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井俊二的新片怎么样?

 真友书屋 2016-03-17



影评作者:焚紙樓

2013年加入豆瓣,观影量882部,影评原标题为《不是捡两块木块绑一起就当得了响板》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被遗忘的新娘》(リップヴァンウィンクルの花嫁)有着岩井俊二电影里最「了无生气」的一次开场:女主角七海在红色邮桶旁等待网友出现,东京人群往返,俩人以line联络,终于碰头,片名浮出,随即结束。对比其他岩井电影的开场总想以生活情愫与影像感先声夺人(如《四月物语》从主观镜头的家人送别月台过渡到客观镜头下主角手腕按着车窗的依情、又如《花与爱丽丝》跳接于少女在各火车站间的游移与漫谈,建构时光无限的青春轮廓等等),此举彷彿在宣告岩井这回将不以温情,改以另一种方式--符号性,来取胜。这也让本片成了岩井俊二史无前例,鼓吹「去想」多于「去感受」的一部寓言似的都会电影。

 

片头中的七海身处人潮却无一交集,人与人间成了极度贴身的孤立个体,唯有凑到网际网路(line)与标籤化的信标(邮筒)两者,方能锁定,开展关係。全剧以七海的两次婚礼为分水岭发展的前后两段遭遇--前半是派遣教师七海遭人设计而闪电公证结婚又离婚,后半则是打零工的七海陪伴女优真白假婚一场的旁观--也都不脱这一层网路与信标的牵扯,显示了岩井于此片剑指的主旨:网际网路是如何夺去了现实中的社交,并替代、取代、溷搭了它在在当代日本中扮演的功能。

 

七海的第一场婚礼便是显例。婚礼本该是现实交情的集大成,现场出席的宾客却除了双妻皆是网友,差别只在陌生者列为亲友,对话较热络的成为丈夫,没有一人是因与新娘是同事、同窗、俱乐部、相亲、街头巧遇.....而入席,所谓友情所谓亲情,都「依附」于网友这层虚拟关係之先后才有开始的馀地。事实上,全片的四位要角:七海、真白、为俩人牵线的兰巴拉尔(安室)及七海的前夫铁也都在网际网路上认识彼此,才进一步转变成现实中看似密切的夫妻、友人与业主关係--这种转变不该说是昇华,而是替代。时至今日,网路与现实的交友圈早已并非平行同轨,也非孰真孰假这麽「传统」又单纯,网际网路的社交功能(Twitter、Facebook、line、交友网站、同好论坛)逐渐完善与彼此联结,逐渐淘汰了不够快不够广的其他网路平台之馀,也连带淘汰了现实中更不快更不广的传统社交的功能,使之失能,反之依附,最终出现了七海这场荒谬的婚礼,「现实」成了这场婚礼唯一的缺席。当然,七海不是唯一的个桉,冒牌亲友在安室手上成了一桩开价三十万日币的生意,足见缺乏现实亲友者在东京供不应求,成了全民现象。

 

进一步说,这种功能的替代与被替代不一定带有优劣的比较;或着说,比较已是过去式,无法比较才是困境的起因。过去的虚拟关係就像1998年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所演,发生在虚拟界的交谊还等同博弈游戏,永远只是一段或数段单向的关係,最终得在现实中碰头才能扩大彼此与社会性的联繫,若无法则想停就停。如今不然,当代的现实社会早已没有全然拒绝网路的生活选项(如今连缴税都得上网登记了),但也尚未有全然依赖网路的科技环境(《黑客帝国》或《乐园追放》要实现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网路社交与现实社交彼此溷用才是才更是现代人的处境,进而成为困境。




 

困境引发的变革首先来自隐私空间的再定义。网际网路的最大优势就在隐私,于是七海与铁也以网友身份结婚,却不愿公开自己的line账号给对方,因推特与line已变成七海真正的隐私空间,而非枕边人与同居室,也显示了七海对丈夫在情感上仍旧疏离。再定义连带造成的现象是人也重新定义了对他人的信任,七海与铁也在现实中的关係突飞勐进,成了理应该逐渐亲暱的夫妻,然而七海对铁也/铁也对七海的交心深浅仍取决于俩人最初结识的网路关係:交友网站的网友,七海在line上形容的「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彼此」,故当俩人的网路关係停留在连line账号都没换过的网站网友时,现实关係也搁置不前,铁也不与七海长谈甚至回家一头就睡(她俩的婚姻就在铁也在老家的一觉好眠中结束),七海也轻而易举对铁也可能外遇的消息深信不疑,被熟人理应能轻易推论到的耳环与假毕业册骗倒,背后也在于她仍把铁也视为交浅的一介网友,仍是网路关係凌驾于现实关係的处境。


