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00人参加的华杯赛小中组成绩今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无论成绩怎样,今年的华杯赛已成定势,明年小高组的华杯赛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舞台!加满油,憋足气,明年再战! 今年有幸去参加了华杯决赛小中组的改卷,收获良多,同时也和各为家长和学生来分享一下华杯赛改卷的内幕! 我们首先来看下小中组获奖分数线:一等奖54分,二等奖37分,三等奖24分。(小高组一等奖73分,二等奖53分,三等奖36分)而最高分也有108分。在这里,小明和大家分享一下华杯赛改卷的时候遇到的一些试卷情况和老师们改卷的规则,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抓准得分点,从而更好去准备高年级的华杯赛! 规则1:按过程给分,给步骤分!! 华杯赛开考之前,就有家长问我:华杯赛改卷会给过程分嘛?我的回答一直是肯定会给分。在这次的改卷过程中,严格按照解题过程给分,没有解题过程只有答案的,全部只给2分~3分。答案错了也不要紧,能拿过程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估分和实际得分差距很大的主要原因。在改卷过程中,就碰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不少孩子的解答题答案对了,但是没有过程,最终只能得到2分或者3分;而有些解题过程写得很棒的孩子,即使最后的答案没有求出来,但是由于前面的步骤写的很完善,也能得到不少的步骤分。会做的题一定要会写过程!!比如说第9题几何题,能够求出正方形面就能得2分,求出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就能得5~6分。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强调写解题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解题习惯。 规则2:能给分的步骤都会给分!! 华杯赛的难度本身就很大,本着鼓励孩子学习的原则,华杯赛改卷的原则之二就是尽量的给孩子加分,并且是想着法子去给孩子加分。这一点就要求孩子们在碰到难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能够解到哪一步九写到哪一步,能够写几个步骤,就写几个步骤。比如说第11题,主要把238分解质因数,就有4分;能够写出283的所有因数对就能给8~9分;再比如最后一题,只要写了2+3=5的都能拿到3分。 规则3:每张试卷都会进行复核,并且改卷人和复核人都得签字。这也是为了保证改卷标准的统一性。基本上碰到新的解题方法都会进行讨论,最中再统一评分。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 下面来分析下本次孩子们在准备华杯赛的一些不足之处: 1. 没有检验的习惯。第一题计算题属于送分题,有孩子算出是2016的,整体得分率低。这说明孩子只算了前面部分,后面一部分忘记计算了。没有检验的习惯,算完了就不管了。这一点一定要和孩子强调清楚,做完题去检验一遍。准确率才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做一题就要对一题。 2. 解题不够熟练,平时刷题太少。本次小中组的题型,计数的内容偏多,其中以枚举法为例,就考察了3个题,第二题、第四题第五题。很多孩子的答案都之和正确答案相差不多。枚举法通过平时的练习是很容易掌握的诀窍的。数学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练习的学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平时练的题越多,考试的时候做题就会又快又准。 3.省题不明确,仓促动手算。比如说第11题,很多孩子把238分解质因数之后,没有考虑到只能从1~200中进行选数,而把1和238一起考虑进去出错了,而他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写得特别详细。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知识点的广度和难度都骤增,各类考试也会越来越多,通过现阶段的考试,多了解孩子的学习,及时调整学习规划,对之后高年级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