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柱盲区太危险,有什么办法消除它?

 徘徊求知 2016-03-17

汽车A柱(前挡风玻璃两旁的立柱)对行车视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老式SUV,宽大的A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遮挡。尽可能减少A柱产生的盲区,工程师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什么是“A柱盲区”?

一般轿车车身每侧有三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想要前方视野一览无遗,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取消A柱的设计,或者你会第一时间想到敞篷车。敞篷车在设计上已经很接近,或基本上实现了这个功能。但由于敞篷车在成本和实用性上的短板,注定不会太普及。

敞篷车基本没有A柱盲区的概念

为什么不能把A柱去掉,从外部功能来说,A柱的作用就是用来支撑车顶。而实际上,A柱在汽车被动安全方面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承担了分散传导正面撞击的力量,从而保护驾乘舱,减少形变。

敞篷车并没有A柱,那它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呢?如果你有留意同一款车型的敞篷和普通版车身参数的话,就会发现敞篷版的整备质量会比普通版更大,因为敞篷车的撞击力传导只能依赖车底,因此车底要造得更为坚固,但即便如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敞篷车的安全性并不如普通车型。

有些车型则采用更为巧妙的设计思路,就是尽量把A柱后移,前挡风玻璃则设计成更大的曲面,以此获得更好的视野。但这种设计多见于超跑之上,家用车相对少见,原因无他,成本太高了。

科尼赛格Agera R就采用大曲面前挡设计

粗略理解,A柱的强度与体积有关,也就是说假如A柱的盲区越大,撞击力的吸收反而越高,基于安全性的保证,A柱不能无限地变得纤细。视野与安全性是个互斥的情况,就好比油耗与动力、操控与舒适、汽车就是这么有趣,很多矛盾的地方需要工程师去调和。

而普通家用车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粗暴”的多,比如在A柱底部增加一个小小的三角窗,能在一定程度减少盲区,但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

那能不能把A柱做成全透明,或者用玻璃直接代替呢?

这样的概念其实已经出现,但就目前来说,实现起来还有较大的难度,首先这对玻璃强度要求很大,起码要强于整体钣金车体,同时在设计车架的时候要考虑到A柱加强的效果,类似于造一个敞篷车架。这种做法除了未能解决安全性问题,也是因为不合乎经济效益而得不到量产。

萨博Aero-X概念车拥有180度的超宽阔视角

新材料的使用有机会改善这种A柱盲区过大的情况,比如通过部分透射和折射来使A柱变得更“透明”,但要实现完全透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主流的方向是借助摄像头和HUD结合,借助投影把盲区部分显现出来。另外一个脑洞大开的设计则是在A柱上内嵌屏幕,“实时播放”车外摄像头的影像,达到“透明A柱”的效果。

微信关注“有车以后”公众号,

了解更多买车用车信息,

中国第一汽车新媒体,

等你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