看东京(汴梁)的街区格局

  大家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生活和街道格局、建筑形式已经与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城市、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上广没有本质差别了,因此北宋东京(汴梁)人口密度超过2.0万人/平方公里是可信的。毕竟《清明上河图》只是描绘的东京(汴梁)汴河旁景物一隅,且不是城市最中心繁华地段。清明上河图所绘的人物密度,是远超过同类卷轴的人物密度,也从侧面说明了东京与后世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认识下北宋东京的街区格局。城内建制8厢120坊,北宋政府改变了西周至隋唐时期居民不得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规矩。在北宋初年,东京(汴梁)设东、西两市,但到了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邸店。再后来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朝廷开始征收侵街钱,彻底承认了“侵街”模式。

  至此,市坊瓦解后,各类商店门面完全沿街道布设,继而这些街道成为实际的商业与日常生活交往中心。

  整个城市中最宽大的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中轴御道中间保留与御沟,为皇帝专用车道。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御道在宋朝不一定是天子专用,每天从南熏门外有成千上万的猪,挤进南部的御道奔赴各屠宰场。一般街道虽没有御街气派,但也在20米左右,足够4部马车并行。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这样说到:“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涂九轨。车不理轚互,人不争险易,剧骖崇期,荡夷如砥。” 司马光也说到:“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独怜道旁柳,惨澹少颜色”。如果说,东京的街市商业氛围足够浓厚,那么其街区格局就应该与上海、广州老城区格局有类似之处,且街坊中主要建筑楼层平均高度应该在2层以上。无怪乎梁思成先生对当初后周周世宗时期和北宋时期改造城市街道评价甚高。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街区景观。

  其次,管窥下城市繁华中心地段与景观中心。除了皇城和大型寺观庙宇外,东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街市发展起来的各类商业中心了。街市的商业中心典型功能应包括:一是各类商业门面,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以及各种珍奇异宝专营店;二是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市井服务业门面;三是出现了专供各种歌舞、说唱、曲艺、杂技等表演的固定表演的场所“瓦舍”、“勾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