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具有适配性

 江山携手 2016-03-16

同事的孩子在加拿大读书,今年高三。与国内的孩子一样,面临升学。他们没有高考,平时成绩在入学中为主要参考。大学一般要设定一些入学条件。学生在高中读书中就知道,以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进入的大学与专业。

几日前她的孩子接到了一所名校的入学通知。孩子在是否就读上犹豫不定。他的母亲,态度明确:这事你自己定,我的意见是读你喜欢的专业,而未必选择名校。

因为名校的入学门槛很高,选择名校就意味着你的学业竞者都具有很强的实力。而加拿大高等教育施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即高校学习具有很高的淘汰率。也就是说,名校的学业竞争更为严酷,对自己是否具有这种竞争实力需要有一个准确认识。

因为严出,即毕业的把关做得好,学生在升学时就不敢盲目追逐名校。而且,平时考试成绩可以作为高校入学依据,主要源自其优良的教风。同事讲了一例: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在某次考试中抄袭他孩子的试卷,结果两人同样被视为作弊,得了零分。孩子求助老师,老师说,这是不可更改的。由此给了孩子教训。所以,在加拿大的学校,孩子考试作弊,以及教师为学生私改分数等行为都是很难出现的。我想,即使存在学生走后门进入名校的,在后续学习的高端生源竞争中,也难保孩子不掉队。有了这样的顾忌,家长和学生对待入学择校就具有了较为平和的心态。

这种惩戒,直接会影响高校的入学选择。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严重的教训。而教师不姑息,就是不纵容,由此保持了教育环境的纯净性。

教育塑造未来社会的服务者和领导者,作为学生,他应该懂得怎样构建一个纯净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给学生的教益,不仅在多样化课程的选择,更在思想上的纯净化洗礼。如若校园生活和教师行为,掺杂了一些不良影响,势必会对学生构建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未来以什么样的态度参与社会建设产生负面作用。

同事说,现在看为孩子提供到国外读书机会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学业重在平时,高中毕业前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用于应考,还可以先修一些大学课程。此外,平时学分积累很重要,可以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中多了一些乐趣。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初到国外,有一门课程的学习非常吃力,其分析材料非常专业,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有限,完全看不懂,于是只得了十几分。孩子遇到学习困难后,积极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学习积极性反而被激发,一年后这门课程可以得到八十几分了。孩子的学习信心陡然增强了。母亲欣慰于,面对这些学业压力,孩子不惧挑战,有独立应对能力。“孩子长大了。”她说。在学生独立性很强的学习环境中,家长和教师不是孩子学习的依靠,他在思想上具备创造基础。而中国的教育面对独生子女普及化的情况,又因为过度重视学业,教师与家长之于孩子的帮助近乎于包办代替,学生学业表现不理想,家长与舆论引导都归因于学校不够好,老师不够好。这种养懒汉的思想教育,最终无益于学生未来挑战生活。

如上这些并不体现加拿大教学的先进性。孩子从来不说老师好坏,因为学习的事就要依靠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他读什么课程,读到什么程度,都要他自己醒查和安排。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育,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他多些与教师的问答呼应,而在他知道命运在自己把握,学习依靠自主。

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不去追逐名校,而把专业发展当做高校入学的第一选择。这就为学生发展强化了职业意识,使得学习和职业发展之间有了较多的相关性。我们常常困惑于所学非所用,这样的教育其实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缺少贡献。他们这样的以学为本的朴素教育,努力引导学生从自己兴趣以及社会需要出发,自主确定学习课程,安排学习进程,包括入学学校和专业选择,自然可以把学习获取知识与学习能力转化形成的效益放大化。

中国教育处于发展转型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变革,不应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需要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量。即你要一个怎样的高等教育,就需要一个于之适应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具有适配性。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淘汰率,入学压力空前加大,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没有保证。每年有六七千万高校毕业生,据统计去年这个数字是660万,今年预计是680万,如此大规模,谁敢打包票他们都是学有所成的?

高等教育在质量上打马虎眼,而需要基础教育实现学生适应社会的人才分流,于是只能加大考试的厉害性。一考定终身,这是必然选择。而且服务于考试的基础教育,注定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要,而考什么就教什么,高度功利化自然引导基础教育走共同知识体系构建,同一人才标准的路子。

这么庞大教育的规模,竟然无法出产世界第一流的高端人才,难道不令人反思吗?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过规模扩张之后,需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即重视质量提升。我们都看得到,高考的大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大学吸纳了大众化的生源,延续入学即能毕业的思维,已经不与大学应具备的是学业高等阶段的特征相符合。

现在大学的着眼点都在抢生源上,而较少思考你的大学的出口端,学生是不是优秀的,学业高水平的。而社会择业中,也意识到大学生所重视的不是学了什么和学得怎样,他们所具有的不过盖了大学公章的一张纸。

既然如此,我作为是否选用学生入职的条件就不看所学,而在他在高中竞争中进入了哪一所大学。这引导学生高考择名校而少择专业,学习不爱学的,其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自然也不会更好实现,学有所用。

高等教育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把好毕业出口,对于大学而言就这么难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