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禅诗,读到即悟道

 真友书屋 2016-03-16

一直以来,都觉得佛学其实是一种哲学的存在,也是作为启迪智慧、反观人生、慰藉心灵的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而存在。而在中国古代,许多的文人智者正是如此,往往会将一些佛学禅理写入诗中。正所谓,“禅中有诗,诗中有禅。”

悟道诗

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踏破芒鞋寻春终不得,最后归来之时,随手拈来一枝梅花偶然一嗅,发现,原来春意在这枝头上开得正十分热闹。这也就告诉我们,有时费尽心机努力很久,仍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越是固执越是不可得。倒不如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方能悟到其中禅机妙理。

禅悦二首

张问陶

【其一】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其二】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禅是内心的省悟,不可言说,但禅悦的愉快又总是希望有所宣泄,于是作者就以诗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想。第一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第二首诗则是说明习禅贵有清妙之心,如是,则隐于山林或居于寺庙都是多事。所以只要心地充满慈悲,照彻光明,那么,在家修行更是本质意义上的“出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整首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首七绝诗了。从内容到语言,看似平淡自然没有深奥之意的短短四句,其实却是写得意境深邃,又富于情趣,惹人喜爱。假如诗人心中没有那一片童心,或许也就写不出这样天真可爱的小诗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整首小诗如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句。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也都平淡无奇。然,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清新明丽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的静与人的寂融为一体,从而蕴含着一种清净安详的悠远境界,体现了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

晚春

守璋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赐号文慧大师的南宋诗僧守璋的这首禅诗《晚春》,颇为宋高宗赞赏并御笔亲书。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平常最奇崛”,平平常常的四句偈,却匠心独运,禅趣深妙。花落并非一定因为雨打,絮飞也不因为风吹,花开必有花落,絮长必有絮飞。一切法皆是佛法,一真法界不离当下。不独花木如此,万事万物法尔如是。

临终偈语

弘一法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两首临终偈语,实为四言绝句。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希望自己的往生不要给朋友带来痛苦,希望大家豁达些,开朗些,不要对生死之事太执着、太看重。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命将终时,自觉归得其所,觉得一切都圆满了。这种乐观彻悟的境界,实在是令人钦羡。

这些禅诗,看似用词简单随性,但却意境悠远,哲理深邃。古人的智慧有时就是这样令人赞叹,他们将最普通的道理写进诗中,既是一种文学的享受,又是一种禅理的感悟与修行。

就让我们在这最美的禅诗中,一起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