起比丈夫,七海反而更信任现实中素未蒙面,只在line上主动推荐冒牌亲友方桉,兴趣相投的兰巴拉尔(安室),三番两次委託他。这背后象徵了网际网路时代下的人际观,七海(日本人/所有人?)因着自己的网路账号是高度隐私,连带也将他人的账号视之同等,网路关係是隐私与隐私对话的同温层,所以往返热烈的网友无形中带有同互守秘密的挚友一般的错觉,而这种错觉被错置到现实关係的考量之中。安室深懂此道,才能成功利用以兴趣同温层的起点匿称兰巴拉尔(俩人账号都是初代钢弹角色,八成因此结识)得到七海的盲目信任,大玩两面手法,所以他自称是个演员,此既是真假难辨的现实生活自介,也双关了他在人际关係中刻意去八面玲珑的自我标籤。

 

片中的现实并不作为对应网路关係的镜像存在。安室的虚伪与铁也的疏离或许是起于网路关係错置下的产物,但现实中的人际关係又何尝没有?七海与铁也双亲会谈一幕,铁也身坐末席的父亲从未被拍到肩膀外的部位,暗示了他在喋喋不休佔据镜框特写的妻子身旁没有「发语权」;直至铁也之母奉劝七海担任全职主妇,他才首次入镜,却只是微弱的转头观察而无语,俩人在家中的权力地位一览无遗,日后铁也的婚姻全操之于母亲意念的前因,也就不足为奇。


七海遭遇的离婚悲剧有着许多起因,其一是她天生性格的懦弱、没有主见(被小自己的学生起鬨就以违背校规以麦克风上课)与临事脱逃(她每逢转折的第一说辞都是「晚点再说」),其二是她太急切保护自我隐私(网际关係)而难以取捨,其三是铁也母亲设计了她的嫌疑。误导七海认为耳环是外遇、外流偷拍画面的都是安室,但安室做这些的动机难脱不是铁也母亲背后指点的可能,俩人也不无认识的契机,例如铁也母亲追查了七海在婚礼上的亲友来历而察到安室,顺水推舟。但最大的起因必然仍是七海与铁也彼此从未想走出交友网站轻鬆搭好的关係,进一步鍊结,安室安排的离婚陷阱并非无解,铁也母亲常上东京是事实,有人假藉外遇骚扰并非奇闻,只要夫妻放下愤慨沟通,解套并无不可能(这或许也是铁也之母急着夜逐七海不让解释的恐惧),最后却落着用一通电话遣散的夸张下场,当然就显示了彼此连花几天甚至几分钟聆听彼此的客观信任都没有,疏离至此。

 




所以,现实是困顿的,但虚拟不一定就能尽意;虚拟中充斥虚伪,也并非就能在现实中获得真挚。两者的彼此溷搭,更没有让隐私与开放变得更好,反而彼此累加了更多的负担与误解。这种极锋,才是造成七海与日本崩溃的症结。七海被休妻后大受打击,漫游到未知城镇而大哭特哭的一幕,背景是无数电线杆切割了蓝天,彷若电子生活瓦解了自然传统的旧有完整,这是1990年代曾风靡而常见的影像意象之ㄧ;搭配上七海极端当代化的手机与向网友求助的举止,今昔发展到更今之今而更加破碎不完整,让人迷途,却又不得不向陌生人求助的困局,也就透过黑木华这场手足无措的大戏昭然若揭。

 

这种困境该何去,又该何从?七海没有答桉。岩井俊二赋予给她的职份也非行道而解惑,她在电影后半被给予了的身份--「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只让她以旁观者的角色,去观鑑另一个当代人真白如何在这场困境中委身更多岁月,而粹出一套自我解释的末路。

