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浪锐见:改变消费环境,不能寄望全能政府|315|消费环境|全能政府

 昵称20102515 2016-03-16
何时我们才能告别315的热闹,拥有真正良好市场环境? 何时我们才能告别315的热闹,拥有真正良好市场环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大陆居民收入的增长,使每年315曝光的重点悄然发生变化。

  3月9日起,新浪新闻启动了连续五天的大型网络民意调查。调查发现,72%的受访网友网购被坑过,选择跟团的网友中,近七成遭遇过“被强迫或诱导消费”。去年连续出现“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宰客事件,让城市形象和消费体验都大受影响。但,36%的网友选择“其它城市比这两个地方更能宰”。

  过去,中国大陆曾经一度假酒成灾,致人死伤的事件时有所闻;新闻画面上堆积如山的假烟被焚毁的场面,也是触目惊心。而普通食品——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奶粉以及各种禽兽肉类等等的安全问题,说起来也让人无比沉痛。这些年,一些领域存在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一些太过低劣,一眼能看出问题的商品,也在自动退出市场。

  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消费者被欺诈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比如购物和旅游这两个领域,一个是传统市场环境里始终存在,且一直无法解决的“隔山买牛”难题;一个是消费者进入陌生环境后成为弱势群体,被人任意宰割的困境。这两个领域的高投诉率,说明市场环境尚未根本好转。

  网购、旅游所出现的问题,当然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但如果完全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监管,希望在执法部门的巡查中发现问题,就有些过于理想化了。首先,中国市场广大,假冒伪劣产品如生存于汪洋大海之中,一味要求一个强势政府来缉捕不合格的产品,往往事倍功半;其次,监管成本的扩张不仅最终要由消费者买单,而且权力扩充,也在为监管者造就更多寻租机会。

  事实也证明,政府部门所发动的一次又一次市场整顿运动一停,假冒伪劣马上死灰复燃。而市场秩序井然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强大的社会监督,假冒伪劣才能无所遁形。而政府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补充社会监督之不足。

  但客观上,我们的监管体系似乎并不支持社会监管力量的发育成长。

  以行业协会来说,它本来应该是行业监督的得力组织,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协会不仅从政府获得了相当的活动经费,而且成了安置退休官员的场所,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监督作用形同虚设。

  从法律规定来说,有的规定似乎也并不支持举报行为。2014年7月,向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东方既白等餐饮企业提供原材料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媒体曝出使用过期变质的鸡肉、牛排,生产过程不合卫生规范等问题,引起舆论轩然大波。有人当时根据举报奖励办法算了一笔账:即便举报了高达18吨的问题鸡肉,按照顶格奖励额度,举报者只能获得不到14000块钱。与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执法部门可以从18吨问题鸡肉中,使国库增加多至270万元的罚款收入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让人感到很疑惑,如果没有与该公司发生重大冲突,一般人的举报热情有多大?

  旅游业的问题也是如此。比如,在旅游合同之中,本应注明行程是否有购物环节,以及会到哪些商场购物,一旦发生商场欺诈游客问题,比如游客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或遭遇显失公平的交易,旅行社应承担连带责任,有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帮助游客追偿。这是消费者协会应该为消费者力争的权益。可惜,消协并没去做。

  29年来,每年的315晚会热闹成这个样子,一定是市场环境出了大问题。“全能政府”的思路,使行业协会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状态,成了企业家的“俱乐部”;市场监管体系看似健全,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却漏洞百出,消费者协会难有更大作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一些问题有所补救,但很难根本扭转难局。

  何时我们才能告别315的热闹,拥有真正良好的市场环境?对这样的问题,包括消费者在内,所有人都当认真反思。

  (任大刚)

责任编辑:李清 SN2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