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闻说课的一些思考

 江山携手 2016-03-17

连续听了两地说课,各个学段的语文老师,基于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说明,仅就观感而言,也有一些收获。之后,记录下文字,所谓教育随笔,与老师们交流。

说课,作为成为组织比较低,节约时间,更为便捷的一种课堂预设的展示方式,在教师们的校本交流活动中被经常性采用。它也是一种介入和干预教师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手段,因此类似的说课活动也是教研活动的常见组织方式。

从这两日的见闻看,说课这种课堂研究的交流,充分暴露出教师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构建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

听说课。选文很好,一篇乔忠延的《只取千灯一盏灯》,一篇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都是优美的散文。

一些人白白浪费了文本。备课时教师的精力不在文本阅读上,而被人交给一些说课的套板。他们这一次来,每人似乎都带着一个套子,然后把文章解构,变成死尸塞进套子里。

有生命气息的鲜活理解的说课比较少。源于教师的关注不在文本,而在那些所谓的教法。这些年轻的老师很可爱,也天真,以为教课是有技术和招法的,只要把这些法门找对了,教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迷信讨论,以为问题只要抛给学生,他们各自发言,最后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这样的教学从教师主导演变为学生依赖,从一个重教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教,这也是缺乏科学判断和抉择的。

不读书,没有对于文章的敏锐和深刻的理解,就仓促站在了讲台。这虽然是一次说课比赛,可是这个样子不正是他们平时上课的翻版吗?如今语文老师用来修炼自己修养,认真阅读课文的,越来越少,却被人交给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方法。如此条件下的教学,或许是活泼的,可是一定是肤浅的,游离于文本的。语文的魅力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

文字多一些玩味才好。《只取千灯一盏灯》从江南小镇千灯寻访说起,最初去看这里的千灯展览,再后了解这里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文化名人。作者寻着文化足迹而来,不正说明文化名人也是一盏智慧明灯吗?此时灯的含义由实指而虚拟,具有了比喻意义。在众多文化名人里,作者独爱的是顾炎武。他是爱国主义者,其有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者谈爱国,也有现实背景。他以为顾炎武是一个补天者,如今这个天,指的是世道风俗,少讲仁爱,不守道德。因此怎样构建一个民风醇厚的国家,正是如今需要补天的责任。《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作者是周国平,一位富有哲学思想的人。他先写在众多读者来信里,一封来信让他有温暖的感动里的战栗。来信陈述,可知原信说周是一个具有安静生命特征的人。并落款: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对于“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作者是认同的,并把这作为了题目,成为自己表达的主旨。这个战栗,来自之后的两个词:我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于生命有如此清晰透彻的理解,这让人钦佩。而,你是,这个词直指作者,揭开了作者的虚荣,这让周国平深刻反思,于是才有了战栗。文章落笔在生命本色和人际关系的纯真。这就有现实所指了。当前,我们不正是多失掉本真和不在纯真了吗?

这样的文章都是长在现实生活的,我们需要找出写作的扎根所在,才知道文章的写作有特别的社会批评意图,并且由此感召我们读者,或反思,或认识到改造社会的必要。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是在按照图谱在解读文章。一看,题目是谈生命,就以为生命的意义是尊重、热爱、包容等等。意义泛化,不着边际。

阅读教学要基于文本,说课也不能偏离文本解读。

(二)

继续听说课,三十几人次,每人限定六分钟。用六分钟做课堂预设的呈现,这是一件难事。

考虑在最短时间内关于课堂信息的最大可能呈现,就需要做些取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说,什么少说,如此才能把最紧要的信息告知别人。这算是说课的策略吧。

大约有两点是需要说明的。一是关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二是如何把自己的所知告知学生,即教会。简而言之,解读和教读是说课的核心所在。

解读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备课的大部分精力也要投注于此。从说课表现看,老师们并不习惯于深入文本里,在阅读上缺乏独有的理解,而且由于时间有限,用心不专,一些人的理解甚至是偏误的。大家在说课前有一个预设的套子,带着套子往里面装一些零碎。又好装饰,用上一些引言,或者罗列一些所谓理论。似乎这样说,自己的预设就显得科学,是无懈可击的。这就使得文本理解的解说被挤压,显得空洞。

解读文本有三个视角,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么写的,三是为什么这么写。若寻着三条轨迹,依次探索,就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基本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特点。所谓读懂文章,不仅是对于主题的理解,也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的鉴赏。

教读文章,需要针对文本解读的所得,设计一条抵达文章核心理解层次的路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环节。环节设定,教学路径就清楚了。然后,我们考虑教学如何形成行为驱动,基本方法有两个:一是布置任务,二是提出探究问题。之于问题,你怎么解读?教师的预设答案就是学习的落脚点,你还要告诉我,学生怎么到达那里。

如此就把教学说清楚了。

说课是教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种对于教学思考和教学行为进行呈现的方式。用时少,成本低,也可以最为直接与人进行交流,所以,在教研中也是被普遍采用的方式。可是,说课的有效性还值得研究。

说课,最需要的是课堂虚拟,即用仿真的凝缩的方式,把你所设定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告诉别人,要别人能够观察它,了解它。这就需要我们把你想什么,做什么;而与你联动,学生会想什么,做什么;教学的互动是怎么,一步一步开展的。说课需要放大和详细说明的是这部分。套话,大陆的货色,太多了,就把预设的课堂的样子虚化了,到头来听说课的人不知道你怎么理解课文,不知道你怎么教读课文。

这能是有价值的说课吗?这是今后类似研究中,需要教师注意和改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