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的骄傲

 江山携手 2016-03-16

某小学组织学生到知名中学游览,中学校长在讲话中说到一事:某著名高校校长来津,偶有小恙,本市最高地方长官邀集专家诊治,然后陪同来到中学造访。校长是以此为骄傲的。

虽然听到的是转述,但是依稀可见中学校长演讲时的情态。小学以为知名中学输送学生而骄傲,而中学也同样以为著名高校输送学生为光荣。此为当前中国教育应试生态的写照。

回味转述,有些隐含信息令人不愉快;想来这是知名中学校长在激昂陈词中没有意识到的副作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某种特别意识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若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以为完成人才设计目标而努力,单一把某些考试课程的图谋应试的强化训练作为追逐前景,其所标榜的所谓教育蓝图我不知是不是一种虚无的口号。

我熟悉这所学校,也曾在这所学校的文化墙久久流连,为这里走出一大批科学院院士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物而神往,甚至也听闻过该校的校史介绍,当时新潮澎拜。可是终于在校长的演说中看到了他心底的隐语,知道了在现实处境中,类似一批学校虽然被附加了一些光环,引来学生的艳羡,以及社会各界,包括官员的看重,然而作为学校发展的规划者、引领者,教育实施的带头人,在学校行政色彩已经被强化的时代,他们的不自觉言行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现在很多人在言谈西南联大,好像那个艰苦时代的催生出来的异花倒是教育的理想园似的。那里,在一所学校,学生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在那里教师为了教授知识而教授,大家都很单纯,学习与研究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基本行为。好像不要听课,不要检查,不要所谓管理,不要升学率。我不是由此否定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管理,而是由此说明当时教育的纯粹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应该是一切教育管理和一切教育改革的最终归宿。

学校里越来越不明宗旨,校长越来越世俗化,如此的校园里大约是不存在理想的学与理想的教的。至少听闻这个转述之后,我对这位我熟悉的校长有了异样的看法。其实,大家都需要向现实妥协。以当初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为例,他为了学校发展也需要想军阀妥协,争取资金援助。他说,要用粪土去增加庄稼的营养。他的妥协也是为了实现一份教育的理想。而我们现实中的一些校长与张伯苓比,在思想境界上有着天地之远的距离。

由此看,学校校长倒是需要有一些操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