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数百万人上当受骗(二)

 1234qinr 2016-03-17

凡是经过鉴定持有证书的所谓古玩,不过是让一些被鉴定者在心理需求和渴望求助中,得到一点点满足而以,除此之外鉴定结论不会得到预想的其它收获。


经过多年的市场考察发现,对于被鉴定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藏品是真是假,更不知道市场的买卖价格,现在的公开鉴定恰恰利用了这个机会,通过鉴定收取鉴定费。但是这种违背行业规矩的鉴定严重扰乱了市场,同时也搅乱了收藏。




1:鉴定古玩真假要摆事实讲证据,而不能单纯的依靠文凭,学历,职称,这是不客观的,一言堂式的结论,缺乏公信度。一旦出现失误将会造成名誉,司法,经济等方面的各种损害。


2:在鉴定问题上,如果不敢于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那么这种鉴定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些爱好者认为,用科学仪器进行单一的数据测试其结果应该可信,但是现代的造假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使假铜器,瓷器,玉器,珠宝等基本上都能够顺利的通过某种测试,因此必须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从中提取证据。


4:依靠鉴定及证书收藏,是典型的收藏误区,因为当前的鉴定仍然依据传统缺乏科学性的经验感觉鉴定,没有说服于人的证据。而伪造鉴定证书更为容易。所以说这种鉴定是不可靠的。




5:目前的鉴定普遍出于商业行为,有些鉴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决定于鉴定费的多与少,这种与盈利为目地的鉴定,难于获取真实有效的结论。


6:从古至今收藏都是保密不外露的,如果藏品被公开曝光及鉴定,将会对自身的安全以及市场的再流通造成经济上的不利影响。


7:一些不了解市场价格的鉴定,往往以拍卖价做为藏品的评估价,这不但误导了收藏者,影响了典当、抵压、司法公正,以及市场的正常流通。更为严重的是公开评估价格,搅乱了古玩的市场价格体系。


8:学术研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司法认定方面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对于民间和市场流通的古玩文物鉴定,很容易扰乱市场,误导广大的收藏爱好者。


9:要懂得,学术领域的研究鉴定与市场应用领域的真伪是两个有关联又不同的两个领域。要知道民间古玩鉴定是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因此是背靠背不宜公开的。


10:实践是检验古玩真假极其重要的标准,通过市场的再流通以后,自己就会明白了,实际上根本用不着鉴定。




对于收藏爱好者们来说,一定要了解和懂得,古玩的市场买卖流通及商家行家收买古玩商品,完全依靠的是各自的经验和眼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好、少、精的古玩,可能需要投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金钱,花的是自己的钱,因此只注鉴定实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绝对不能相信什么鉴定证书,什么经某专家鉴定过,什么许诺保证,什么古玩的来历和故事的忽悠干扰,在收购审视过程中,唯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力。所以说无论是公开鉴定,还是求助鉴定都毫无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