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治腹泻,真是太神奇了!(家长一起学起来~)

 月丫儿589 2016-03-17


小儿腹泻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四季皆可发生,但又以夏秋季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牵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及发育,重症患儿还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


一、病因病机


1 、感受外邪:腹泻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腹泻,但又以湿邪为主,因为脾恶湿喜燥,湿困脾阳,运化不健,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引起腹泻。


2 、内伤饮食:由于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食滞,不能腐熟水而引起腹泻。


3 、脾胃虚弱: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但小儿生机勃勃脾胃负担较重,一旦喂养不当,就会损伤小儿脾胃,使运化功能失调,而导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1 、寒湿泄: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指纹色红。


2 、湿热泄:腹痛即泄,急破暴注,色共褐热臭,身体微热,口渴、尿少,指纹色紫,此症状可引起痢疾。


3 、伤食泄:腹痛胀满,泄前哭闹,泄后痛减,小儿安宁,大便量多,酸臭,口渴有味,可倦有呕吐,味道酸臭,指纹色黄。


4 、脾虚泄:久泄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牵延日久,可累积及肾阳,导致脾气阳虚,面色白光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即食物残渣,舌淡、苔溥,手足微冷。指纹淡黄。



三、小儿推拿治疗方法


1 、伤食泄治则:消食导滞。处方:补脾经,清大肠,运内八卦,揉中脘(wǎn)、摩腹、揉天枢、捏脊、上推七节骨。


2、 脾食泄治则:健脾益气。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揉脐、揉百会、捏脊、上推七节骨。


四、典型病例


2003年4月18日,谢涛,男,9个月。


主诉:(其母代诉)小儿腹泻3月有余,病情发生反复无常,大便伴有奶块出现。经几家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来就诊。


诊断:小儿消瘦。而色白竞白,手足微冷,指纹淡黄,初步诊断为脾虚泄,经3日治疗后,病情好转;5日后腹泻基本消失。巩固2日,1周后小儿痊愈。



五、治疗效果(以1周为标准)


显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200例,痊愈176例,占88%;症状明显好转者21例,占10.5%;症状显著改善者3例,占1.5%,总有效率达到98.5%。


六、体会


小儿腹泻为小儿消化疾病中的并发症,本病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小儿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以大便稀、肠鸣腹痛、面色白、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象沉细为主。


根据临床病因病机,小儿腹泻分为:寒湿泄、湿热泄、伤食泄和脾虚泻四种。


临床上以伤食泄、脾虚泄最适应小儿推拿。在伤食泄中,我运用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摩腹、捏脊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揉天枢,推大肠,用于疏调脘腹胀满积滞,上推七节骨是为了利肠止泻。


在脾虚泻中,我运用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湿便,推三关,揉脐湿阳利中,捏脊益于健脾和胃,揉百会提中气,推七节骨是温阳止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