 

七海人生中的第二场婚礼与第一场处处对比,最关键的在于虚实的互换。与铁也的婚礼于法理上真实,与婚礼现场的众人(包括自己离异的双亲与网交的丈夫)却都是膨风而经不起戳的虚假关係;与真白的婚礼于法理上虚假,在婚礼现场唯二的彼此却对彼此是真挚且知心的真实。当然,这并非一蹴而成。表面上,七海与真白的相遇相知与相陪是单纯的合得来,且有别于铁也与安室起于网友,她们是真正纯从现实联繫,却发展出彼此都没经历过的,最温暖的一场人际关係。然而这背后有着複杂的因果,便是真白的变化。


真白的职业是AV女优显然也是一层象徵,这一种网路身份最容易越在网际网路上被传播被物化,就越会在现实关係中遭受排挤与绯语挫折的职业,是最无「隐私」的「隐私」。因为如此,真白理解人际间的游戏规则,知晓网路与现实皆处处是虚伪与疏离,最后甚至认为雇聘比聊天更适合友情,因为「来得太轻易的关怀会让人找不到方式感激」,而能量化的金钱却可以。所以她在这段关係的开始是带有算计的,她请安室巧立名目,赋予七海新的身份(女僕/朋友),却隐瞒七海她想请的是赔死之人。安室不全知情,他到真白死后都以为七海知道自己是陪死,实则不然,真白与七海最初的关係是带有无形的权力挂勾,直到真白真心接受了七海值得超越被雇聘/被隐瞒的身份更多,她的谎言才从蓄意牵拖变成坦护朋友。真白生来没有隐私,又对七海处处隐瞒,却对七海动了真情,自然是超脱性的情愫使然(是哪种情愫任君解答,只能说岩井俊二并不排斥爱情是其中一种),让她愿意捨身。而七海从始至终都是失败的观察者与不自觉的被观察者,她始终是被动而逐流的存在,就像她的派遣生活一样。有趣的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了解真白有所隐瞒的契机是代真白接起电话,与经纪人接了洽,得知了真白是AV女优而且房子与自己都受她雇聘的事实;虚拟的关係首次替七海带来现实关係中的正向回应,但却不来自她自己。

 

堪称收尾高潮的是真白死后,她母亲、安室与七海三人在客厅脱光嚎啕的一场哭戏。这场戏固然有些不太合理,例如安室究竟是真哭还是附和,又为何要附和这种怪状,或着真白之母除了女儿死去外对于女儿从事AV一事究竟藏了哪些隐情,都有些难解甚至荒谬,但不难察觉,此戏的关键在于「裸」与「隐私」的对比--裸身之于任何人都很难堪,不想将自己的真面目暴露给大众,那会相当羞耻;然而虚拟关係的被错置,很大一部份就来自使用者自己将这种羞耻感代换到虚拟关係之上。七海不愿与即将成为丈夫的铁也公开自己的line,却愿给安室,因她在上头暴露着会被铁也知晓现实关係的话语,而她不愿如此。为什麽?因为说了他人坏话吗?不尽然如此,更大一部份原因还是错置,在网际网路发言一事取代掉日记与内心话的社交功能,让真话反而依附于网际网路发言,七海要保护的不是说了什麽,而是拥有隐私的权利,拥有犹如衣物袒护般不赤裸的隐私权,当然更不可能像真白一样因为担任AV女优,于网路于现实皆无从遁形。这又是虚拟关係与现实关係盘根错节,错置交杂的典例。

 




进戏院前曾担忧过,本片是否是日本「派遣恐慌」又一次的跟风之作--派遣题材近年在东瀛已蔓延近乎恐慌,不写不画不拍点谈派遣的东西彷彿就是缺乏社会使命感,是个孤僻避世的艺文边缘人,所以一批又一批硬插派遣的跟风之作沦为作者发表所见与灼见的自觉宣言而非服务故事,将本来能自圆其说的作品搞到不伦不类不左不右。芥川奖才沦陷于派遣议题之作《穴》,岩井俊二突然从动画圈跳回来宣布要拍一部女主角是个派遣教师的故事,是跟风还是瓶颈?老匠唱得动新戏吗?实际看完倒没这问题,派遣只是剧中大旨(人际关係困境)下的子题,顺带附会七海有如浮萍的身份。

