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良赴荣昌抚抗属

 国之档案 2016-03-17
 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日本人揚言三個月要滅亡中國。在全國人民救亡圖存聲中,打了八年仗,結果日本不但沒有滅亡中國,反而乖乖的在“密蘇裏”號兵艦上簽字無條件投降,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不過要回想起這八年多歲月,也是不平凡的日子。日本以優勢裝備飛機、大炮、坦克來對付我們的劣勢裝備小米加步槍,我們損失是慘重的。
    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八·一三”上海戰事發生後,原來招募的老兵基本上打得差不多了。國府遷到重慶,兵源有困難,隻靠招募是不得行了,才實行征募兩種製度。募得到就募,募不到就征。這樣兵源又才有了來源,戰爭又才能繼續打下去。按兵役法的規定,應征的壯丁,其家屬享有優待權。由於國家是全民動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以隨國府遷來重慶的許多領導人,他們也要為抗日作貢獻。全國婦聯也就擔負起慰問壯丁家屬的任務。宋美齡、劉清楊、史良、沈茲九等代表軍委會來到榮昌。
    史良本是個律師,“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鯨吞我東北三省,並加緊侵略活動,企圖把華北地區變成它的殖民地。國民黨政府一麵推行對日不抵抗政策,一麵加緊反共進行內戰。民國二十三年(l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伺胞書》,號召全國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上海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上海婦女界救國會率先成立,史良同誌是發起人之一,並被推選為理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後,史良同誌被選為執行委員。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氣焰更加囂張,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選舉宋慶齡、沈鈞儒等40餘人為執行委員,史良同誌是其中重要一員。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章乃器、沙千裏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並積極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國民黨政府頑固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於11月22日悍然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王造時、史良,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之獄。史良是“七君子”中唯一的女同誌,她在獄中拒絕敵人的誘降陰謀,堅持愛國無罪的正義立場,直到七七抗戰開始後,在全國人民的聲援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才被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營救出獄。抗日戰爭期間史良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她是一位著名的進步人士。這次她來到榮昌縣峰高鋪是代表軍委會來慰問壯丁家屬的。
    那時峰高鋪新泰源醬園鋪黃遠和四兄弟,黃遠和中簽光榮應征入伍,臨行還開了歡送大會,每個壯丁佩上大紅花,鞭炮鑼鼓響徹雲霄,十分熱鬧。不久,史良來慰問壯丁家屬,在峰高青烈中學開會,發放壯丁優待穀。
    會後,吏良親自到黃遠和的二姐黃遠芳家詢問家庭情況。臨走時,史良問黃遠芳:“願不願意到重慶去讀書,求知識?”黃遠芳微微地點了點頭。史良就在征得她的家人同意後把黃遠芳接去重慶讀書。據黃遠芳後來說,到重慶後,先到求精中學讀書,不久轉入新運會婦幹班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沌溪毛紡廠作鄉村工作,後來又調到全國合作訓練所學習,畢業後分到興文縣合作指導室作指導員。
    抗日戰爭時史良等來榮慰問壯丁家屬這件事,至今仍然留巨在榮昌峰高人們的心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