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青教授团队攻克关节软骨修复难题,引世界关注!

 shalapa132 2016-03-17


近些年来,因意外损伤、运动不当以及自然老化等原因,骨关节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而关节软骨无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缺乏自身修复能力,最终绝大多数骨关节损伤的患者不得不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来改善生活质量。现在,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传来: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团队在关节软骨再生修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或有助患者免于关节置换!

闲话不多说,先来看江苏城市频道对该成果的采访报道:



多年来,如何帮助受伤的关节软骨再生,一直是临床探索的难点和热点,但迄今尚未发现可以获得天然软骨的方法。蒋青教授和史冬泉博士等人与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顾臻教授合作,利用自体原位细胞再生的手术方法,获得了近乎天然的软骨。

 



研究团队将纳米包裹小分子有机物的液态透明质酸支架,通过一次手术填充于软骨缺损处,通过紫外照射30秒后就可形成固体支架;与此同时,该方法可使药物在缺损处持续缓释2个月,诱导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滑膜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祖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最终获得在组织学、形态学、生物力学等方面接近天然软骨的软骨组织,使缺损软骨得到修复。

 



相关研究论文《紫外聚合凝胶支架纳米包裹小分子有机物在软骨再生上的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权威化学期刊《美国化学协会·纳米》上,引起了世界关注。




蒋青教授介绍,传统治疗方法需要两次手术,操作难度大,费用约8万元左右,新技术仅需一次手术,修复费用约3万元,且全过程可以在关节镜下处理,药物释放持久

 



据悉,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完成了动物试验、细胞学、力学等试验,接下来将进入临床试验,两三年后即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此外,团队还希望将这项技术与3D打印技术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健康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江苏电视台、南京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

文:外宣办

图:关节外科

视频:江苏电视台

编辑:外宣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