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社群,先抛弃客户是上帝这个概念

 阿一66 2016-03-17
2016.03.03 22:55阅读528

  锡恩咨询总裁北大社会学博士姜汝祥

  抱着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建了群,就去尽力地服务,以为服务好了每个人,销售就是一个自然的事。

  结果正好相反,你会发现,当然会有销售,会有那么一两个与你认同的人买单,但大量的人不仅不会买单,反而会质疑:你怎么卖起东西了?说好的“情怀”到那儿去了?

  这就是做社群的困境,花时间情面到处去找大咖来上课,但结果是赔的一塌糊涂,而且,本来的朋友也交不长。

  道理很简单,跟着你赚不到钱,或者说,他们与你本来就不是朋友,他们本来就是冲着占便宜来的,有免费的课可听,有免费的人服务,他们觉得这就是互联网。

  更可怕的是,你自己也觉得这就是互联网,于是,一场以唐吉诃德开场的社群游戏,最后胜利的注定是风车。

  所以,我认为目前很多所谓的社群营销其实是不成立的,在微群中,只有对服务的索取,而没有相应的回报机制,这个社群注定玩不长。

  那是不是社群电商就是错了?或者说出路何在?

  社群电商当然没有错,相反,2016年是电商的社群年,早在两三年前,我就在讲部落电商是方向。没什么可讨论的,社交电商的出路,当然就是部落化,或者说社群化。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要抛弃客户就是上帝的概念,玩社群部落电商,谁是你的客户?微信中全是人,发个二维码,什么人都来了,如果你非要以传统经济中的客户概念来做,那就非死不可。

  所以,我最近提出了部落微电商的非社交玩法--“2+2+2模式”,这是我这几年研究与实践电商,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也就是说,微信群的经营,不做社交,只做选择,明确的提出自己的价值主张与利益点,让来的人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进群。



  记住,在这里,明确的价值主张与利益点,是一定要体现在某个产品上,没有什么比清楚地告诉进群的人,这个群的基础是某个产品,从而把一些不需要这个产品的人T出,更体现对消费者尊重了。


  社交如何电商的秘密就在这儿

  商业就是商业,商业永远是围绕具体的物品或服务展开,而社交电商的价值在于,你永远不缺乏客户,微信上全是客户,你缺乏的是用一个简单方法把他们区分开。

  所以,我的结论是,先社交后电商是不成立的,先电商后社交才成立。这句话,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搞明白。


  多年前,我做战略咨询的时候,讲过一句话:企图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是不战略的

  今天,我想说,当微信上全是人的时候,搞个群,把进群的一切人都当客户,让这些人动不动以上帝的姿态要求你,那是自讨苦吃。

  抛弃把进群的人当客户,抛弃把这些客户当上帝的概念,这是你玩社群营销的第一要义。

  (更多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看《移动电商3.0》这本书的第24章《部落微电商2+2+2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