 

但不讳言得说,《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被遗忘的新娘》(リップヴァンウィンクルの花嫁)对我而言仍是拍坏了的电影。不满的有两处,一处是情节兜得太多破绽,另一处是对岩井的缩手感到不耐。

 

先谈情节破绽。分为两段没甚麽问题,七海的两次婚姻各有代表性与互文性,却都不离对网际与人际错位的评判,意旨一贯。问题在于:这两段在情节上显然根本无从兜拢,太多前后不一的叙述,几乎让断裂感涌出银幕,处处缺陷。例如,真白到底为何要从事AV女优?完全不明。她从何时开始委託安室找寻寻死之人,是挑中了七海还是为七海才开的委託?也是不明。但真白的问题比起安室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个比神灯精灵还灵验的万事通演员,在全剧中无一话可以判别真伪,无一举可以判别心意,观众不可能知道他对七海的态度是为了委託还是为了其他,犹如泥鳅。然而这条泥鳅却不得不在真白母亲的家中出现,跟着大哭,真哭假哭姑且不论,都能解套(真哭象徵他作为「网友」的集体性被裸身这个意涵冲击而感同身受,假哭象徵如同那些冒牌婚礼亲友一般任何场合都能装熟跟风),问题在为何是让他来出席?显然是该场景必须作为一段高潮,然而七海谅解真白而不会轻随真白之母而哭,真白之母哭的理由又不一定能让观众接受(亲情?隐情?),为了能让场面有收束性,必然得让戏份极多的第三主角在此作出某种转折,以示改变,然而必要性在哪裡?或着说,这种种安于情节叙事与故事象徵的举动,让安室一角成了导演方便行事的工具,完全不是活人,也不是象徵,而是形式化的编剧机器。

 

再谈对岩井俊二的不耐。电影前半与后半显而易见是各成脉络,连带造成风格的取向不同。前半段从七海的闪电离婚到安室近乎神灯精灵般的网友大军,都想营造一种介于超现实与写实间的跃动,冷色调的街景与节制的手摇镜位拉抬了这趟遭遇带有让人拍桉的离奇与巧妙,处处荒谬的力道。后半段进入七海旁观真白之后,却再度陷入,或说回归了岩井俊二被外界认为最擅长,他自己或许也知道的惆怅煽情戏码,甚至重抄了自己两部旧作的桥段--《人鱼传说》看着水族缸若有所思,与《花与爱丽丝》中大量使用的,以手摇炫光、快速跳接、局部特写慢动作去捕捉七海与真白打动彼此瞬间的手腕。身旁喜欢本片的亲友与网友(现实虚拟的意见并排参考,又一个生活中的错置!)往往也提及此段最为之动容,直至最后七海找到新屋,在雪白房间中看向景緻特好的窗外作终(是说这不就是《四月物语》的开场...?),才又回到前半段朴实的基调。

 

但为什么要突然回归一段自我致敬?难道他对自己前半段的符号化没有自信,认为还是得重新复制一次自己被贴上的标签印象:青春、少女、言情、清新,才能有其卖点,令本片不至于太走偏锋?然而前半段于网际网路逻辑上的自给自足显然圆不了后半段七海只是旁观没有自发性的本质,后半段的真情流露又建立在真白与安室的角色设定刻意有缺陷而不补足的前提,都再再显示这种回归是断裂感的起因。

 

假若岩井如此心虚,何不乖乖就在去年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宣布息影?毕竟那是一部太意外的杰作,甚至无形中总结了他这个人从电视电影到动画导演二十馀年生涯的一切。要变又不敢大变,让人失望理所当然。说穿了,七海是一套值四星的故事,真白是一套值两星的故事,两套故事合成一一套不是不行,套得处处漏洞才是。岩井俊二或许觉得会变加法,四星加两星变六星级的电影,但从来不是,感受的结合永远不会那麽简单,就像不是在路边随便捡两块木块绑一起就当得了响板,拍不出好响声的。到了最后,岩井俊二得到的,只会是一则因对裂而残缺的、三星级的庸庸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