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凿 [集解]孔曰:“回,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释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章美颜渊之德也。回者,颜渊名也;愚者,不达之称也。自形器以上名之为无,圣人所体也;自形器以还名之为有,贤人所体也。今孔子终日所言,即入于形器,故颜子闻而即解,无所谘问,故不起发我道,故言终日不违也。一往观回终日默识不问,殊似于愚鲁,故云如愚,故缪播曰:“将言形器,形器颜生所体,莫逆于心,故若愚也。” 退,谓回听受已竟,退还其私房时也;省,视也;其私,谓颜私与诸朋友谈论也;发,发明义理也。言回就人众讲说,见回不问,如似愚人,今观回退还私房与诸子覆述前义,亦足发明义理之大体,故方知回之不愚也。 熊埋云:“察退与二三子私论,亦足以发明圣奥,振起风训也。回之似愚,而岂愚哉!既以美颜,又晓众人未达者也。” 诸弟子不解,故时或谘问,而颜回默识,故不问,不问如愚者之不能问也。 [朱子集注]回,孔子弟子,姓颜。字子渊。不违者,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发,谓发明所言之理。愚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度 ◆颜渊在孔门的地位极其特殊。后世以颜渊为复圣,而庄子则处处捧颜渊,以为进入了庄子认可的极高境界。然而,就孔门记载看,颜渊的形象比较真切的、有意思的就是“子在回何敢死”的决绝和忠诚,以及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形象。对于孔子来说,颜渊之所以大受其褒扬,恐怕正与这两天点有关:一是颜渊侍之如父,孔子亦待之如子,而“子在回何敢死”即是;二是颜渊的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正与孔子四处周流、处处碰壁、不为世用的境况形成显明对照,孔子之叹颜渊,实在恐怕也与自叹有关吧。 颜回有孔子为师,亦步亦趋,而孔子茕茕无所归,孔子所依者何?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